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姿是冷门歌手,海澜之家的代言人是陈赫。对于曾经“男听周杰伦,女听孙燕姿”的80、90后,这种代际认知差异就是在赤裸裸提醒自己的年龄。
时光倒流20年,相比同时期的蔡依林、梁静茹、萧亚轩,孙燕姿更有纯粹又清爽的文艺少女气氛。这实在难得,还记得世纪之交的60后和70后在听什么情歌吗?彼时女歌手中怨女苦歌还是主流。王菲混港圈要时尚很多,甚至有几张专辑超越了时代。而她的闺蜜,乘风破浪的“大英子”,还在为315唱打假歌。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不要买到假货啦!
主流风格对于那会儿还是青少年的80后和90后,不是土气过重就是城乡结合部既视感。他们需要一个不一样的声音,所以当孙燕姿直来直去地闯进他们的耳朵,《风筝》《绿光》《遇见》《开始懂了》,怎能不让人念念不忘。
有传孙燕姿是今年《中国好声音》的导师之一,沸沸扬扬的“冷门歌手”事件疑似节目有意造势。相比“冷门”孙燕姿的扑朔迷离,金海心出现在《谁是宝藏歌手》里更加欲盖弥彰。起初每个歌手都有代号不讲真名,张亚东喊出金海心名字时甚至说:“罚我钱吧。”
《把耳朵叫醒》一如当年清新,却也向音综市场泼了一盆冷水。搞出大动静的永远都是老歌,新歌只能在短视频里用半拉身子洗脑半个月。是华语乐坛真不行了,还是音综陷入了模式困境?
短视频“狙击”音综
《谁是宝藏歌手》里,“括号歌手”金海心唱了《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想起我》。陈粒流着泪说自己音乐受过她的影响,金海心还清唱了《那么骄傲》回馈老粉。
同台的“除号歌手”满江保养得宜,罗永浩说:“感觉除号老师这些年,就是隐退歌坛后,去做了很多年的中年男模。”还有江美琪的《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也让人梦回20年前的乐坛。
音乐综艺不断的消费旧情怀,美其名曰回归初心,其实就是没歌唱的委婉说辞。
《谁是宝藏歌手》把不同代际歌手塞在一个节目里,本身就是不明智的。老歌手已经“人歌合一”,而中生代和新生代歌手往往“人歌分离”。他们面临的问题不一样,观众看待他们的情怀滤镜也有所不同。
陆虎和李莎旻子的合作,没起到1+1大于2的效果。两人平时都是比较幕后的歌手,看似深情的演唱谁也没帮到谁;满江和凡宇相差二十多岁,弄了个跨代际的噱头,但是凡宇的演唱全被满江颇有质感的嗓音淹没了。
组合效果还不如单唱,是这档节目的*短板。倒是歌手之间的互动可以改成恋爱综艺,满江说凡宇“台上是一只困兽,台下很乖巧”。做中年男模这些日子,满老师年下文学没少看吧?
《谁是宝藏歌手》想把歌手“隐藏”从而“突出”歌曲,结果是自欺欺人。什么除号歌手、问号歌手、垂直号歌手全是虚晃一枪,观众买账的不还是他们的本名满江、金海心、陆虎吗?精神胜利法和《蒙面唱将》如出一辙,想弱化刻板印象营造新意,最后让人记住的还是刻板印象。
同期的《为歌而赞》跨界混搭已经做足,但歌曲表现却没爆相。让孙楠唱《善变》,让龚琳娜唱《微微》和《帝江混沌》,让凤凰传奇唱《海底》,除了让观众嫌弃原唱唱功不咋地,并无新的审美意蕴。
更显荒诞的是,《为歌而赞》依托于抖音却在无形中被短视频传播方式“自戕”。节目播出后,抖音把高光片段推送给观众,观众还需要去点开节目看完整版吗?大概率不需要,因为短视频已经把音综的看点“浓缩加精”了。孙楠唱《善变》最深情的一刻宛若痛苦面具,龚琳娜唱功*打扮得像个扑棱蛾子,这些你花30秒刷两段cut就能心领神会。
《为歌而赞》让抖音网红们组成的百赞团,想沿袭丁太升的套路但却没内味儿。说张韶涵的《心恋》欢快得像上海滩舞女,说霍尊《错位时空》声音太华丽,说焦迈奇的《为侠》用力过猛。
太过看重音乐的评论,又因为故作惊人之语而失去了现实参考价值。毛毛姐录节目不让人带假发,又不让人说贵州话,你这Reaction还有啥看点?
模式太多,新歌太少
导师明明已经听过选手demo了,却还是像挖到宝藏一般猛地拍下转身键。尤其是《好声音》里经常举棋不定的那英,那手就像赌徒一样颤抖。你以为她这句要拍了,嘿人家手下去又起来,就是不拍就是玩!
