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在中传学电竞

在一个大学二年级的班级里,几乎浓缩了电竞教育和电竞行业的全部希望与困惑。
在一个大学二年级的班级里,几乎浓缩了电竞教育和电竞行业的全部希望与困惑。
就像篮球和 NBA,足球和世界杯,电竞赛事已经成为延长游戏生命周期,*科技感、观赏性的运动项目,其分工复杂的完整产业链又支撑起价值百亿的电竞「眼球经济」。随着资本对电竞风口的吹拂,行业疾速扩张,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电竞行业从业者人数为五万,岗位空缺达 26 万,到 2020 年人才缺口或扩大至 50 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传媒大学于 2017 年开设电竞相关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娱乐方向),这是目前电竞教育浪潮中*具备 211 本科学历认证的专业。*届,一个班级,二十个学生。入学第二年,学校请来了电竞资深从业者作为导师授课,学生们开始全面接触这个行业,他们有了赛事相关的课程,开始深度接触电竞赛事的主办方,还在导师的辅导下举办一些小型比赛。这个班级像是电竞行业通识教育的试验田:公司在探索培养对口人才的合理机制,组建应对电竞行业爆发式发展的后备军;教师在思考如何建构电竞学科,将行业经验转化为更具理论性的学科知识;学生则在决定人生走向的象牙塔,理清自己是否要成为,或者成为怎样的电竞从业者。
*届「吃螃蟹」的选手

身为导师,33 岁的张荣彩在自己*堂大学的「电竞课」上,被学生「怼」了。在他的开场白中,张荣彩预设台下学生「并不了解电竞行业」的判断,这引起少数学生的「逆反」。

尽管他在国内*的电竞赛事公司管理着庞大团队,但要说服这一屋子学生,并把职业经历中真正留存下来的知识与经验传承下去,张荣彩至少还需要整整一个学期。

将他和学生联系在一起的,是这个被统称为「电竞」的行业——曾经是一小撮人心中的「第九艺术」,也是另一群「大多数」口中的不务正业和「电子海洛因」。

漫长的两极化认知持续多年,直到近年来成为资本吹拂下的商业风口。这难免让如今的学生、和曾经的张荣彩,面对每一个标签和评价时都敏感备至、如履薄冰。

在 2019 年 4 月,中国国家统计局等三部门正式向社会发布 13 个新职业,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位列其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电竞行业从业者人数为五万,岗位空缺达 26 万,到 2020 年人才缺口或扩大至 50 万。

从活动整体策划、落地执行,到赛事直播转播、视音频制作,电子竞技运营师涵盖赛事全流程;而电子竞技员如今也不只是参加电竞比赛,还有电竞项目陪练,研究电竞战队动态,提供电竞数据分析等新需求。

缺口之下,一个向行业批量输送人才的电竞教育风口正在兴起。截止 2018 年底,全国涉足相关领域的院校与社会机构超过 50 家——商业机构以电竞培训为主业,推出选手青训、电竞艺考、主播解说培训等服务;本专科院校则开办三、四年学制的电竞方向专业。

与电竞行业商业机构合作,是高校开办相关专业的普遍模式。中传与中国头部电竞赛事公司量子体育 VSPN(以下简称:VSPN)合作,开办了*具备 211 本科学历认证的专业。张荣彩正是来自 VSPN 的业界导师。

2017 年,该专业首次招生,20 名学生通过艺考从 900 余报考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届「吃螃蟹」的选手。

*堂课

今年三月初,张荣彩和学生*次见面了,在中传*届电竞专业方向学生大二下学期的专业课堂上,课程名叫《电竞赛事策划与制作》。

站在讲台上,瘦高个头、留着碎发的张荣彩说话轻声细语,提醒台下 20 名学生准备上课。张荣彩此前没有从教经验。2004 年,兜里装着五百块钱,他便只身坐上开往上海的通宵火车,去参加一家小型电竞俱乐部的队员选拔,由此进入电竞行业。

