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ID:pedaily2012)11月16日消息,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下称AI)企业汇医慧影今日宣布已完成数亿元C2轮融资,本轮由首钢基金、国药控股旗下基金国药君柏、坤健信泰共同注资,鼎晖投资、达泰资本、蓝驰创投等老股东持续加码,易凯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本轮汇医慧影引入具有国资背景、兼备深厚医疗资源的市场化投资基金入场,意义重大,而数亿规模不仅创下公司融资记录,也是AI医疗行业一次较大规模融资事件。值得一提的是,汇医慧影是唯一同时获得3家全球500强企业投资的AI医疗企业——早在2018年,还曾拿到英特尔的战略投资。
人工智能于医疗的革命意义和价值正在以颠覆性的方式显现。IDC数据预计,到2025年AI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医疗行业将占总值的五分之一,医疗仍然是AI落地最热门的领域之一。
历时五年,汇医慧影搭建的AI医学影像生态系统版图正徐徐展开。凭借快速的推进应用执行力,汇医慧影已将业务布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AI医疗影像赛道的头部玩家之一。
两大新晋国家队入场,
拿下三家全球500强战投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着重指出,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还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被放在第一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最高优先级。而在这股浪潮下,“AI+医疗”的关注度尤其高。本次规划中,医疗健康多个细分领域包括生物医药、数字医疗、高端设备、慢病管理、养老产业均获得点题。
VC/PE资本早已闻风而动。过去五年,汇医慧影获得清华水木基金、蓝驰创投、达泰资本、鼎晖投资、英特尔、芯动能等创投基金的投资。而新一轮融资之所以能引入首钢基金和国药君柏两家战投,某种意义上传递出一个信号:国家队入场,一场对AI医疗头部企业的争夺赛真正打响。
这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在汇医慧影联合创始人郭娜看来,产业基金相比VC,更侧重以自身行业优势对创业公司的资源导入以及看重公司所在行业中的差异化优势和能力。这也侧面说明,汇医慧影的业务模式和发展路径获得了来自产业界的认可和支持。
首钢基金是北京市政府出资并大力扶持的产业基金,背后站着全球500强企业首钢集团,拥有国资和全球500强双重背景,为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多家上市企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持。而国药君柏同样是全球500强国药集团核心企业国药控股旗下的股权投资管理平台,借力国药在医疗大健康产业领域深厚的产业背景资源和全国医药流通领域最大平台,影像AI市场将进一步打开。
首钢基金首席投资官王治鉴认为,从整个AI+影像行业来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率先实现技术的升级是未来决胜的关键要素,也是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的必备条件。“汇医慧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与超千家医院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和较为成熟的多病种产品,能够切实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得到了监管和市场的高度认可。”
“我们看到目前在国外,汇医慧影取得了较大商业突破,包括疫情期间公司快速开发出新冠肺炎AI影像筛查产品,并和华为深度合作,迅速拓展了海外市场,实现营收。”国药君柏基金副总经理申雯竹表示:“未来在国内市场,随着逐步推进NMPA注册证的落地,我们也将配合公司推进正式大规模商业化的进程,致力于研发推广适用于公共卫生和分级诊疗的数字影像和AI产品,形成高效易用的医疗影像平台。”
而在坤健信泰负责人陈磊看来:“2020年对于医疗AI企业来说是一次大考,汇医慧影以扎实的研究能力和高效的创新能力快速落地新产品,在这场大考中不断提高诊断准确率以及诊疗效率。坤健团队认为其不仅具备国际领先的医疗影像人工智能诊断技术,而且探通了AI诊疗领域的商业模式,形成了可持续投入研发,持续产生商业价值的盈利模式。”
2018年,汇医慧影还曾获得英特尔投资和芯动能投资的战略投资,是这两家基金在中国投资的首家AI医疗企业。至此,汇医慧影成为唯一一家同时获得3家全球500强企业投资的AI医疗企业。
创业5年,超级“AI大脑”养成记:
多病种、平台化是大势所趋
在中国,医学影像领域的AI企业数量最多,也更加成熟。有关研究指出,医学影像相对优势是市场更大、存量更大,未来AI在医疗领域一定是影像先落地、先执行,并且率先实现商业化。
