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2日凌晨,三星推出旗下第二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lip,这款折叠屏一改三星前代折叠屏手机Galaxy Flip左右折叠的做法,转而采用摩托罗拉式的上下折叠设计,售价1380美元。
从去年三星Galaxy Flip和华为Mate X小规模发售开始,柔性折叠屏手机已经接受市场检验长达一年,随着柔性屏技术和铰链技术的不断改进,折叠屏手机的实用性越来越强,并且售价也逐步走下神坛,首次降至万元以内(约合人民币9634元),基本和苹果三星的旗舰机型持平,不再高不可攀。
从概念到试产,折叠屏手机正在逐步走下神坛,尽管实用性和成本已经大幅降低,但是今天的折叠屏手机距离大部分普通人依旧还有一段距离。随着今年更多折叠屏手机的推出,我们距离一个真正的折叠时代到底还有多远?
折叠屏进化史
提到折叠屏,可能很多人以为这是近几年才诞生的黑科技,但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柔性屏技术就已经开始发展。只不过在正式诞生之前,由于折叠屏工艺本身的极高难度,让这一概念至少难产了五年以上。
折叠屏手机的诞生,其背后主要寄托于柔性OLED 屏技术。作为全球*大屏幕厂商,三星早在2008年就已经开始布局柔性屏产业,2011年,三星首次在CES电子展上展示自家的柔性屏雏形品。
在柔性屏工艺得到初步成果之后,市面上开始盛传三星即将推出折叠屏手机的消息,早在2012年就有外媒爆出,三星“明年”将推出*折叠屏手机,时间大概在2013年2月左右,并且大胆预言,苹果可能因为和三星的矛盾而错过此次屏幕革命。
然而这个“明年”比大多数人预的还要久,一直到2013年9月,科技迷们也没有等到三星的折叠屏手机,只是等来了一段折叠屏的概念视频。
从2012年首次传出将推出折叠屏手机,到2016年专利曝光,到2019年正式推出*产品,三星的折叠屏手机至少酝酿了七年。
在这七年的时间里,手机市场上还曾出现过多款折叠屏原型机,但是均为实现量产,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厂家以“双屏”手机混淆视听冒充折叠屏。
当年最著名的折叠屏原型机,无疑要数联想的Cplus和Folio。
2016年6月,联想在Tech World记者会上展示了一款可以弯曲的手机Cplus和另一款可以折叠的手机Folio,并且还让一名现场嘉宾进行了示范使用,这被认为是对三星折叠屏手机的“截胡”。
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两款手机一直到今天也没有正式推出,而且当年的Folio放到今天来看,明显过于笨重了。
而双屏派的代表,则是中兴天机Axon M,这款有着两块屏幕的手机,当年也自称为“折叠屏手机”,但其本质上不过是两块屏幕的机械拼凑而已。
按理说,这种“双屏手机”并不是我们想象中折叠屏的样子,但是在去年,微软十年磨一剑推出的*“折叠屏”手机Suface Duo,居然和当年的中兴天机Axon M一个样……
折叠屏手机之所以迟迟不能面市,主要源于柔性屏工艺本身的难度。如今市面上主流的玻璃屏幕是不可折叠的,所以要想实现折叠就必须用PI塑胶基板代替玻璃基板,除此之外还必须解决整机轻薄化和铰链等问题。
不过在迟来了好几年之后,折叠屏手机终于在2019年开花结果了。
去年三星和华为推出的两款折叠屏手机,应该是目前最接近大众想象中折叠屏手机的形态。但是在发布以后,这两款手机都因为技术原因而延迟了正式发售,这或多或少证明了,折叠屏技术目前依旧还处于完善期。
在过去的一年多内,经由市场不断检验,折叠屏技术正在快速进化,根据媒体测试,目前三星和华为的折叠屏手机基本都已能满足日常使用,而在最新的Galaxy Z Flip上,三星甚至已经实现了超薄玻璃对PI材料的代替,让屏幕变得更加坚硬和耐刮。
折叠屏手机普及的技术难题,仿佛已经被逐渐克服,但折叠屏的普及,却似乎依旧非常遥远。
谁拦住了折叠屏
2017年,市场上曾经将曲面屏、全面屏和折叠屏技术并称为手机屏幕的三大革新技术。然而三年过去,三项技术中真正实现大范围普及和用户体验跃升的只有全面屏,曲面屏至今仍是高端象征仅限于部分旗舰机使用,而折叠屏在经过过去一年多的市场检验之后,目前依旧还处于探索性阶段。
在攻克了最艰难的柔性屏技术之后,到底还有什么难题在阻挡折叠屏的普及?
