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招聘网站,请停止“贩卖”简历

在这条产业链上,有卖简历的、卖企业招聘账号的,甚至还有卖爬虫软件、利用信息对求职者进行恶意营销或者诈骗的。

一场315晚会看完,全体打工人都哭了。

“目前找工作就下载了三个软件,合着全上榜了,还找不到工作。”“我们都是透明人,人脸被窃取,简历也被黑市贩卖。”“投一份简历,八百家公司给我打电话,各行各业都有,整得我以为自己多牛X,实际上我是被人卖了。”“怪不得有些诈骗电话,我的什么信息他都能说出来。”

在这些感同身受的吐槽背后,是一条一本万利的“简历信息贩卖”黑产。一个个求职者的隐私信息,就这样轻易地被下载下来,拿到黑市上去贩卖,经过几手倒卖,累计金额大到不可想象。在黑龙江大庆警方破获的相关案件中,涉及个人简历信息高达1500余万条,涉案金额7500余万元。

这两年,很多应届毕业生不好找工作,很多员工也由于疫情原因被裁员,找工作这件事本就变得很难。如今求职平台又成了隐私信息泄露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更是雪上加霜。

在这条产业链上,有卖简历的、卖企业招聘账号的,甚至还有卖爬虫软件、利用信息对求职者进行恶意营销或者诈骗的。打工人就这样一层一层地被贩卖、被“扒光”、被吸血,还完全不知情。有网友调侃这是“高科技无感侵权”,触目惊心,防不胜防。

你的简历被卖了,你却不知道

据央视“3·15”晚会报道,在智联招聘上,企业账户只要交钱办理会员,就可以不受数量限制下载包含姓名、电话及邮箱地址等关键信息的完整简历。紧接着,这些简历会通过QQ群,进行批量售卖,一条灰产产业链就此形成。多年来虽曝光不断,却屡禁不止。

智联招聘客户顾问称:“校园简历是40元一份,白领简历60元一份,金领简历100元钱一份。金领简历是985、211本硕连读,在行业内有5到10年经验的,年薪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简历。”

一位用户调侃道,再也不用怀疑自己的价值了,放到智联咱也是身价好几十的人了。

玩笑背后,是非常严峻的事实,这样的简历倒卖是行业通病,类似的问题不仅仅发生在智联招聘,在前程无忧51Job和猎聘网上,企业账户同样只需支付费用,便可以下载求职者的完整简历。

同时,就连企业账户,也有人提供伪造服务

曾有一位HR找智联招聘的客服反馈,称他们公司被山寨了,但客服说山寨公司提供了营业执照。“可是这营业执照,仔细一看,就假得很。不仅证照编号是乱写的,盖章信息更是错得离谱。简历之所以会被这么泄露出去,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招聘平台在资质审核上的漏洞。”该HR在知乎上吐槽。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告诉深燃,伪造其他企业营业执照的主体涉嫌构成伪造公文印章罪,利用伪造的营业执照注册企业账号并下载简历甚至倒卖简历的主体,则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招聘平台在此过程中没有尽到信息安全保障义务,导致求职者的信息被并非真正的招聘单位非法获取甚至进一步倒卖,应该对此承担行政责任,并赔偿由此给求职者造成损失的民事责任。

更可怕的是,企业是在用户不知情的前提下,付费下载他们的简历,且用户端不会收到下载提醒。智联招聘当时的客服称:“您注册完账号,创建完简历,默认就是公开的,如果企业方主动看到您的简历信息、下载简历,个人端口是没有数据反馈的。”

但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圣告诉深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招聘平台应该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并让消费者充分享有知情权。

你的求职简历

是别人赚黑心钱的生意

实际上,简历信息贩卖早已形成了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上述315报道的,注册假的空壳公司骗取简历,在招聘网站下载后转手卖掉,只是其中的一条途径。同时,这样的简历还可以进行多次售卖。据媒体报道,有简历信息贩卖者称一份简历一手卖三块五,二手卖八毛钱,再转手一次卖三毛,一天能挣几千块。

第二条途径是,贩卖者买通招聘平台内部人员,“内外勾结”,直接从内部进行数据搬运。早在2017年,智联招聘的两名内部人员就因利用公司漏洞,将15.5万余份个人简历廉价卖给他人而在北京朝阳法院受审。

