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首发|达晨发力,一举募集68亿

刘昼表示,此次募资68亿,那么下一期可能是80亿,后面是100亿,稳步迈向千亿规模。

今天,达晨送给自己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投资界6月3日获悉,达晨财智正式官宣旗下新基金:深圳市达晨创鸿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达晨创鸿)完成首轮关账,首关金额超55亿元,最终总规模约68亿元,延续每期基金保持超募的行业记录。

至此,达晨财智执掌基金规模超360亿元。成立于2000年,达晨今天刚满21岁,这家本土创投拓荒者,历来为圈内熟知的是内部铁三角组合——刘昼肖冰邵红霞。迄今为止,达晨累计投资超600家企业,收获上市公司超110家,其中明源云以超150的倍数创下达晨史上最高回报纪录。

回望过去20年,达晨财智董事长刘昼总结达晨:克制欲望,保持规模。这一度让达晨成为创投圈的另类——虽然跻身头部机构,但体量跟同级别机构相去甚远。迈入下一个20年,达晨大举招兵买马,再次踏上创业征程。正如刘昼所判断,中国创投终局肯定不是两三家巨无霸。

本土创投久违振奋:

达晨一口气募68亿,LP挤不进去

用邵红霞的话来说,这是一场闪电战,“酣畅淋漓”。

她回忆,达晨新基金从2020年三季度开始筹备,IR团队第一件事是从各个维度梳理达晨的数据,同时与所有行业线的主管合伙人深入沟通、提炼差异化,接着梳理出一份最全LP地图。每一次募资,都是对GP的一次体检,对自身的一次扫描,也希望通过募资,倒推我们内部投资和运营的螺旋迭代发展。

“我们募资大概分三步走。”邵红霞透露,第一步是先夯实基石LP,达晨有一批坚定支持的老投资人,大股东电广传媒这次也加大筹码,队和股东自有资金占比超过10%,如此高比例的投入并不多见,“表明我们团队是All in心态”。第二步是对接金融机构渠道,达晨这次与诺亚财富招商银行合作,邵红霞坦言,“能够进入诺亚、招行这样的渠道并非易事,他们的门槛其实很高的,对合作的GP很挑的,达晨和诺亚的合作超过10年,非常感谢诺亚的一路陪伴,无论市场环境和产业周期如何,都重仓支持达晨。”目前,还有一些专业的大机构正在走内部的决策流程,达晨新基金募集工作在半年内进入尾声。

整体来看,此次LP阵容令人羡慕。投资界独家获悉,除老股东电广传媒外,达晨新基金LP中既有歌斐资产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金融资本,也有世纪金源、金雷风电碧桂园、满京华、大华股份、九阳等产业资本。

此外,国有资本方面出现了如来自湖南、安徽、山东、浙江等地国资的身影;还有歌斐母基金、清科母基金、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盛世母基金、恒天融泽母基金等市场化母基金。LP复投率高达70%,市场上主流的人民币LP群体都来了。

当然,LP中也涌现不少新鲜血液。这是达晨首次与招商银行合作,通过私人银行渠道募集10亿元,“今年3月5日,达晨新基金10亿份额在招行平台上实现秒空”,这一幕令邵红霞印象深刻。在中国市场上日渐活跃的家族办公室,这一LP群体,也加入了进来。还有一些互联网新贵的身影,比如华为、迈瑞医疗、顺丰、小米、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等知名企业高管都参与了达晨新基金。

据悉,此次新基金意向金额高达100亿,但达晨团队权衡后选择了约68亿元。“我们觉得这个规模更适合团队现阶段的能力边界。”刘昼解释,虽然有机会品牌变现,但达晨历来有自身的节奏,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要保持克制。

这意味着,达晨要忍痛拒绝一些LP。投资界了解到,有LP直接找到达晨高管团队表达合作意愿,仍然没投进这期基金。20年的行业积累和时刻自省的认知与克制,让达晨有足够底气和决心,“戴着枷锁的钱”尽量少要。

