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暴雨背后,我们展开了一次1500人的生命接力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是孤岛。只要接收到你的信号,就会有人,第一时间找到你。

7月20日,河南遭遇暴雨袭击,灾情愈发紧急,网络上迅速出现了一批志愿者。

他们将网络上汹涌而至的求救信息“打捞”上来,通过电话核实真伪后,按照优先级进行分级管理,分发给一线的救援团队。

在防灾减灾安全工作中,信息的核实和分发是很重要的一环,这关系着一线救援的效率与成功率。

紧急关头下,这些有效的信息成为民间救援互助的“灯塔”。

本期显微故事讲述的就是一群救灾时的“信息先锋队”,他们之中:

有的人在距离受灾地千里之外的杭州、北京、江苏等地,却在灾害发生后,一晚上只睡2-3个小时,坚持在网络上统计陌生人发出的求救信息,害怕遗漏。

有的人每小时内呼出30多个电话,核实信息真伪、安抚求救人员、并将准确的信息提供给救援队。

还有的人熬夜14个小时写代码,开发出了“汛情互助信息服务”小程序,供散落各处的求助信息和可提供帮助的信息,并利用地图定位服务来标注求助者经纬度,协助救援队赶往一线。

信息是灾区的眼睛,在这群信息先锋队的帮助下,没有一个人会变成“孤岛”。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清晨的救援电话

“请问是林帆吗?求助信息是你发的吗?”

“现场多少人?”

“你别怕,我们把你信息提交上去了,很快会有人来救援的。”

……

挂了电话后,林帆看了一眼通话时间,32秒。

电话那头应该是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带着北方的口音,可能是打过太多电话,声音有些嘶哑。

但这个声音,是这个慌乱清晨里林帆听过的最动听的声音,也是她最后的希望:

此时卫辉整个城市被淹没在浑浊的洪水中,断水、断电的同时,水位还在猛涨,受灾严重的地区,一座座楼房如孤岛耸立于洪水之上。

大量民众,在等待救援。

林帆是卫辉人,卫辉市位于河南北部,距离代管城市新乡仅30分钟车程,常住人口约50万,是一座典型的中部县级城市。

卫辉素有“北方水城”之称,辖区内有四条大中型河流和四座中小型水库,水面面积超过5900亩。

每到夏季,受到季风影响,卫辉迎来丰沛的降水,其中穿城而过的共产主义渠、卫河、东孟姜女河会在城市中部并流,平静的河面水流变得湍急。

但没有一次,如此危急。

7月19日起,卫辉迎来暴雨,暴雨持续了4天,市区内三条河多日高水位运行、附近四个水库出现溢洪,卫辉城区无法排涝,甚至因为地处下游,承接了水库溢洪,市区内水位缓慢上升。

整个城市陷入水中,还有大量居民分散在城区住宅中。

林帆就是留守在家中的人。

25日,林帆睡觉前去楼梯间看了一眼积水。她住家里的二层私房里,因家附近地势高,前几天房前还没有积水,她暂时没有撤离。

留守在家的这几天,林帆家门口两天内水位从脚踝积到如今小腿三分之一处,她心里掂量了一下涨水速度:自己住在二楼,起码还有两米才会上来,“应当是安全的”。

但是等她醒来时,一楼的水已经到大腿了。上涨速度越来越快,家里没电、没水、没食物,不知道这水还会如何上涨、什么时候才能褪去恢复正常生活。

林帆不得不撤离。

但是怎么撤离、往哪儿撤离、外面情况怎么样?

屋内的母女两一无所知,不敢轻举妄动,*时间想到的是打电话求助。

林帆在网上搜到了救援队的电话,结果那头传来的不是占线忙音,就是告知已经撤离卫辉去其他地区救援,水位又上涨了一截后,林帆还是没有联系到有效救援。

她心里开始慌乱,并且让母亲将关机,“保存电量”。

紧着,她去网上求助,发出的信息被很多人转发。软件上不断传来的消息提示音,但每一次打开查看,林帆都是失望的:

