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女性来说,美是一项可以从头武装到脚的利器。当然,男性也不例外,拯救发际线,找一个好一点的托尼老师,甚至通过半*来拯救野生眉。
大众对美的追求从不局限于单一项目,美容、美发、美甲、美睫……
谁都有追求美的权利,那谁来做美的生意?
是街头小巷里的平方米美甲铺,也是商场大厦中宽阔标准的连锁美容店。
这些大大小小,体量不一而足的美业店繁茂生长并改变着人们对美的认识,同时,也孕育着万亿金矿。
美业往事
中国美业市场体量巨大。
据统计,仅美业中美容、美发、美甲三个细分行业的市场规模就有5400亿,预计这个数字到2024年,可以突破万亿。
而美业项目众多,皮肤管理、美甲、美睫、美发,甚至包括近年来兴起的防脱养发都在美业范围之内。无论县城小镇还是一二线城市,都密密麻麻生长着各式美业店。
同时,作为一个备受年轻消费者宠爱的行业,互联网企业们早已瞄准美业。
过去几年里,美业行业在O2O概念里轮回,经历了「到店」、「到家」再「到店」的模式更迭。
上门美甲、十五分钟快剪……各类新式概念层出不穷,但大多关于「上门」的美业项目最终都走向了无声。
是美业行业没有互联网基因吗?显然没这么简单。
事实上,早期互联网与美业的碰撞始终只是在概念层面,并未真正切入到美业行业的痛点。
一直以来,中国的美业市场都是小商户各自为营,单店经营人数大多不超过4人。在许多人看来,只要会简单的美甲、美容,就可以开一家店。店铺面积小,流转资金少,没有标准的经营规范与服务守则,客流极其不稳定,并且还面临着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
虽然近两年崛起了一批专业化经营的美业店,但摊子铺得更大,问题也就接踵而生:地租、店铺装潢、人员管理、营销。处处是成本,规模化不但没有带来单店的成本降低,反而可能会增加经营的费用,导致最终陷入「规模陷阱」。
到家式的上门美业,看似扩大了边际收益。实际上却有很高的机会成本。例如,如果为到店消费者提供美容服务需要1小时,那么到家提供服务除了这1小时基本服务外,还要算上路上花费的时间。
对于靠手艺吃饭的美业人来说,时间就是*的成本。哪怕每天996,一天所能服务的消费者数量也是有限的。
因此,到店才是美业的核心场景。没有互联网之前是,有了互联网之后,也是如此。
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的登场,更多元的消费偏好,更高的服务要求使得美业行业必须从原始的经营状态中抽离出来,迈向更透明,流程更标准化的经营模式中去。
而新生代消费者的美业路径,是非常互联网化的。
据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生活美容行业发展报告》, 美团APP和大众点评APP用户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 20-40岁年龄段的美业活跃用户占比为92.1%。其中,30岁以下(含30岁)活跃用户占比超过55%。以90后为代表的新消费群体更关注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式的享受型服务,喜欢通过手机寻找美业店铺,筛选服务,提前预约、完成购买和体验后进行评价。
这群新生的美业消费群体,既推动着消费、服务升级,也倒逼着美业行业再次“触网”。既然新一代消费者从寻找店铺、定制款式、反馈体验都围绕着一个又一个应用软件,那么,美业行业自然还得重谈互联网升级。
数字化开道
美业行业的互联网升级,*落点应该在「数字化」上。
这里的数字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需求侧,二是供给侧。
在需求侧,数字化贡献*的要数各类团购、点评类软件,比如美团、大众点评等。
到店的团购模式,将更多美业店铺的经营范围从周边几公里拓展到了全城。全城的消费者都可以通过平台搜索到某个特定的美业店铺。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全城美业店铺的价格、服务和口碑,便于比较和筛选。
这是互联网+美业的1.0阶段——需求侧的数字化。
但美业行业行至2019,供给侧的数字化势在必行了。美业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商户的经营成本不断攀升,房租、人员、获客成本都在走高,无数美业门店因此而走向倒闭。
这样的趋势实则反映了美业门店的新陈代谢周期在加快,要想避免行业大潮冲击,有必要通过数字化摆脱增长困境。
从需求侧数字化到供给侧数字化的拐点,可以说,决定着整个行业的命脉和未来走向。
在互联网+美业的2.0时代,如何做好供给侧的数字化?
