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来说,精致而高水平的生活触手可及。可挣得越来越多的他们,正在告别“月光族”的消费陷阱,走向“月月有余钱”的消费降级圈子。
根据蚂蚁财富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95后的攒钱增速是其他群体的8倍。
在某平台的「丧心病狂攒钱小组」里,有57万多人参与进来,他们亲切地互称“存钱罐”,分享攒钱的经历。他们互相激励,互相监督,致力于一起变成有存款、有安全感的人。
“可以大胆承认我是个贫民窟女孩,也可以大声地说:我真的好喜欢钱,喜欢攒钱,更喜欢钱给我带来的安全感和快乐”,一位“存钱罐”这样向Tech星球分享。
另一方面,高品质的生活是年轻人愿意追求的,但现实是,薪资水平提高的速度赶不上品牌溢价的速度。与此同时,一线城市房租、房贷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也是年轻的一代们提早攒钱的原因。
一个共识是,过度消费的背后,是消费者积累起来的焦虑和恐慌。工作10年,工资涨了8倍,却还是没能买得起大城市的一间厕所。
或许年轻一代更早的意识到,消费的开心是建立起来空心的沙子城堡,看起来风光,其实一吹就散。
“月光族”攒到“*个十万”,安全感翻倍
工作3年,年纪一直在长,但存款没有多少。
在没有意识到攒钱重要性之前,我是一个典型的“月光族”。一千块钱的面包机,八百多的洗脸仪,七八瓶神仙水,五百多的烤箱......事实上,这些东西利用率并不高,也不一定适合我。印象中,面包机使用次数还不到10次。但当时被消费主义灌输得太厉害,花钱如流水,就喜欢及时行乐。
直到有一天,和周围同龄的同事聊天,他入职两年已经攒了15万,新年的目标是再存5万。突如其来的羡慕和震惊让我清醒,当时没有一分存款的我,很难想象。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意识到到人和人的差距,有时并非工作和能力的差距,仅仅是是消费观念的区别,就足以拉开很大一段距离。表面过得开心的我,实际花了那么多钱其实并没有怎么提升生活质量。
这件事的发生,是我从“月光族”到攒钱一族的转折点。我开始下定决心攒钱,按部就班地分类攒钱。超过1000的资金放在定期理财中,再投一些放入基金里,我是基金小白,所以做好了长期准备。此外,还会准备一张银行卡,作为应急基金,每个月适当地放几百进去。
很多东西都很难确定,工作可能会失业,恋人可能会离开,但存钱带来的安全感却是前所未有的。在一年的攒钱生活里,我能感受到自己很明显的变化。
没有存款的时候,都不敢辞职和换房子。人没那么浮躁了,开始享受生活里不因金钱躁动的感觉,也更加珍惜身边的物品。相比于之前消费带来的短暂快乐,现在的我,不被物欲捆绑折磨,内心更加自由。
这一次,我能确定掌握的是银行卡里的余额,虽然不多但每一分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并且不会背叛我。
现在我攒到了人生*个十万,这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这10万并非轻而易举得到,耗时近两年,从消费降级到极简主义,再到每个月的消费挑战,一点点在试探自己的消费欲望,一点点在构筑自己理想的生活。
每一步走来,都是艰难而琐碎的,但我会坚持下去。
没有房贷车贷压力,实习生也要攒钱
从上大学开始,我开始了自己的攒钱之路。
在外地上学,爸妈给了定期的生活费,大学生有一个普遍的特点是“月末穷成狗”,刚收到生活费的时候,忍不住多花一些。
我大学一个月生活费两千元,虽然不多,但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足够的。问题主要在于,生活费分配不均,如果到月末遇到紧急情况,就很难办。
事情的转变发生在大二的时候,月末电脑突然崩掉了,修也修不好,只能换一个。但当时手上已经没有多少钱,也没有存款,就有些窘迫。更重要的是,虽然当时还是大学生,也不好意思再向父母要多余的钱。
从那件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提高分配生活费的能力。一方面怕自己遇到应急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想培养自己的攒钱习惯。
规划自己每日的开销是我攒钱的*步。小额开销,比如买水果、买菜做到心里有数。超过500的支出,我会记下来,看是否是合理支出。
这个习惯延续到了现在,是我实习的第二个月,刚刚收到*个月的实习工资。这是人生*次发工资,给父母各转了520块,微信支、付宝各留一些做月开销,其他的存了定期保险理财。
我在三线小城的一家银行工作,单位包吃住包水电包一切,开车离家一个小时,这也就意味着除了水果、零食、回家路费,几乎没有额外开销。在三线小城,压力不是很大,父母帮忙安置了房子和车子,我打算再给自己攒一套房子首付的钱。
现在我的理念是,花更少的钱买合适的东西,剩下的钱攒下来。就算也就比别人少了10块,我也蛮开心的,对我来说是一种乐趣。
