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北京达美中心KeepLand,极少露面的KEEP副总裁李金一给虎跑团的体验者做了一次分享。有人问“keep的财务模型并不好看。寒冬仍在继续,1.27亿美元的融资,烧的是投资人的钱?”李金一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在推美好的生活方式,关键在于做这个事情有没有希望。如果看不到希望,财务模型做得再好,投资人也不会投。”
KEEP获得1.27亿美元D轮融资是在今年年中,2018年7月。未来发展重点在线下健身房KeepLand和AI智能健身硬件两方面。
原本以为潮流健身市场不会再有波澜。没想到,11月,全球健身投资巨头LVMH旗下基金L Catterton收购威尔士健身尘埃落定,再次让业界哗然。成立于1996年的威尔士健身是中国*的健身俱乐部,见证了健身房粗放发展的20年。这次并购,除了交易层面的意义,更意味着中国健身房迈入精细化运营的新起点。
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文旅(ID:hetunwenlv)梳理发现,相比其他行业的萧条,健身行业的资本反而更加热闹。10月-12月融资频现,“健身”、“线下运动空间”、“潮流”成为关键词。
中国这个健身渗透率不到1%的国度,“牛市炒股,熊市健身”的逻辑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和线下空间有关的,都成了资本标的
潮流健身领域的*波变革是在2014年。
线上变革,由一位从170斤减到130斤胖子引起。他在健身过程中,很烦恼——不知道如何从杂乱的健身知识中选择合适自己的,也不会科学安排健身计划,更缺乏同伴的相互鼓励。他是keep创始人王宁。
线下变革,由一个爱跑马拉松的孕妇、一个爱乐高玩具的闷骚建筑师、4个偏胖又偏瘦的技术宅引起,他们是超级猩猩的创始人。
“我们几个聚在一起吐槽,为什么健身就一定要办年卡,为什么一早上起来没有健身房开门,而加完班健身房又关门了……于是,我们用集装箱造了一个24小时营业,按次付费,还能搬来搬去的健身房。”超级猩猩联合创始人夏靖龙指着自己的肌肉告诉河豚文旅(ID:hetunwenlv),“我就是以前那个最胖的。”
显眼的黄色、夸张的猩猩,十分抓人眼球。2015年,5元/时的健身仓风潮被带了起来。让人意外的是,别人跟风而上,超级猩猩却转了方向,主推团体课。
夏靖龙解释说,倒也不是健身舱不赚钱,而是需要开放式主动邀请入驻,如果进入社区,还需要和物业沟通,真正落地时的困难非常多。“团体课的工作室只需要每年交一定租金,面积更大,容纳的人更多,核心在于分享的意义。”
慢慢地,消费者渐渐习惯了单次付费的模式,健身的热度再次升温。2017年,健身行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柒号主场、VBROS简体体育、V+Fitness、蜂狂运动等传统健身房资本活动也比较密集,中高端健身会所连锁机构*体育正式登陆新三板。超级猩猩、乐刻、悦动圈等新型健身平台均获得上亿元的融资,迈入*梯队。与此同时,觅跑、公园盒子等健身仓也获得资本青睐。
“说到底,健身行业的本质还是零售。”超级猩猩的A轮投资方,复星锐正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思齐告诉河豚文旅(ID:hetunwenlv):“当时(2015年)体育行业并不是投资热点,选择超级猩猩是从消费的角度来考虑的。”
消费是一个永无止境,且寻求无限接近*解的路程。大逻辑是根据不断出来的新消费需求,去满足它,中间的更迭和替换,总会有很多机会。
缩小到健身行业,也是如此。分析健身市场的商业模式:一种是传统健身房“办卡+私教”的模式。弊端在于除了少数极自律的人,只要去过传统健身房的人,都有过被教练推销的经历,而最终的结果,一年也去不了几次。一种是类似keep通过线上方式沉淀用户,它们的变现除了会员,还有周边产品。目前来看,这个领域还没有发现现金流很好的。还有一种是偏B端,类似莱美那种,专门向健身房或者教练输出课程,以此触达消费者,这种模式被验证走得通。
2018年,消费往线下回归。购物中心、酒店、商业综合体等业态都在求新求变。特别是商业地产,对于能自带流量的业态十分欢迎。往往还会以较低的租金来吸引入驻。
河豚文旅(ID:hetunwenlv)以“健身”“融资”关键词搜索发现,2018年全年33笔融资中,13笔集中在下半年,特别是在11-12月。无一例外地,均有健身、线下空间、潮流的属性。
从上图可以发现,与健身相关的业态都有资本进入,比如,家用跑步机品牌小乔;健身数据服务商iWOD。融资轮次上,仅有Peloton处于F轮,它以销售智能健身单车为主,配以健身服务和视频教学。D轮的有keep和ClassPass,前者是线上APP+线下空间+智能运动硬件,后者是健身O2O。C轮有Liking fit、Aaptiv、健康猫,三者分别是提供智能健身场馆、音频训练课程、共享运动社区等服务。风靡一时的健身仓处于A轮前后。
除了健身仓、零售团课,投资者关心的还有两个新业态:1,让用户玩游戏的同时健身。比如,FitXR健身公司早前推出的游戏化的健身应用程序BoxVR,BoxVR的客户平均每次锻炼的时间在27分钟,所有用户累计消耗了近6000万卡路里。2,电脉冲健身,即通过这款产品给身体通上电流,在20分钟内完成一套简单的健身动作,达到常规健身2小时的效果。比如,ZESPEED和K-EMS。
河豚君分析各家健身项目的纵深方向,基本是以线下空间为切入口,往社交、零售、周边等方面发展。
落地线下的生意,到底有多性感?
