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厦门首家付费自习室青屏书馆开业;2019年11月,厦门另一家静竞沉浸式自习室开业;2019年12月,位于北京的付费自习室潜心默识开业;同月,北京的另一家筑梦空间k书馆开业……
这一年,主打沉浸式学习的付费自习室诞生了一批创业者。
铅笔道通过美团搜索“付费自习室”关键词,发现仅北京就有61家以上付费自习室,郑州有约12家以上付费自习室,天津也有45家以上付费自习室。其中,披露信息的17家品牌中,有12家是在去年成立,占比达70.5%。
付费自习室花钱买氛围、花钱买注意力的模式饱受争议,且要价太贵也让不少用户望而却步。据铅笔道统计,在北京,单日平均价格为60元,月卡平均价格为1175元,季卡平均价格为2447元。
与其他共享经济相比,付费自习室在资本市场堪称“惨淡”。根据公开资料,铅笔道未收录到一家付费自习室融资的消息。显然,“二房东”模式的付费自习室能否成长为一个大市场,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去年涌现数百家付费自习室
一人一座、人均占地面积不足一平米的单独隔间,配备台灯、插座、储物柜等硬件,提供免费的茶、咖啡、小饼干等零食服务,每天花费数十元。2019年,这类主打沉浸式学习的付费自习室火了。
通常,付费自习室位于写字楼内,其灵感来自韩剧《请回答1988》,一般会被划分为独立自习的“享学区”“沉浸区”“拾光区”,可供小声讨论的“研学区”,以及供用户短暂休息的“休息区”。这种付费自习室,成为了不少需要参加职业考试的白领或专心考研的学生的新选择。
在收费模式上,自习室均采取预收费会员制。除了首次免费体验一定时长外,此后消费就需要办会员卡。会员卡分为储值卡及日、月、季等时长不等的会员卡。单日收费在数十元不等,办卡时间越长,折扣越优惠。
初听到这种商业模式时,大多数人会感觉是个伪需求,甚至看起来很荒唐。有人感慨,“世界已经嘈杂到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都要花钱去买了。”
然而,从去年开始,付费自习室似乎成为一个风口,众多创业者扎堆涌进来。就连早期的付费自习室创业者,也对行业的突然爆火感到意外。
2019年12月中旬,专注于付费自习空间的“心流造物”在其微信公众号“心流造物”上透露,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它们明显感觉到,短短几个月时间,付费自习室这个看起来没有任何门槛的业态突然就爆火,俨然成为了一个创业风口,甚至很多人说它是“暴利行业”。
作为业内人士,“心流造物”*感受到行业的变化。其表示,去年开始它们身边出现了非常多的“竞争对手”。
拿它所在的北京和大连两个城市举例,其2018年4月份开业时,在北京还找不到其它专门做自习室的线下门店,在大连,更没有听说过。但今天,这种专门的“付费自习室”北京至少有20~30家,大连甚至超过了40家。在全国其他城市,如上海、广州、合肥等,也诞生了非常多类似的业态品牌。
其实,目前诞生的“付费自习室”远远不止“心流造物”所说的北京20~30家、大连超40家。
铅笔道通过美团搜索“付费自习室”关键词,发现仅北京就有61家以上付费自习室,郑州有约12家以上付费自习室,天津也有45家以上付费自习室。其中,披露的信息17家品牌中,有12家是在去年成立,占比达70.5%。
据公开信息显示,诸如沈阳、西安、成都也有60家,杭州、郑州、天津、石家庄、青岛、合肥、厦门等城市也频繁涌现付费自习室。
花钱买“氛围”模式存疑
什么人愿意自习付费?铅笔道采访了4位付费自习室用户,他们分别因为考研、学生做论文、白领考证,以及家长需要“占脚地”等不同需求,格外“推捧”付费自习室模式。
“毕业之后很久没学习,在自习室找到了学习的感觉。我已经在这里度过将近4个月的考研时间,很喜欢这种氛围,可以让我集中精力,慢慢进入状态。”辞职考研的刘女士介绍,相比没有学习氛围的家里和需要抢位的图书馆,她更青睐付费自习室这种安静的学习环境。
4个月下来,她在付费自习室花费超5000元,平均每天41元。刘女士认为,这个价格还算合理,“毕竟在咖啡厅待一天也要这么多钱,在这里不仅有学习氛围,还有免费咖啡。”
不仅是考研大军,付费自习室也备受学生群体的青睐。
“这种隔间式自习室,很容易就忘记旁边还有人,能够特别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为了写论文而选择到付费自习室学习的应届毕业生温学(化名)认为,与学校的自习室不同,这里更安静,又不用像图书馆一样需要花费精力去占位。
只是这种收费模式,对于学生的温学来说确实有些贵。但他表示,写论文的时间其实是有限的,他能够负担。而且因为付费,反而会让他有“紧迫感”,毕竟钱不能白花。
已经毕业多年的职场精英们也愿意买单。
“用金钱买注意力永远是值得的。”在职通信设计专员赵璠(化名)对自习室的模式赞不绝口。赵璠透露,他已经毕业4年,马上就要考中级通信工程师证,但毕业多年,他自己在家里根本学不下去。知道有付费自习室这种产物后,他体验过后就发现,在这里确实容易注意力集中。
还有陪孩子补课又无处可待的家长们,也对付费自习室赞不绝口。