相比剧集还是甜宠、古偶、悬疑、耽改几大类型霸屏,音乐综艺在模式创新上不可谓不努力。从悬念感说,洪涛在《歌手》开创了一种推理式的叙事高峰。其他音综使劲学起来,把竞赛排名玩出了N多花样。
《我们的歌》搞了从歌手到乐迷的代际概念,你可以知道从90后到60后的听歌倾向;《天籁之战》让素人挑战歌手守擂,观众决定挑战是否成功;《嗨唱转起来》只给你60秒时间,打动80%的听众才能留下;《我是唱作人》直接创作新歌,还按票数把歌手分成上中下,分班规则堪比中小学内卷。
音综衰微似乎不是缺乏模式,而是模式太多遮蔽了音乐本身。《歌手》每期放完,社交平台上吵的全是排名问题:“XX今天也配*?我家XX今天就是出场位次不好。”除了耳帝这样的乐评人干着本职工作逐首分析演唱和编曲,普通观众完全被竞赛规则带偏了。
因为音乐本身乏善可陈,近年来的音综都往真人秀靠拢——越来越多的表演,压缩了越来越少的聆听。
要么是歌手的秀,这个星期为了改编哪首歌几天没睡;要么是音评的秀,《天赐的声音》是丁太升的单口相声,《为歌而赞》是抖音网红的群口相声;要么是观众的秀,一到《蒙面》大家都是柯南,从细枝末节推测歌手身份。
音综变得不那么吸引人,不是制作上的厨艺垮了,而是作为最重要“原材料”的新歌少了。《为歌而赞》上,邓紫棋连唱带跳发布了新歌《超能力》。谈到创作套路时,她还说:“套路是帮助自己雕琢作品的,光有套路没有感情也是不行。”
这番表态在抖音上被嘲死了:《超能力》的Biu Biu Biu就有感情啦?的确,《超能力》这首歌的问题不在口水,而是碰瓷了后街男孩《As long as you love me》和挪威神曲《狐狸叫》。
另一首《大风吹》由王赫野与刘惜君在《天赐的声音》演唱后也被歌迷翻起旧账。歌曲前奏不能说和《Billie Jean》一模一样,那也是毫无差别。副歌“就让这大风吹,大风吹,一直吹”和张靓颖的《如果爱下去》高度撞车。歌词和徐小凤《风的季节》的“吹呀吹,让这风吹”难分你我。大家写风的词汇就这么贫乏吗?语文教育还是得加强啊。
新三首,旧三首,缝缝补补又三首,一首歌养活几代人。新歌拼贴生产的现状,让音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乐夏》走向大众
《新世代》滑入小圈
从2012年《好声音》开始,音综开启了台网竞赛的十年之争。电视台推出了《好声音》《蒙面唱将猜猜》《我们的歌》,视频网站则造出了《乐队的夏天》《中国有嘻哈》《说唱新世代》《我是唱作人》等。
大方向有两种,一种是《乐队的夏天》式的怀旧,一种是《说唱新世代》式的尝新。《乐队的夏天》再次将中国摇滚和摇滚乐队拉回大众视线中,并通过对乐手的个人生活呈现和访谈,侧面讨论了摇滚乐未来的转型和创作问题。
值得玩味的是,这一曾经是表达愤怒、对抗主流的亚文化形式,如今在节目的改造和包装下,剥除了令人不适的攻击性元素。《乐队的夏天》通过一系列大众化的策略,将其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快消品。如果马思纯小姐看过大张伟在节目里怼张曼乐“装”的片段,大概不会如此着急入股。
五条人是《乐夏》第二季话题度最高的乐队,不断地被“复活”又淘汰。他们的风格本身是偏中庸的,没有浓厚的噪音墙和激烈的情绪表达,但又和批量生产谈情说爱的流行音乐不同。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关怀,让他们一定程度上区分了流行趣味,但又弱化了对抗性风格。
只可惜《乐夏》一鼓作气再而衰,今年停播一年或许也是个见好就收或曰积累调整的好选择。若硬上做倒了口碑,反而不美。
与爱奇艺的《乐夏》积极敞开胸怀拥抱大众不同,B站的《说唱新世代》其互动仪式感形成的前提就是对局外人设定界限。后者将自己精准定位于Z世代,“贷人”、“散财童子”、“文化绿洲VS沙漠”等青年文化表达特质,给普通观众带来了一定理解门槛。
《说唱新世代》通过“生存+说唱”的方式实现了竞演类音综的创新。每期选手作品聚焦社会热点的样子,活像他们每期都领到了一份命题作文任务。圣代的《书院来信》关注豫章书院事件:C-LOW的《一块胶布》探讨文化自由:Doggie的《Real Life》为高考被顶替者发声。
虽然命题式表达,极大增强了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纽带,很方便上热搜,但也无形中伤害了创作的多样性。选一份社会新闻,然后用充沛的情感给它写一段flow加一段rap词,并非一件难事。
《乐夏》找来过去的乐队,却不让他们干过去的事。《新世代》找来现在的rapper,却让他们体味上一代青年的激愤。怀旧不旧,新歌不新。目前的音综市场,可以说已经到了“后音综时代”。
号称34部音综云集的2021年,上半年的表现是颇为惨淡的。《宇宙打歌中心》《为歌而赞》《谁是宝藏歌手》都没有火起来,《中国好声音2021》和《蒙面唱将5》大概率只能维持往年的基本盘。而《我们对唱吧》和《心动的声音》主打的音乐社交,不知又能否突破现有的模式困境?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好不好听的问题。观众的耳朵不满意,光靠导师的精湛表演怎么行。
10762起
融资事件
1376.66亿元
融资总金额
6532家
企业
1888家
涉及机构
185起
上市事件
1.10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