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12家门店倒闭了。
从事医美分期行业的李泉,今年4月在深圳罗湖考察时发现,这里的医美一条街关了不少门店。
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医美分期市场。
6年来,李泉见证了医美分期机构从*时期的1000多家,到现在市场上合规公司仅剩10家左右。
“医美分期最火热的那段时间,店家的选择权很大,一个店门口可能聚集着十多个分期业务员,而后逐渐减少为几人,到现在,只剩一人甚至更少。”李泉说。
99%的“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让人不禁感慨,医美分期看似美好,但并不是谁都能啃下这块蛋糕。
但就像一个又一个轮回。
新流财经了解到,近期除了美团金融,线上医美平台新氧也准备上线医美分期产品,京东数科也在接触医美场景。
*轮的山呼海啸刚过去,新的“后浪”们又在路上了。
医美分期公司都是怎么“死”的
颜值经济带火了医疗美容。
医美分期市场开启于2014年。一份报告显示,2014年医疗美容分期的市场规模为480亿元,随后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高速增长。
在2016年前后,医美分期市场逐渐火爆,热钱不断涌入,随后开启了“群魔乱舞”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入场的有么么贷、51人品 、美分期 、小牛分期、 百度有钱花、 星计划等产品,其背后是米么、51信用卡、小牛资本、百度、买单侠等公司,此外还有不少“714高炮”也参与其中。
当市场一时间出现众多玩家时,为了迅速占领市场份额,价格战成为了必经之路。
各家机构都在这时“杀红了眼”。
医美贷款产品不仅低价,有机构甚至还打出了“0首付、0利息、0费用”的口号,拼的就是背后资金方的实力。
此外,分期机构们为了扩大市场规模,业务员为了漂亮的业绩,开始不停地放贷。因此各家机构的通过率很高,最高甚至能达到90%,风控近乎“裸奔”。
风控一松,黑产蜂拥而至。
彼时,市场上医美门店和业务员相互勾结骗贷的现象层出不穷,甚至还出现了从乡下拉来一车大妈骗贷的情况。
不少机构被黑产撸得血本无归。
可见烧钱获客的互联网打法,并不适合消费金融。风控是金融机构的生命线,如果为了业绩而放松风控,等待的金融机构的只有一群“吸血”的骗贷人员和高坏账率。
不止金融机构看到了医美分期的高额利润,有莆田系的医美医院干脆成立公司开始自己做分期,乔融就隶属于其中的一支。
成立于2015年的乔融,背靠莆田系拥有大量医美资源,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它们业绩一路飙升。据知情人士透露,乔融开展业务30个月后就累计撮合贷款38亿元。
但好景不长,2019年8月,乔融停止运营。
业内人士分析,乔融倒闭的*原因是涉嫌自融。乔融看似是一个独立的平台,但又与医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难以确保资金流向的安全性。再加上这类非金融正规军没有足够的风控能力,无论是B端机构还是C端用户都有很高违约风险。
混乱的行业使得医美分期市场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洗牌,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18年底,医美分期机构仅剩30家左右,市场开始逐渐降温。
2018年前后,巨头们盯上了医美市场,凡普金科旗下的任买科技、马上消金关联的前海雪球、捷信消费金融先后入场。市场不仅又迎来一波价格战,还进入了“地推时代”。
这些巨头要么持牌,要么背靠大型P2P平台,并不缺少资金,推进业务的时也来势汹汹,不仅价格便宜,还大举扩张线下地推团队。
根据资料显示,任买的地推团队一度达到800人左右,前海雪球*时期更是有两万人的线下团队(并不完全是做医美场景)。
由于推行线下重资产模式,这几家巨头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占领市场,但团队负荷严重,效能低下,同时用人成本很高,使得他们的业务难以为继。
李泉回忆,某消金公司在昆明的线下团队大概400人,但月放款量的峰值为1200万元左右,平均单人的月产能3万元,能效非常低。
“同样的情况捷信也曾出现过,在昆明近400人的团队只有1300万元的月放款量。”他认为这种模式注定难以长时间坚持,疫情的出现也加速了这一进程。
根据新流财经此前的报道,前海雪球已于2019年5月份前撤离八十多个城市的运营人员,劳动合同也于5月1日终止;2020年7月,捷信全面退出医美市场。
今年年中,凡普金科旗下P2P平台爱钱进爆雷,虽然任买是独立拆分运营,但是仍然受到母公司影响。一时间任买断掉了主要资金来源,无奈之下也只好停止医美分期新增放款。
在经历价格战、监管、公安严打套路贷、巨头忍痛退出等一系列事件之后,当下医美分期市场已经趋于理性。
新玩家仍在涌入
如今,在李泉看来,医美分期市场的格局已现:头部垂直医美分期市场的大玩家大约占有6成市场份额,度小满大约占据2~3成,剩下的则被其他几家机构瓜分。
疫情影响下,许多中小医院倒闭,医美市场本身也在向美莱、艺星、丽都等头部大型连锁医院聚集。
但这个平衡可能马上会被打破。
近期,美团正利用美团生活费切入医美分期市场。
不止美团,不少其他的“后浪”也在蠢蠢欲动。新流财经了解到,线上医美平台新氧准备上线医美分期产品,京东数科也在接触医美场景。
医美分期具有高客单价、高毛利的特点,并且以女性消费群体为主,客户还款意愿较强,一些微整形项目的顾客回头率也较高。
即使大量前辈们在此领域尝到了教训,但这个场景仍然被巨头们看好。
不过,医美分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线下分期场景,分期机构不仅要识别医院的资质,还得把握借款人的风控,这同时考验分期机构 to B 和 to C 的风险识别能力。
如果巨头入场,仍然打着低息或者免息借款的手段来吸引用户,甚至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放松风控,那么势必行业内又将面临一翻动荡,原本蛰伏的黑产或将重新抬头。
针对医美分期市场,业内人士给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现在医美分期的利率普遍较低,年利率在6%~12%左右,需要来自持牌机构和银行的资金,这样才能保证盈利,因此合规是首要条件;其次,机构要会识别线下线上风险,严守风控,防止骗贷和高不良率。
此外,金融机构还得学会应对舆情。医美分期曾经深陷“学生贷”、“佳丽贷”的舆论风波,监管也注意到了这类问题,使得一些机构不得不限制贷款申请人年龄,约束放款规模。
事实上,与现金贷相比,医美分期的天花板较低,即使是头部机构,放款量也并不高。
而据此前媒体报道,任买一年多的放款量大约32亿元,业绩处于中上游的摩卡分期2019年全国月放款量大约为5000万元。
艾媒咨询的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能够达到3150亿元,尽管行业因为疫情受到了不少影响,但是普通百姓对于医美的接受程度在逐渐增高。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医美分期场景仍然有发展空间,但蛋糕依旧不会特别大。
细数过去6年历程,医美分期需要的是长期深耕细作,而不是一股脑儿地追逐风口,野蛮生长只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