我给自己定下了年底存款到三万的目标,大目标是三年20万,希望能够实现。
不是穷攒钱,而是不花冤枉钱
我不会理财,所以存款全靠一个字,攒。
作为一个风险厌恶者,我不太能接受本金损失,就也意味着不会碰股票或者是基金。*的底线,我会买一些保本的银行理财,宁可少赚点也不想冒风险。
工作两年半的过程中,我一直都有攒钱的意识,我认为存款是可以让自己更有底气,会让自己面对未来的选择更多一些。
但在和朋友的相处过程中我发现,我似乎是“少数人”。年轻的时候的确诱惑很多,尤其是想要过得精致一点的女生,很容易跳到消费主义的陷阱里。
举例来说,我在大厂工作,周围的同事自身能力和家庭实力都蛮强的,有很多活在小红书里的“白富美”,“月光”的很多,打卡网红地、买奢侈品、做医美......他们过的很fancy,导致我有一阵经常怀疑自己这样生活是不是太“灰头土脸”。
冷静下来,会发现这些都不是生活必需品,甚至是鸡肋。攒钱才是关键,把消费的金额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中,会给自己带来一种掌控感和满足感。
另一方面,攒钱,是不花冤枉钱,而不是穷攒钱。
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在职场上打拼的人,我会有一些社交需求。比如买名牌包、和朋友去高档餐厅吃饭,这些钱也不是完全不花,而是要花得最有性价比。比如,名牌包要有,1-2个撑场面就足够了。除了正式场合,我认为上班时间背帆布包或双肩包更合适。
从我的感受而言,消费降级之后,会发现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护肤品可以在以有功效为前提,用更平价的,而不是盲目追求大牌。
我现在对消费主义有一种下意识的反感,觉得商家都是在处心积虑地赚我的血汗钱。
极检+极简,想结婚前自己买套房做独立女性
和大家在印象中对年轻人的想象一样,我也曾大手大脚过。上大学时,一个月五千块钱都不够我花,现在想想,确实是在挥霍。这样的消费习惯延续到了工作的第三个月,前两个月都是入不敷出。
促使我改变的,是想要有一个婚前财产。我现在的状况是,有男朋友,不想早婚早育,想要在结婚之前自己买套房,做一个独立女性。
对我来说,攒钱是件辛苦与快乐并存的事情。
为了给自己有攒钱的基础,我必须要先挣钱。上个月我疯狂加班出差,攒了100工时的加班费。公司的制度是工作日1.5倍工资,周末2倍工资或者调休。
除了努力挣钱,我慢慢地变成了精打细算,甚至有点“抠门”的人。
以前的我,店越贵越好吃,点的菜越多拍照越好看。现在受到极简主义的影响,我从喜新厌旧变成购物欲很低的人。学会了自己做饭,做自己想吃的菜,不再去点外卖。把自己做的饭带到公司,省下来的餐补就当是加薪了。旧衣服也不会扔掉,毕竟时尚是个轮回,十年过后旧衣服又变成新的潮流了。
除此之外,和很多打工人一样,公司比赛得来的奖品,我如果不需要就会在二手平台转手卖掉,让大家各取所需,这种非工资收入也是我攒钱的主要来源。
这些看似“抠门”的举动,都是在还我大学时期欠下的债,令我开心的是,久而久之,我习惯了这样的消费方式,并成功影响了周围的朋友们。
买东西前,先等等。在购物车上放一段时间,如果后来忘记买了,证明欲望不强烈,没必要买。使用频率是衡量物品物有所值的最真实的标准,学会物尽其用,也不要指望买了某个东西,就可以过上某种生活。
拒做“韭菜”不参加双11、618,极端时一个月只花几百
我正视并珍惜我挣的每一分钱,可能因为本身挣的不多吧。和同龄人相比,我选择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工资不是很可观。
但这并不影响我通过攒钱“致富”。
前一阵很火的临期食品店,一直都是我的心头好。就像「我爱临期食品小组」里说的那样,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除了临期食品,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很了解关于保质期、生产日期、临期的界定,很多生活用品是为了在市场上卖才标出来保质期,实际上并不存在过期一说。比如,有些超过保质期的纸巾我也会买,毕竟这并不耽误正常实用。
双11、618等购物狂欢节,我基本不参加,我拒绝做“韭菜”。不囤东西、现用现买、一些心血来潮想买的东西,都是买了放着吃灰的。
消费的开心,是物质欲望得到了暂时满足而开心。但是一旦满足了,就会有新的物质欲望产生,看到别人有或者心血来潮又会进入新一次的追逐。
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不要觉得“才几块几十块不算什么”,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几块几十块积攒起来也是很可观的。极端的时候,我一个月只花几百块钱,我不觉得这是丢人的事,劳动创造财富,我通过攒钱也可以创造财富。
攒钱就是结结实实地添砖加瓦,虽然少,但是一点一滴都是自己构筑的未来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