十多年来,张荣彩有过短暂的职业赛经历,之后在电竞俱乐部做文案宣传,接着开始涉足电竞赛事直播、视频制作等业务,如今是 VSPN OBS 部门的负责人,管理着 150 多人的团队,主导国内重大电竞赛事的策划与执行。

课堂上,为了快速熟悉彼此,张荣彩提议每个同学轮流说说各自「喜欢的游戏类型」,「如果进入电竞行业,感兴趣的就业方向」。此时,一位容貌稚气、厚刘海遮住额头的男同学突然举手示意。

因为对张荣彩开场提及的一个判断略微不满,他弓背起身,磕绊地抛出一连串质问,「您为什么觉得我们对电竞行业了解不多?」「您是怎么知道的?」「是谁告诉您的吗?」教室里,二十多人齐刷刷看向男生,之后又将目光聚焦回讲台,等待老师作答。 

「这不是贬低大家的意思。有不少热爱电竞的年轻人来我们公司面试,尽管顺利入职了,但在我的评价体系里,他们也都是新手,接触行业的东西太少了。」张荣彩说得客套,又笃定。

在张荣彩准备的课程 PPT 里有这么一页,不同颜色的模块划分出一个 VSPN 电竞赛事团队最主要的三类分工——创意策划、赛事制作与执行、项目管理。其中,赛事制作与执行环节涉及的职位数最多,一共 25 个。VSPN 内部实行工作室制,团队独立承担类型各异的赛事,工作室负责人被称作制作人。

于是,张荣彩也把整个班级看作小型工作室,按照同学各自的优势和感兴趣的方向,将每个人划分到赛事制作的不同环节。先期张荣彩会将赛事执行的知识点讲完;接着提出问题由同学分组讨论,上台讲述各自的解决方案;最后领着同学们再策划一场校园电竞赛。

人人都爱打游戏,电竞公司却招不到人

作为中国先批电竞从业者,张荣彩*次导演大型电竞赛事是在 2007 年。那时连转播车都租不起的他仅仅淘了个二手切换台,准备好其他直播设备,就开车从上海出发去到比赛地点武汉。

加上张荣彩,赛事策划组只有三、四人。张荣彩包揽了搬箱子、装设备、上字幕、做动画效果、导播切换等一切大事小情,还独自完成了整个赛事的流程台本。采访时,他伸出手比划了一下,大约一厘米厚。如今,一场大型赛事的成功举办早已不是由几个人构成的草根班子就能轻易拿下。

电竞行业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发展,赛事观众规模动辄便是万人场。2017 年 7 月,张荣彩带领团队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次完成了万人场的电竞赛事执行。2017 年底,同样是万人场,在顺利完成的前提下,游戏厂商对赛事视觉呈现上有了更高的要求。

「项目成本也越来越高,从前是一两万或几十万,现在是上千万,甚至过亿。」张荣彩解释,「行业在快速发展,可业界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还维持不变,人才输送的速度与业务发展的速度完全不匹配。」

张荣彩将 VSPN 的赛事导演分为三个等级——和自己一样成为大型部门负责人,从业经验超过十年的是一代;作为分设工作室导演,能够独立承担千万级以上项目的是二代;负责百万级项目从业经验稍显欠缺的执行导演一般是三代。 

「我花了近十年才培养出三个二代导演,」张荣彩对极客公园说,传统电竞人才就像是师傅带徒弟,这种培养是在项目执行中发掘有潜力的新人,不断给他更有压力量级更高的项目,「可效率太低了,而且现在多数的三代导演,面对百万级的项目都显得吃力。但是潜心培养专业人才,也成为 VSPN 的一大竞争力」。

与高校共建电竞方向专业,不失为一种从根源上提升人才输送效率的办法。学界对电竞行业的发展也保持着关注。量子体育 VSPN COO 郑夺记得,近几年,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艺术学院的老师来公司交流过数次。工作人员领着他们参观赛事制作的场馆,了解赛事策划和电竞真人秀的拍摄流程。

作为学术研讨,VSPN 甚至将其内部作为商业机密的工作表格、赛事执行的技术文档,成体系地展示给他们。在中传课堂上,VSPN 另一位制作人张雨晨曾向同学们展示过一张 Excel 表。文字内容经过模糊处理,密密麻麻呈现了一场大型电竞赛事各环节工作人员需要执行并提交的文档,「一共 154 个」。