汇医慧影所处赛道正是AI医学影像。5年前,汇医慧影刚刚成立时,选择以智能医疗影像为切入口,只是围绕AI算法模型、技术落地进行探索性尝试。
在面临“主攻单一业务”还是“发展多条产品线”的战略难题时,汇医慧影最终选择了后者——建立起基于AI的大数据平台,并且搭建了覆盖医疗“产-学-研”全流程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成为一家以数据为驱动,从科研到临床全流程覆盖的高科技公司。
依靠图像深度学习的核心技术和多项专利技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汇医慧影目前拥有NovaCloud®智慧影像云平台、Dr.Turing®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和RadCloud®大数据人工智能科研平台三大产品体系,让医学影像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完成从筛查、诊断、治疗决策支持的闭环。
从AI产品设计逻辑线来看,主要围绕“病种+病程”等维度展开,现已支持DR骨折、DR肺结核、CT肺炎、CT肺结节、CT肝癌、CT主动脉夹层、CT腹主动脉瘤、MRI前列腺癌、MRI乳腺癌、MRI脑肿瘤和乳腺钼靶等多款人工智能辅助筛查和诊断软件,另有二十余项正在孵化中,其中DR骨折、DR肺结核、CT肺结节等正在申请国内医疗器械注册三类证。
据了解,汇医慧影的产品和服务已经在1000多家医疗机构场景化落地应用,其中300多家三甲医院。尤其是疫情期间,其新冠肺炎AI辅助筛查系统进入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头部医院,通过AI辅助CT识图、AI辅助临床决策等全新模式,帮助很多国家的医疗机构弥补严重缺乏的人力和知识缺口。
在这台超级“AI大脑”算法背后,汇医慧影历时五年搭建的AI医学影像生态系统版图逐渐清晰。
五年来与众多大医院的合作,不断为其AI大脑提供养分——优质数据为建立好的算法模型奠定了基础,不仅让其数据和计算平台同时支持上百个科研项目,同时加速病种的计算速度。而高质量的数据基础经过管理、孵化以及应用之后就可以形成闭环。
“我们保持与医院的紧密合作,争取每年成功孵化针对不同病种不同病程的10+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算法模型,相比于同类公司快好几倍。”汇医慧影创始人柴象飞曾告诉投资界,汇医慧影想要打造的并不是单一的应用,而是从数据到应用到算法的一个闭环生态。
不过,汇医慧影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除自身研发实力与产品布局外,还得益于同各大行业伙伴的通力协作。比如英特尔OpenVINO等工具为Dr.Turing®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英特尔和汇医慧影合作已经将CPU直接应用于乳腺钼靶、CT肺结节和CT肺炎多款产品中进行深度学习推理计算,获得较好效果。
铁了心下沉基层
下一个竞技场在哪里?
最近两年,汇医慧影开始发力公共卫生领域。
郭娜告诉投资界,本轮融资后,汇医慧影将继续拓展产品覆盖病种,满足更多基层医疗需求,加大营销渠道和加速商业化落地,扩大技术人才团队,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和价值。加速自身产品技术发展同时,也加速优秀诊断服务进入基层。
目前汇医慧影的DR肺结核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已在国内肺结核高发区域——新疆和田和喀什对接了20个城市近700多万人口区域的肺结核筛查。另外,汇医慧影最新打造出的Dr. Turing® DR骨折智能诊断系统也助力于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应用下沉到基层。
眼下,AI医学影像应用主要在CT领域,汇医慧影选择国内已上市同类产品仍处于空白状态的DR方向,对医学影像AI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延展。
“除心脑血管疾病外,骨折已是一大高发疾病,每年发病人数不少于500万人次,具有很大市场容量,而且在医院检查中,骨折的主要检查方式是X射线。”柴象飞表示,人工智能与DR的结合是汇医慧影特别针对骨折诊断漏诊情况和诊断、治疗时效性要求所打造出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自2017年Dr.Turing® DR骨折智能诊断系统研发便已立项,三年研发、验证、迭代,如今这一DR智能诊断系统已搭建起完整产品闭环,向更多检查部位扩展。
柴象飞认为,以往大部分AI产品都落户在大三甲医院,但从中国医疗资源分布的现状看,基层才是更需要AI赋能的地方。基层医疗基础设施薄弱、医生人才匮乏,这给AI提供了充分的用武之地。“事实上,这也是医疗AI落地必经的一个过程。早期,企业通过顶级医院的数据和技能训练人工智能产品,但最终目的大多意在落地偏远的基层医院,提升医生的诊疗水平,因为这些地方才是医疗资源矛盾最典型和最突出的地方。”
正如十四五规划中释放出的一个重要信号——不再强调发展大城市,而是扶持发展落后地区所期待的那样,基层也许会成为AI医学影像企业下一个竞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