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淘集集负债16亿倒下,难有“第二个拼多多”?

效仿拼多多的淘集集只顾粗暴拉新,一年攒了1.3亿用户,平摊到每位用户,拉新成本达上百元。但拼多多动辄百亿补贴,中小电商怎么玩?

挣扎数月,淘集集还是没能挺过这个寒冬,在2019年的末尾宣布自救梦碎。

12月9日凌晨,社交电商淘集集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创始人张正平公开信,称由于资金未能如期到账,不得不宣布淘集集本轮并购重组失败,接下来公司将寻求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

从公开信可以得知,淘集集在11月28日支付宝账号就被冻结了,连员工11月的工资、社保都无法发出。但张正平在信中表明:“哪怕最差的结果走到破产清算,资金也是优先结算员工工资。”

▲淘集集官方微博致歉。

直到最后一刻,张正平依然如供应商代表所形容的那般“坦诚”。只可惜,淘集集没能如愿获得投资方的解救。很难想象,不足一个月前,淘集集曾斗志盎然地加入“双十一战队”,无论是运营、销售还是系统维护都照常进行,还有新的商家加入,活动补贴一个不少。

你打得一手好牌啊,把商家跟员工玩弄在股掌之上!”12月9日,淘集集前招商负责人在微信朋友圈中,指名道姓质问张正平。平台关停,剩下的是员工被拖欠的工资和商家未完的追讨。据央视财经消息,10月份,张正平表示,公司负债总额为16亿元左右。

淘集集与拼多多基因相似,为何命运迥然不同?

倒下前的艰难自救

一年前,淘集集还是坐拥1.3亿用户的“下沉新贵”,没想到,只过了一年,淘集集就陷入了资金断裂的危机,处于破产清算边缘。

这一消息不免让人惊讶,毕竟在12月9日官方宣布平台破产前,淘集集的APP上完全看不出异样。10月底,淘集集仍以极大的折扣力度备战双十一:“百货、服装全场1折起”、“超级周末3元起,全场补贴一半”首页上的优惠活动层出不穷。直至目前,打开淘集集小程序依然可以看到一元拼团等活动。只不过,淘集集门庭若市的背后,早已是危机深重。

▲淘集集APP首页,有用户仍在提现。

据“锌财经”援引商家的说法,淘集集在今年6月就已经发不出货款了。但那时的淘集集,依旧走着“烧钱补贴”的旧路。尽管事后张正平承认做了错误的决定,但加速的亏空已经无法弥补。

从9月底开始,外界便不断传出有供应商上门讨要货款的消息。尽管当时有部分商家下架停运店铺,但由于当时,有些商家还是能提现一部分货款,所以他们依然选择相信淘集集,认为它能“东山再起”。商家们之所以信心满满,也是因为,淘集集在寻求自救的过程中确实出现过希望。

张正平在公开信中坦承,淘集集在本轮有两个潜在投资人。“两个潜在投资人都是在国庆左右就开始沟通,投资人A是某大型集团公司,投资人B为某PreIPO公司为牵头的基金公司。”面对外界对于“有无投资人”的质疑,张正平在公开信中首度披露谈判细节。

谈来了潜在投资人之后,淘集集随后给商户们提供了两个解决方案。根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这两个方案其一是,淘集集将收购资金用于偿还商户货款总量的20%,剩余货款将在淘集集估值达到15亿美元和估值达到20亿美元或上市时,分别偿还商户货款总量的10%和70%;其二是“债转股”,即淘集集以5.5亿美元估值作为总股本,按照欠款比例分配股权,商家将由从前的合作商变为合伙人

面对眼前的两个方案,商家们踌躇万分。进一步催款,淘集集没有偿还能力;退一步成为“合伙人”,若淘集集不能自救,将血本无归。

而就在这个节点上,10月15日,张正平在淘集集的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则道歉信,将公司错误归结为融资不到位、延误了最黄金的自救期,并在道歉信中提出债务重组方案,声称谈妥国内某大型集团公司进行重组并购,同意将并购款用于偿还欠款。

在张正平诚意的打动下,许多商家开始动摇。尽管当中仍不乏要继续维权的商家,但大部分商家决定与淘集集并肩作战。据淘集集官方通报,截至10月23日,供应商债权人完成51%债务重组协议。据悉,这51%的签约率也恰好满足了新一轮投资方的要求。