老师们了解后「很惊讶」,「没想到一家商业公司能够做成这个样子」。

没有教科书的大学课堂

如今,VSPN 在中传设有四门专业课,除了《电竞赛事策划与制作》,还包括《游戏数据分析》、《电竞赛事运营管理》等。其中,《电竞赛事策划与制作》由 VSPN 的郑夺、张雨晨、张荣彩共同授课。

「作为特聘讲师,张荣彩讲授电竞内容创意,张雨晨负责项目管理,这分别代表了现在电竞行业的两个重点方向。」郑夺告诉极客公园。

正式开办专业方向前,中传动画与艺术学院举办过一次研讨会,期望明确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问题。会议由学院副院长主持,与会者包括郑夺、中传游戏设计系主任陈京炜,以及学院十几位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如何保持应用性与理论性的平衡,保证传授的知识具有可验证性,是整个讨论的重点。

手游流行初期,「移动电竞是否是电竞」曾在业界和学界引发争论。很快,《*荣耀》、《绝地求生》等一批游戏出现,配套的电竞赛事成型,这个问题已无需再议。

某高校电竞专业教师告诉极客公园,央视曾去他们学校拍摄电竞相关纪录片,也跟拍了不少电竞选手和俱乐部,片子完成后大半年没播,等到放映却发现原来拍摄的素材都过时,「根本不具备代表性」。

去年 11 月,为期八周的《游戏数据分析》开课,郑夺是主讲老师。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备课。郑夺毕业于北京大学,尽管在学术研究方法有学习,在项目管理上有经验,但也曾被「如何将电竞行业观点归纳得更经典」这一问题困扰着。

比如,他给电竞赛事总结了四个属性——普遍性、科技性、对抗性、观赏性。上课提及时他会特别指出,「我这么归纳也可能是不全面的,以后说不定会有第五种」。

讲到「游戏公司为什么要做赛事」,他又会逐个邀请学生发言。「这样可以延长游戏寿命」,「有利于推广品牌」,「能够增加用户粘性」...... 集思广益一圈后,郑夺再慢慢引导学生得出了一个更加接近本质的结论:性价比——「请明星代言,制作游戏相关的动画、综艺,都可能实现这些效果。但办比赛,会是所有方法中,从付出和回报角度考量,性价比最高的。」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方向,下设的专业课都还没有通用的教材,学院和 VSPN 商讨的解决方案是先出教义,再出教材。 「这个领域其实有点行业推着学术研究在走」,中传游戏设计系主任陈京炜告诉极客公园,「如果想做好电竞,光知道导编播技术是不够的。你还得理解游戏,了解游戏产品,思考游戏原理。」

可电竞方向专业与传统的游戏专业也有差异。后者注重游戏本身的开发,在产业链最上游,而电竞则是向游戏产业的下游延展,关注运营本身,重在电竞赛事、电竞项目的策划、执行等。

关于二者的异同,陈京炜这么解释,「对电竞行业而言,游戏是一个素材。如何设计这场比赛,其实是一个更大的游戏,是脱离电子游戏之外人与人之间的竞技。」

「进行时」的艺术

策划比赛是电竞方向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在还没正式开设电竞专业课的大一上学期,张荣彩班上的学生就策划了中传首届《绝地求生》校园电竞赛。比赛持续四周,先在线上进行,对决出几支强队后转到线下。

场地设在学院二楼的电竞实验室,那儿有两排电脑,有解说席。他们还租借了专业级摄像机,以及可以向电脑传输摄像信号的导播中控台,甚至拉到了赞助。看上去,这场比赛成功举办了。

只是,赛事流程复杂,成员之间因经验不足出现了项目进展无序、效率不高等问题。比如,外联团队拿到了斗鱼直播的推荐位,却没有及时与直播团队同步。

直播负责人原计划在 B 站上开一个直播间,「这样直播的要求低,除了我,班上同学都可以上去练练解说」。斗鱼加入后就必须找更专业的解说员,解说时还得口播广告权益,比赛要按点进行,参赛选手无法按时进入赛场都可能成为直播事故,「这就给我增加了一倍以上的工作量,因为越多细节进场,对赛事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

