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和我的祖国》票房破18亿登顶国庆档之冠,从献礼片到“献礼商业片”?

事实上,这个成绩就算脱离今年国庆档,放在近几年的票房大作之中依旧算得上亮眼。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写稿时间(10月5日下午19时许),《我和我的祖国》上映6天,累计票房超过18亿,排片占比从首日33.9%上升至37.1%,上座率达到29.5%,豆瓣评分稳定在8.0分左右,猫眼预测其总票房将达30.13亿。显然,该片从票房、排片到上座率、口碑等方面均完成领跑,超过同期另两部献礼类型片《中国机长》与《攀登者》,成为国庆档中的最强霸主

事实上,这个成绩就算脱离今年国庆档,放在近几年的票房大作之中依旧算得上亮眼。媒体报道,《我和我的祖国》单日票房连续五天维持在2亿以上,票房增长速度几乎与2018年春节档《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等片持平。电影目前累计票房,除去今年春节档电影,仅次于“漫威集大成者”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与暑期档现象级爆款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

“片长超过两个半小时,但我完全不觉得漫长与无聊。”这是一位普通观众对《我的祖国》(以下简称《我的祖国》)的浅白感受。而这种直观感受背后,或许是《我的祖国》作为一部格局庞大、寓意厚重的70周年献礼大片,却在家国情怀背后以具像化、烟火气的小人物故事映衬出伟大的时代瞬间,最终燃起的全民情绪共鸣。而一部电影一旦达到各种意义上的“全民共情”程度,就获得了票房市场的通行证。

那么值得思考的问题就出现了,作为一部公众刻板印象中带有“伟光正”“假大空”“政治任务型电影”“教育意义浓厚”等负面标签的献礼片,《我的祖国》如何打破桎梏,在宏大叙事里找到了公众视角,完成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或者说,现在公众想看什么样的献礼片?

献礼十年:从“政治正确”到“献礼商业片”

将时间往回拨动,或许可以将2009年视为国内献礼片的一个转折点。

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起点到2009年之前,这30多年间,电影市场在国家每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推出献礼类型电影。如1986年陈凯歌执导的《大阅兵》,电影背景设立在建国35周年国庆前夕,讲述关于参加阅兵式士兵部队的故事;198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在建国40周年之际出品献礼片《开国大典》;1999年建国50周年之际出现的《黄河绝恋》《紧急迫降》等。

这时候的献礼片基本聚焦歌颂时代与国家,制作与创作表露出政治觉悟,“红专正”是*的特色,叙事宏大,电影展现出的主流价值观与社会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电影市场虽然在逐步寻找政治思想表达与商业可看性上的平衡点,但是献礼任务属性往往盖过了商业属性

突破点在2009年,这一年建国60周年,电影市场上出现了《建国大业》《风声》《南京!南京!》等多类型献礼片,电影在歌颂时代与国家历史之余,开始更多追求艺术内容表达,不仅电影明星阵容日益华丽,电影类型更加多元化,内容叙事上也从宏大的英雄历史逐步走向具像的人物。

这其中《建国大业》参演明星达到125人,票房达到3.93亿,成为2000年到2009年10年内票房最高的献礼片。周迅、李冰冰张涵予等主演的《风声》则获得口碑认可,豆瓣评分8.1分,票房超过2亿,在国内掀起了一股谍战热潮,被不少人认为是献礼性质与商业片结合得*的献礼片之一

在这之后《建党伟业》《建军大业》《辛亥革命》等质量政治把控与商业类型片结合日益融洽的献礼性质电影接连出现。电影市场上献礼大片的商业属性开始显露,大体量献礼片上,官方的排片把控、华丽的明星卡司、高质量的内容叙事、长时间电影宣发等成为了标配,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电影背后出品方多以中国电影等国企公司为主。

到了今年,国庆档三部献礼大片上映,不管是电影类型还是叙事表达上都进一步提升,这或许是献礼片与电影商业市场融合的新高峰。《我的祖国》背后7位导演,70年的时间跨度,从建国前夜、*颗原子弹爆炸到女排夺冠、北京奥运会等关键时刻,以7个故事风格迥异的故事将家国与人间烟火结合一起,娓娓道来。

