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文化不断崛起,潮牌蓝海也迎来更多参与者。这柄双刃剑的另一面,潮牌假货市场可谓鱼目混珠真假难辨。
以鉴定品牌真伪为核心的C2C平台--毒,吃了一波红利的同时,正陷入投诉风波。
截止3月22日,黑猫投诉服务上涉及毒APP投诉量达1051起之多。投诉缘由多数为销售假货、客服服务态度差、物价上涨后不给发货等。在此期间,多家媒体试图联系毒APP官方,并未得到其正面回复。
毒APP是球鞋交易第三方规模*、起步最早的平台,主要为质检产品环节起到为产品背书作用。背靠虎扑,获王思聪助力,其消费者却频繁收到假货。
2018年11月9日,王思聪发微博力挺毒APP,称该APP为“买潮牌和鞋保真且便宜”。事后不到一个月,普思资本入驻毒APP股东列表,直接持股2%。
此时,无论是毒APP还是王思聪本人,陷入舆论泥沼。3月8日,熊猫直播官宣破产。事发两个月前,王思聪投资了毒APP,紧接着迎来一波“投诉潮”。
倚靠虎扑、普思资本,毒还能脱离“售假”风波吗?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投诉风波
号称“艺术家平台”的毒APP,近日负面消息不断。在黑猫投诉平台,涉及毒APP的投诉量平均每天增加十余条,仅3月15日当天投诉量增加近20条。目前,关于“毒APP”总投诉量达到1051起,已回复1026起,已完成601起。
铅笔道记者随机调查“315”当日的投诉情况,物品价格上涨、不给发货情况有2起,物品真伪问题有6起,产品差价问题有2起,客服服务问题有12起。另外,还包括充值毒币未到账、虚假宣传等问题。可以发现,售后服务是主要问题。
一名消费者通过毒APP以889元价格购买一双adidas Ultra Boost 4.0xParley Carbon 海洋之心,42.5尺码,自负顺丰邮费23元。收到鞋试穿后发现小半码,寻求客服更换时,被告知毒APP是第三方平台,所有商品由卖家提供,平台收货入库提供质检与鉴别服务,因平台本身没有库存,所以不可以更换。当买家提出联系卖家要求,客服回应:“抱歉,因保护个人卖家隐私不能给您联系方式。”还给出建议,如果确实不想要这款商品,建议在买家以卖家身份在平台出售。
毒APP作为一款第三方软件,在货品交易中赚取服务费。知情人士告诉铅笔道,毒不仅向买家收取5元鉴定费,还会向卖家收取9.5%佣金,还有保证金,一般一双鞋收5%-9.5%佣金,也会在鞋价基础上收取保证金,具体数据不太清楚。一旦发现假货,保证金全部扣除。
如此看来,毒APP建议买家作为卖家在平台销售球鞋,可以在不进行售后服务的情况下,得到另一笔收入。同样一件商品,再次收取佣金、保证金,向买家收取鉴定费,以此循环。球鞋二级市场从业者宋思宇表示,收取佣金在球鞋二级市场交易算是一种行规。
除了售后服务广受诟病,产品差价过高和售假也是毒APP的主要问题。铅笔道在黑猫消费者服务平台看到,消费者晓彤(化名)在毒APP平台上按照2299元价格订购一双鞋,全款下单一周后,卖家通知不能发货,已取消订单,货款将全额返回,还包括58元补偿金。
值得注意的是,物流动态显示卖家已发货。截至3月15日,晓彤订购的球鞋鞋价已经上涨500元,此时,被告知订单已取消。
毒APP上消费人群多为球鞋爱好者。二级市场交易衍生于球鞋文化,高价购买球鞋一部分是为了穿,一部分有保值投资目的。
夹杂投资属性,鞋价自然会浮动。一双鞋在两三日内浮动数百元司空见惯。宋思宇戏称:“关注很久的鞋有一天突然发现降价了,赶紧买入,买入后价格很快又涨上去了,跟股票一样。”
限量版球鞋具备收藏属性,数量有限,故而形成卖方市场,导致假货层出不穷。近日有网友反映,在毒APP上买了一双NikeAirmore液态银,收货后立刻拿到潮流运动装备的社区“get”上鉴定,发现该产品为假货。
事件过后,毒APP官方发布声明称,因仓库质检未核实出商品鞋盒与鞋子不匹配,用户购买后对此在线上鉴别,导致线上鉴别师出于负责人态度,认为商品鞋盒与鞋不匹配,存在拼图嫌疑。虽然此款鞋不属于假货,但对于平台的过时表示抱歉。涉嫌产品目前已经从毒APP上下架了。
另有网友爆料,毒APP被发现卖假货后,将其封号,并给了300元“封口费”。
作为球鞋交易第三方平台,质检产品环节起到为产品背书的作用,消费者频繁收到假货,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宋思宇向铅笔道透露,毒APP的鉴定师不需要坐班,客服拿到产品后,按照标准拍照,再将图片传给鉴定师鉴定。仅通过图片鉴定球鞋真假,出现误差概率自然增加。
球鞋真伪需要人工鉴定,从业者也多为球鞋爱好者。据了解,鉴定一双球鞋耗时十分钟左右,识别度较低情况下,需要双次鉴定,或多个鉴定师同时鉴定。一般通过看、摸、闻的方式,也会舔,不同胶水味道不同,特殊材料舌头触感也有略微差异。在业内人士看来,毒APP通过图片鉴定真伪,难免有失偏差。
然而,毒APP不是*次被举报涉嫌售假。有网友在公开社交平台发文,全球限量5000双的“YEEZY350满天星”,在这款APP上显示销量居然有5658双。
相关人士曾对此表示,鉴定师每天至少看600双鞋,多的时候一千到两千双,基数增大之余,鉴定错误概率也会增加。
一系列事件导致毒APP口碑不断下滑。不久前,“毒APP涉嫌售价”登上微博热搜,网上关于该平台负面消息铺天盖地,多家媒体联系毒APP,并未得到其正面回复。
用户增长快致问题频发
