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1921」的企业启示录

对于年轻人来说,历史已经证明了任何时代的最伟大创新都是年轻人创造出来的。

1000年?30年!

1921年的中国,外有帝国主义欺凌,内有北洋军阀混战,国家凋敝,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国人民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曙光。

这时,在湖南长沙,毛泽东与好友萧子升就如何才能再造一个新中国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论,毛泽东认为马克思列宁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才可以救中国,萧子升则认为通过社会改良的道路才是正确之道。

毛泽东反驳道,“中国目前根本不具备社会改良的环境,如果要实现社会改良至少需要等1000年”,萧子升则坚持“那就等1000年”。最后,毛泽东笃定地判断,如果走社会主义道路,不需要等1000年,只要30-40年的时间,中国就将有可能重塑一个全新的中国。

这是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点,在全国公开放映的《1921》电影中,还原历史的一个真实片段。这部电影聚焦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次代表大会这一关键事件,深度挖掘历史细节,再现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时代背景与详细过程。

正如毛泽东所笃定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后的28年时间里,相继结束了混乱的北洋军阀统治,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地位,建立了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那个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旧世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60余年里,中国共产党又通过全方位的建设,带领中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构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921年,这一切在大多数看来都不敢奢望更遥不可及。那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实现这一伟大壮举的呢?

2

《1921》留下了什么?

关于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之后,领导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这段历史进程,国人较为熟悉,对于这一阶段的关键成功要素也有一定共识。例如,形成了*的领导人集体;凝聚与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军事指战员;再如,正确的战略方针与灵活得当的战争策略,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等等。

而由于《1921》电影是少有聚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关键历史事件的电影,其有着相比其他影像资料更详细的展示,因此让公众针对这一事件有了更多细节信息了解。在观看了这部电影后,其大量细致生动的信息也触发了笔者很多思考,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些杰出特质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共产党成立初始就内置了极为优秀的核心基因,为后续的持续进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有三点是笔者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最有感触的。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的思想做理论指导。共同的思想信仰,可以*程度地凝聚人心并及时进行道路纠偏。

第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有着清晰、坚定的使命与愿景。早期共产党人来自五湖四海,出身背景各异,但“再造一个新中国”的共同使命与愿景,让他们能够求同存异,并勇于在反动势力剑拔弩张的危险境地,做到持之以恒的携手奋斗。

第三,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成立了一个具有严谨制度与严明纪律的政党。这从组织上形成了一个可以正循环发展的根基。正是在这个组织根基上,才有了后来各地共产党支部的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整体实力的壮大,进而推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篇章。

正是上述三点,让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即使经历了国民党围剿等多次重大挫折,但总能很快调整过来并得到进一步发展。从目前来看,即使放眼全球范围,中国共产党都无疑是成就最为辉煌,也*有持久生命力的一个组织。

3

《1921》精神的企业启示

目前,中国正处于有史以来*的时刻,已经告别了过去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迎来了民富国强的繁荣盛世局面,那么中国共产党最早的这些基因是不是依然适用?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度过了需要人民凝聚起来去反抗外国侵华势力的阶段,但中国依然还需要各类组织肩负起通过经济建设,去构建一个更美好中国的核心使命。

所以,《1921》电影中呈现出的精神,在当代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尤其可以给到承担中国经济建设最核心重任的企业组织很多启示,因此强烈建议创业者都可以去看一下这部电影,系统了解下中国共产党创立早期时的艰难局面以及成功经验。

首先,就像中国共产党早期就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理论做指导一样,创业企业在创始初期也要有科学的管理理论做指导。

目前,在企业管理界,流行着很多管理学说。有以精益管理为核心的,有以品牌定位理论为核心的,还有以业务流程再造为核心的。各个企业都需要基于自己所处产业的产业特征与自己企业的内部资源、能力,因地制宜地找到最合适自己的科学管理理论作指导,这样企业发展便会事半功倍。

以华为、万科、海尔与美的等一批创建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还依然保持强劲生命力的长青企业为例,它们之所以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屹立不倒,都是源于企业发展早期便坚持了科学的管理理论为指导。

其次,就像每一个共产党人都时刻谨记“再造一个新中国”的使命愿景一样,企业也一定要明晰自己的使命与愿景,并且这个使命与愿景是要超越利润追求的,激励人心的。

因为单纯的利润追求,既无法凝聚更多员工的心,也无法指引企业始终航行在正确的战略方向上。当前国内公认的*秀的两家企业是阿里巴巴与腾讯,当很多企业在效仿这两家企业“术”层面的一些实践时,其实忽视了它们最本质的精髓,即它们都是国内使命愿景最清晰,执行落地也最坚决的企业。例如,腾讯控股“用户为本,科技向善”的使命愿景指引其能够不断进行业务迭代进化,并凝聚所有员工愿意为之奋斗的业务主线。

当下,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一些关键技术与核心产品上还依然处于遭受海外企业“卡脖子”的状态。那么,对于中国各个产业的从业企业来说,打破在这些关键技术上的海外垄断,便是每一个产业从业者都必须肩负起的使命。

再次,就像中国共产党是在成立了领导组织,并确定了各个职能的核心负责人后才真正进入发展快车道一样,企业也一定要高度重视组织建设,重视团队打造,而不只是依靠个人英雄主义。

任何个体的精力与能力都是有限的,过去大量的商业实践也证明了那些高度依赖一个精英创始人的企业都是不长久的。

4

青年力量与青年责任

最后,《1921》这部电影还给到笔者一个较大的冲击,就是进一步意识到中国青年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次代表大会召开时,全国50多位党员中,只有少数人的年龄超过40岁,其他绝大多数成员都在20-35岁之间。

例如,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13名代表中,李达31岁、李汉俊31岁、毛泽东28岁、包惠僧27岁、陈潭秋25岁、王尽美23岁、邓恩铭20岁,刘仁静更是只有19岁。

放在今天来看,这样一群年轻人能在如此年龄便有如此胸怀与勇气去做这样一件开天辟地的事业,并最终取得成功,是难以想象的。在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层次的根源,就是随着年龄增长带来的束缚,大多数人都会逐渐变得瞻前顾后,丧失锐气,而只有年轻人才是没有社会包袱,无所顾忌,敢为天下先的一群人,他们也最能去进行大的创新与变革。所以,在任何时代,热血青年都是社会进步最不可忽视的根本力量。

就以企业为例,*个真正引领中国企业进入到世界*位置的领域是互联网产业,而像马化腾刘强东、王兴与黄峥等*代表性的一批创业英雄,其开启创业时的年龄都在35岁以下,且大多数都不满30岁。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历史已经证明了任何时代的最伟大创新都是年轻人创造出来的。

这也提醒企业,要时刻重视组织内的年轻人培养,充分发挥年轻人的能量。同时也激励我们当代年轻人,不要只是安于现状或抱怨当下,而是要继承先辈青年的精神,志存高远,勇于创造,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这一代人的责任。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砺石商业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