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挑战社会禁忌话题的印度电影来到中国。
继去年《摔跤吧!爸爸》以近13亿票房的成绩成为印度电影打开中国市场的敲门砖后,印度影片来华的脚步便不曾停歇。从《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到《起跑线》、《巴霍巴利王2:终结》、《厕所英雄》、《苏丹》,以及近两个月以来的《嗝嗝老师》、《老爸102岁》,今年的院线几乎每隔一个月就会有印度影片的身影。
这次接棒的《印度合伙人》与号称“改变6亿印度女性命运”的《厕所英雄》相似,同样是致力于改变印度女性的命运。
早在今年一月份,《印度合伙人》便已在印度上映,所得票房是《神秘巨星》的两倍之多,国内最开始定档于今年五月份,因故才一直拖延到了今天。与《摔跤吧!爸爸》和《厕所英雄》类似,该片同样聚焦于印度女性的生存现状,不同的是,它更加直白得将话题放置于对女性的尊重问题上,进一步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放在票房市场,上映两天的《印度合伙人》票房突破两千万,听起来似乎还好,可反观同期上映影片《龙猫》已突破五千万,上映九天的《海王》高居排片榜首,票房不太强势可口碑渐热的《狗十三》稳居上座率榜首。印度电影热似乎正在退烧。
《印度合伙人》:
男性视角下的“护垫革命”
国内观众上一次见到阿克谢·库马尔是在《厕所英雄》中,那一次他为了爱而建厕所,这一次,依旧为了爱的他制作起了护垫。
众所周知,印度人民对宗教以及文化传统十分尊崇,女性地位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究竟有多低?在《印度合伙人》中,每当女性有月事来临,她们所面临的是被“隔离”般的驱逐,不能进屋,不能和男性有身体接触,更别说接触外界,被认为是污秽和罪恶象征的月事仿佛“洪水猛兽”。更糟糕的是,她们连生理卫生都无法被保障,因为护垫在印度是昂贵的进口货,所以用不起它的印度女性只能用布条甚至树叶和石灰。
男主人公拉克希米虽然知识水平并不高,但他却清醒地意识到要生理卫生对女性的重要性,于是他为自己的妻子买护垫,甚至是自己亲手去制作。为心爱之人更为上亿印度女性着想的举动,却让他身陷四面楚歌之中。
妻子、妹妹、母亲、邻居,身边的亲人望而生畏,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无法理解他的行为,家人更因乡邻们的嘲讽而倍感羞愧,一个个的离开他。因为在印度女性的思想观念里,“作为女人,没有任何疾病比羞耻更严重”。
没人理解,连直接受益人都羞于使用护垫,但拉克希米依旧没能放弃,决心要把妻子的羞耻变成尊重。他离开家人并远离家乡,在异乡利用自己的生活智慧,经过反复不懈的实验,最终研发出能够制作护垫的低成本机器。在这一过程中,他结识了自己的合伙人也是护垫的首位使用帕里,护垫也以“帕里”的名字命名。
同时,在解决印度女性生理问题之余,拉克希米的生产小作坊也为诸多女性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件“一石二鸟”的事令他的“护垫组织”从一个村庄扩张到另一个村庄,最终他的行为不仅得到了认可,也令印度女性重拾了尊重。
电影中的故事是短暂的,现实中的故事还在发生。
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印度合伙人》,其男主人公原型是印度企业家Arunachalam Muruganantham,正是Muruganantham发明了低成本的卫生巾生产机,才改变了印度农村女性的卫生观念和习惯。影片在印度上映期间,Muruganantham在推特上发起了一项护垫侠挑战:“没错,我手里拿着的是护垫,这没什么好羞愧的,月经是自然的生理反应。请复制粘贴这段话,向你们的朋友发起挑战,拿起姨妈巾拍照吧。”这段他收纳护垫的视频一经发出,便引来诸多印度明星的转发支持,其中包括国内观众所熟知的阿米尔·汗。
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中,《护垫侠》在印度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女性生理卫生革命。印度女性集体发起运动,40多万人签名抵制“护垫税”,引起了各社交媒体的广泛关注,甚至惊动了印度总理莫迪。终于,今年7月21日,印度政府取消了有关护垫的税收政策,《印度合伙人》将意义延伸到现实。
“美国有超人、蝙蝠侠、蜘蛛侠,我们有护垫侠。”正因为以影片中的拉克希米和帕里为代表的人在不断坚持着,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印度女性获益并改变自身命运。所以,这部影片还有一个更能凸显主题的名字:《护垫侠》。
走下“神坛”的印度电影:
“激情褪去后的那一点点倦”
去年,由阿米尔·汗主演的《摔跤吧!爸爸》不仅刷新了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尬舞”的固有认知,还以近13亿的票房掀起了国内电影市场的“印度热”。
不难发现,从去年大热的《摔跤吧!爸爸》到今年的《神秘巨星》《起跑线》《厕所英雄》和《印度合伙人》,印度电影*的特色之一便是题材上的锐利和无法复制。《摔跤吧!爸爸》直击印度性别差异所带来的问题,《神秘巨星》揭露印度家庭家暴问题以及女性的地位,《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大谈宗教弊病和民族矛盾,《起跑线》涉及印度教育困境,《厕所英雄》和《护垫侠》则都是对印度女性待遇和尊重的探讨。
其实印度电影与中国的结缘并非从这几年才开始,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两亩地》、《流浪者》、《暴风雨》等多部影片便已在中国公映,后由于政治原因有所中断。1971 年,随着《大篷车》的引进,印度电影再次出现在中国的银幕上,但好景依旧不长,经过漫长的沉寂期,直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的出现,印度电影才重新燃起中国市场的热情。
自2014 年,中印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印度共和国新闻广播部关于视听合拍的协议》后,印度进口片的份额得到提升,印度影片逐渐成为中国院线的“常住人口”。
显而易见的是,印度电影以及极强的社会话题,甚至是国家真实事件触动着更大范围的观众,并在中国市场引起关注。但并非每一部印度影片都能在中国市场成为爆款。
回溯今年印度影片在华表现,《摔跤吧!爸爸》后,印度电影在华票房便以抛物线状呈整体下滑趋势。口碑还在,但类似《摔跤吧!爸爸》以及《神秘巨星》的高票房现象已不复存在,印度影片的平均票房已经回落到了1亿左右,甚至小几千万的低水准。
印度电影具有较高的口碑是不争的事实,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引进到中国的印度影片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和社会话题度,或是笑中带泪、或是揭露贫富差距、或是关注女性生存,万变不离其宗的主题设定已然中国观众熟知“套路”并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更别说文化壁垒严重的历史题材影片,在国内更是悄无声息。
此次的《印度合伙人》同样立足于印度民情,同样具有很强的话题性,但随着以往影片的铺垫,且碍于社会文化壁垒的存在,中国观众被激发的大多是体恤,而并非共鸣甚至共情。
观众早晚都有疲倦的一天,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从最开始由新鲜感催生的热情,到如今的反应平平, “印度电影”四个字快速走上神坛,又极速走下神坛,这四个字已不再是票房保证,而是成为了影市“激情退去后的那一点点倦”。
“印度热”冷却背后是印度影片一股脑跟风盲目引进的反噬,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实题材影片的补足。今年,《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等现实题材影片票房口碑的双双站立,提升了大众对国内该类型影片的信心。如今,观众所期待的已不是他国的现实题材影片,而是“中国制造”。
10727起
融资事件
1376.66亿元
融资总金额
6511家
企业
1886家
涉及机构
185起
上市事件
1.18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