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四大领域,为何住的领域最难被互联网化?难以像在网上购物或者打网约车一样方便下单?
毕业后就在北京奋斗的小迟,租房和买房经历了各种不愉快。他发现,无论在网上的图片文字如何吸引人,中介承诺的如何天花乱坠,最后实地验收环节都存在各种不实之处,房产交易互联网化,仅在“真实”这一方面就难以过关。
实际上,不仅房源难以被互联网化,那些实体商品越重、越非标的交易都难以线上化。从房屋户型的千变万化,到汽车配置的各有不同、机器形状的千奇百怪,这些实体产业都始终难以将展示、营销等环节彻底迁移至线上。归根结底,它们都不是一段文字、几张图片或是一段视频直播,能够将实物完全展示出来,消费者始终难以单凭线上就实现信息的充分获取。
而伴随VR投入商用,让这一切有了希望。就像科幻电影《头号玩家》中,主人公在家带上头盔就进入了另一个名为“绿洲”的VR世界,繁华的都市、形象各异的玩家,一切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而在绿洲世界还未实现之前,一场巨大的供需错配已在上演。产业急需一场深刻的科技变革,将线下重资产的选购、交易场景线上化,促使消费者能像在网上买一件衣服/一瓶化妆品一样,轻松购买以前必须要线下考察很久/决策很久的物品。疫情之后,整个社会也在期待互联网激活实体商业零售,否则报复性消费就无从谈起。
突然闯入视线的黑科技
北京的张雨没料到,在过去,自己能在直播间看房子就已经够神奇了,如今还能利用黑科技买房。
早就筹备买房的张雨,打算在北京买一套2室1厅的房子,预算300-400万可能不太富裕。“每周六日都去线下看两三套房源。一个月看了10多套,感觉太累了。”
在张雨看来,房子户型必须要实地看。因为自己不想要公摊面积大的房子,户型光线要好,有时会刻意傍晚去看屋子。再加上疫情期间,政策限制中介和消费者对房客的访问,一天只能去看一次,买房子的事情推进不顺利。
真正让她觉得买房有望的一件事,还是在贝壳找房的APP里,一次偶然的“误点”。张雨有天晚上10点左右浏览房源时,点了下“VR语音带看”的功能,瞬间接通了位于京西北回龙观西大区的经纪人李萌。
张雨觉得这么晚打扰经纪人休息不好,就急忙解释是自己不小心点击,自己只是看看户型图。李萌表示没关系,叫对方也别挂连线,详细为她介绍了房屋情况。让张雨惊奇的是,经纪人点击房门,然后到客厅、厨房以及卧室,自己这面的VR房源也会跟随经纪人移动视角,并且讲解语音也是实时同步,"云看房"体验近乎媲美线下。
在VR视野的基础上,李萌还补充介绍了这套房的采光、周边配套、交易税费等内容。当经纪人李萌得知张雨还有小宝宝,还即时利用贝壳未来家的AI设计功能,帮助张雨在线上装修设计了未来的家,自动将原本的书房规划成了婴儿房。张雨在意的公摊面积和光线问题,都在VR房源中被考察,这让她很满意。
普通消费者通过VR购买房子,正在贝壳的日常交易中上演。如同《头号玩家》电影中,那些虚拟的未来场景正被照进现实。实际上不仅在房产领域,商用级VR应用确实面临风起时。
5月15日,苹果预计花费一亿美元收购VR公司NextVR,可以算是近期VR领域最重要的新闻;国内这边VR在商用级应用领域也重启势头,百度VR教育云平台开始在部分小学中应用,百度VR营销硬件设备也开始上线售卖;5月17日,中移动也新推出“移动云VR平台”,开始在VR营销等场景中被应用。
其中,贝壳找房的VR落地速度尤其值得关注。凭借自研的VR采集设备,仅用20分钟就能将一套房源实现三维重建,日均新增的VR房源量已达近2万,让VR的产业落地速度被大大加快。截止日前,贝壳已对超过450万套房源实现三维重建,打造出全球*的VR房源数据库,这是商用级VR*次取得如此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场景。
2020年5G来临之际,继图文代购、视频卖货、电商直播之后,虚拟现实(VR/AR)似乎正在点燃第四场交易场景革命,万亿实体商业迎来新的触网机会。
VR产业走过的弯路
张雨不知道的是,李萌带他经历的这20分钟虚拟现实旅程,背后是贝壳的“如视”团队攻坚了5年的成果。客户体验到的酷炫黑科技,对于研发团队则是“结构光、3D建模、计算机视觉、激光测量”等等专业术语。
VR产业随着2016年的爆发,也经历了从泡沫到回归产业价值,一段真实演绎Gartner(高德纳)曲线的过程。
对于国内外市场来说,2015年是VR元年,当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Facebook总部,马克·扎克伯格与印度尼西亚总理利用VR设备,跨越太平洋打了20分钟零重力乒乓球,从此VR热被点燃。
除了有大量公司发力打造VR一体机、VR眼镜等硬件设备,VR游戏、VR视频、VR直播等消费级VR内容也引发了市场的火热关注。VR产业也从“技术萌芽期”,迅速窜升到Gartner曲线的“期望膨胀期”阶段。Facebook、三星、索尼、HTC、小米、暴风等纷纷推出VR产品后,VR体验店随之遍布全国,VR游戏、VR视频全部站上了“风口”。
