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工业“直男”的万种“柔情”| 联想创投未来午餐会

聚焦最前沿的技术与最酷的产业应用,本期邀请到了天泽智云COO兼联合创始人谢炯,未来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方牧,崧智智能联合创始人、CEO丁昊,与联想创投执行董事、CMO陈蜀杰共同对话,为大家揭露硬核科技“精雕”工业技术活的奥秘,讲述智慧工厂的科技“匠心”。

7月10日,联想创投“未来午餐会”第三期对话栏目云上开播!聚焦最前沿的技术与最酷的产业应用,本期邀请到了天泽智云COO兼联合创始人谢炯,未来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方牧,崧智智能联合创始人、CEO丁昊,与联想创投执行董事、CMO陈蜀杰共同对话,为大家揭露硬核科技“精雕”工业技术活的奥秘,讲述智慧工厂的科技“匠心”。

让风机无惧冰雪雷电:天泽智云为风机健康运行保驾护航

风力发电能够有效减少辐射与空气污染,已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力量。在浪漫又节能的风机背后,科技公司们正在以人工智能技术保驾护航,在确保健康运转的同时,提升效率。

“风力既可以无限获取,也不会造成辐射和空气污染,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发电方式。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百万到千万级的风电设施一旦出现故障,有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天泽智云COO兼联合创始人谢炯在直播中为大家揭秘风机是如何日常维护,“目前,定期维护是风电领域中的主流维护模式,但这种方式无法及时识别叶片的异常和失效,故障一旦发生,很有可能造成风机倒塔等更加重大的安全事故,维修所造成的误工时间甚至长达一个月。”

从产业视角来看,中国风电后运维成本占平均度电成本的比重约为60%,而欧美等先进国家大概在40%,我们还有很大的效率提升空间。所以如何用新技术优化风电运维也成为了我国风电企业越来越重视的领域。

据谢炯介绍,天泽智云自主研发了一款软硬一体化的智能风电行业产品-- 叶片卫士BladePredictTM”,运用了工业智能的算法和技术手段,在非接触形式下通过监听并收集叶片转动时发出的声音信号与数据,实时检测和判断叶片损伤程度和严重级别,识别包括雷击损伤、前缘腐蚀、后缘开裂,包括排水孔堵塞、保护膜脱落等等问题,甚至计算落雷密度,并提供针对性的维护。

与此同时,叶片卫士TM还可以对接智能工单系统,把预测到的故障类型和一些预警信号可以反馈给主控系统,避免风机叶片损伤进一步扩展而导致安全事故。另外,还能将叶片的失效报警信息输入到智能排程系统,帮助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总体运营成本。

谢炯表示,工业细分领域众多,天泽智云一直都在探索这些千差万别的工业场景中,技术可以解决哪些共性的问题或者重复性的工作。很多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数字化技术能够助力企业打破传统的组织模型和决策模式,通过持续地为企业输入实时感应与分析的数据,企业就能够更加快速地响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

谢炯认为,中国的工业产业不乏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不缺大国工匠精神,更不缺敬业勤奋的专家,但短板在于核心资产依赖于工业软件,而我们国家真正掌握制高点的工业软件几乎没有。工业智能属于相对新兴的领域,工业智能一定姓“工“,植根于工业,将会派生出一个新的工业软件分支。

因此,我们应当在数据驱动的工业智能时代抢占先机,打造属于中国的工业智能基建系统。帮助那些有能力构建愿景、有研发能力的组织,在工业智能化过程中不再受制于人,不再落后于一些欧美厂商,使中国在新基建领域完全做到自主可控。

在过去三年里,天泽智云在中国落地将近四十个工业智能化场景,在新能源、钢铁、烟草、化工、轨交等领域,专注于如何运用工业智能的算法、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手段,结合工业领域知识,运用模力工场MOLI FactoryTM一整套软件能力来加速智能化价值的实现,同时把积累的典型行业模板和场景模型沉淀下来,让更多的人可以复用和持续改进,加速个性化场景的实现,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催生更多创新的商业模式。

仓运可以有多“Smart”:未来机器人视觉AI无人叉车最立体化应用

每当“618”、“双十一”等网购促销节来临,“剁手党”的购买热情让整个电商物流行业迎来业务高峰。为提高仓储效率,传统企业开始关注密集仓储无人化升级转型。作为现代物流自动化和柔性制造的关键设备,无人叉车凭借着高性价比、智能化、柔性化等优势,迅速成为智慧物流应用热点。