“晒出你中的毒”,文艺格调的宣传文案对于毒APP当下来说,似乎一语成戳。
借助NBA的扩展,底特律互联网交易平台StockX塑造的球鞋转卖文化渗透到全国各地,互联网加持下各类球鞋关注度激增,球鞋文化渗透世界各地之余,假鞋的疆土开拓到每一片市场,卖家也会因为庞大数量而难以辨别,极易造成判断失误。
“中国版StockX”毒APP面临巨大考验。毒APP为虎扑旗下公司,在国内球鞋收藏二级市场排名中位列榜首。它是国内最早出现的鉴定平台,拥有早期国内Sneaker BBS用户资本,并且具备社交属性。该软件在国内安卓端下载量达493万次。毒APP平台权威性受到大众认可,国外进口的球鞋基本都要通过它,其也是国内球鞋迷们鉴定鞋真伪的*鉴定平台。
随着用户数量激增,毒APP内部人员配备、管理面临巨大考验,鉴定质量问题被不断放大。
毒APP页面显示平台有15位鉴定师,其中包括2名实习鉴定师。
专业的鉴定师在鉴定时难免有漏网之鱼。业务扩大之余,每一次误差将被无限放大。
此外,售后服务一直被用户诟病。毒APP上架时是一个球鞋社区,还有免费鉴定服务,即便后来调整为收费,也依旧每月有一次免费鉴定机会。贾思宇认为,毒APP融合了类似于闲鱼等二手平台优势,为球鞋做鉴定和背书,最后发货给买家,赚取鉴定费和差价。这样一家平台本身不具备电商属性,其服务标准会弱一些。
球鞋鉴定最早为民间行为,由虎扑达人自发形成。从最初不受管理,到后来受平台控制,同时牵扯买家、卖家利益,管理一旦出问题,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
王思聪又失手了吗?
毒APP引发的关注热度,与其背后股东王思聪不无关系。经历过熊猫直播破产,王思聪此次出手投资毒APP,被外界看做再遇“灰犀牛”。
熊猫直播官宣破产前两个月,王思聪投资毒APP。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1月,一家名为天津汇德信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机构进入了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毒APP)的股东列表。该机构持有毒APP 2%股份,背后为王思聪100%持股。
王思聪对毒APP的支持不仅限于投资。去年11月9日,王思聪发布一条*微博,关注其本人和毒APP官微,将从转发中抽取一人赠送旗下电竞战队IG的全体成员战靴,同时还表示该APP“买潮牌和鞋保真且便宜”。
经过王思聪的安利,毒APP包括球鞋二级市场真正从小众文化圈走向公众视野。凡事有利有弊,毒APP负面消息和王思聪的投资也被放于公众视野之下,外界质疑不断。
擅长投文娱、体育赛道的王思聪,选择在繁荣的球鞋市场下注,不足为奇。毒APP占据国内球鞋二级市场主导地位,同时收取佣金和鉴定费还没有额外支出,成立四年,外界猜测其已实现盈利。
公司盈利方面仅是猜测,虎扑上市或许是王思聪看重的一点。从企查查了解到,毒APP起步于2015年7月,在2018年10月,虎扑入驻该公司股东列表,持股15%。
二者关系不仅是股东这么简单。毒APP大股东及法人杨冰,系虎扑APP联合创始人及股东之一,在虎扑直接持股4.98%。毒APP雏形实际系虎扑论坛球鞋板块,凭借无偿鉴定方式在用户中享有较高知名度,故而毒APP成立并深耕“专业球鞋鉴定”。
背靠虎扑,自然有机会享受平台红利。时间拉回两年前,2017年初,虎扑曾经在国内提交过上市申请,但上市失败。证监会当时给出的理由是:“发行人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周转率下降,业绩波动较大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和净利润的差异较大,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存疑。”
虽然虎扑暂与上市无缘,但在2018年1月,虎扑获“国家队”中金公司6.18亿元融资,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体育产业独角兽。此外,它还投资了不少体育衍生公司。
当前,虎扑已形成电商平台+线下赛事IP+体育投资基金+特有文化论坛的综合性平台,加之与吴亦凡互怼等事件,虎扑代表性的直男文化正值高速扩展中。
目前国内球鞋二级市场尚不成熟,依靠虎扑的毒APP,无疑具备先天优势。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一家球鞋鉴定平台,买家频繁收到假货,会对品牌带来毁灭性打击。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曾对媒体表示:毒APP准球鞋这一细分市场,将之做精做专,而且提供了鉴定服务,为产品质量背书,这个平台的生存是没问题的。但要发展、扩大融资甚至IPO,则有不小的天花板,平台仍需进一步加强内功,提高自己的正品检验能力以及售后服务水平。
对于毒APP而言,背后大树并不意味着可以舒服地坐享其成,如何修炼好内功,才是其*的挑战。
12464起
融资事件
5984.33亿元
融资总金额
7710家
企业
2453家
涉及机构
693起
上市事件
8.39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