“成本300万,3-6个月回本。”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具有潮流健身属性的舞邦,向河豚君给出了这样的数据。舞邦是以跳舞健身来切入线下,主要业务是舞蹈培训,基于已经签约的30位舞蹈KOL,吸引重度垂直粉丝,以次卡或者月卡的方式,每次课80分钟。
“今年每个会员的月消费成本是2000元,一家店成本是300万,3-6个月就收回了成本。”舞邦创始人KOKO告诉河豚文旅(ID:hetunwenlv),未来还将根据线下空间面积的大小,分为大舞邦和小舞邦,扩大规模的同时,培养腰部舞蹈艺人。
夏靖龙告诉河豚君,团操课算的是每个店一年服务的人数,“目前超级猩猩是14万人/年/间”。
超级猩猩上团体课的价位有69元、89元、129元、159元4个档次。69元,一般是莱美的团体课体系,教练的主要是做配音演示。小堂课分布在后面几档价位中,可以获得更多更精细的教练反馈。大课可以50人一起上,小课15人左右。从早上7点30,可以排到晚上10点,一天差不多12节课。
河豚君算了一笔账:单店来看,团体课,以*标准69元/人来算,14万人,年收入将近1000万元。
团操健身这一赛道上,今年获得融资的还有XONE运动空间、练遇健身、shape等。
另外一种落地线下的是相对比较小巧的健身仓。河豚君算了算,以5元/时算,年收入将近5万元。相比团操健身模式,健身仓占地面积小,10个健身仓的面积才抵上一个团体课的面积。在空气比较差的地方使用率较高,但工作日上班时间闲置率较低。
现金流好,固然性感。投资人觉得更性感的,可能还在于这份事业未来的希望有多大。
李金一提到了keepland的一组数据:已服务的用户数2万人,消耗的卡路里总量6.355万卡,全年平均满客率85%,最远用户到店距离481km。此时keepland落地不到一年。
KEEP APP上显示,keepland单次约课的价位分别在49元、59元、79元、99元4个档位。一个keepland空间可容纳人数最多20人,按照85%满客率来算,一个keepland一节课的营收*833元,一天11节课,收入9163元,年收入约340万元。
这么算起来,随着线下健身房数量增多,现金流十分可观。“我们落地keepland,盈利并不是*诉求。”李金一解释称,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诉求得到满足后,需要升级,keepland是给用户带来新的空间,同时也为了探索城市新型运动空间的可能性。
空间也并不局限于商业地产。keep已经与威斯汀酒店合作,住酒店的用户打开酒店电视,就可以跟着一起练。“用更广泛的用户平台,提供无边界的服务。”
当然,也不是只要开了线下店就能获得高回报,也有门庭冷落,现金流不行,仅昙花一现的。健身行业的本质还是在内容端。内容足够好,能成为中国的“莱美”;消费者转化为忠实粉丝,又能打破C端的天花板,进而生长出“生活方式”、“基础设施”等其他可能。
萧条时期,健身的人真的会多吗?
河豚君特意去新型健身房体验了一番。早上7点30分,Naki已经换上了健身衣,摆好了杠铃等健身器械,坐等开始。这是她自从认识超级猩猩,4个月内练习的第100节课。“我和同事坐在猩猩对面的沙拉店里,边吃边看猩猩里面挥拳的人们,一见钟情。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她觉得“在运动中获得了快乐”。多位超级猩猩的用户告诉河豚文旅(ID:hetunwenlv):“音乐响起时,我忘掉了一切,纯粹地投入到运动的快乐之中。”
除了消费端,我们来看看行业从业者:2018年中,苹果公司高管李金一,来到完成1.27亿美金D轮融资的Keep,担任副总裁,负责keepland业务线。Keep同时招募了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秦曾昌博士,担任Keep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刚刚获得融资的XONE健身,是左驭资本董事总经理韩泽跨界成立的。Shape健身,是李宁跑步事业部总经理曾翔跨界创办。
时间线拉回到2015年,阿里集团高管韩伟受到美国健身行业现场的冲击,回国创办了乐刻运动。
再来看看大势:按照正常的思维,大家手上没钱了,自然而然会导致健身房续卡率降低、用户到店率下降,进一步引发健身房入不敷出,结局只有关停、或者卷钱跑路。
但运动健身行业这几年有两个变化:1,传统健身房“办卡+私教”的模式逐渐被“零售”替代;2,整体风向是往实体经济发展。而且,中国是一个健身渗透率不到1%的国度,健身的寒冬远远没到。
英国和美国,早已验证了“牛市炒股,熊市健身”的逻辑。2008年经济危机时期,社交网站健身自拍开始兴起,各种带有fitness的tag开始接管社交网站的时间线,秀肌肉成为一时潮流。曾做过相关研究的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Jamie Hakim教授解释说:“高级白领们原来秀工作业绩的方式不行了,改秀健身肌肉成果。”
美国健身市场的变化数据更为明显。金融危机的2008年前后,美国健身房的会员数在2007年和2009年大幅下降,但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开始增长。2012年的美国健身房会员数再一次下降,是因为2011-2012年美国经济的复苏。
健身,是寒冬里*还保持热火朝天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