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不重要,怎么对待才重要。
2021就这么开启了,来不及跟2020告别。新年伊始,大家都希望开个好局。近期了解到一些行业情况,总感觉余音袅袅,并未因跨年而割裂。回味一下,反而既是过往,更是序章。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以手记形式陈述如下:
01,关于蒋凡私访
听到朋友聊到的一些线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刚刚过去的12月底,天猫淘宝总裁蒋凡亲自带队,开始了一系列品牌商家的走访。据说,这次受访的主要企业是两类:其一是在天猫表现突出的国际品牌KA,其二是异军突起的新锐消费品牌。
蒋凡此次还带了一名阿里的核心人物“吹雪”,首站目的地广州,并在元旦期间结束行程。包括宝洁在内的几家美妆品牌企业都参与其中。
知情人士透露,之所以会带上悍将吹雪(阿里巴巴副总裁杨光,原天猫消费电子、家装事业部总经理),极有可能与“古迈”人事变动有关。古迈原是天猫快消、服饰事业部总经理。根据最新的媒体报道,其本人已于去年年底因涉嫌贪腐被带走。
由此,吹雪在新的内部调整中,将全面负责天猫商家和行业的运营工作,在原有职责基础上,天猫服饰风尚事业部、天猫快速消费品事业部、阿里汽车事业部、聚划算事业部、天猫活动营销中心、天猫商家策略部向吹雪汇报。
“让吹雪和大快消的品牌商能够尽快熟络起来。”杭州的一位电商朋友说,这是蒋凡此次走访的核心目的之一,因此大快消和服装两大类目,是重点“照顾对象”。
平台高管亲临商家,这样的举动近些年并不常见。这位朋友的判断是,蒋凡此次走访,实属关键时期的关键举动。一方面,阿里巴巴刚刚进行人事调整,引发外界瞩目;与此同时,关于反垄断、“二选一”调查引发的种种猜测甚嚣尘上,走访商家,做好及时必要的沟通、释疑,有助于稳定军心。
“受宠若惊,又有些小感动,(蒋凡的行动)值得点赞。”据一位被受访企业的内部员工透露,其高管团队在与蒋凡做了必要交流后,得出这几个结论:
积极主动的做了正确的事情。阿里巴巴重视品牌商家感受的文化、对零售发展规律的敬畏之心正在回归。
阿里内部也许正在进行深刻的复盘和反思。面对有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艰难”的时刻,如何摆正自身的位置,处理好与商家,与电商生态之间的关系,对未来阿里巴巴的长期发展格局至关重要。
放大到未来电商的发展走势,整个系统会更加开放还是更加封闭,这是涉及每个电商参与者休戚与共的事情。特别是大平台的行为准则,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据说蒋凡接下来还会走访一些KA客户。上海、杭州可能均在行程计划中。
02,关于炙手可热的社区团购
社区团购也处于风暴之眼,近期走访的企业凝结了一些共识。
首先是走访了同程生活。这家位居社区团购*梯队的企业,对这个行业做了一个“终局”的沙盘推演。也更新了许多人对社区团购的认知。
社区团购的本质是什么?总结为两点:
一、本地化。社区团购可能最终会像便利店这样的业态分布。它首先是基于本地化的,有本地化的用户结构、本地化的供应链,加上本地化仓配基础设施。
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太可能只有一个7-11,在几公里范围内还应该有更多便利店。北京有好邻居,上海有全家。因此,社区团购可以呈现出更好的分布式、本地化、连锁化服务。
对终局的预测,至少看到随着互联网与线下的逐步融合,某种更符合传统线下零售业态的分布规律开始显现。从全球范围看,至今也没有一家传统零售企业可以独霸全国,可以垄断。因此,互联网巨头希望“烧钱”就能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的想法似乎与这个行业半线上、半线下的特征有所违背。
二、熟人社交。社区团购是社交电商的2.0版本。社交电商发展中暴露出来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商品推荐围绕的社交关系链,基本上属于半熟人,甚至是陌生人。因此,宝妈也好、代购也好,可以逃避对商品质量的责任。
相反,社区团购的本地化属性决定了团长的接触半径就在几公里内。无论是楼上楼下还是乡里乡亲,原本社交关系链不会因为有了微信群就变质,甚至会加强信任度,加强约束力。因此,优质的团长会寻求更有品质保障的供应链。社区团购要比拼的也是这个能力,熟人关系让S2b2C这个模型相互之间的作用力更加牢靠。
有了以上两个特征,其实战局的走向就很明确了。社区团购这个市场,不是不能烧钱,本质是把钱投入到哪里去的问题。
据同程生活介绍,巨头一个月要咂三四亿美金,就是用来打价格战,恶性补贴,负毛利扩展市场。这可能会变成一个短期增长但没有护城河的生意。
因此,可能会见到没有冷链运输护航的巨头社区团购,他们的冰激凌、大闸蟹在马路上“裸奔”的荒唐景象。
反之,如果认真耕耘,围绕低线城市构建新型仓配基础设施,不仅仅是把战壕挖得足够深,最终也会引导资本对整个便民服务质量的提升。而不是只顾着用流量砸出一地鸡毛。
“结硬寨,打呆仗。”曾国藩教给我们的这句每个企业都可能挂在嘴边的话,在头脑发热时,往往都抛之脑后。
03,关于新消费的走向
最后说说大热的新消费品牌。
有句话叫“大热必死”。见了几个专注于新消费的投资人,也见了几个当红的新消费品牌核心高管。我几乎一直在问一个问题:新消费品牌的热度,可持续吗?
