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共享电单车战火重燃,是巨头们的野心在碰撞

以电单车为代表的的双轮出行板块正在迎来一次全方位的升级,不过摆在眼前的却是愈发激烈的竞争态势。

在舆论场消声已久的共享电单车赛道突然间活跃起来。一个明显信号来自美团,近日美团发布的财报显示,二季度投入了近30万辆共享电单车。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团CEO王兴竟然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亲自为这项业务背书,他甚至用了“具有长远战略意义”这样的措辞。要知道,最初这项业务的出现似乎只是共享单车*时期的附属品,更与彼时的相关政策所不容。如今美团如此高调的旧事重提,不禁让人想重新审视这条赛道。

共享电单车何以战火重燃?

相比于共享单车这个资本吹起来的风口,电单车的市场需求始终存在。这一介于自行车与汽车间的交通工具场景兼容性较好,既不用满世界找停车位,又能有效规避道路拥堵。在新国标规定下,电单车速度为25km/h,满电续航在50公里左右,几乎全面满足普通人非紧急的中短途出行需求。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量为3609.3万辆,同比增长10.1%。不过这个呈双位数增长的市场却存在诸多问题:粗略统计,市场上有超200个电动自行车品牌。在逐利思维的驱动下,一些品牌通过劣质配件大幅提升利润,还不乏经销商为了吸引用户违规提速。

2019年我国电单车的社会保有量就达到近3亿,庞大的车辆基数让这些“小动作”的安全隐患不断累积。近年来在各地区的自查中,多次大批量出现电动自行车不合规的情况。超速和超载导致的交通事故、充电引发的火灾,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酿成大祸。

可见,摆在这个出行场景面前的有两大痛点:一是规范用户行为准则,规避不当使用电单车造成的各项损失;二是快速提升市场集中度出清伪劣产品,让新国标更好发挥作用。用户需求与监管目标成为了共享电单车走回舞台中央的催化剂,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中国共享电单车安全管理专题研究报告》指出,近6成受访用户认为,对比家用电动车,共享电单车安全性更高。

这不难理解,将电单车交由平台集中运维大大规避了用户因充电不当、擅自维修改车造成了隐患。通过一些设计微创新更可以解决非正常用车等问题,以市场化的方式规范车辆,将其转变为一项新的基础设施服务。例如,针对电单车超载等现象,美团电单车研发了防载人技术:车辆在开锁后可依据重心智能识别载乘人数,一旦系统识别超载车辆将无法启动。

既有对私人购车模式的替代场景,又有用户出行的广阔需求空间,加之新国标带来的监管确定性,共享电单车重新扬帆起航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从盈利周期角度来看,如果说共享单车是“搬砖”的苦差事,那么共享电单车就是名副其实的“卖铲子”生意。根据2019年宁波交通部门的一项数据显示,该市共享电单车的使用率是单车的 25 倍以上。结合行业数据,电单车的综合成本只有单车的3倍,二者间成本、需求量和定价模式中隐藏的利润空间一目了然。

与几年前的行业乱战相比,当下以美团、滴滴和哈啰的竞争格局更加激烈,也让这场新电单车大战有了不一样的看点。哈啰2017年9月就已推出电动助力车最早进入这一领域,进入的城市数量多,投放量大,一度占据市场份额七成以上,但是目前这一占比随着滴滴和美团的强势入局并加大投入,市占率随之骤降;滴滴旗下的街兔电单车于2018年1月上线,今年 3 月,两轮车升级为独立事业部,在滴滴新三年计划“0188”中,两轮车承担每日 1 亿单中的 40%。美团2020年3月开始大力发展电单车业务,二季度投入了近30万辆共享电单车,并将持续加大投入。

巨头做电单车的战略意义在哪?

客观来说,仅看电单车的钱景,似乎不足以支撑起王兴口中的“战略意义”。万亿市值的美团之所以需要共享电单车,还要通过多元视角来解读。

*个视角要从美团“高频带低频”的商业模式说起。

回看历次美团财报,有两个被外界重点追踪的指标分别为活跃用户数与活跃商家数。这两个“活跃”所对应的起始点,是从一日三餐到下午茶夜宵的每日基础消费外卖需求。事实证明,美团只要长期保持对用户与商户端的双向吸引力,就能为每次的业务边界扩张创造可观的长尾流量。电影票务、休闲娱乐、酒旅甚至是买药业务,无不因此而受益。