《中国机长》《攀登者》则将献礼属性与灾难极限类型片融合,不管是航空事故中显现出的人性光辉,还是珠峰极限环境下人类自我坚持的精神信念,献礼片类型更加丰富与具像化,拥有了相当的可看性与共情感,在献礼的同时,更是合格的电影类型片。

而献礼大片背后的出品公司,在国营公司之外,传统民营巨头与互联网电影公司也加大了参与力度,国庆档博纳影业阿里影业主要出品了《我的祖国》和《中国机长》,成为国庆档最重量级的玩家。

现在电影市场或许面临这样一个节点,随着电影市场各类商业类型片发展日益成熟与多元化,公众电影审美更加成熟,对好内容拥有更加集中的票房输出能力,献礼片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政治任务”类型电影,而将在商业市场的辅助下,达成家国情怀渲染与商业票房变现的双赢

从英雄史诗到平凡“小人物”

《我的祖国》能够在三部献礼片中脱颖而出,除了类型化与献礼属性的平衡把控,还有一部分原因或许在于电影“视角”——从英雄史诗变成平凡的小人物

在《我的祖国》上映期间,电影内容相关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从#冬冬甩出的泪滴##冬冬披床单举天线#到#葛大爷还是你大爷##刘昊然陈飞宇造型#等,不难看出公众对《我的祖国》电影内容与细节的关注度与讨论度,这种舆论热度里有一种沉浸式的共情感

共情感的产生则由于《我的祖国》聚焦小人物的叙事视角。在国庆前夜反复试验电动升旗装置的工程师们,屋顶上一声通知就举着金属材料四面八方赶来支援的普通民众;原子弹爆炸成功背后矗立着众多不知姓名的科研员,他带着口罩眼神悲伤,在庆祝欢闹的人群里望着一段被命运错开的爱恋;

女排夺冠之时小小的男孩披着床单成为上海弄堂里*的天线拯救者,在飘动的红旗下决定放弃自己的“怦然心动”;香港回归之时钟表师傅在天台上摸着心脏流泪,升旗手拽着绳索的手微微发抖;北京奥运会出现在现场的汶川小男孩,感谢着一个光头红鞋的出租车司机,司机是个不靠谱但善良的父亲;

贫困村里的两兄弟望着才宇宙归来的航天员,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在天空中驰骋的女飞行员,一路像匹野马一样桀骜成长,自由又热烈,最后以自己的方式守护了阅兵……

每个伟大时刻背后,站着的是一个个普通的小人物,这才是《我的祖国》的动人之处,它站在家国英雄与平民生活之间,既在一个个故事里体现时代变化与家国情怀,讲述国家与英雄的伟大,又用一个亲切诚恳视角聚焦时代下蜉蝣般的普通人群,他们是组成时代的基础。而这种平衡感,让电影保持了献礼片的歌颂光环,又脱离了“假大空”的窠臼,让每一个观众成为电影中的“小人物”,情绪共振,形成*的共鸣感。

另一方面,7个故事让《我的祖国》在内容上更有延展性,如《北京你好》带着宁浩式的喜剧色彩,文牧野执导的《护航》展现现代女性的独立自主,徐峥的《夺冠》是从上海弄堂里窜出的通俗烟火,陈凯歌的《白昼流星》则赋予了电影人文气息。相比《中国机长》与《攀登者》整体故事叙事,《我的祖国》以时间为线索的拼盘式叙事在电影市场上性价比最高。

在今年国庆档之后,主旋律献礼片或许会进入一个新阶段。如《战狼2》《红海行动》等现象级主旋律电影,将被摸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论,献礼、主旋律与电影类型的结合、叙事视角的选择有了更多可能,而在受众市场上,主旋律献礼片的覆盖面与票房体量进一步扩大,公众对这类电影的刻板认知被改变,甚至在国庆档、春节档这类大档期之外,也能有更多的票房可能。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影视视频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