本期联想创投直播间,未来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方牧为小伙伴们带来了无人叉车的最新应用。在仓储环节中,叉车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搬运物料。未来机器人利用AI视觉技术,为叉车加上了一双“眼睛”,实现叉车的无人驾驶。近年仓储行业劳动力短缺、工作强度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主,无人叉车连接了生产线上下游,以柔性化的工作方式完成流水线接力,有效缓解了用工压力、降低了用工成本。

未来机器人开发的AI视觉解决方案,可应用于实体叉车、叉车控制端、感知端(抓取货物的末端)以及系统端。通过视觉传感器,无人叉车可以采集周边环境特征信息,配合自主研发的基于边缘计算的「明眸」系统,帮助无人叉车分析和计算整个环境的状态,实现柔性化调度和任务分配,避免噪声、光照等因素对导航精度的影响,弥补了以往人工缺乏系统部署的缺陷。

“虽然在单车层面,无人叉车的工作效率与人工叉车一致,但在系统层面,无人叉车的调配效率已经超越人工叉车。“方牧介绍,未来机器人专注于视觉方案的立体化应用性,贯穿智慧物流的前期规划、后续仿真、现场实施和交付等流程,有效缩小系统和现场两者间的数据信息差距。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设备智能化已成为物流市场的主流变革,无人叉车作为叉车行业的细分领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据方牧介绍,目前,叉车全球保有量大概是1200万台量级,每年增量约150万台,市场需求量非常大。除了零售行业巨头和大型电商仓储,我国制造业同样存在大量仓储需求,下沉市场布局正当时。

无人叉车属于无人驾驶领域的分支,技术门槛高、研发实力良莠不齐,方牧介绍到,目前无人叉车已经基本实现相对标准化的点到点快速搬运以及精度要求不高的出入库操作,但在场景标准化程度低、操作精度高的环节则很难进入。未来机器人无人叉车将以突破视觉柔性化技术(如控制、定位、调度、感知等)、扩展应用场景为主要目标,尽快突破刚需场景应用,如月台快速装卸货、室外重载搬运和牵引等。

方牧表示,未来机器人正努力打磨技术、拓展新场景应用,有望在今年实现突破。就整个工业发展而言,机器人的投入有望实现仓储柔性化、智能化,还将帮助人们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做更有创意的工作,带领我们进入《汽车总动员》中的“人机共融”智能时代。

制造可以有多“柔”:崧智智能工业人工智能实现高精度、柔性化产品打磨

数字化时代,机器+工业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使更多机器具备智能、灵活的感知能力。对比人工打磨,机器不仅可以实现高精度自动化打磨,还能降低来料不一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赋予制造业无限“柔性”。

在传统的精密化作业场景中,粉尘污染严重,有时甚至会引发爆炸,工作人员所处环境十分危险。利用打磨抛光机器代替人工操作可极大程度提高作业安全性。崧智智能联合创始人、CEO丁昊在直播中,向我们介绍了如何使机器人成为“老师傅”具备熟练又精细的‘手艺’。

“以打磨抛光为例,人类胳膊自由度较高,可以快速生成复杂轨迹,但将这种能力复刻到机器上技术门槛非常高”,丁昊表示,想要突破创新,需要在深入了解机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工业AI技术与控制论,将‘老师傅’的人工技能以量化的方式传输给机器,使它学会精巧的‘手艺活’,完成精细生产的工作。”崧智智能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工业AI方式,让老师傅本身的技能量化,并给到机器进行学习,最终实现在不同的场景中机器高灵活度作业。

机器在不断向老师傅学习的过程中,调试成为其中最关键、也是难度*的环节,企业希望尽可能降低调试的时间和门槛,实现“虚拟调试“。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数字孪生”概念就应运而生,通过实际环境数据与虚拟仿真软件进行结合,来实现机器调试效果的高精度呈现。丁昊表示,在虚拟仿真环境中操作形成的轨迹和现实还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而数字孪生技术正是引入了现实的数据,不断“训练”虚拟环境学习进步,从而实现虚拟即现实,大大缩小了调试的时间和成本。崧智智能将原本复杂的数据和操作精简提炼为低门槛的技能方法与解决方案,教学给机器,增强了产品在更多行业的适用性。

“目前,很多制造业企业都在探索工厂无人化,如特斯拉、京东,富士康等等,但将工厂里的人完全替换掉并不现实,大家逐渐达成人机共融是必经之路的共识,当下阶段是让机器不断自我学习,逐步具备智能并安全的理念。”丁昊认为,会做精密“手艺活”的机器人将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技术层面帮助人们承担劳动密集型工作,让人解放出来,去做更多有情感的事。即便有一天机器可以模拟人的感情,模拟人来做一些诸如刺绣类的文艺工作,我们也要保留这份净土,保留人类对于美好和温暖的追求。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