依靠异地网友们的海量转发,等待救援队看到后联系自己,对于水位的涨势来说,可能已经无济于事。

此时已经是早晨7点左右,楼道里的水,最深处已经接近大腿根了。求生的欲望让林帆顾不得手机电量,开始群发消息。

最后是朋友给她发来一张二维码的图片,让她填写求助信息和联系方式。

连输错两次电话号码后,林帆才将自己的信息提交完毕,屏幕上留下了一个清晰的、带着汗渍的指纹,“会不会又是没用的呢?”妈妈和林帆心里都没有底。

提交信息后的30分钟后,林帆接到了*个电话。

那头的女生是北方口音,向林帆核实了信息真实性,然后安抚她,“我马上将你的资料提交,别害怕”。

10分钟后,一支来自江苏宿迁的救援队联系上了林帆,“我们出发来救你们了”。

40分钟后,救援队赶到时,水位已经到达了林帆的大腿根部,路边的车只剩车一半车身在外面,水面上漂浮着垃圾,人在浑浊的水中行走已非易事。

得到救援后,林凡才知道给她打电话核实信息的姑娘是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卓明)的志愿者。

从暴雨救援开始,这个团队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打电话、核实群众提交的求救信息,按照紧急情况进行分级之后,分发给一线救援队。

“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出去,就等于给一线救援系统添补了一个信息处理器,变成了多核处理,”卓明团队志愿者小宇说。

暴雨背后1500人的在线接力

信息有什么价值?

对于专门做救援信息工作的卓明团队来说,意味着时间和效率。

在7月20日暴雨之前,河南的降雨已经断断续续持续了几天。

每年7月入伏后,中部的几个省份都会迎来几场大雨、不同程度的内涝,每年大家都会说,“今年天气奇怪”,然后揭过话题。

对于气象部门发出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大部分人以为和往常一样,下阵暴雨就会结束。

大家都如常生活。

直到20号傍晚6时许,“郑州地铁”、“河南暴雨"的视频,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大家陆续得知河南的情况不容乐观,此时距离5号线被困,已经过去了至少30分钟。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在当天下午就基于气象台信息启动应急响应,17时启动三级响应,19时升级为一级响应。与此同时,卓明在启动响应时也在招募志愿者。

7月20日下午六点半,在杭州的覃谌徽通过微博上大量求助信息接收到了郑州“危急”的信号,于是他点开了卓明志愿者日常交流的微信群。

此时群内已经在讨论降雨量信息,并在研判郑州可能出现的灾情,在制定响应计划。

到晚上7点时,关于郑州更多的暴雨视频传递了出来、各个平台的首页都出现了河南求助的信息。

图 | 卓明转发微博后投入准备工作

这些视频里建筑、水文情况各自不同,可以判断出是来自于郑州城市的不同区域,且波及面积大、程度严重。

卓明的志愿者判断:郑州可能会因为短时强降雨,出现严重内涝,需要外地救援力量备勤支援。

覃谌徽加入的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是国内最早做灾害信息处理的社会组织之一,成立背景可以追溯到2008年汶川地震。

当年创始人郝南作为北京大学医院口腔中心牙医到灾区支援,发现因为受灾地区由于交通、通讯、电力设施损毁,受灾地区不同程度地处于被隔绝状态,短时间内难以获取各方面的具体受损情况和灾民需求。

灾区内外的信息不对称,直接影响了救援力量的有序推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救援资源的浪费。

“收集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升民间救灾协作效率”,是我国近些年培养灾害信息员,提升报灾能力的目标。

10多年来,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也在结合国际标准和我国标准,进行灾情研判,制定灾害响应级别,积极参与灾害信息处理和民间救灾力量协作。

在救援之前,需要找到被救援的人的信息,搞清楚当地的情况,同时收集大量求助信息核对,了解现场。

晚上7点40分,卓明发布了*条收集求助人信息的微博。

图 | 当时卓明发布的微博

紧接着,大量信息涌入评论区,看着不断增加的评论,团队心里明白“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和民间救援力量的接力赛。”

