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20岁了。
2018年11月14日,腾讯发布了2018年Q3财报,这是腾讯20岁生日后的*份财报,也是腾讯在宣布重大架构调整,正式对外宣布开启转型之路后的*份财报。
起承转合,在腾讯的这一轮周期里,2018年的这份Q3财报,敲下了腾讯“承”字的*个字母。
游戏:魔鬼与天使的共同体
2018年第三季度营收805.95亿,同比增长24%;净利润233.33亿,同比增长30%;经调整净利润197.1亿元,同比增长15%;备受关注的游戏业务收入258.13亿元,环比上季度增长2.42%,成功止跌——市场给出的反馈是:超过预期。
但问题依然是存在的。
2017年,腾讯全年收入2378亿元,其中网络游戏贡献约97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1%。
半壁江山,游戏业务对腾讯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清楚。2018年3月21日,腾讯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那份财报里游戏收入的环比下滑,开启了腾讯股价暴跌的路途。
那之前,腾讯是香港市场毫无疑问的“股王”,2017年贡献了港股市场9.57%的成交额,占恒生指数比重10%(恒生指数权重上限)。
那之后,腾讯的股价开始走下神坛,一度从最高点跌落47%,市值蒸发了2300多亿美元,被市场看衰一再下调目标价。很多媒体还在用着“港股*大盘股”来称呼腾讯,但事实是,在这份Q3财报发布之前,腾讯占恒生指数的比重已经跌破9%,在全部成分股仅仅排在第三位,单纯从权重来讲,已经落后于友邦保险和汇丰控股。
游戏为腾讯写下神迹,而后又将它打落神坛。财报发布后,马化腾、刘炽平、首席战略官James Michelle和CFO罗硕瀚等公司高管一同召开财报电话会议,几乎把一半的时间都用在了解答游戏业务相关的问题上。
James Michelle说,腾讯的游戏审批仍在推进中,未成年人对公司的手游营收贡献不是很大,因此不会对公司的业务造成实质影响。但就市场预期的结果来说,游戏监管依然是压制腾讯股价*的因素。
3月2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游戏申报审批重要事项通知》,所有游戏版号的发放全面暂停;8月30日,教育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对网络游戏实施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10月,关于手游成瘾的报道一路甚嚣尘上……
8月13日仅上线六天的游戏大作《怪物猎人:世界》被勒令下架整改,停止游戏售卖。这让腾讯WeGame平台的野心遭遇重创,最终三季度腾讯端游业务给出了收入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4%至124亿元的成绩单。
过去一年腾讯砸下重金运营并推广两款“吃鸡”游戏,但受限于新游戏版号审批暂停,这两款游戏却无法进行商业变现,已经开始成为吞噬腾讯资金的产品。同时原版《绝地求生》在Steam平台的热度也有明显下滑,日活跃用户数从高峰期暴跌超过7成,FPS类游戏短生命周期的特质依然没有改变。
近八个月过去了,游戏版号依然没有开闸,强监管的环境在未来几年中预期也不会有改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腾讯想要往前走,就得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找到新的增长点。
转型新战场:云计算打响*枪
当我们把目光从游戏,放到整个财报。
从财务角度来说,这是一份相对中规中矩的成绩单,真正把增长率放在过往几年中看,这份Q3的数据并不能说是亮眼:以收入增长来说,同比24%的增速,是腾讯连续13个季度以来的新低,经调整后净利润增长环比也只是持平。
整份财报真正的亮点,是收入结构的披露背后,腾讯在业务布局上昭然若揭的野心与调整——此前一直并未单列的“腾讯云”和“腾讯支付”,这次开始走上台前。
三季度,腾讯“其他业务”收入为202.99亿元,同比增长69%,主就是要来自于支付相关业务和云服务,腾讯甚至*次在财报中单列并强调了公司云服务的营收数据。
即便前三季度腾讯云的营收只有60亿元,刚刚超过阿里云第三季度56.67亿元的单季收入,要在这一领域赶上阿里云的市占率,对于腾讯来说依然任重道远。但中国的云计算领域,三大运营服务商(电信联通移动)之外,剩下的巨头玩家也就只剩下BAT和华为。腾讯云要增长,首先面对的则是是金山、华云、世纪互联这样的对手。