“孩子每周末来附近补课,又不想让我陪着上课,只好在周围逛逛。”一位学生家长表示,学校周边咖啡厅个个爆满,外面又太冷,无意间发现了付费自习室的存在。自习室收费和楼下停车费差不多,还有免费的咖啡喝,比外面的咖啡厅舒服不说,还能看看书,特别安静。
或许也正是考研、学生党、白领们的买单,让付费自习室火爆起来。据“心流造物”在美团上的品牌介绍,其于2018年4月北京的*家线下店正式营业;2018年5月,其注册会员人数已达191人,累计学习时长2270小时;2018年6月,其注册会员人数达340人,累计学习时长5615小时。
静竞沉浸式自习室创始人之一卢鹏曾向媒体透露,目前在他店中消费的人群近70%是26岁到35岁的女性。
花钱买“氛围”的模式还饱受争议,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付费自习室抱有好感,究其主因,是付费自习室要价太贵。
“开始感觉很舒适的自习室,环境很好,团购9.9元四个小时。不仅零食免费吃,学累了还可以去休息区拿望远镜看看远处风景,差点冲动办卡。”北京的王女士去体验过后,虽然感觉环境不错,但因为对方收费太贵,所以放弃办卡,并大呼不值。
王女士算了笔帐,不团购的话,如果是日卡,每小时要12~15元,周卡要280元。“说实话,就提供个桌子、水和几样小零食,我觉得真的不值。”
事实确实如此,正如上文中铅笔道统计的表格,计算一下,在北京,单日平均价格为60元,月卡平均价格为1175元,季卡平均价格为2447元;在郑州,单日平均价格为21元,月卡平均价格为425元,季卡平均价格为1248元;在天津,单日平均价格为23元,月卡平均价格为477元,季卡平均价格为1576元。
显然,付费自习室想要成长成大市场,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育。
市场内暂无融资
虽然付费自习室正开始涌现创业者,也有用户愿意买单,但整体还未成为资本宠儿。甚至与其他共享经济相比,付费自习室在资本市场堪称“惨淡”。
根据公开资料,铅笔道未收录到一家付费自习室融资的消息。
2017年年底开始创业的“心流造物”也表示,其在创业初期也曾想过融资,但是那个时候面对各种各样的投资机构,却四处碰壁。“心流造物”称,“到今天,我们几乎打消了快速融资的念头时,却看到了市场这样一副火爆的场面,说起来也很‘讽刺’。”
“心流造物”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一方面,是日趋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加持下,信息极度碎片化和过载,越来越缺乏专注。但人性中,又存在着追求充实、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欲望。如果看到自己的朋友、同学、同事们都在进步的时候,你会有强烈的紧迫感,甚至是负罪感。这时有一个能够约束自己,获得进步的自习室就成为解决痛点的方式。
另一方面,经济下行的影响,考更多的证书,甚至是准备出国留学等,都加大了自习室的需求。
但由于进入门槛较低、没有技术壁垒、可复制性强,国内付费自习室的经营模式存在趋同的现象。所以,不同于瑞幸咖啡、拼多多、美团等公司迅速抢占市场的策略,自习空间并不是一门适合用资本催熟快速扩张的生意。
“心流造物”坦言,这个业态本质上有点像“二房东”的商业模式,而所有的“二房东”的商业模式受制于地租影响,几乎不可能做成暴利行业。而且它还面临着“线下重资产”类商业模式在运营、管理方面所共有的难题。
有创业者表示,因为开设在写字楼里,租金等成本也不低,自习中心还处于未盈利的状态,保持着收支平衡。就拿北京三环里一家共享办公空间为例,一个座位就要至少1300元/月。
“肆阅空间”自习室负责人何敬平也曾向媒体透露,其三个月的房租近二十万元,再加上人力成本、水电和物业费等投入,现在每个月实际的收入和支出基本持平,真正要实现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显然,付费自习室并不是一个“好生意”。它还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行业,在各类考试密集的下半年,尤其是某个重大考试的前一个月,自习室的上座率会明显高于考试淡季。
此外,付费自习室能否一直“火”下去,也是大家所担心的。互联网经济分析师丁道师称,如今的创业环境,如果没有可持续化的商业模式,“共享自习室”是无法进行下去的。可能前期的用户出于红包补贴、礼品等优惠条件被暂时吸引,而不是为了本身的服务价值,在用户的热情度、新鲜度下降后,可能就无以为继了。
也正如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蒋玉石所说,这是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对这样的业态是鼓励和支持的,但是“共享自习室”的市场容量到底有多少,还需要进一步实践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