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阻击头条未果,腾讯信息流学习百度模式

腾讯看点的存在更像是技术中台,用来统一把控腾讯信息流为主内容以及信息流广告收入。

腾讯曾经用来对抗字节跳动的*把利刃终究还是收鞘了。

11月18日,腾讯发布了全新的“腾讯看点”品牌,这个品牌由原先手Q下的QQ看点团队带领,集合了包括原有QQ看点、QQ浏览器看点、天天快报和新的微信看点小程序、看点视频App、看点直播等6款产品,发起针对信息流的又一次冲锋。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动作过后,腾讯看点并未推出全新的独立APP,除了整合原有的渠道产品之外,*的新意是将天天快报更名为了看点快报。

天天快报曾是腾讯推出的*款资讯信息流产品,在上线早期曾一度作为腾讯内部明星产品扶持,于内不仅给予了巨大流量倾斜,于外也砸下大量预算推广。

当时还未有头腾大战这个说法,不过天天快报确实打响了腾讯对抗今日头条的*枪,虽然后来在拉锯战过程中,天天快报逐渐哑火了,头腾的主战场也从信息流迁移到了短视频。

其实早从去年起,坊间就有天天快报团队要被裁并的传闻,依据便是其用户留存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边缘,另外同样主打内容信息流的QQ看点强势崛起,一度受到了马化腾的内部赞扬。

现在靴子落地,天天快报倒是保住了,不过已然全面“看点化”了。又或者说,腾讯的信息流产品如今都已归属“看点系”。

一个信号便是,在本次腾讯看点的品牌发布会上,主讲人腾讯副总裁殷宇,他另外一个身份是腾讯即时通讯的负责人(其中就包括手Q)。而同会场登台的还有杨达志——此前直接是QQ看点的产品负责人。

今日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在最近一篇文章中说,把今日头条等同于算法推荐,是四五年前的认知了。确实,今日头条的扩张逻辑是,以算法为基础,慢慢拓展到热点+关注+搜索;腾讯狙击头条的方式,以前是通过开发独立的信息流APP,但现在推出看点品牌,明显是换了战术逻辑,从独立APP到把信息流产品植入自己已有的搜索和高频产品。

换而言之,看点系扛起腾讯信息流的大旗,是QQ看点(学百度模式)的胜利,也是天天快报(学头条模式)的式微。

天天快报的前身叫做“快豹”,上线于2015年6月。或许是看到了信息流前景广阔,亦或是受到了今日头条成长过快的威胁,2015年底快豹摇身一变成为天天快报,进军信息流资讯领域。外界传闻,天天快报这个名字都是马化腾亲自敲定的。

记得2016年,天天快报曾在北京城搞过一轮密集的推广,广告遍布公交牌、写字楼、地铁站中,几乎邀请了当时最热的流量明星助力,包括薛之谦、吴亦凡、范冰冰、TFboys、SNH48等等。

除了线下广告狂发力,线上天天快报也拿到了腾讯大量的资源倾斜,无论是微信公众号、企鹅媒体平台,还是腾讯合作的种种媒体,产出的内容都被灌输到天天快报中;渠道分发上,天天快报也获得了应用宝的持续推荐。

在腾讯大力出奇迹的策略之下,天天快报长势喜人。根据猎豹全球智库发布的2016年*季度新闻资讯类应用排行榜中,天天快报首次上榜,排名腾讯新闻、今日头条之后。而根据Questmobile当时的数据显示,排名第三的天天快报月活跃用户数为7203万,其半年增幅达到90%,成为2016年上半年增速最快的移动资讯APP。

彼时有一个传闻,2016年腾讯曾想入股今日头条,不过被张一鸣以“不想为巨头打工”为由回绝了。所以后续天天快报上线,处处紧逼头条脚步也就不难理解了。

2016年是信息流资讯产品的一个年份,如果抛去后起之秀趣头条来看的话,这一年基本奠定了独立资讯产品的格局。回顾当时的市场,老牌一些的搜狐、网易、zaker已经略显颓势;新晋的一点资讯增长乏力,能掰掰手腕的只有今日头条和腾讯系的腾讯新闻、天天快报。

当时的今日头条也有危机,其中最关键的便是被用户诟病内容质量低、标题党现象严重。所以,头条2016年在发力推广产品的同时也在不断招募优质创作者,提升内容调性。

腾讯的思路是以相对严肃的腾讯新闻(编辑+推荐)和相对轻松(算法推荐)的方式围攻今日头条,但却还是没想到被改革后的头条打了个措手不及。2016年9月,今日头条超越腾讯新闻,成为中国新闻App Top 1,活跃渗透率达15.13%。