值得一提的是,达晨新基金边募边投——从去年9月份完成第一个项目投资,至今已经投出45个项目,涉及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消费与企业服务、文化传媒、军工等行业。弹药充足,达晨开始在下一个20年跑出“加速度”。

这两个月,美元基金募资消息密集传来,不少人民币基金倍感压力。“募资完成后,我问团队这次觉得难吗?大家反馈虽然做足准备,但上半场还是保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一直负责达晨募资的邵红霞对此深有体会,“其实,每次募资开始都有压力、会焦虑,没有安全感,但随着LP交流、访谈的深入,LP尽调全面铺开,慢慢才有了底气和信心。大概是印验了那句鸡汤的话,只有拼尽全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吧。”亲历中国募资市场浮沉变迁,邵红霞坦言期盼更多长线资金如社保、险资加快进入创投行业。

再次给LP返现超30亿元

做大规模,不让遗憾重演

过去20年,达晨堪称创投圈的另类——虽然跻身头部机构,但体量跟同级别机构相去甚远。

伴随着此次募资完成,达晨将迎来一个重要的节点,“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成熟了,我们底盘打得很稳,下一个20年开始加速度。”刘昼表示,此次募资68亿,那么下一期可能是80亿,后面是100亿,稳步迈向千亿规模。

一切似乎是水到渠成。迄今为止,达晨投资企业超过600家,成功退出超过200家,其中112家企业上市,包括了亿纬锂能爱尔眼科康希诺、明源云、尚品宅配、华友钴业、中望软件、和而泰吉比特道通科技蓝色光标圣农发展天味食品等众多行业第一股或龙头股。其中,2020年在港股上市的明源云刷新达晨最高回报纪录。2020年,达晨再次一举给LP返现了超30亿元。

眼下,资金规模也是创投机构的重要竞争力之一。谈及这一点,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感慨万千,“此前由于基金规模不够大,致使我们失去很多机会。”一些原本非常看好的公司,达晨投到后面资金就跟不上了,导致持股比例变小,错过了更高回报的可能。”比如爱尔眼科,如今市值3500亿,达晨早早捕获却在持股比例上留下了遗憾。

“优秀的企业家肯定是稀缺的,所有的项目都是二八原理,发掘到好项目就是要重仓。”肖冰说,衡量一个基金是否成功,标准有两个:一是命中率要高,投到足够多的明星案例;二是在明星项目上的持股比例要足够高,否则基金的回报还是上不去。

达晨早在2015年就对瑞鹏宠物进行了首轮投资,成为了瑞鹏引入的首个机构投资方,并在后续接连4轮追加投资。后来瑞鹏宠物又相继引入高瓴、腾讯等战略投资者,总融资金额达百亿级别,而达晨受限于资金体量没有再继续跟投,瑞鹏宠物最新一轮估值已达到约300亿人民币。

“我们后来认真进行复盘,其实股份比例要比项目估值重要。”肖冰解释,对于投资早期项目而言,多1%的持股比例,远比多一个亿的估值重要得多。以瑞鹏宠物目前的估值来算,多占1%的股份就意味着多几亿的回报。“我们以前一方面由于规模,一方面投资也比较保守,现在规模开始再上一个量级,更敢于重仓。”

如今,达晨投资团队的主要精力放在挖掘爆款项目上。“过去我们10个IPO,有时候都顶不上美元基金一个项目赚的钱多。”刘昼说,达晨坚持精品投资,碰到一个好的项目,一定要敢于下重注,可以两轮、三轮甚至四轮跟进,希望投出一个赚100亿的项目

Carry到位,招兵买马

95%是理工科背景

现在,达晨大举招兵买马,扩充团队。就在投资界拜访达晨深圳总部当天,刚好18位新入职员工正在接受业务培训。刘昼透露,从2020年至今,达晨开启两轮大规模的招聘,过去一年多里约有30位新人加入。

邵红霞引用年终总结的一句话解释:“利用行业洗牌契机,逆势加大人才储备和引进”。达晨全年招聘收到了将近2600份简历,转化率是1%,可谓百里挑一,其中不乏一些从优秀美元基金手上吸引过来的人才。