由此可见,美团外卖业务才是整个生态的流量基本盘。虽然该业务始终保持成长力,但“高频触发器”对美团来说是多多益善。拥有高频关联场景的主导权,才是美团战略价值的体现。刚好最近滴滴公布了一组数据,称全球日订单首次突破5000万。对滴滴来说,这可能只是不愿披露交易额的“曲线救国”,但对于美团来说,每一次出行都意味着与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连接可能性。

于整个出行市场而言,打车和单车业务的市场占比已经趋于稳定。反倒是新国标催生出的电单车市场,才是美团弯道超车的*机会,断然没有拱手让人的理由。美团共享电单车上线后,一天单量就超过200万,确有可塑性。

第二个视角是美团念念不忘的支付业务。

在美团高频带低频的链路中,支付业务是商业闭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用时代,消费数据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单元,也是平台与用户加深连接的必经之路。没有独立的支付业务,这些也就无从谈起。

考虑到现有场景的用户支付习惯已经有所固化,美团支付迫切需要在新的高频场景完成大面积的用户激活。早先时候马化腾在朋友圈评论称,“共享单车被当作支付的推广工具”。马云曾将微信支付的红包策略称为一次对支付宝的“诺曼底登陆”。不难发现,高频的共享电单车同样有类似潜力,尤其对下沉市场的拉动力明显,能够成为美团撬动支付业务的场景杠杆。

第三个视角是对可能出现的跨界竞争进行战略防御。

当下美团主营业务在横向竞争中已经取得*优势,有必要提防那些尚未出现在“竞争者名单”上的潜在对手。借助电单车业务补全场景短板的同时牵制住这些对手,共享电单车*是一个合格的“前哨”。

王兴在财报会议上强调过,共享电单车具有短时间盈利的可能。但即使电单车业务的扩张陷入焦灼,美团也不会轻易退却。毕竟在移动互联网已经高度饱和的当下,很难再找出一个相似的战略级入口。

是野心碰撞,更是长期战争

“我们相信这一业务拥有更大的潜在市场并会加大投入,致力于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军者。”

从王兴的话中不难发现,美团在共享电单车上的投入绝非资本运作这么简单。根据公开信息披露,美团将持续关注共享电单车的产品研发、提升骑行体验、科技赋能安全骑行以及城市精细化运营。尤其是产品设计方面,美团始终聚焦安全问题,通过硬件产品设计、软件技术研发,全方位保障安全骑行。

比如,正在投放的美团电单车就以新国标为基准,在避震限速和刹车方面做了进一步提升,以实名认证、人脸识别和智能头盔等安全管理方式确保用户规范用车。目前美团电单车续航能力已经达到60公里左右,按照车辆每天被骑3次,单次骑行三公里左右的频率测算,仅需要以周为单位进行换电运维即可正常运营。

显然美团不准备走行业前浪们野蛮投放的老路,而是以关注用户核心诉求为破局关键。在这一点上,三大巨头都有所觉悟:前有哈啰出行针对电单车市场的组织架构调整,后有滴滴青桔连发电单车新品。可以预见,整个市场的电单车迭代速度会不断加快,起主导作用的将是用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而非过去的现金补贴。另一方面,巨头战争不受资本方掣肘。各方势力既没有资金链断裂的后顾之忧,又无需考虑非商业层面的博弈,这样的团队能够沉下心来聚焦于赛道本身,打好这场长期战争。

长期战争带给传统制造业的化学反应同样令人期待。相比于自行车,电单车的产业链更长,有智能化发展的潜力。从操作系统到蓄电池、车体、电机、充电桩和充电器,都有一定的创新空间。

对此,腾讯、复星集团等产业资本都在加码投资,这无疑让制造链条受益于互联网公司的创新基因。随着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稳定的大额订单输血会有效推动产业链整合,鼓励参与者们扩大产能、提升研发投入。“一车带一链”的趋势一旦形成,必定会加速迷你巨头的出现,甚至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

以电单车为代表的的双轮出行板块正在迎来一次全方位的升级,不过摆在眼前的却是愈发激烈的竞争态势。在这场巨头之间扩张边界的攻防战里,参与者们真正要面对的,是长期资本投入、加码技术研发、运营能力升级,还有与竞争对手间意志层面的较量。毕竟这是一个三大巨头都不愿意放弃的战场,随着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相信会有更多灵光一闪与科技元素出现在用户的两轮出行场景,这正是移动互联网每次改变世界的前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阑夕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生活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