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雷军在十周年演讲后,也是小米手机九周年和MIUI的十周年。当天,雷军又发布了一封内部信,宣布小米将实行合伙人计划和新十年创业者计划。
这也是继阿里之后,国内第二家采用合伙人制度的互联网大厂。
*轮公布的合伙人名单里,除了雷军以及林斌、洪锋、王川、刘德5位初创成员外,又增加了中途加入的王翔、周受资、张峰、卢伟冰,晋升成为小米合伙人。
信中还提到,小米新十年创业者计划在未来就选拔百位年轻干部,给予“类似创业者”的回报,激励他们以创业者的心态投入小米下一个十年的建设。
有话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一家企业来说,传承百年的*利器便是人。雷军本人也在十周年演讲中说道:
“找人不是三顾茅庐,而是三十次顾茅庐”。
实际上,小米对人才的重视早已可见。在确定合伙人制度之前,小米和阿里、华为也是国内设立组织部和参谋部的三家大厂。
这一次的合伙人制度以及“创业者计划”,无疑又在释放小米对人才招纳和培养极度重视的信号。
小米内部激励工程师的小米技术奖
小米的前十年,在劳模雷军本人的带领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18年7月,首次以“同股不同权”的方式登陆港交所;
北漂近十年,终于在北京买下了小米科技园,8栋楼,34万平方米, 52亿造价的“新房”;
登上了《财富》杂志,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
而下一个十年的小米,除了“老人”的经验与方向把控,更需要“新人”来带领2万多人的部队继续开拔前行。
海外市场:冲锋陷阵
对外界来说,*批的合伙人名单并不算陌生。
小米新增的四位“合伙人”中,履历最新的是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
2019年年初,差不多是在宣布Redmi将作为新品牌独立运行的同时间,雷军在微博昭告业界,前金立手机高管卢伟冰将担任Redmi品牌总经理一职。
卢伟冰回忆,加入小米是“酒后乱性”的行为。他说,之所以会加入小米,是借着酒劲和雷军相谈甚欢的结果。
这次引援,也让小米集团里,除了雷军之外,又多了一个梗王。
卢伟冰之前履历金立、天语、康佳等高管,或许,是企业文化的不同,当时的卢伟冰并没有出圈。但加入小米后,卢伟冰接二连三地在发布会上金句频出。
在友商荣耀9X手机发布时,卢伟冰因为一句“友商的手机支持18W快充但是却标配10W充电器”而一战成名,之后便被广大网友冠上了“卢十瓦”的称号。
历经半个手机圈的卢伟冰,终于成为了小米的新晋“梗王”,卢伟冰或许和许多人喜欢小米一样,一半是产品,另一半则是企业文化。
但公开场合的轻松诙谐、戏怼友商背后,雷军给卢伟冰的压力并不小。
华为O/V是小米多年的竞争对手。
同样在去年,老梗王雷军也在Redmi Note 7 发布会上,爆出金句: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这也成了去年卢伟冰和Redmi一整年的信条,拉开了新将领卢伟冰和荣耀的持久战,在手机战场上,和小米旗舰机齐头并进、攻城略地。
Redmi在正式发布Redmi Note 7手机后,又陆续发布了Redmi Note 7 Pro、Redmi K20系列、Redmi Note 8、Redmi Note 8 Pro、Redmi K30系列等手机。
不得不说,在新梗王的掌舵下,一岁多的Redmi确实成长迅速,成为了越来越成熟的独立品牌。
最终,在今年春节后的K30 Pro发布会上,卢伟冰高调宣布,这次发布会就是对友商全面碾压的开始。
卢伟冰骚话不断的背后,是成功接过了小米数字旗舰性价比的大旗,使集团的双品牌战略成功落地,并且在和友商的较量中,不落下风。
另一个出征大将,便是小米集团总裁王翔。
国际市场的面临专利、跨文化、跨种族、跨时区等各种挑战。
从2014年开始国际化,小米在2015年迎来了时任高通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王翔的加盟,对于小米的国际化可谓是“如虎添翼”。
在王翔加盟之前,2013年加盟小米负责国际化业务的原谷歌Android产品管理副总裁雨果·巴拉是小米国际化的最主要的推手之一。
王翔凭借过去二十几年在通信业积累的丰富经验,给小米国际化打开了新的通路。
不止在印度市场,其更在欧洲战场,撕开了口子。2017年年底,小米吹响了西班牙市场的进攻号角,效果立竿见影,仅2018年*季度出货量就超过了60万台,几乎是前一年的总和。
2018年5月份,王翔在法国巴黎表示,小米要做的不仅是要在欧洲卖小米手机而已,更会把整套商业模式带到欧洲,包括小米网和小米授权店。
王翔的付出给小米在欧洲市场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今国际化的大旗交给了正是主导小米上市的周受资。
这个曾经在DST投出小米、滴滴等超级独角兽的“小米第二帅”。
而今,小米在欧洲销量成绩单上可谓亮眼,全球知名调研Canalys8月份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季度报告来看,小米上季度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为17%,同比上升65%,表现可谓亮眼。反观老对手华为,虽然市占率一样,但却同比下滑17%。
