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过远程办公、直播带货这两个风口后,2020年的第三个风口要来了吗?
突然之间,“地摊经济”火了,摆地摊成为了网上人们议论纷纷的话题,无论是新媒体人的自我调侃,还是城管大队长亲自给小商贩打电话让他们出来摆摊,都在不真实的感觉中,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变化。
2020年的创业,要从摆地摊开始吗?
摆地摊之所以火了,跟一个政策有关,近期有报道称,今年占道经营将不纳入文明城市考核,这意味着流动商贩会有更宽松的营生空间。
四川成都也较早的放开了地摊的管理,允许人们摆摊赚钱,据说这一招就解决了10万人的就业问题。成都也因此被贴上了一个“中国最有人情味的城市”标签。
在疫情的冲击下,地摊经济的出现,缓解了一些人的经济困局。京东、阿里这样的大企业,也纷纷施以援手,推出数百亿的帮扶计划,给予一些想要摆摊的小商贩免息赊购的帮助。
地摊经济,也因为其较低的门槛,*包容性,甚至也成了所有创业者或职场人士最后的归宿,一旦创业失败,可以去摆摊;好久没找到工作了?可以去摆摊试试……
地摊,是一个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因为它能给城市增添烟火气,有效缓解就业和经济压力,如今深受庙堂与江湖的推崇。
摆地摊,是很多企业家的创业起点
地摊经济最火的时代,应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年代摆摊的人里面,也是卧虎藏龙。
1980年春节期间,32岁的刘永行,拥有一份稳定的公职工作,还有个四岁的儿子,为了让孩子过年吃上一点肉,他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路边摆了一个地摊,修理电视机和收音机。
那七天里,他总共赚了300元,现在看来可能不多,但在当时,已经是他10个月的工资了!
这也为他两年后与三个兄弟一起辞去公职,做个体户创业打下伏笔。
后来他们四兄弟创业有成,各自分家的时候,每个人的公司里都带着“希望”两个字,刘永行的公司叫东方希望集团,他的弟弟就是新希望集团的创始人刘永好。
也是在1980年,一个35岁的人在山东胶南县的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外面摆了一次地摊,直接改变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当时35岁的他已经是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万向节的工厂的负责人,当他听闻汽车零部件订货会在山东胶南举办的时候,他直接带着辆卡车汽车零部件去到现场,却因为自己的工厂是乡镇企业而无法进入会场内部。
无奈的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在会场外摆起了地摊,宣称自己的产品比会场内的产品便宜20%,从而一举获得210万元的订单,从此,他的万向节厂一发不可收拾。
另外一位在1980年以后摆过地摊的人,是一位台湾企业家,22岁的林炳生当时刚从基隆海事学院毕业,本来要当海员,但因为家里的船意外沉没,没能如愿。
为了赚钱,他进入美国胜家公司台湾分公司(缝纫机公司)做销售员,白天推销缝纫机,晚上坚持开出租车,另外他还曾做过房屋中介、摆过地摊,3年下来小有积蓄。
1985年他听说台北市区有一家豆浆店要转让,于是他拿出所有积蓄,又凑了些钱,花60万新台币买下了这家店,以及一个注册商标“永和豆浆”,后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永和豆浆在大陆拥有了500多家门店。
1984年,一个40岁的中年人,拉着一辆平板车开始在北京中科院门前摆摊卖东西,先卖电子表,然后又开始批发旱冰鞋、运动裤衩以及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他就是联想公司创始人柳传志,为了给公司找出路,他带领公司全员都当起了“倒爷”。
1985年,福建泉州石狮的一个中学生,因为家里穷,开始在石狮大仑街摆地摊。当时因为摆摊,他还常被小混混欺负,所以就跑去练了一身武艺,这也让他崇拜起李小龙。
15岁的他,当时用自己地摊上卖的手电筒打着光,模仿李小龙,半裸着上身,拍了一张自拍照。后来他赶上了互联网来临,商业头脑敏感的他,发现了域名的商机。
他的名字叫蔡文胜,域名大佬,早期站长以及业内知名的天使投资人。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摆摊的决心。
1993年,有个22岁的年轻人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他本来想去路边摆摊,帮别人攒电脑,结果发现摊子太多,竞争激烈,他就只好老老实实去找了其他工作。最后进了一家通讯公司做码农。
他的名字叫马化腾,后来创办了腾讯公司。
马化腾找到工作那一年,马云也有了新的工作,1994年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海博翻译社,杭州*家注册的翻译公司。马云说他预计亏损6个月后就能实现盈利。但在*个月海博翻译社只赚了不到600元,而需要付的房租就有1500元,还不包括其他成员的工资成本。
无奈之下,马云开启摆摊模式,去义乌小商品市场进鲜花或礼品来卖,结果发现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几乎是海博翻译社每个月收入的10倍。当时团队里有人建议马云,干脆放弃翻译社,专心摆摊赚钱。
但马云从创业初心出发,认为他们之所以做海博翻译社,就是为了对接翻译供需双方,而不是为了摆摊赚钱。所以马云坚定的选择继续做海博翻译社。直到1996年,海博翻译社才实现盈利,这期间,马云没少通过摆摊养活公司。
以上几位企业大佬这些摆摊经历,很多都是他们自己讲出来的,他们也从没有认为自己摆摊是一个不好的经历。
摆摊并非长久之计
摆地摊是一个低起点的创业,也可能是一个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的试验田,但摆摊一定不会是创业的终局。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这次对地摊经济的分析挺到位:
其实真去摆地摊的人,在互联网上占的比例很小,在大城市里很多人也已经习惯了超市购物,尤其是网上购物,真正依赖地摊的人,我相信至少在大城市里不会很多。
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靠发展地摊是解决不了的,但是允许摆地摊,这种把增加就业、扩大社会内在活力放在追求城市表面秩序之上的优先顺序却包含着巨大能量,地摊的重现因此带给了很多人鼓舞。
上面提到的企业家大佬中:
刘永行摆地摊赚钱后,让孩子过年吃上了肉,但他们后来做的创业是饲料和养殖行业;
鲁冠球摆摊是一时无奈和灵机一动,当时他背后已经有一个几百人的工厂做支撑了;
林炳生摆地摊是为了攒钱,后来做的永和豆浆走的是加盟连锁模式;
柳传志和马云摆地摊是为了养活公司,两人最终看重的还是科技和互联网;
蔡文胜更典型,摆地摊让他懂得了赚钱不容易,但真正让他发家致富的,是互联网大潮。
摆摊是一个短期过程,想要把生意做大,还是得变成“正规军”,成立公司,做出品牌。
想要做成长久的生意,也不能蜻蜓点水般的占个摊位就行,还是要向供应链纵深切入。
这就又回到了资本、技术和市场的那套游戏规则里。
至于突然火起来的地摊经济,更像是此次经济回血过程中,出现的短期政策性红利。它与互联网经济相比,在资本、技术和市场方面并没有太多优势。
地摊经济确实热闹,也有烟火气,但值不值得All in,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你看美国西部淘金热时,*钱的,不一定是挖金子的人,而是卖帆布牛仔裤的人。如今,地摊经济刚火,小商贩还没赚几天钱,反倒是给小商贩们提供售货车的五菱公司开启了狂赚模式。
马克·吐温说得很对:历史不会简单地重演,但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