作为掌握美业行业数据量*的互联网平台,美团丽人提出了对策。
2017年,美团提出了「新美业」的概念。次年,美团推出了供给侧数字化的综合解决方案——「美业店 美团芯」计划。
简单来说,这项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推动美业商家数字化经营,尝试帮助商家解决「获客难」的问题。
美团通过输出一整套美业的系统性服务,来帮助美业建立一个规范的B端数字化游戏规则。
比如,数字化的门店经营,通过大数据帮助商家选址,借助智能导购、智能收银、SaaS系统等软硬件完成整体线下门店的智能升级,或者是进行底层数据支持、导流、服务增值等,就像美团曾经对餐饮行业的点单系统进行改造一样,。
发展到2019年,美团对此计划又进行了升级,提倡以「人」为核心,「店」为工具,聚焦美业店的会员管理能力升级。
所谓「聚焦美业店的会员管理能力升级」,就是通过平台的大数据技术优势,将自身积累沉淀的线上会员数据与传统美业店的线下会员信息进行打通。
打通之后,能够更完整的描绘会员画像和消费行为模式,商家通过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完成会员管理,根据消费者的喜好需求提供更优质、个性化的服务。
其中,美团所提到的「人」为核心,其实还直指美业店数字化的根源:数字化的工具易有,但掌握数字化技能的员工不易有。
美业是服务业,而服务业的产业逻辑是以人为本,技术约束下,使得美业无论怎么升级都还要依赖拥有专业技术的服务者。因此,培育从业人员是美业升级的根本,传统的美业是学徒制,单店带徒,但大多学会徒弟,饿死师傅,很难留住员工。
由此,美团建立了国内*家互联网+美业学习培训平台——美业学院。并发起「美业数字化人才培养计划」, 针对不同的美业从业者,开展初级、中级、高级培训课程,尝试阶梯式的美业数字化人才培养计划。同时,通过公益计划关注美业学生和创业青年,从零开始培养数字化理念。
我们都知道,像美甲、美睫、美发这类高度依赖技师的项目,很容易产生顾客流失的现象。美团通过标准化的培训,帮助美业店建立一个等级体系,当人才培育与服务质量稳定后,风险与压力就更低,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会员管理。
事实上,美团对美业行业的数字化升级是当代互联网企业对传统行业进行技术改造的缩影。
从小体量的单店经营到规范化的连锁店,再到数字化的门店,互联网技术提升商业效率的同时,也在为社会群体提供更先进的工作方法。
侧供给改革
三年前,王兴首次提出互联网下半场概念。
之后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下半场」成为当次大会的热议话题。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无数互联网企业,都在用新零售、智慧零售、产业互联网践行着有关下半场的理论。
去年和今年,王兴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都专注分享一个命题:供给侧数字化。他认为,数字经济最终发展起来,需要供给侧全面数字化。
「590万商户怎么样数字化,从他们的经营管理,他们的菜单、桌台以及他们的员工管理,还有他们的采购都要数字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需求侧的数字化是相对容易的,但供给侧数字化会慢一些。
几乎所有实体行业都面临着数字化的难题,但显然,依靠实体行业自身力量很难做到数字化升级,技术壁垒是*道难关。
在美业行业也是如此,大多数美业店会员信息尚未实现电子化,更难以系统化管理,美业商家们大多还处于单打独斗的模式,而借力美团这样的科技企业则可以快速实现数字化。
目前,美团丽人已在全国50个城市落地搭载着「美团芯」的新美业店,覆盖美容、美发、美甲等领域。以知名美甲美睫连锁品牌爱睫物语为例,爱睫物语与美团合作的新美业店,加入「美团芯」后月均线上订单量增长24%,购买转化率提升25%,线上营业额提升达38%。
而美业学院的公益计划已经在8个城市落地,走进了5所职业技术学校,共880名学生和232名美业青年参与其中。在美团的计划里,未来十年内,美团大学将与国内1000所职业院校达成合作,带动1亿生活服务从业者数字化发展。
美团帮助美业升级,美业市场的万亿潜力也会反哺美团的业务增长。美团的无边界原则,通过助力千万商家,在实现自我蜕变的同时也将生态价值覆盖到群体就业上。
餐饮也好,美业也好,都只是万千传统行业中的一个,科技企业不仅有自身的增长目标,也有着社会命题。
用技术力量支持传统行业的供给侧数字化是互联网企业的生态价值之一,而关注个体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则是互联网企业的社会命题。
正如王兴所说:社会的需要就是企业的机会,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当互联网不仅是人们追求美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成为美业商家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数字美业就离我们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