▲10月份,仍有供应商支持淘集集,图片来自淘集集微博。

淘集集一边稳住商家,一边也配合新一轮融资的投资方做了很多调整。按照《中国经济周刊》援引淘集集不具名员工的说法,淘集集方面做了很多准备,包括服务器、邮箱更换,还有平台配合做了很多活动,“种种迹象让我们做了比较乐观的估计。”前述员工表示。

但事与愿违,淘集集没有等到投资方伸出援手,即使当时已经收到了他们的书面TS(签定投资意向书)。

据“贝克街探案官”消息,投资方在收走了淘集集的公章和银行密钥后,并没有履行当初说定的打款进度,反而出现了多次推迟。在张正平最后的公开信中,他说明投资方本应11月28日就该到账的款项,一直拖延到12月6日仍然没有到账。

说好的投资未能到账,此时,投资方的控制公司向法院申请了对淘集集的诉前保全,冻结了淘集集的支付宝账号,才引致了11月份员工工资未发放,成了压倒淘集集的最后一根稻草。

目前来看,淘集集“死”于资金链断裂,但在员工眼里,淘集集的“死因”并没有这么简单。“财务问题才是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在《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中,有员工这么说道。该员工表示,淘集集没有建立合理合规的用人机制,没有财务管理机制,也没有完善的风控和内部反腐机制,导致危机爆发

内乱丛生,又失去了投资方的回血,淘集集最终梦碎。

既生拼多多,何生淘集集

同样瞄准低线城市,擅长用补贴手法打下市场,淘集集一直被外界称为“高仿版拼多多”。

这两个用户重叠度高达55%的平台,相像之处主要在于推广手法上。与拼多多让用户邀请朋友“砍一刀”迅速裂变的做法类似,淘集集也很擅长各种拉新玩法。

据“晚点LatePost”消息,淘集集会在极低线的城市通过手推车扫码注册送钱的方式推广,也会让夫妻店的店主推广,拉到新用户店主可拿到其前三单佣金。为了追求用户的高速增长,淘集集疯狂烧钱补贴,打出了“买的多,赚得多”的口号。

▲淘集集倒下前拼命烧钱。

在这一点上,淘集集确实奏效了,一年的时间里,就斩获1.3亿注册用户。

淘集集不停地用大幅的购物补贴、分享返现获客,换来了大量的用户,但同时,它的盈利模式不明。

“剁椒娱投”援引商家说法,他们看中的,就是淘集集不抽取佣金,流量大扣点低,不需要支付推广营销费用,平台只收取商家开店押金2000元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0.6%的手续费。为了跟上居高不下的烧钱速度,淘集集只能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继续获客。淘集集方面也承认,整个拉新过程若平摊到所有有效用户身上,成本可能要上百元。

梦想着能跟拼多多一样上市,但融资失利的淘集集早已是泥足深陷。

自发展以来,淘集集似乎只停留在粗暴拉新,没有在用户留存上下功夫。在网上一搜索,有关平台的差评不绝于耳,诸如图文与实物不符、红包无法提现等等。正因为购物体验不好,所以看似有1.3亿的用户量,实际的用户留存率并不高。

在谈及淘集集的模式时,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认为,在发展期间,淘集集靠营销方式拉新,并没有完全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优势。由于用户留存差,当增长无法上升时,加上回款慢,就会产生连锁的反应,阻碍它的进一步发展。

同样是“草根”出身的拼多多,在烧钱补贴的同时,就不断设法提升用户留存度。拼多多不断升级,做“新品牌计划”、上线品牌馆等等,就连考核机制也定为“留存和复购*,GMV第二”,将留存和复购放在首位。更重要的是,在留意到低线城市红利逐渐接近“天花板”之后,拼多多果断冲进“五环”内,收割一二线的用户。

反观淘集集,只懂得游走在三四线低线城市,打着拼多多前期获客的打法,不仅同质化严重,还丝毫没有考虑过品牌升级问题。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社交电商红利期已过,进入洗牌期,而拼多多的“百亿补贴”策略将快速拉高拼购类电商获客成本,像淘集集这样的中小社交电商自然无以为继。

据“晚点LatePost”披露的数据,今年以来,淘集集已经亏损近12亿,每个月亏损超2亿。本就缺乏盈利能力,而在微信打击外部链接后,淘集集就更难在社交平台上获取流量了。正因如此,零售电商行业资深专家庄帅认为,“业内基本上不可能再出现一个拼多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无冕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电子商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