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怎样享受First-Time Funds的红利?

今天我们就看一项能帮助LP安全跨越不确定周期,提高盈利水平的绝活:First- Time Funds策略。

在不少人眼中,与GP相比,做LP似乎是更轻松的事,不用辛苦在一线看项目,只要和基金的大佬们交流就好了。

果真如此么?

显然不是。

根据公开数据,目前中国PE基金的数量接近美国的3倍,VC基金接近10倍,但在规模上,中国PE基金平均规模只有2.8亿,VC基金平均规模只有1.3个亿,这个体量非常小。在浩如烟海、鱼龙混杂的GP里,选择出合适的GP投资,并取得客观的收益,这本身就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再加上中国特有的一、二级市场价格倒挂的现象,稍有不慎LP就有可能成为“接盘侠”。

所以如何选准GP,投得好是一门深刻的技术活,需要有十八般武艺,今天我们就看一项能帮助LP安全跨越不确定周期,提高盈利水平的绝活:First- Time Funds策略。

01

走出同质化困局

去年推出的资管新规导致整个创投行业洗牌,GP公认的未来趋势是二八分化,大量低效、没有投资能力的GP面临淘汰,相反那些有专业能力、有优势的机构则越来越头部,强者愈强。

那些头部的项目也倾向于拿头部机构的钱,*的GP除了能够提供钱,还能提供其他价值,而小机构挤破头才可能挤出一个跟投的份额。

目前这种生态在逐渐上移,GP希望反向筛选LP的质量。

对他们来说,LP就是衣食父母,没有人想每做一期基金就换一次LP,再重新融资、重建信任,这将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因此LP伙伴的稳定度和可持续性是非常重要的,头部的GP也有实力去反向选择。

而头部的GP的份额毕竟是有限的,并且创投的本质就是不断发掘新的创新机会,资金仅仅进入知名头部GP显然与创投的本质不完全相符。

此外,受中国创投行业环境优化、资金端供给充足等原因,包括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家族办公室、大学基金会等新兴LP也逐渐进入GP视野,资金端快速进入增量市场,成为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这些LP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往往都会选择投资那些传统优秀投资机构管理的基金,这种投资策略的单一导致市场上的LP在投资风格和业绩水平上同质化严重。

为增强自身竞争力,拥有长远发展眼光的LP就会采取一系列差异化投资策略,其中一种就是筛选具有潜力的First-Time Funds。

02

享受专注带来的爆发红利

那么何为First-Time Funds?

First-Time Funds指的是投资机构设立运作的*支私募基金。

所谓新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首次参与私募投资的新机构:此类新机构的团队人员并无过多投资经验和行业背景,通常根据市场热度和风向而组建;

二、金融从业人员组建的新机构:此类新机构的团队人员在金融或投资领域具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对金融行业有着深入的认知和了解;

三、从老牌传统投资机构裂变形成的新机构;

四、产业背景新机构:此类新机构主要由具备多年产业从业经验的高管转型组建而成。

以上四类中,除了*类新机构,后面三类都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First-Time Funds的管理团队往往更具创业精神,他们对创造新事物具有强烈地渴望,这也是其创造新业务的主要动机之一。

其次,First-Time Funds能够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并迅速对事态发展作出反应,也是对LP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一位家族办公室投资团队的负责人曾经说过:“最引人注目的First-Time Funds,是那些一开始就承诺打造一只基业长青的基金,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他们的目标是与所在领域*秀的公司并驾齐驱的,而不仅仅是提高投资业绩就满足。”

再次,First-Time Funds相较老牌基金会更专注自身战略,首次担任GP的人通常渴望成功,他们不会背负着早期基金的包袱,因此会更加专注于如何取得超额收益。

最后,发起一只新基金意味着能够提供新的东西,可能是定位于新的市场,也可能是使用新的交易方式和基金结构,还可能是获取项目新的方法和与被投企业合作的新模式,但总之会有新的机会出现。

再比如有产业从业经验的裂变机构,他们的合伙人或者之前从事这些产业,是这些产业多年的老兵;或者通过投资关系的绑定能够拿到一些产业龙头的资源,这些差异化竞争优势对GP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

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根据Preqin全球数据统计,至2012年,全球私募市场First-Time Funds 的内部收益率净值(中位数)已增至23.8%,远远高于非First-Time Funds的11.8%。在2000年至2012年的12年间,除了2004至2008年全球私募市场First-Time Funds与非First-Time Funds投资回报水平差不多,其余年份First-Time Funds的投资回报水平都更佳。

而在中国市场,清科研究中心对调研样本基金收益率的统计显示,2004年至2015年间,包含早期、VC、PE在内的私募股权First-Time Funds的IRR中位数比同期私募股权基金整体IRR中位数要高出5到10个百分点

03

好策略也要合理运用

还有一个因素也会导致新机构的首只基金往往会创造出不错的业绩。

那就是新机构由于品牌认可度较低、募资经验欠缺、项目储备有限、缺乏可参考的投资业绩等原因,往往募资会比较困难,因此更希望集中优势在首只基金就获得优异的回报,创下良好口碑,极大地提高后续基金的持续募资能力。

这就像那些刚刚上市的快速消费品,需要一开始就通过大量广告建立品牌形象,直到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形成持续性的热卖效果。

但凡事都是过犹不及。

一方面,现在的私募股权市场确实有红海化趋势,这就要求LP的选择要打出差异化,快速创新,比如合理运用First-Time Funds策略。

另一方面,投资First-Time Funds还是需要谨慎,尤其是没有任何投资记录的新生机构,由于没有既往的数据,也就无从了解这些GP的策略、资源、团队,在这种情况下,其首只基金的风险反而超过了一般基金,其发展前景并不能判断。

即使是从知名GP分裂出的机构,也依然存在着其管理人的策略不再适应市场节奏,新团队磨合不达预期,甚至管理人年龄增长精力和判断力大幅度下降的风险,所以First-Time Funds策略的前提是对意向GP有深入的尽调。

是不是觉得很复杂?无论高净值个人,还是家族办公室、慈善基金、教育基金等LP,究竟怎样才能把First-Time Funds策略运用得当,达到预期的收益呢?

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母基金来完成配置。比如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First-Time Funds 是其差异化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考虑到了上述风险,所以母基金在投资和尽调时务求谨慎,将新机构基金与老牌传统机构基金根据需要适当组合配置,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同时追求提高收益。

尽管市场在未来几年中受资金端的影响可能仍然严峻,尤其对于初创机构,但First-Time Funds预计仍将持续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因为很多的LP从这几年投资的经验中得出这么一条经验:知名度和业绩之间并不总是正相关,那些创造出突出业绩的基金很多都是First-Time Funds。

为了享受到该红利,投资一只具备First-Time Funds策略的母基金不失为好的选择。

提示:

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非宜信官方观点。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承诺与保障。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宜信财富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