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日美国封禁微信的“大限”即将来临之际,微信和TikTok一样,出现了转机。
只不过与TikTok不同的是,微信被“特赦”,不是政府突然网开一面,而是来自民间的抗争。
当地时间20日早上,在封禁行政令生效前几个小时,加州北部法院法官LaurelBeeler发布全国禁止令(nationwideinjunction),禁止美国苹果、谷歌应用商店将微信(WeChat)下架。
法官认为,此前的总统行政令与18日商务部实施细则,会造成微信在美国境内遭到封禁,有违法美国宪法*修正案、平权条款、程序正义条款的嫌疑。美国司法部能提供微信对国际安全构成证据不足,商务部颁布细则距离生效只有两天时间。
基于此,法官裁定在法院最终判定总统行政令和实施细则是否违宪之前,该等条例均不得实施。
针对微信的封禁就此被暂时中止,但禁令同时允许美国商务部可重新考量“交易”的的定义,因此应用现在只是“暂时安全”,后续不排除会出现更多变数。
那边TikTok的连续剧沸沸扬扬了一个月到上个周末才终于接近收尾,这边微信又开始撕扯起来。
这场大戏,将以怎样的结局收尾呢?
“没有微信,我会哭的。”
和TikTok一样,微信被封禁,起于特朗普的总统行政令。
8月6日,特朗普下达总统行政令,规定45天之后任何美国管辖境内的个人、公司均不得与腾讯(包括腾讯任何附属公司)作任何交易。45天之后,即是9月20日。
但行政令并未对“交易(transaction)”的范围作准确的界定,因此在8月6日到9月20日这段期间,受行政令波及的美国人民和公司都是人心惶惶。
关于美国国内使用微信的人数,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从市调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规模并不小。
根据AppAnnie统计,今年八月份微信在是美国有330万月活。而根据SensorTower的统计,自2014年1月份开始,微信在苹果AppStore(美国)和GooglePlay(美国)上的累计下载次数接近220万次。
根据以上数据,微信在美国应该有几百万用户。这几百万用户中,绝大多数是华人,包括中国或东南亚到美国的华裔(据2010年人口普查,美国有华裔约380万人)。
对这些华人来说,微信就是他们联系国内亲故的纽带、对外做生意的工具。微信被封,影响可想而知会非常大。
在20日的deadline到期之前,微博上关注海外生活的大V就列出可以替代微信的其他应用供海外华人作权宜之计。
上个周末,美国的华人都在忙着注册Line、WhatsApp、telegram、Twitter、Zoom、QQ、企业微信WeCom等账号,并将新注册的账号告知国内亲友,避免就此失联。
但仔细看以上以上替代应用,能穿越中、美之间隔着有形的墙的少之又少。而像微信这样兼具社交、视频通讯、移动支付、生活应用多功能于一体的替代应用并没有。
之前网络上有段子调侃,微信被封了,反正还有支付宝、QQ、钉钉、甚至知乎可以和国内亲友联系。现在段子成了现实,迫于无奈的美国华人部分真的已准备好用支付宝和国内联系——但这看上去真的不会有些奇怪么?
而在支付方面,美国微信支付通用的场景大多为华人开的超市或饭店,少了微信支付,对于某些华人商家而言,多少还是有些不便。
与中国市场有紧密联系的美国公司更是被吓成“惊弓之鸟”。沃尔玛中国市场有30%的交易额来自微信;耐克线上数字化转型中,微信是其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同理,还有星巴克中国。
讨论得最多的则是苹果。公司最新第三财季,大中华区收入为93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5.6%。
在中国大陆,微信与用户的联系更加紧密,不仅是生活,大部分人的工作都要依赖微信完成。
如果微信在苹果中国区的AppStore下架,微信和苹果手机,两者选其一的话,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微信。
苹果失去14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大概也找不到下一个规模及增长潜力如此庞大的可替代市场。
于是,就在特朗普的总统行政令下达之后不久,8月11日,苹果、福特、沃尔玛、迪士尼、宝洁、英特尔等十多家美国跨国企业高管就集体与白宫官员通话游说。
它们都无法承担因为微信被禁而流失大部分中国市场交易额的损失。
一名美国当地马来西亚华裔表示,如果没有了微信,她会哭的。届时,她将会和妈妈失联。她的家人花了好长时间才教会了她年迈的妈妈怎么用微信通信。如果微信被封,她的母亲不知道要花多久才学会使用下一款替代应用。
迎来转机
在特朗普下在美国封禁微信不久,当地五名华裔律师发起成立美国微信用户联盟,捍卫自己权益。8月21日,联盟正式起诉特朗普政府,认为禁令侵犯了在美华人的言论自由,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
9月16日,美国司法部解释,政府的目标是实施企业级别的打击,并不针对个人用户,因此个人下载或使用微信不会导致刑事或民事惩罚。但司法部该解释被不能代表商务部和白宫意见,亦未得到法官认可,故不具备说服力。