但到2017年1月,国内90%的VR设备厂商已宣布破产,很多热门的VR公司都倒下。HTC Vive平台希望打造成VR版Steam的计划并未成行;各地VR旅游项目也归于沉寂;乐视网VR解散,优酷、微鲸VR沉默;steamvr每月活跃用户开始回落;超过80%家体验店是不赚钱的。这时的VR产业,已经进入Gartner曲线的“泡米破裂的低谷期”。
大量投身VR的企业未能找到VR/AR的合适落地场景,面对VR/AR各种技术难题与居高不下的投入门槛,缺乏长期推进的意愿,是VR产业遇冷的关键原因。
另一方面,国际巨头企业又并未将VR作为自身的发展重点。比如微软的HoloLens 2,试图在建筑设计、医疗应用等企业级场景中落地,但这些都和微软本身的IT业务不相关,因此HoloLens业务在微软内始终不是战略业务。2019年,Facebook的VR设备Oculus可能售出100万部左右,微软的销量就远少于此。
贝壳技术副总裁、如视事业部总经理惠新宸向Tech星球(ID:tech618)回忆起那段旅程,尽管 VR行业遇冷,但贝壳和他个人都坚信,VR的商业级应用才是在现有技术水平下,VR能够发挥其价值的关键,特别是在跟空间紧密结合的居住服务领域。“技术一定要找到适合它的土壤,贝壳有2亿套房源数据,这些能够帮助VR找到大规模应用的场景。贝壳需要VR,VR也需要贝壳”。
在过往,购房/租房等房屋居住服务,一直以CAD技术进行模拟三维空间重建,而如果能真正实现全景还原的VR无疑更具想象力,VR与居住服务的切合点是天然存在的。
什么样的商用VR才能真正推动产业发展?
整个互联网地产做VR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利用全景相机拍房屋,然后把全景图中的墙做成立体,至今很多互联网地产网站依旧在采用这种2.5D技术。这种伪VR虽然成本低,但是展示效果非常差,而且房屋的数据也是不准确的。所以,尽管这一技术相对成熟,但始终没能让消费者普遍接受,无法真正让线上看房实现媲美线下的体验。
另一派则是以贝壳“如视”为代表,通过自研VR软硬件产品去实现空间的真实三维复刻。难度瞬间提升了好几个级别,为攻克难关,如视VR团队慢慢成长到200多人,扑在将VR商用化这件“小事”上。
所以,当年VR这阵风口逐渐消沉之际,贝壳在2018年拿出了首代VR采集产品——黎曼。贝壳·如视技术中心负责人杨永林还记得当时开发产品的艰难,是在员工的上海岳父家的车库里,用螺丝拧出了10台重达7公斤的原型机。
黎曼作为是具有深度感知的精密扫描设备,可以基于结构光技术完成空间信息和图像信息的全方位采集。摄影师会利用VR扫描相机,对房子进行多点多角度的扫描拍摄,得到空间的完整三维点云数据,同时与彩色镜头拍摄的全景照片数据相结合,自动修正全景照片的畸变,在云端重建出房屋完整的3D彩色模型。
打开贝壳找房APP,点击任意一套VR房源,即可看到通过这一标准流程采集的房源VR内容。在每一个房间里,用户都可以通过点击房间内的任意位置实现在房间中的自由行走,去了解房屋的每一处细节,获得媲美线下的看房体验。
此外,基于VR场景,贝壳·如视也也推出了VR带看、AI讲房、贝壳未来家(AI设计)等多重应用,不断丰富VR的行业价值,利用线上化彻底革新服务场景。
与苹果公司的一场赛跑
相较于通过一体机、VR glass去进行VR体验,业界始终认为手机看 VR才是未来的主流趋势,才能带来VR的更广泛应用。
实时内容开发平台 Unity 发布的《2020年商用VR/AR热门趋势报告》也显示,2020年将是VR商用的关键一年,全球将有超过十亿人希望使用自己的设备进行VR体验。
而随着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VR的商业价值被进一步得到了验证。
今年年初,贝壳全国升级了VR带看功能。2020年一季度贝壳平台上的经纪人和消费者,共同发起了超过1800万次VR带看,相较于2019年4季度增长了13.5倍;VR带看的通话时长达到50.7万小时,相较于2019年4季度增长了80倍。
越来越广泛的VR使用,让惠新宸对VR空间重建有了更高的期望,“虽然我们现在的空间重建误差率已达到1%以内,实现了世界*,但我们一直在思考,能否让VR空间重建技术进一步升级,将精准度从厘米级提升至毫米级,发掘出VR更大的商用价值。”在如视团队负责人惠新宸眼中,其实更多的是与自己赛跑的过程。
为此,惠新宸决定加速开发新一代“伽罗华”激光VR采集设备。而在开发过程中,如视团队开发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个小插曲,也让如视团队的小伙伴意识到,自己正在和科技巨头Apple在技术领域竞速。
2020年3月,苹果2020款iPad Pro上出现“光学雷达”LiDAR,它的激光能在拍照中算出不同物体的数据,比如人的身高、家居的长宽高等三维空间数据。这一技术引燃了了消费VR/AR市场,也让苹果的相机更加神奇起来。
