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享充电宝的充电自由终结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在大家熟悉的马斯洛需求层级之上,已经被人悄悄增加了两大需求,一个是wifi需求,另外一个则是电池需求,但是在智能手机飞速发展的今天,电池需求却显得更为关键,几乎现在人们出门可能不带钱包了,但是往往都会多一个充电宝,当然也有不少朋友不带充电宝,因为经常会有共享充电宝出现在街头巷陌,大家对于这种一般只要每小时一两元租金的产品非常欢迎,共享充电宝几乎成为了共享经济当中*的类型。
然而,根据媒体的报道,此前,共享充电宝收费几乎都是1元/小时,最近悄然提高到了每半小时就要1元,部分收费达到每小时4-6元,最高每小时收费8元。一家咖啡厅店员告诉记者,“虽然很多顾客反映比以前贵了,但手机没电了还是得借,是刚需。”网友感叹:充电宝自由正在远去!
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从目前国内共享充电宝的市场格局来看,基本形成了“三电一兽”主导的态势。有机构数据显示,2019年共享充电宝市场全年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5亿人次。其中,街电、小电、怪兽、来电4家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8.6%、27%、25.1%和15.6%。这就意味着,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市场竞争程度相比之前数十家甚至更多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不可同日而语,头部企业可以凭借所掌握的市场份额主导定价权。
那么,为啥共享充电宝敢于如此直接的涨价?
共享充电宝为什么赚钱?一般情况下,共享充电宝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租金、押金和广告,随着芝麻信用等互联网征信的全国普及,共享充电宝的押金收入正在消失,租金收入和广告收入成为了共享充电宝的主要收入来源。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显示,整个中国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共享充电企业已经达到了596家之多,可见共享充电在中国的繁盛。
以产品成本为例,一个5000mah的充电宝成本大概是30-35元,包含6个充电宝的柜机成本为1500元,包含12个充电宝接口的柜机成本需要2500元。算下来,6个充电宝柜机的单个充电宝平均成本为285元。这个价格远低于其他的共享经济企业,因此,共享充电宝成为了共享经济企业当中活的*的,再加上相比于其他需求,没电需求真的是刚需,在智能手机电池产业没能取得突破之前,共享充电宝将会有着持续的刚性需求,既然如此共享充电宝才能成为最有潜力的共享经济产业。
二、共享充电宝为啥敢于涨价?
首先,真的是没钱了。2017年是共享经济元年,共享经济几乎成了过去两年一级市场“疯狂”的缩影。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成为一级市场*的“风口”,而共享单车正是这场泡沫的顶峰。2017、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投融资规模分别为1064亿元和469.42亿元。其中,共享单车行业融资规模超过600亿,资本的青睐也让共享充电宝风光无限。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上半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先后获得了十几笔融资,40多家投资机构入局,融资金额超过20亿元。
但是2018年,除了共享充电宝的两大巨头小电和怪兽充电还能有融资之外,其他时候整个行业都难以看到资本的身影,众所周知,共享经济的低价甚至免费依赖的就是风投资本的支撑,如果没有风投资本的支持,在想要保持低价实在是难于上青天,也正是如此,面对着没钱的困局,共享充电宝企业不涨价也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所以不涨价不行了。
其次,他们不怕消费者不用。我们在前文反复说充电需求是一种刚性需求,因为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手机的处理器越来越好,手机的能耗也就必须水涨船高,但是这些年来智能手机的电池技术即使不说是停滞不前,也算是没啥大的进步,所以如果你出门在外,手机没电几乎是大概率事件,这个时候除了共享充电宝救急之外几乎别无选择,这种特殊的消费需求让共享充电宝处于了经济学上的价格弹性极度缺乏的状态,所以即使共享充电宝涨价,在一定范围之内,消费者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第三,回归正常价格也是产业必然。对于共享充电宝来说,之前的确有段时间其使用成本极低,甚至还有过阶段性免费的现象,但是这个策略其实只是共享充电宝在用户需求尚未养成之前的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罢了,可以说之前属于叫做花钱养市场,但是随着市场使用习惯已经逐渐养成,对于共享充电宝企业来说也就没必要再执行这么低价的策略了,所以涨价也就变成了一个必然。
三、涨价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相比于其他共享经济的企业,涨价只是上涨一点,比如说共享单车从一块钱涨到一块五,但是共享充电宝的涨价有些夸张了,之前基本上是一元钱一小时,现在经常是半小时一元,甚至每小时八块钱,这样的涨价翻倍方式感觉谁都受不了。
但是,大家也别过于担心,虽然在整个流量经济进入尾声的今天,必须要通过涨价来弥补之前抢市场所留下的巨额亏损,但对于充电宝企业来说,涨价太多无疑是饮鸩止渴,如果价格再涨上去大多数人又都会回到随身带充电宝的时代,那么好不容易养成的市场习惯就化为了泡影,所以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都在走钢丝,至于能不能把钢丝走好,都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
所以,这个时候各大共享充电宝正在一个痛苦的挣扎当中,我是涨价还是不涨,我涨到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既不让大家觉得没办法承担,又能够确保我的利益呢?毕竟这是一个市场经济的结果,消费者的用脚投票可不是以充电宝企业的意志为转移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