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薪酬结构不太一样,坦白说美元基金工资高,所以常常看到一些优秀人民币基金投资人被挖走。但在肖冰看来,美元基金的Carry往往只有合伙人才能享有。而类似深创投、达晨这样的人民币基金,Carry是团队一起分享、能够真正到位的。

“我们后来想清楚了,达晨就招聘适合我们的人。如果他在意短期的工资,那可能不太适合我们;如果对自己有信心,能够在五年八年投出业绩,那他的待遇一定不会逊色于顶级美元基金。”肖冰补充说。2020年达晨迎来退出大年,有些爆款项目实现了退出,回报非常高,也给投资团队兑现了Carry,金额十分诱人。

肖冰透露,现在达晨投资一线已经基本不招学金融或财务的人,而偏向那些具有数理化生背景的技术人员、研究学者。用他的话来说,VC正跟科学家走得越来越近。

这一点也体现在达晨的投资上。不久前,达晨牵头主导投资了一家全自动无人驾驶的人工智能企业——飞步科技,其创始人何晓飞是浙江大学一位年轻教授;景杰生物创始人程仲毅是中科大分子细胞生物学博士,师从诺贝尔生物学获奖得主;艾棣维欣创始人及董事会主席为王宾博士,目前也担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特聘教授;康希诺四位创始人宇学峰、朱涛、邱东旭、毛慧华都是海归科学家团队……不胜枚举。

在这种背景下,达晨向投资团队提出要求——“和科学家交朋友”。肖冰介绍,达晨95%的投资经理都是理工科出身,而作为文科生的他,如今每年也大量恶补相关专业知识。

达晨内部为了鼓励员工继续深造,甚至报销学费。此前,达晨信息技术行业业务合伙人窦勇为了深入行业,专门到澳门科技大学念了信息技术专业博士,学费全部由达晨报销,在创投圈引为佳话。

跟自己较劲,不跟别人较劲

中国创投终局肯定不是两三家巨无霸

21年一晃而过,达晨见证了中国创投的浮浮沉沉。

这个行业正发生着剧烈变化,尤其是争抢项目的焦虑感,在圈子里已然蔓延。“21年,所谓七年之痒,我们经历了三个周期。争抢项目的事情,教训依然历历在目。”刘昼感慨,当年全民PE抢项目同样轰轰烈烈,最后只剩一地鸡毛,死伤惨重。

“现在,项目靠抢靠抬价的我们基本都撤了”。肖冰常年奔走一线,“我们对自己有信心,不用抢也能保证有足够高质量的项目源,否则我也会很焦虑。”他坦言,中国依然还有很多好项目,达晨布局比较广泛,“行业+区域”双轮驱动有着发达的毛细血管,跟自己较劲,不跟别人较劲。

但肖冰也担忧着,“比如一些赛道,企业啥都没有估值就几亿、几十亿,特别疯狂,资金体量大的机构,再一起去追很细分的风口,几家一抢,估值就被抬得更高了”。

邵红霞提到一个说法,现在5%的投资机构募到了市场上95%的钱,1%的机构赚走市场上99%的钱。“募资端的倾斜十分明显,能够让机构大LP果敢出手的GP很少了,一般的GP他们不会投,而是会选择有数据、有逻辑、有持续好业绩的头部GP,所以头部机构很容易募到很多很多钱。”

今年以来,国内IPO形势发生着一些变化,刘昼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我们经历了八次IPO暂停,所以要求团队员工要有正常的心态,平常心就好。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投决会上把好关,埋头做好项目。真正的好项目,像酒一样,放得越久会越香。”

刘昼直言,中国创投终局肯定不是两三家巨无霸。这个行业不是流水线,每个项目背后都需要一个个人去谈、去落地,而不是生产线可以自动化批量生产。如果那样干,结果肯定是干不好的。“百花齐放,万马奔腾,才是大家一起要去的远方”。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相关机构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