随后的4月23日,在贝壳找房2020新居住大会上,惠新宸拿着“伽罗华”激光VR采集设备原型机走上了演讲台。相比苹果的技术,这款产品拥有一些自己的特色。
相较iPad Pro上的“光学雷达”LiDAR的消费级应用,仅能实现空间的测量,“伽罗华”则凭借产业落地经验,在空间测量基础上实现了快速的空间建模,通过360度自动全景扫描,对画面进行自动拼接处理,生成VR房源。
此外,伽罗华的彩色感光部件也升级为4/3英寸的大靶面CMOS,sensor面积大约是多数手机摄像头1/2英寸CMOS的7倍,结合使用多层镀膜技术的鱼眼镜头,可有效抵御炫光、紫边等问题,让采集画质达到8K微单级别,以更精准的色彩呈现让房屋的每一处细节清晰可见。
贝壳如视团队基于激光方案的“伽罗华”VR采集设备,将数据误差从1%提升到了0.4%。另一方面,从便捷维度来说,20分钟生成一间VR房源的梦想被实现。如果说,Apple实现了VR激光采集产品在消费级领域中的普及;那么贝壳找房,则实现了激光采集在商用VR领域中的大规模应用。
贝壳VR或将成为新商业的腾讯云
做商用VR的企业不少,为何单单贝壳实现了率先落地?其实一切看起来偶然又是必然。
贝壳找房董事长左晖曾在《贝壳的七面旗帜》中讲道:“我们做的是产业互联网,是较早一批在行业中尝试做线上和线下结合的企业。核心是首先做到数据的电子化、全流程数据的电子化,只有这样整体效率才能提高。”
但贝壳找房的产业互联网模式,最重要的是对To B合作伙伴的颠覆性变革。对于To C消费者来说,还需要一次科技变革,借助商用VR就是最适合的答案。
“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政府推出了很多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提出新基建战略,大力推动5G、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这也说明,我们不仅要解决眼下难题,更是着眼未来,希望借此机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曾在贝壳新居住大会上,曾这样表示,“腾讯云与贝壳打造的在线VR看房功能,顾客可以通过3D实景,用‘云看房’的方式,感受到房间的大小、装修的细节等;也可以一键连线经纪人,获得关于朝向、配套、税费等相关问题的解答。”
贝壳的VR与腾讯云实际上也存在一定共性:腾讯云希望成为新基建的底层架构,贝壳的VR则以空间重建打造新商业的营销模式。
数字新商业正滚滚而来。“商用VR有很多应用场景,共享办公这两年很火,氪空间利用我们技术做了VR办公室;很多餐厅开放线上订餐,你可以利用VR看环境;怀柔政府也借助贝壳的VR空间重建技术,实现VR看怀柔”,惠新宸细数如视VR在贝壳之外的应用场景。
“现在一套房源带上我们设备,20分钟就可以VR化”,杨永林告诉Tech星球(ID:tech618),未来“VR吞噬世界”并不会遥远。
当下,贝壳·如视的VR解决方案,已经与红星美凯龙、链家、自如、同程艺龙、索菲亚等近100个品牌合作。
不再局限类似Google的数字地球或者HTC Vive的“V故宫”等静态展示形式,如视VR希望实现所有物体的空间化三维重建,上到一套房产、一个展会、一栋楼宇,下到一个商品的VR化,这些数字资产与电商或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结合,能够与消费者实时互动,在未来创造新的商业“超级物种”。
回到当下,据IDC在2019年12月发布的《全球增强与虚拟现实支出指南》显示,全球AR/VR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188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约78.5%。在诸如Apple、微软、Google以及国内百度、贝壳等公司集体努力,VR产业终于等风来。
现在,贝壳·如视正在加速对中国2亿套存量房源实现VR化,并逐步将技术开放赋能到餐饮、办公、会展、零售、家装等多行业,这一波商用VR将会逐渐走向高德纳曲线的“生产成熟期”,并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在未来的商业场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也是30万亿实体商业,可以期待的*一波营销变革红利。
21229起
融资事件
4435.76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659家
企业
3220家
涉及机构
512起
上市事件
6.45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