但走访过程中,却被反问最多的问题是——当下的新消费热潮,和当年的“淘品牌”热潮,有什么分别?
某种程度上,这是否也透露出,新消费品牌的创业者们,也有些心虚?至少是对现阶段获取成功的偶然性还是必然性,自己也有些捉摸不定。
如何去回答这两个问题?我把走访下来的信息归纳如下:
一、新消费一定存在时间窗口。这个窗口在2018年甚至更早就开启了。但投资有滞后性、消费也有滞后性,因此大家看到它火的时候,内外部环境往往已经发生了改变。但问题在于这扇窗什么时候会关闭?投资人的观点是,系统性的机会窗口其实已经关闭了,尽管资本市场的热钱依然具有流动性。
二、新消费市场目前存在过热和非理性,典型特征是部分网红品牌的高估值让人匪夷所思。
三、高估值的背后,既意味着新消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市场,也意味着其资本定价和其品牌价值,以及团队能力是不完全匹配的。典型特征是今天的新消费、新国货品牌,都是依靠单点突破的能力快速崛起,但未来市场比拼的可能是一家公司、一个团队甚至一个创始人的综合实力。
以上三个观点的延展,大家可以期待下亿邦近期会发布的几篇关于新消费的*专访,受访者是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五岳资本合伙人钱坤等。他们会通过自己的一系列实地调研、洞察,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新消费市场,以及作为投资人如何对待这个市场需求的“真伪”。
至于新消费品牌会不会重蹈淘品牌的老路。我认为真正的新消费品牌是不会的。
理由也很简单,淘品牌有很强的平台烙印,光听名字就很清楚了。今天的新消费品牌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品牌,它可能发迹于抖音、也可能是小红书、更可能来自B站或者微信社群,甚至还有可能是线下的某个新潮门店。因此,这种多元化的布局,至少不会让平台翻手是云,覆手是雨。
10年前的淘品牌重在流量、重在营销,甚至是价格取胜,但没有注重品牌的建设和沉淀。这一点韩都衣舍的老赵在亿邦的多个场合说得最清楚。这也是*代互联网品牌面对线下传统品牌进军电商之后无力招架的主要原因。而缺乏竞争门槛,导致淘品牌也最终难以避免走向人云亦云的同质化竞争当中去,却再也没有回来。
另外,今天的这一代成功创业者,他们可能是连续创业者,是经历了成熟电商周期之后,能力外溢的一票电商人。他们的团队中既有传统品牌操盘电商的经验,也有纯互联网品牌的基因,更有做传统品牌互联网副牌的能力,这些东西是糅杂的、进化出来的。回望过去,这些东西都足以独当一面;今天看来,种种沉淀、搅拌、重构,其实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当下的中国的确是*时机。我们的消费者都那么的文化自信。我们的消费品供应链又那么完备与成熟。这是这一代创业者之幸,可以参与到新的变革周期中来。
犹记得淘宝创始人孙彤宇说过的那句话:“品牌追求的是细分人群标新立异的主张,而平台价值则在于洞悉市场不同阶段的生态演进,竭力做好更大供给和更多需求之间的匹配。”
如果灿烂多元是商业繁荣的标志,那么孙彤宇这句话,非常清晰的表达了消费行业这个生态该如何构建一个健康的、文明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回到一开始讲述的事情,如果各负其责,各归各位,平台和新消费和谐成长,这个市场还会出现垄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