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用户增长近至8亿,阿里背后的引擎是什么?

到今年,阿里巴巴已经20岁了,可8亿用户并不是它的终点,或者说单纯变大并不是阿里所愿。

很多人应该都玩过贪吃蛇,玩过这个游戏的人都知道,玩的时间越久积分越高,蛇的体型越大越难操作,越不容易获取新的、更多的方块。

互联网科技河流中的阿里巴巴,就像游戏中一条屹立不倒的巨型贪吃蛇。不一样的是,游戏里的贪吃蛇体型越大越笨重,现实里的阿里体量越大越灵活。

在阿里2020财年Q2财报中,其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活跃用户达到了8亿左右。收入也超过了市场预期。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阿里营收逾1190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的851.50亿元增长40%。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稀罕了,你分析阿里数年来的增长数据可以发现,这家领跑中国的巨头企业始终保持着高水平收入增速,基本上从未低于40%。

相比之下,腾讯Q2营收888.21亿,增速20.6%;百度Q2营收263.26亿,增速仅为1.4%。同为全球电商巨头的亚马逊,Q3营收为699.8亿美元,增长率为23.7%。

那么作为单季营收过千亿的如此大体量的企业,阿里是如何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持续保持高增长,在消费者和商家两端都能持续创新,创造增长的呢?

01 新品+新服务=新用户

本季财报中,阿里的核心业务电商营收达到1012.2亿元,占总营收的85%,利润达到385.74亿元,同比增长30%。反观全球另一电商巨头亚马逊,当季营收699.8亿元,增长率为23.7%,净利润21.3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6%。

从营收到利润,阿里的增长都异常强劲,而这种持续的增长背后是用户基础的不断扩张。用户基础的扩大,来源于阿里的产品和服务能满足或者超越消费者的预期。

今年9月,手淘活跃用户数攀至新高,达到6.61亿人次,这数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亿人次。

上季度,淘宝天猫在内的中国零售平台移动活跃用户半年内增长了5600万,其中天猫618加深了上季度对下沉市场的渗透,超过70%的年度活跃消费者的增长来自下沉市场。

无论是一二线城市消费者,还是下沉市场的用户,实际上用户一直在追求的不是平台本身,而是平台所能够提供的更好的、更丰富的商品,而这也是一切商业的核心。

在阿里淘宝长达16年的发展中,淘宝迅速攀升的用户数据背后都富含着教科书式、具有启示意义的供求关系运营理念。纵观淘宝的成长历程,其给予世界的启示在于不是消费者需要什么就创造什么,而是创造消费者所需要的。

16年前是货比三家的比价消费,16年后的今天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2、3倍,在人们日益高涨的物质文化需求中,比价消费开始触顶,阿里又站在了兴趣消费、种草时代的窗口,给消费者更多样的选择更多变的消费方式。

尤其是随着国民消费能力的日益强劲,市场内品牌、款式数量井喷,以化妆品行业为例,10年以来品牌数量增长了20倍以上,达到2万多个。品牌内产品数量也出现井喷式增长,“没有50个以上的口红色号都不敢说自己是美妆品牌”成为行业现状。

于是,以淘宝直播、淘宝二楼为代表的淘系内容化布局又一次革新了大众的消费观念的同时,新品与新品牌的注入为阿里零售品类带来了新的活力。比如上个月21日,天猫双11一开启就燃爆全场,首日预售成交同比去年同期翻一倍。

天猫双11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狂欢日,反而是发布新品的*舞台。今年首发新品就超过100万款,预售成交破千万的新品已经达到近100款。在天猫联合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新品消费趋势报告》中,去年来自全球超过20万个品牌字啊天猫首发超过5000万款新品,发布数量同比上一年增长300%。

而今年3月阿里重启聚划算,宣布未来要孵化1000个全球产业带,引爆30000个品牌,将“品质惠生活方式”带到200个下沉城市。三个月后的618年中大促,聚划算三至五线城市购买人数和购买金额同比增长就双双超过100%,共有3亿多的新客流涌入。