首先,还是在于柔性屏技术的不成熟。
目前的折叠屏手机,虽然基本能够满足日常使用,但还是存在过于脆弱的问题。去年推出的三星Galaxy Flip发布以后即宣告翻车,被外媒爆出撕下屏幕上的PI膜之后手机就会宣布罢工,直接黑屏或花屏。
在Galaxy Flip被爆出屏幕故障以后,不仅Galaxy Flip延期上市,紧跟着华为也对即将推出的Mate X重新进行了评估。两款手机在在经过技术改进之后,虽然都已于去年上市开卖,但还是存在容易刮花和折痕等问题。
其次,则是柔性屏工艺的高昂成本。
数据显示,当前柔性OLED面板的平均价格大约相当于普通OLED屏的三倍、LCD屏的六倍,高昂的成本导致折叠屏手机售价居高不下,前两天推出的Galaxy Z Flip已经是目前*的柔性折叠屏手机。
就拿去年三星和华为推出的Galaxy Flip和Mate X来说,动辄数万的价格足以令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其中华为Mate X的价格最高被炒到了十万以上,有网友透露华为官方的线下出货价也在4万元左右。
不过有研究机构表示,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供应链的改善,未来折叠屏的成本有望快速下降。
当然,今年三星的折叠屏手机价格能够创下新低,或许并不是因为面板成本降了,而可能是因为手机屏幕变小了,从折叠手机变成了折叠“粉饼”,而且去掉了巨大的副屏,屏幕成本自然能大幅降低。
最后,则是折叠屏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问题。
目前折叠屏手机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厂商都还不确定消费者是否能够接受折叠屏,并且对于折叠屏手机的形态也还存在着不少争议。
去年年初三星和华为的两款折叠屏手机,在市面上掀起了一场向内折叠还是向外折叠的争议,今年摩托罗拉和三星的新款折叠屏手机,又掀起了上下折叠还是左右折叠的问题。
几种折叠形态,都有其存在的优势,比如向内折叠可以保护屏幕不被刮花,而向外折叠在折叠形态下屏幕更大,上下折叠折叠形态下更迷你。
当然几种方案的缺陷也很明显,向内折叠角度过大折痕更明显,向外折叠屏幕更容易被刮花,上下折叠款展开后则没有了平板级的体验。
折叠屏是否注定小众?
仅从技术和成本的因素来看,我们可以预料的是,未来几年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折叠屏手机终将走下神坛。但是当折叠屏克服了巨大的技术阻碍实现落地量产之后,我们还需要回答一个问题:我们真的需要一个折叠屏手机吗?
从前两年折叠屏概念被热炒,市场上就对这个问题展开了颇多争论,其中有不少媒体对折叠屏手机店的前景并不看好,并认为消费者其实并不需要一款可以折叠的手机。
折叠屏手机指向的需求是什么?目前行业内主要朝着两个方向探索。
首先毫无疑问,是大屏。
一个5英寸的手机,展开以后变成一个10英寸的平板,这应该是大部分人对折叠屏手机的最初想象,也是前期折叠屏手机探索的主要方向。但是在当前技术尚未成熟并且售价高昂的情况下,目前大家对这种展开式平板的接受程度似乎还不算高。
其次,是手机mini化。
不管是之前的Motorola RAZR还是现在的Galaxy Z Flip,都不约而同将这个方向作为了发力点,但是就像Motorola RAZR发布时媒体所评价的那样,这款手机除了击中情怀以外,真的能击中我们的真实需求吗?换言之,5英寸左右的手机,真的太大了吗?
从这两个探索方向来看,我认为折叠屏手机的大屏方向显然要靠谱得多,毕竟站在市场的角度来看,手机变小从来不是黄金定律,当年乔布斯3.5英寸的黄金尺寸早已被打破,反倒是大屏的需求一直在不断增长。
当年大屏手机的发展,之所以到6英寸左右便不再增长,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人能单手握持的*尺寸就是6英寸。而现在的折叠屏则为大屏党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8英寸握不下,那就叠起来变成4英寸。
所以只要未来的折叠屏手机能变得更加轻薄、更加便宜,我相信还是会有不少消费者愿意选择一个折叠屏手机的。当然,这并不代表折叠屏手机一定能成为市场主流,但起码能像当年的翻盖手机一样成为大众选择之一。
毕竟在影音党和游戏党心中,大屏永不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