电竞比赛是「进行时」的艺术。选手、观众、临场状况,都是不确定的。

比赛过程中,一项流程哪怕延误了几秒,都会让张荣彩感到难捱。「我们现在培养人才,就是把之前踩过的坑告诉你们」,课堂上他对学生说,「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你们有机会体验脑子白掉的状态。在这种突发状况,很慌的时候,能不能随机应变,快速找出解决方案」。

选手落座,机位信号正常,直播即将开始时,插在字幕机上的 U 盘却意外地无法读取。一旁的张荣彩瞬间「脑子白掉了」。这是他 2007 年*次导演大型赛事时遇到的突发状况。

同事见他愣着,觉察到异样后凑过去询问,「怎么了?」张荣彩话也说不出。同事再问,他才回过神来说明情况。两人反复拔下 U 盘又插上,终于读取成功。当时神经紧张到*,张荣彩说,一下就想到最坏的打算,「我完蛋了。我的职业生涯今天就走到头了。」

「电竞人」该有的能力

人才培养速度赶不上业务发展进度,这常常让张荣彩感到力不从心,因为他要干预的工作过于细致。

张荣彩所在的 OBS 部门,往往是几个赛事同时执行,比如,《*荣耀》职业赛进入筹备阶段,他得深度参与整个赛事策划环节。《皇室战争》的赛场开始搭建,他还得去到实地,盯一盯舞美效果。新项目谈判时,客户也希望他能出席会议,对赛事主题调性把关。

行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化机制尚未建立,也直接影响着电竞赛事业务开展。郑夺将过去的电竞行业比作「经验电竞」,「之前大家都是凭经验做事情,很少在做完项目之后反思其中得失,并为新项目吸取经验。这直接导致一个项目刚开始的那几天,制作、转播水平会下降,过段时间可能才会恢复。」

如今,VSPN 一边在高校探路电竞行业的通识教育,一边也在公司内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走「专业电竞」之路。今年四月中旬,OBS 部门抽空举办了一次集体会议。面对 150 多位同事,张荣彩宣布了他的公开课计划。

每年年底,张荣彩都要例行与部门每一位同事交流二十分钟,谈谈对部门的看法并提出改进意见。这几年,不断有年轻同事提出希望学习更多新东西。于是,张荣彩决定在内部设立公开课。一共十几门课程,除了基本的办公知识,还有涉及电竞赛事策划与执行各环节的技能培训。

张荣彩将该计划分三个阶段执行,耗时三年。*阶段,不设门槛,同事自由选课,*要求是各部门的负责人必须坚持开课。第二阶段,公司会组建教育团队,对课程培训进行管理,并加入员工考核结业体系。第三阶段,将这套体系与员工的职业升级体系挂钩。就像在公司内部开设了一个电竞专业。

多数时候,张荣彩都在比赛举办地驻扎,成为中传的业界导师后,有课的周六他都得飞往北京,用一下午的时间给学生分享行业知识。*次与同学见面,他说起电竞行业需要真正具有「原动力」的人才。

这是一种能力,要求职业的电竞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喜欢上一款游戏,抓住它的核心玩法,找到竞技技巧,并思考以怎样的赛事形式呈现出来。

经常有这样的年轻人,来 VSPN 面试,会讲自己对电竞喜欢,想投身这个行业。张荣彩却说,他们当中有不少都难以走得长远,因为对某一类游戏抱有信仰,在没有做到这款游戏相关的项目时,便对整个行业产生失望。

「失败」的电竞运动员

2004 年,只身去到上海,张荣彩的目标是成为全国最厉害的电竞选手。俱乐部选拔方式很简单。与网吧最厉害的人打一局《魔兽争霸 3》。对手是网吧网管。在网络卡顿的情况下,张荣彩还是一路碾压赢得胜利。