9月17日,诉讼案召开听证会,法官表示将回应美国微信用户联盟请求颁布初步禁止令,理由是特朗普的行政令言辞过于模糊。
但18日,总统行政令授权执行机构终于颁布禁令细则,对交易作了更详细的界定,判决最终结果顿时变得扑朔迷离。
根据禁令细则,20日起将禁止在美国境内为微信提供下载、维护、代码和更新服务;通过微信转让资金或支付;提供网络托管服务、网络、互联网传输或交换服务等。
商务部随后表示,星巴克、沃尔玛、苹果等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美国公司不会受到禁令影响,其消费者采用微信支付,亦不受禁令约束。
19日下午,微联会律师团和美国司法部再参加听证会。最后,在行政令和禁令细则正式生效前,法院正式颁布了“禁止令”。美微联会律师团获得阶段性的胜利。
从禁止令披露的内容来看,律师团起诉行政令违宪的主要根据是其违法宪法*修正案、第五修正案。
*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修正案第五条规定,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财产。不给予公平赔偿,私有财产不得充作公用。
此次双方的争议焦点主要放在政府封禁微信,是否侵犯了人民的言论自由上。
微联会律师团认为,封禁微信令他们失去了发声的渠道,显然是侵犯了其个人言论自由。而商务部的高级官员则认为,中国政府通过微信实施言论监控,商务部对其实施封禁是在保护言论自由。
但该全国禁止令还有诸多变数,商务部仍可以选择更改禁令,或继续上诉。一般而言,全国禁止令(nationwideinjunction)只是地方法院针对联邦政策颁布的政令。若联邦政府对禁止令存在异议,可继续上述至巡回法院或最高法院。在上诉期间联邦政策仍将中止实施。
这次微联会律师团和美国政府的诉讼,联邦政府就可以选择继续上诉至美国联邦第九巡回法院,重新审查禁止令。若加速审理,审查过程将在一到两个月内完成。
因此,微信是否会最终遭禁,还没有定准,还须取决于美国商务部(特朗普)的态度。
而加州法院之所以下达禁止令,一是因为商务部涉嫌违宪,二则是联邦政府未有确凿证据证明微信危害美国国家安全。
以上两点,其实商务部都还有回旋的余地。若商务部最终能呈列“证据”证明的微信有损国家安全,则其继续上诉胜诉可能会加大。
和TikTok早期一样,微信在美国市场的变数还有很多。
微信重演TikTok结局?
同样面对封禁,腾讯的表现较字节跳动就淡定的多了。
就商务部的禁令细则,腾讯表示微信(WeChat)一直遵守地方法律,符合全球最严格的隐私标准,近期一直与美国政府进行多轮沟通,寻求妥善解决方案。
潜台词就是,公司不介意继续协商。
相比TikTok,腾讯的确有谈判的底气。在公司第二季度业绩后财报电话会议上,腾讯首席战略官透露,来自美国的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低于2%。其中,美国广告收入占总广告收入的比重低于1%。
今年*季度,微信月活已超12亿,93.1%来自国内市场。相较之下,美国市场330万的月活并不算什么。也就是说,虽然腾讯重视北美市场;但特朗普极限施压对腾讯总体经营的影响微乎其微。
而特朗普政府却不然。从商务部在此前听证会上的解释来看,它并不想得罪国内各大美国公司的利益,所以才允许中国消费者继续使用微信支付星巴克、沃尔玛的交易,亦允许苹果中国AppStore继续上线微信。
然而,若美国政府继续上述,根据现有的禁令细则,微信在美国将失去技术支持、不能接受版本更新,亦不能进行微信转账或支付——如上文所言,这将为300多万美国华裔带来极大不便。
特朗普一定不愿意失去该部分民众的支持。
参考近一个多月来的TikTok闹剧,最新的解决方案是TikTok在加州洛杉矶设办公室,即“云上加州”,同时甲骨文及沃尔玛入股。
两公司将合共持有TikTok20%的股权,剩下80%仍由字节跳动持有。字节跳动仍持有对TikTok的控制权。融资完成后,TikTok估值将达近5000亿元(约625亿美元),远高于7月底传出的500亿美元。
看起来,字节跳动在这则交易中并没有什么损失,那么特朗普政府折腾了那么久是为了什么呢?
在我看来,字节跳动收获了利,特朗普是收获了名。
首先,TikTok成了“数据安全”的公司,用户再也不用担心它的数据泄露;
其次,TikTokGlobal可能将总部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并已表示将雇用多达25000名员工,对于特朗普而言,这就是他在大选前的一大招商引资“政绩”。
达成自己的目标后,特朗普甚至在上周六就甲骨文与字节跳动的交易顺利完成表达了自己祝福(blessing)。
和张一鸣相比,特朗普更像是商场老手和精明商人。
这次面对微信的封杀,腾讯的态度可以更加强硬,因为它手上还有300多万华人用户作为筹码。一心要在大选前树立“政绩总统”人设的特朗普不可能为了腾讯极端情况下并不介意割肉离去、占营收比例还不到2%的美国市场而伤到他在少数族裔心目中的民望。
故此,估计若双方继续耗下去,特朗普可能会继续他“雷声大雨点小”的策略,到时来个双方各退一步的默契和解——就看谁先跳出这一步了。
上一次是美国商务部,这次还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