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987年出生于安徽黄山,2004年以黄山市文综状元的身份进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以四年专业课*的成绩免试保送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系,随后获得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政策硕士学位。
她曾先后任职于联合国总部战略传播司、世界银行总部国际金融部,并兼任中央电视台驻纽约财经评论员,凤凰卫视特约记者。多次受邀主持亚洲博鳌论坛、上海世博会、达沃斯等高端财智盛会,热衷公益和传媒政策研究,著有《创业的常识》、《奋斗是一种信仰》。
2012年,被世界经济论坛授予“全球杰出青年”称号。
2014年,回国并创立独立媒体品牌——艾问传媒。
在过去八年时间里,她对话和记录过上千位一线创新者和投资人,被称为是“*问的姑娘”。
她,就是艾诚。
近日,艾问创始人艾诚接受了封面新闻的专访,畅谈自己作为媒体人和投资人的心路历程,同时分享了她在过去一年的人生感悟。
创业可能是8090这代人的宿命
封面新闻:为什么会选择创业这条路?又为什么会选择传媒行业来创业?
艾诚:我觉得一个人选择要做什么,是一个贯穿一生的宏大命题,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去界定到底这辈子应该怎么活。
公式的*步应该是扪心自问,你想做什么?第二步是问自己,你能做什么?伴随着这个问题的递进,其实你的清单也越来越短。第三步是要在你既想做又能做好的事情里,找到你最被这个世界所需要做的事情。
在2014年以前,我的身份是海归,我是哈佛大学的校友,是北京大学的校友,是一个非常幸运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个知识女性。在那以前,我曾在世界银行工作,在华盛顿做投资顾问,在中央电视台纽约做财经评论员,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做新闻发言人助理。
而在2014之后,整个时代都发生了变化。那一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李克强总理在台上说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八个字,当时我也在现场,我发现“双创”可能将成为我们8090后这一代人的宿命,也开始意识到我们这代年轻人到底应该做什么。
所以我做了一个回国的决定,在2014年创立了艾问,以空杯心态,一切从零开始。
从2014年到2019年,我们走过了五年时间,这五年中*的一个变化,是我们开始越来越专注以创始人作为我们所服务的群体——从最开始的高端人物访谈,记录时代人物,到现在通过传媒与资本两具引擎,为创始人提供多维度全周期的传播和金融服务,这也是五年里我作为创始人的*收获。
不只是“女版福布斯”
更要做有全球影响力的Founders' Office
封面新闻:从你最初创业,到下个月即将召开的全球创始人大会,这5年以来您对艾问的定位是什么?是要做一个“女版福布斯”?还是有其他的使命是和愿景?
艾诚:使命和愿景,这是两个问题,使命是要聚焦当下,而愿景是面向未来。
迄今为止,艾问已经完成了2000多期对创始人的原创图文音频和视频报道,帮助他们在世界上讲好中国新经济的故事。同时我们也成立了两个联盟,其中一个叫「全球创始人金融服务联盟」,包括华尔街日报、中国日报、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内的一百多家中外媒体,他们以每天跟每周更新的速度,在跟艾问同时向世界发出中国新经济创始人的声音。
另一个是由艾问资本发起的「全球创始人金融服务联盟」,包括赛富亚洲基金、上海市科创引导基金、招商银行等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来为创始人提供投融资管服务,这些是我们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也是艾问的使命。
从愿景来讲,艾问今天已经走过了五年,下一个五年或十年,艾问给自己定下的预见,是希望能够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创始人办公室。
封面新闻:为什么会选择创始人办公室作为艾问的愿景?
艾诚:我们经常讲,家族办公室叫Family Office,而创始人办公室是Founders’ Office。在这个办公室里面,我们希望从早期辅佐他创立品牌,到帮助他的产品定位传播;从中期融资到IPO上市,最后到帮助他们进行资产管理,可以一路伴随这些时代创始人同行。
之所以产生这个想法,是我在艾问的访谈中曾有幸接触过许多*的投资人和创始人。比如我曾经对话过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张磊——我问他是究竟靠什么本事,可以既投中了马化腾的腾讯,又投中了刘强东的京东?而且还让这两家公司以类似换股的形式紧密合作,互补彼此各自的社交和电商。
张磊的回答让我记忆犹新。
他说我选择创始人的标准,就是这个人要为了成就一件事可以牺牲自己——“他是要成事,而不是成自己。”
还有一个例子是在2013年,我曾经多次跟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同台。每次跟他同台的时候,他几乎都很少谈自己,即便现在你去找张一鸣的影像素材都很少,那他不谈自己谈什么?谈用户——我问他为什么要做今日头条?他说这些用户都是草根,草根也得有自己的头条,也得有自己的封面,张一鸣对自己的定义是永远要为中国上亿的基层用户们负责,即便这个过程中遇到了版权问题、政策问题,遇到了很多的波折,但他最终还是打造出了今日头条这样一家今天至少750亿美金估值的独角兽,在这个过程里,他是为了成事,而不是成自己,这就是格局。
所以每一次例会我都会告诉团队:创始人的利益大于艾问,艾问的利益大于艾诚——如果你要在不同意见里面做一个选择题,那么“让创始人满意”是你*要去追求的。
5年投资成绩单:60%都成了独角兽
封面新闻:大家对于“财经记者和主持人艾诚”已经很熟悉了,但对于“投资人艾诚”可能还比较陌生,可否介绍一下艾问资本的情况?
艾诚:从2014年创立到现在,艾问传媒在成长过程中也接触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创始人,所以“访人+投人”也成了艾问的一个业务常态。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大概投了近十家公司,其中包括字节跳动,艾问是他们的股东;我们还投了地平线机器人、投了喜马拉雅、影谱科技,还有video++。在2018年12月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盘点,我们投的平均每家公司的回报率都达到了五倍以上,几乎每一家公司都是各自细分赛道的*,其中超过60%是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独角兽。
那时我们也意识到,作为一个投资方,如果要更好的为创始人服务、让创始人满意,就必须要能为他们提供更专业更强大更安全的投资服务,所以2018年的12月,我们正式在中国注册了艾问资本,人民币基金也在新加坡备案了,搭建起了由专业的合伙人、分析师和投资经理组成的投资团队。而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感谢我们之前投的这些创始人,随着他们的企业做强做大,这些与我们“相识于微时”的创始人,也在为艾问资本引来项目注入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