他和四位年纪相仿的孩子一同租住在下雨还会漏水的毛坯房里,每天从早晨八点训练到晚上十二点。除了打游戏时必要的战术交流,他们很少闲聊。三餐是白米饭拌超市买来的凉菜,穿破烂衣服。「现在想想还挺苦的,」张荣彩说,「那时从来没想过要回去」。

成为全职电竞选手近一年,他是各种网吧赛里的「*」,直到输掉一场专业级的电竞比赛,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天赋的局限。

那是 2005 年,河南省举办电子竞技运动会。决赛地点在石家庄。五百人的场馆座无虚席。主办方请来国家队里的解说员。比赛有开幕式,选手次第入场与观众挥手亮相。

张荣彩没见过这种场面。对决时,坐在赛场中央,听着周遭的加油声,他根本没法集中注意力,手脚止不住颤抖,额头直冒冷汗,脑子一片空白。

「整个过程就像梦游。」张荣彩迅速输掉了比赛。坐在回上海的火车上,手捧第二名的水晶奖杯,一想到临场时的巨大压力,心态崩溃的恐惧,他便清楚了,「我可能不适合打真正的职业赛」。

还是学生时,张荣彩爱「折腾」。除了玩游戏,还自学编程、美术,他做过游戏论坛,为这个网站设计了 一套金币系统和皮肤。决定终止电竞职业选手的道路后,他找到了更合适的角色——俱乐部「后勤」,设计队服、LOGO、宣传海报,还兼职做电竞内容,涉及游戏视频制作,赛事转播等。

张荣彩 2007 年作为总导演的首次尝试实际并不成功。他将赛事台本发给团队成员,可是没人看,更别提按照台本流程走,赛事效果自然不如预期。他并没有放弃,直到等来 2009 年安徽马鞍山的电竞比赛。

这场赛事的策划任务落到张荣彩肩上。张荣彩说,「成长都是被打击过来的」,除了更充分的准备,他还努力调整沟通方式,让自己看起来像个老成的大人,「看别人时,至少眼神不会因为含羞闪躲」。

比赛持续三天,张荣彩几乎没合眼,直播后台他的工位下成箱垒着红牛和王老吉。一切都在按着台本走。直播流首次使用了 800K 的带宽推送,分高清标清两个频道。他精心策划的赛后发布会也顺利进行。

看到游戏论坛里,有人发帖称,「这次直播是我看过的比赛里,最清楚的一次,比韩国的还清楚」。张荣彩知道,他成功了。

「失败的运动员」在这一刻决定:这就是他自己的终身职业了。

我们这代人

时下,人们对于电竞职业和专业依然错在不少误解。在课堂上,起身质问张荣彩的学生也是出于这层误解的担忧,害怕老师认为「我们只喜欢玩游戏,看电竞比赛」。

他叫胡一凡,1998 年出生,广州人。四岁时,母亲单位组织游戏比赛,打 CS(Counter-Strike),他被选中上台,窝在沙发椅里,由母亲托着后背,像个小大人似地用小手按鼠标,敲「WSAD」字母键。这是他人生中*次玩电竞游戏。高中时,他与一群电竞爱好者发起广州高中电竞联盟,还筹备了*届广州高中电竞联赛。

当得知中传决定招收游戏策划和电竞方向的学生时,胡一凡的*反应是「像是给我定制的专业。」他果断放弃了原本「中规中矩」的人生计划,读个经济或者历史学专业,上普普通通的大学。「像哥哥姐姐一样,毕业后留在广州,由家人安排一份工作」。

可大家庭的意见里,「否定」曾占据上风。「那些长辈对这个专业不了解,所以对这个领域的发展,就业的前途都很担忧」。「不了解」是常态。后来,拿着艺考申请表,胡一凡找学校领导签字盖章。对方问是什么专业,「我说游戏和电竞的。他还吓了一跳。因为没听过」。

在中传的课堂上,郑夺曾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多数人对电竞还不了解,对电竞行业甚至存在误解?一位同学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回答,因为他们大多数都不是成长在电竞的年代,只有当我们这代人成熟起来,电竞可能就会成为一种常态。

话音刚落,铃声响起,课程结束。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极客公园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游戏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