天天快报由于当时主攻年轻和圈层文化,内容调性以泛娱乐性阅读为主,所以在初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噱头大于实际的内容。而彼时天天快报一昧追求高增长,并未对内容属性有所调整,也为后续失利埋下了雷。

如果搜寻前几年用户对于天天快报的评价,不难发现几乎都是差评和诟病。所谓用户高增长的背后,其实也是高流失率。

然而真正的危机来自内部,2016年6月,QQ看点上线,以信息流的模式取代了以往订阅模式的QQ看点。

这是腾讯赛马机制的惯例。在930未改革之前,腾讯新闻和天天快报属于OMG事业部,QQ看点SNG事业部。

改革前的腾讯架构图

QQ看点的内容调性和质量与天天快报几乎接近(共享内容源),所以在其上线初期也遭到骂声一片。不过骂归骂,依托手Q本身就是巨大的流量池,并且其用户属性偏向年轻化,对内容的娱乐性高于实际性,用户增长已然迅猛。

根据腾讯发布的2018年*季度财报首次披露了QQ看点的用户规模显示,其日活跃账户超过8000万。2017年腾讯员工大会上,马化腾和刘炽平公开力挺QQ看点,马化腾评价“QQ看点在过去一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事实上,QQ看点的成功并不是产品的成功,而是腾讯在渠道资源整合再利用上的成功。看到了这条方向的可行性,2017年QQ浏览器复制了QQ看点的模式,增加了信息流业务,同样收效不菲。

QQ看点与QQ浏览器的模式与天天快报截然相反,它并不是作为独立产品存在,而是依附于腾讯旗下某个高流量产品,追求的不是用户增长,而是盘活用户,增加使用时长。手Q是用户社交的入口,QQ浏览器是用户上网的入口,高频次的使用场景下,用户在空余时间刷新闻的逻辑是在情理之中。

手机QQ和QQ浏览器中的信息流

如果说天天快报对标的是今日头条模式,那么QQ看点和QQ浏览器的模式则和百度信息流的策略异曲同工。(百度是将信息流内容整合到浏览器和搜索引擎中)

事实上这种依附于高频次、高流量池的信息流业务,在PCG整合之前更适合体系下的协同作战。比如腾讯推出“王卡”服务,旗下产品可以免流使用时,对QQ看点和QQ浏览器的助力显然要比天天快报高很多。

所以在本次“腾讯看点”这个大信息流品牌推出时,除了看点快报外是属于历史遗留的独立产品,其他都是依附于其他产品之中。

在腾讯看点品牌发布会上殷宇表示,“只要用户体量超过一定规模的互联网产品,都会融合信息流服务”。他还认为,分布在各个场景里的信息流用户体量,远远超过了专门的资讯App。

因此,腾讯要“到用户所在的地方去提供信息流服务”,殷宇说。

事实上,在腾讯看点推出半年之前,殷宇就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信息流专场上表示,将整合QQ看点、QQ浏览器信息流、天天快报三大信息流产品,统一服务内容创作者。

腾讯看点上线后,有媒体将其解释为腾讯新的内容中台其实有些有失偏颇。比如,腾讯看点的内容产品矩阵中并不包括腾讯新闻和微信公号、看一看等。

剁椒娱投(id:ylwanjia)认为,腾讯目前内容中台还是以企鹅号为核心,腾讯看点的存在更像是技术中台,用来统一把控腾讯信息流为主内容以及信息流广告收入。

不过腾讯看点也确实分割了一部分以往企鹅号的业务,比如此后与自媒体的对接上,看点团队会替代企鹅号运营团队。

这或许和以往企鹅号运营效率低下有关。今年三月份,自媒体《三表龙门阵》就吐槽企鹅号运维能力不足,创作者后台反馈的问题几个月之内没有回复或解决。

这么来看,腾讯看点更像是一场尝试,进可攻,退可守。如果后续成效显著或许会取代企鹅号成为未来腾讯的内容中台,即便不成功也可以继续探索腾讯信息流的整合。

着重发力信息流的背后,或许也与腾讯广告营收持续下滑有关。根据腾讯Q3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媒体广告收入仅为37亿元,同比大跌28%,环比也下降了17%。

腾讯虽然坐拥最多流量,但收入却与流量不成正比,据QuestMobile6月数据,腾讯系App占移动互联网用户总使用时长的42.3%,而在2018年,这个比例更高,但是,2018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3700亿,腾讯却收入581亿,仅占16%。

腾讯看点的上线的背后,其实是腾讯谋划下的一盘大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剁椒娱投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文化娱乐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