据报案人员称,智联招聘每份简历给招聘方的会员价是50元,作案人员对外的兜售价格为2元至2.5元一份,公司为此蒙受损失近2500万。

至于第三条途径,则是第三方通过爬虫等技术手段直接从招聘平台服务抓取简历。2014年成立的巧达科技,号称拥有中国*的简历数据库,“我们的商业模式概括起来也就8个字:获取简历、数据变现。”其产品合伙人刘博曾公开表示。

一位接近巧达科技的人士称,2017年底巧达科技就号称拥有2亿人的自有简历数据。这些简历的来源就是利用爬虫获取。一位巧达科技前员工曾告诉深燃,巧达在智联、猎聘等网站上,建立了上千个企业账户,每天访问智联、猎聘的网站次数百万次,都是机器在模拟人工操作。2019年,巧达科技公司法人王某某等36人被检察机关依法批捕。

当然,巧达科技并不是*一家涉嫌“倒卖简历信息”的招聘公司。2017年3月,58同城深陷数据泄露门,当时的新闻报道称,在淘宝网上售价仅700元的一种爬虫软件,每小时可以采集数千份全国简历信息。事后,58同城官方回应:不是我们泄露,是黑客攻击。但一些技术人员表示,58同城存在多个安全技术漏洞的组合,没有很好的保护求职者的简历。

那么,简历最后都被卖给了谁呢?相信很多求职者和应届毕业生在招聘平台上投递简历后,都会屡遭陌生来电和短信骚扰,内容多为介绍 “贷款”、“博彩游戏”、“兼职刷单” “房地产和保险销售”等信息。

这种方式简单粗暴,尤其这两年正值“求职难”,这些广告精准的利用用户求职找工作,且着急赚钱的心理来进行恶意营销,甚至有可能进行诈骗

果不其然,315晚会还没结束,就有用户吐槽,三年前注册智联和前程无忧之后,“辣鸡”短信就没停过。

有用户提醒大家,有些境外赌博,通过一些小公司代发布境外工作、供吃住、海景房、待遇优厚等招聘信息,尤其是互联网岗位,千万不要相信。

李圣指出,《民法典》1032条规定,个人隐私权依法受到保护,同时,从刑法角度来讲,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更夸张的是,用户看到315的热搜去删简历,结果发现简历还无法删除。

大数据时代,隐私与商业的边界何在?

目前网络招聘平台可以分为两类:*类是无需当事人同意即可下载简历,比如315晚会提及的智联、前程无忧等,第二类是需要当事人授权才能点对点发送简历,比如Boss直聘。

在赵占领看来,前者之所以出现注册企业账号、大量下载然后倒卖个人简历的情况,根源在于其商业模式是以“简历下载”为会员服务内容,只要付费即可下载简历,至于下载简历之后如何使用则疏于管理,事实上也难以管理和控制,同时下载时并未经过求职者同意也未告知求职者。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堵住个人简历随意下载及倒卖的漏洞,关键还是需要招聘平台提高技术和服务、改变‘卖简历’的传统盈利模式。”赵占领称,目前法律没有对企业会员下载简历及其数量进行限制,但是这明显是这类招聘平台存在的漏洞。

同时,招聘平台允许企业付费用户下载简历是一种商业模式,尽管这种商业模式未被禁止,但是招聘平台需要履行其相应的管理义务,一是让真正有招聘需求的单位下载简历,二是下载之后不被随意售卖和非法利用。

“当然,这两者都不易做到,但是下载时至少要告知求职者甚至经过其同意,更要严格审查企业的身份信息,避免存在假冒、借用其他企业的证照进行会员注册。”赵占领称。

李圣则认为,招聘平台让企业用户下载个人用户简历,如果用于招聘,本身并无过错,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平台怠于审核,甚至故意非法提供、出售个人信息,则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涉嫌刑事犯罪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从法律层面来说,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已有充分的表述,刑法修正案九也进一步保护了个人信息。但是在网络经济发展的今天,投放简历的需求,又不能因噎废食。李圣呼吁加强普法宣传,在普通民众维权意识增强的基础上,对于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强化执法力度。

简历数据的保护是招聘平台的一场防御战,相关的技术手段不可或缺,招聘平台也需要通过增加技术和投入提高审核能力,同时,打击黑色产业链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深燃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生活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