后来统计,仅这条微博当天晚上被转发3万次12小时不到,采集了3000多条求助信息。

晚上8点,卓明内部开始组织“志愿者团队"。

志愿者团队分为两个部门,一个部门负责全网采集求助信息。

另一个部门则拨打电话,联系到求助本人以及了解对方面对的情况,并按照内部的等级将求助信息划分为“1、2、3、4”四个等级,数字越小,情况越紧急。

随后,这批经过核实的信息,将提供给救援团队。

图 | 卓明志愿者群

晚上9点开始,郑州当地救援团队开始自发集结,投入救援,同时大量社会力量开始自发的转发、汇集求助信息,累计有1500人次的志愿者参与了在线核实信息。

随着灾情越来越严重,更多的信息涌入。

但这时候,团队也陷入了困难:许多信息被重复转发,需要筛选,此外信息真实性都需要志愿者一一核实,工作量巨大。

当时也正是下班时间,洪水导致大部分人手机没电、联系不上,面临无效救援,当时郑州人力也不够,每一次救援都不能落空。

另一方面,得知河南需要支援后,大量民间救援团队已经集合,准备驰援郑州。

但是暴雨之后的次生灾害是否影响路途、哪些地方最需要加派人手、一线情况到底如何?

这些信息如果收集不准确,极其容易导致救援力量分配不足、或者资源浪费。

与此同时,一个汇集了求助者信息、灾情情况、联系方式的“防汛信息互助”小程序开始在网上流传,和卓明一起投入救援大部队赶来之前的这场“信息救援战”。

在救援力量有限、城市陷入半瘫痪的晚上,每一次救援都不能失败,真实的求助信息,尤为重要。

图 |后方群众们助力救援

紧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开始陆续使用这个小程序里汇集的信息,进行信息核实、追踪救援情况。

与此同时,卓明团队接到*批“成功救援”的反馈。有一个即将生产的孕妇被及时救援,也有一个肾衰竭的老人被成功救援。

但是另一方面,在核实信息的时候,“我们已经被救了”、“这里不严重”、“已经有几个人来核实过了"、”我不是受灾群众,微博是转发而来“的情况也不少见。

对于救援来说,这些大量的、未辨真伪的信息混杂在一起,消耗了大量人力、收集、筛选,“求助信息源头无法追溯”,也代表着重复救援和浪费。

任永亮所在的「潍坊先锋应急救援促进中心」,是一支拥有国际认证的水域救援力量。

21日上午,任永亮的团队接到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招募志愿者的电话,当天晚上10点他们就达到了受灾严重的新乡区展开救援。

但过程中,任永亮发现好几次他所到达的地方,都已曾有别的救援队已来过,亦或者任永亮已在路上,中途得知其他团队也要赶去,不得不掉头折返。

每一次的调动,都意味着一方被救援,另一方需要等待为防止救援力量浪费。志愿者只能选择继续人工收集分散的信息、继续核实准确性。

当天晚上许多志愿者只睡了2、3个小时。

每个数据背后都是一条人命

“每一条求救信息,可能关系着一个生命,某个家庭,甚至于一个村庄,他们成为孤岛的时候,我们可能是他们手里攥着的,少有的几根稻草之一。”

覃谌徽如此定义灾情发生时信息的地位。

为了给每一条求助信息争取多一些救助机会,卓明内部的志愿者24小时轮班,每天每个人至少需要打200个电话。

为了更高效沟通,团队内部有一整套话术,需要在几十秒的时间里,迅速将表格里面的数据补充成完整的信息。

“要包括真假、地址、现状、是否得到救援、多少人等待救援等",信息匹配度越高,救援效率越高。

21日早上10点,大量的求助信息、核实工作量,以及灾情的残忍,让不少志愿者“麻木”了:

他们需要用更短的时间,从那些悲痛的语气和残忍的现场转述里,提取有用的信息记录在表格里。

图 |卓明志愿者手机中的信息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民间救援团队和卓明建立联系,通过卓明提供的信息来开展救援,共计达120支。

有团队成员也开始思考做个“信息平台”,将分散的信息收集,提升信息流通效率。

但涉及到技术开发、也担心传播不出去,时间成本和效果无法估量,只能作罢,继续采用在线文档。

没想到两个小时后,卓明创始人郝南接到一个电话,“腾讯出行服务团队带着开发好救援小程序「抗汛互助信息服务」投入救援了”。

并且经由腾讯强大的社交网络,「抗汛互助信息服务」小程序已经收集了大量的求助信息。

图 | 腾讯员工自发响应、制作的小程序

求助信息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可以看到最新的呼救,求助者也能上传现场情况的照片,供救援者参考一线状况。

