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7.0版本上线快一周了,有褒有贬。这也正常,任何产品在升级迭代之后都会有争议,所谓众口难调,不过如此。
产品是产品经理的映射,微信是上帝的映射。看微信的变化,不如看张小龙的变化。
最新版本的微信,有三个最直观的变化:UI、看一看和即刻视频。
UI体现的是视觉功能,它跟审美相关,有人适应有人不适应,都很正常,习惯就好。反正我觉得比以前简洁、明亮多了。
当年有人问张小龙,微信何以能胜出。他的意思大概是说,市面上找不出第二个能把功能压缩到如此少的社交产品了。虽然后来张小龙否认追求“克制”,但力求简洁确实是微信的一贯原则。
从产品的设计初衷,我更愿意把看一看与即刻视频合并同类项。但在说这两个新功能之前,先说一说“克制”。
张小龙对微信的功能选择,一直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消息已读”这个功能,从国外的WhatsApp、Line,到国内的陌陌以及早年的米聊,都是标配。但张小龙从一开始就拒绝了这个功能,他的解释是:不能在满足一部分用户需求的同时,去伤害另一部分用户,要留给用户“撒谎”的权利。往大了说,这叫尊重人性;往小了说,这叫不给用户压力。
张小龙说,产品经理就像上帝,负责搭建游戏规则,然后用户怎么玩,是他们的事。产品经理是产品的上帝,用户是用户的上帝,谁也不给谁压力。
但看一看和即刻视频正在打破这个规则。
先说即刻视频。据说这是腾讯推出的第15款短视频(产品或功能),也是微视之后微信平台(请原谅我用平台这个词)又一次短视频功能尝试。
但即刻视频没有像微视一样,直接放到朋友圈,而是通过用户头像做了次级隐藏。当你点一个人头像上的小蓝圈,就会看到TA的小视频,这时即刻视频的po主也会看到谁进来了,但进来的用户彼此看不到。
新版微信的开机音乐用的是莱昂纳德·科恩的《In my secret life》,非常文艺范儿。其实即刻视频呈现的就是一个用户的“秘密生活”:你去看了TA的小视频,你不知道谁还来过,但主人知道你来了;表面上是你来到了别人的家里,其实是主人在屋顶上看你;主人没有秘密可言,但你有。
记得以前有人讨论过,为什么微信相册不能显示访客的痕迹,如果显示,就比“消息已读”功能还要激进,典型的“满足一部分人、得罪另一部分人”的举措,满足用户偷窥的欲望是顺应人性,但把“偷窥”的证据留给别的用户,就是反人性。
为什么在朋友圈点赞、评论没有压力?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环境,用户不会有“私闯民宅”的压力。即刻视频更像主人的卧室,谁来过,TA全知道。
当然,我觉得这不是即刻视频或者微信短视频功能的*问题。*问题在于,短视频归根到底比拼的是有趣、好玩、打动人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制作和传播这类视频,即使有这个能力,也需要运营。
而微信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天生就是与运营相悖的;换句话说,不是张小龙不喜欢套路,而是微信的产品属性根本就容不下套路。在快手、抖音之前,那么多短视频平台,很快都被算法运营和人工运营打败了,原因在于中心化平台就需要运营(不管哪种运营)。
而在微信这种去中心化平台上,内容的运营基本靠群发红包来解决,但它和平台无关,不是说谁发的红包多谁的内容就一定获得平台流量支持。自古套路得人心,撒尽红包泪千斤。
再说看一看。这也是我的朋友圈里看到最多的一个功能吐槽,很多人表示小红点会引发强迫症。这些吐槽的人大部分是爱挑刺儿的媒体人,他们并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但看一看确确实实给用户带来了压力。有人说朋友圈转发文章也会获得点赞和评论,但这与看一看是两码事。朋友圈获得的是别人对你的赞同,看一看是别人对文章本身的赞同,别人赞不赞同、赞同多少次,其实跟自己关系不大,当然也就不需要反复提醒。
现在的看一看,更像收藏功能的社交化。之前我们觉得好看的文章,直接加入收藏夹,但很多时候会忘了看。现在看一看的一个功能就是不断提醒你谁谁谁也看了,有种课代表催交作业的感觉,你说压力大不大。
有人说看一看功能会给公众号带来新的流量,对于微信这种体量的产品来说,无论哪个位置给点流量,都够内容创业者们喝一壶的,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如果来自看一看的流量增加了,必然会导致原先朋友圈流量的减少。用户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在看一看贡献了一个阅读量,就不可能在朋友圈继续打开阅读,反之亦然。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流量转换。
新版本上线之后,张小龙发了一个朋友圈,分享了一段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对于这段话,张小龙的亲密好友和菜头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就是说微信7.0版本所做的新功能,用户在没有开始使用的时候,不会受到任何骚扰,也不会遭遇各种提示,原来该怎么用现在还是怎么用。但偶然间发现之后,用户又能瞬间融入其中,就像新功能一直在那里一样。”
用户不使用这些新功能的时候就没有骚扰,但在使用新功能之后,究竟是融入其中还是受到干扰,就是个问题了。张小龙说过,*的产品是用户用完了就走,即用户来了 — 用户用了 — 用户走了 。但用户不敢来了怎么办?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就四个字:心外无物。你未看那花时,你的心在花身上就没有动,此时心和花都处于沉寂状态;你看那花时,你的心在它身上,你的心就动了。所以关键是心在哪里。
心外无物的意思就是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身心、自己做自己的上帝。为什么呢?王阳明还有另外一句名言:破山贼易,破心中贼难。
山贼好理解,就是活生生的叛军、敌人、草寇;心中之贼不是有形的敌人,而是人的七情六欲。
新版微信上线前一周,张小龙在腾讯员工大会上引用贝佐斯的名言:善良比聪明重要。其实就是说产品不要释放人的心中之贼,不要试图做用户的上帝,不要让用户成为自己的奴隶。
但在王阳明看来,善良和聪明并非是二选一,善良是一种动因,聪明是一种结果,即格物致知。所以套路也好,算法也罢,都不是用户自困于心的借口。
过去一年,微信乃至腾讯内部,都把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平台看做“山中之贼“,但微信这次改版前后,可以看出一种情绪正在滋生,即山中之贼已经变成心中之贼:他往东,我偏往西。对待产品的态度不再是用户需要什么,而是与对手有何不同。微信承载了太多不该承载的东西——我说的不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