在小米国际化业务上开疆拓土的同时,王翔还推动了小米国际知识产权从布局到全面落地。现在担任总裁后,其也会协助雷军直接全面负责集团管理工作。
毫无疑问,对外的国内国际市场,一直会是小米大军征伐的主战场。
国内市场,全力冲击
如果说卢伟冰和王翔是对外征伐的善战将军,那周受资和张峰便是小米这支两万互联网大军内部和后勤的最稳定的保障。
现任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国际部总裁周受资在2015年加入小米,担任集团的CFO。在过往的履历里,周先后就职高盛、DST,投资过阿里、京东 、滴滴等,也主导了对小米的投资。
周受资于小米来说,算是空降。在彼时,外界猜测周的空降,正是要为上市作准备。而当时的雷军还在矢口否认,称“小米在五年内不可能上市”,只是希望“有个人帮自己管投资”。
2018年4月份,上市前夕的雷军发下一封内部信,把85后的周受资被提拔到集团副总裁的高度。
两个月之后,小米便在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书,成为了港交所*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
小米开启了港股的新时代,这背后与周受资的付出不无关系,一边为了小米IPO一边为了同股不同权在港交所的落地,周受资在那段时间内几乎驻扎在港交所。当然,最终小米以高达310亿人民币的IPO融资规模位列科技股融资历史前三,周受资也将CFO的重担卸下,继续担当小米国际化的前锋。
周受资也成为了小米合伙人中*位80后,拥抱年轻人正是雷军希望看到的小米未来的样子。
“受任于危难之际”,这句话用在现任集团副总裁张峰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2016年,由于小米供应链问题,使集团陷入了低谷。就在此时,张峰加盟,和雷军一起整合小米供应链,重新确立了小米的采购体系,使小米快速回到正轨。
2016年,对小米是挑战。但终究,小米还是走了过来。
此次,小米合伙人团队纳入4位新合伙人,更体现初创核心团队对小米文化、价值观薪火相传的决心。
未来十年的人才战略
基于未来十年,小米“重新创业”,如何构建从上至下成熟的人才团队,也是这次雷军在员工信里着重谈到的。
雷军表示,将选拔百位年轻干部,激励他们以创业者的心态和投入度,与公司共绘未来十年的美好蓝图。
小米对人才的重视,其实早就可以从前期的调整中窥见。早在2018年9月份,小米就设置了集团组织部和集团参谋部。
当时,小米算是进行了一次重要的组织架构调整,原来的智能手机业务、IOT业务以及互联网业务被细化成了10个具体的部门。并且,从内部拉起了一批80后的中坚力量。
从雷军当时的态度来看,小米当时此举主要可以总结为两点:
1.老人回到集团,从战略和公司管理层面为年轻的管理者引路护航。
2.做好核心人才培养和管理。
对创业型公司来讲,企业早期一定是由创始团队开疆拓土,完成从0到1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核心团队也是创始团队,大家都冲着一个目标去努力,悲壮的说是生存问题,乐观的说则是孵化的问题。
过了这一关之后,便是1到100的发展路程,而这也要求企业需在管理权责上更加清晰。企业做大,就像一个越来越大的机器,需要各个零件、乃至一个螺丝钉的协调运转。
小米当时的这个调整,更加清晰了每个部门的职能。在清晰的架构之下,当一代目创始人上升到保驾护航的高度时,确保了“新人”们的职责划分,以及更加高效的汇报。
从两年前设置组织部和参谋部,再到现在的“新十年创业者计划”,都是针对人才招纳和培养的相承之音。
十年小米,再起征程
在雷军近几次的讲话中,都把小米的下一个十年定义为“重新创业”。
十年前,雷军带着众人围着一锅小米粥,开始了小米未知的征途。雷军在十周年的演讲中回忆,当时的他,没做过手机、不认识中国移动的老板王建宙、不认识郭台铭、找不到当时的*供应商夏普。
但是,雷军在创办小米*年时,用了80%的时间来找人。而后的九年里,小米以一个“门外汉”的起点在手机的互联网江湖掀起了风浪。
前十年,小米生态始于“餐巾纸”上的一张图,而今围绕手机和AIoT的战略,小米已经构建成全球*规模的AIoT的平台。
雷军在十周年《一往无前》的演讲结尾说道:
“小米都会用十年的长度来看发展,稳打稳扎,做长期有价值的事情,小米将‘和时间做朋友,绝不冒进’。”
在这十年里,劳模雷军带着一代目为后十年的后继者找到了“互联网七字决”、定下了“小米的三大铁律”、找到了“手机xAIoT”的新升级战略。
和十年前的摸黑前进不同,小米的下一个十年,方向已定。但环顾四周,对手犹在,大环境仍变数不断。新的征程,也需要“新将领”冲锋陷阵。
于现在的小米来说,有绿水长流,也有青山常在,更有志同之士仆仆而来。
21076起
融资事件
4358.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589家
企业
3213家
涉及机构
509起
上市事件
6.27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