救援成功后,还可在救援信息里出现“救援成功”字样,免去大家重复核实、救援的情况。

剩下的只需要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核实求助信息真实性和时效性,标注救援优先级后对接给救援团队即可。

对于卓明来说,这提高了信息采集效率,可以将人力投入到信息核实上面来,立即确定了和腾讯出行服务团队的对接。

与此同时,前方传来消息:应用小程序后,寻找救灾位置的时间变短,越来越多“救援成功”字样出现在小程序的页面上。

一场在小程序里启动的救援接力赛拉开序幕。

但其他的问题,也随着信息量增大,相继暴露。

灾害同救援时间的较量,变成了信息和技术加持下救援同灾害的比拼。全国人民,通过互联网,也聚集到了一起。

枪枪是腾讯出行服务团队的成员,也是这个信息互助小程序的核心参与人之一。

从决定做小程序开始,团队内部就一直在“抢时间"。设计这个小程序时,团队就要求“设计要极简,要方便打开,确保网络微弱的情况下,用户2-3秒以内就可以开启小程序,并且快速填写提交”。

制作时要求迅速,从萌发想法到小程序上线,一共只花了14个小时,“审核也是公司内部开了绿灯”。

图|*版原型图

上线后,负责腾讯地图的小司和枪枪商量好了双方产品的联合方案:

腾讯地图可以把腾讯出行服务收集的信息,转化为定位图标,迅速搭建一张互助地图,这样每个求助者,都能定位到经纬度,精准性更佳。

腾讯地图、腾讯新闻等跨部门自发的组织了一批员工来进行外呼,进行信息核实的同时,在地图上准确标注,化作地图上的红色坐标——这是受困者的方位。

对接上卓明之后,“抢时间”依旧没有停止,枪枪被迅速的拉入一个沟通群里待命——一线变化多端,产品需要根据实际救援中遇到的难题,做出更新。

“在外地帮助用户上传信息的太多”,有人说了一句。

这也是枪枪团队最担心的问题,许多外地热心的用户会将微博上看到的信息搬运过来、通过小程序上传,这些用户搬运的信息中有大量重复、陈旧的信息混杂其中。

于是他们又紧急设定了信息仅河南地区用户可以上传,解决了信息冗杂的问题。

“也有部分人想提供帮助,但是不知道怎么提供”,于是出行团队还上线了一个模块,“我要帮助”。

这些人里,有医生,“中医支援河南、免费看病”;有随时待命的救援组,“有8人,抢修电力、有无人机”;有人愿意提供物资,“*了一车物资,蔬菜米面,希望捐赠给安置点”。

25号开始,小程序里新增的求助信息数量陆续减少。

截至到31号,总共有过万条信息出现在小程序里,几乎再也没有“危急”的任务出现。

目前,大部分的求助者已经获得救助。

通过一条条信息,编织成了巨大的网络,串联起彼此。没有人在这场灾难里是孤岛。

后记

信息就是灾区的眼睛。

7月21日,有许多人在得救后,给卓明和救援队发来感谢信:

“*时间就得到了救援,感谢”。

这些感谢信主要来源于河南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信息传递迅速。

周边新乡、许昌等地信息不太发达的乡村,直到一两天后才陆续传出大量成功救援的消息和感谢信。

图 | 救援队对卓明提供信息表示感谢

这些乡镇里,不乏行动不便的老人,和缺乏自理能力的孩童,很难想象如果他们无法将灾害传递出去会发生什么?

卓明的志愿者,回忆起从玉树地震至今10多年的时间里,因为信息传递变得方便、准确后带来的变化。

救援队伍到达现场的时间更短

没有现场拥堵,导致救援团队进不去

重复救援少,效率高

现场灾情了解多,救援队失联情况减少

……

“信息是救援的眼睛”。

根据中国应急办提供的官方数据,因为信息传递及时,据统计,全国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因灾倒塌房屋数量、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2018—2020年的3年均值比2015—2017年的3年均值,分别降低了36.6%、63.7%、31.3%。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是孤岛。只要接收到你的信号,就会有人,*时间找到你。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显微故事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生活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