丰富多样的商品提供了更多的比价空间,一二线城市潜在消费的挖掘结合下沉市场消费能力的开发,形成阿里用户数据的稳健增长的助推器,成为收入利润双高增速的催化剂。

现在阿里的品牌逻辑是,新品牌纷纷选择入驻天猫,并在天猫上首发新品,而它们又吸引着各线城市的新老用户,就此围成了一条用户增长的上升螺旋。

02 数字化技术驱动

不断增长的用户背后隐藏着下沉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可能性与消费力。

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所发布数据,截止2018年我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达到68%,该数据在2010年还仅为27%。智能手机的相对价格比五年前降了两倍不止,下沉市场对其消费能力也在飞速提升,而智能手机的下沉无疑是电商下沉的引子,是*的充分条件。

更重要的是,贫困人口的减少带来的更多潜力消费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农村人口的可支配收入已从4年前的10489变为14617,涨幅达到39.3%。五环外超过6亿人口的电商消费潜力逐渐浮现。

而对于所有的用户来说,阿里之所以能够在大体量下实现持续扩展用户规模,关键是以技术为底层基地,用数字化技术来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各个环节更顺畅、更*。

没有数据库架构就做不好首页定制化推荐,不大手笔投入服务器就不能保证促销节日来临时的用户体验顺畅与否。

科技创新是技术能力的根本体现,可以说,今年以来阿里科技创新成果百花齐放,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玄铁910、含光800芯片诞生,蚂蚁金服自研数据库OceanBase创世界纪录、阿里云自研数据库POLARDB当选世界互联网*科技成果、区块链专利数再次拿到*等等,这些成果涵盖了从尖端科技,到行业技术突破,再到日常生活中的科技应用等多个方面。

1999年阿里巴巴刚创立时马云就曾表示,阿里巴巴的成立是要开始“一场技术革命”。长达20年的战略化布局,让阿里巴巴一个应用公司发展到服务公司,再发展到今天的科技公司,以技术为核心满足业务的需求。

这种看似“恰好”的技术布局事实上渗透在核心业务——电商的每一个环节,也正是此类数字化技术布局为阿里的电商业务提供了保障,成为主要业务不断增长的驱动因素。

阿里云的诞生很大程度上为淘宝系解决了获客问题,并且不仅满足了淘宝的海量运算需求,还成为了众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这一季度,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营收92.91亿元,同比增长64%。相比云行业巨头微软和亚马逊27%、34.7%的营收增长,阿里云显得劲头十足。

云计算的布局应该算得上是阿里“可驱动未来”的业务。即便现阶段或前期大把烧钱,只要抢占到了市场,后期用户考虑到沉没成本和转移成本过大是很难轻易更换平台的。所以云计算或许会在更长的时间阶段拥有巨大潜力,有望成为成为阿里的盈利黑马。

阿里云解决获客问题后,用户转化就要靠足够好用的支付工具来培养用户对于平台和交易的信任感。有迹可追的交易钱款去向、快捷便利的退换货、迅速到账的借呗花呗等等金融服务培养着用户对支付宝的信任。长而久之其功能早已溢出了淘宝购物支付,成为国人日常消费刚需APP,也扮演着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角色。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19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支付宝月活已超QQ成为国内第二大APP,并逐渐拉小与微信的差距。截至2019年6月,支付宝及其本地钱包合作伙伴已经服务超12亿的全球用户。今年1月,支付宝宣布全球用户超过10亿,半年内全球用户数量保持了20%的增长。

用户完成交易后,更关键的环节在于售后与物流。快捷便利的物流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买家体验,促进复购,将成交客户进一步转化为忠诚客户。菜鸟网络的末端物流解决方案进一步升级,在截至2019年8月的12个月内,菜鸟裹裹年度用户超1亿;截至2019年9月30日,帮助小商家和消费者按需发货寄件的菜鸟裹裹本季度包裹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阿里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曾表示:“阿里是一个技术驱动,使商业有所不同,创造新赛道的数字经济体。”

技术与商业的相辅相成不仅仅为阿里打造了一片帝国,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今年,阿里巴巴已经20岁了,可8亿用户并不是它的终点或者说单纯变大并不是阿里所愿。变得更好,提供更多增量,才是阿里的目标所向。就像张勇说的,他们的目标是在2024财年结束前为超过10亿的活跃消费者提供服务,并帮助商家实现年商品销售总额超过10万亿元。

“我们将继续投资于用户体验和创新技术,为消费者以及在新数字经济中经历数字转型的数百万企业创造新的价值。”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鹿鸣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大消费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