毫无疑问,优势是压倒性的。
云计算撑得起一个曾经市值万亿美元的亚马逊,自然也能撑得起其他的公司。更重要的是,国内云计算市场本来就还没有迎来爆发,无论是阿里也好,华为也好,百度也好,国内所有厂商在这一领域营收的*数值都还不算太大。
更强劲的可能是支付:腾讯移动支付的日均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50%,与二季度相比增速加快,其中线下日均商业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长200%。加上此前腾讯已经宣布商业支付笔数占总交易笔数的比例过半,微信和小程序给腾讯支付带来的巨大优势仍在发挥。
当腾讯终于将目光从游戏转向云计算,转向产业互联网,所看到的是巨大的增长空间,和依旧留存的机会。收入结构调整的背后,是腾讯转型的号角。
逝去的流量红利:从To C到To B
每一个企业家,和行业研究者都知道,没有转型是一蹴而就的。
2018年的腾讯过得并不太顺利,业务承压,股价暴跌,八年之后再次面临舆论环境恶化,甚至被人指责组织僵化,没有梦想。
每一家企业的路途都不会是一帆风顺,腾讯也遇到了属于它的波折。而这份波折背后,是整个互联网流量红利期的逝去。
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随着全球互联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增长越来越慢,社交软件也就越来越接近它们的天花板。而对于腾讯来说,由于微信未能真正走出国门,因此它的天花板,或者说用户上限,差不多就是中国的人口数。
在腾讯的Q3财报中,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为10.825亿,相比6月增长2.34%,它仍在增长,是一个好消息,但它增长的越来越慢,可能会是不得不去面临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当这份月活已经到了10亿的体量,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我们需要打一个问号。
这意味着,在腾讯的主战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是一个“存量博弈”的局势,而且这个局势已经初见端倪——
以头条系App来说,根据Questmobile提供的数据,2017年7月腾讯系App总使用时长占总用户时长的54%,到了2018年9月,占比则降到了47%。头条系App占比则上升到了9.7%,在14个月里,头条挤占的用户时长,几乎就是硬生生从腾讯一家切过去的。
以前是大家一起做蛋糕,做得越大越好,人人都有的吃。而现在是蛋糕做好了,接近定型了,要分而食之。
在互联网世界有一个概念,叫做“增量打流量,存量打质量”。当局势走到了此消彼长的博弈之时,腾讯对于流量的收割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舒服”,要比拼的环节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和精细,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流量是腾讯的根基,中国互联网巨头中,腾讯成为了流量红利期逝去时,*的“受害者”。
而当局势已经迫在眉睫,从To C到To B,成为了腾讯必然的选择。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刘炽平说,假以时日,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我们相信,这些产品一定会发展出各式各样的商业机会。
绕不过的问题是,无论是云计算这样的新的增长点,还是视频业务这样用来抢夺流量的武器,腾讯的先期投入,势必会影响到一段时间内公司的整体利润率。许多年前,贝索斯说,只要相信你的产品能够给带来用户带来价值,就不要太过在意短期资本市场的波动。
因为资本是残酷而嗜血的,但价值是永恒的。
所以刘炽平说“假以时日”——是的,腾讯需要时间。需要时间去调整,去重置,去走上新的冒险之旅。
所有的转型,都是一场“历劫”,伴随痛苦的取舍和决断,成为一场脱胎换骨的重置,乃至重生。腾讯正在跨出它的舒适区,但没有任何一样突破是在“舒适区”里完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危险”被称为*的“机会”。
2018年Q3财报只是腾讯完成组织架构调整后的*份财报,未来会有更多的变化出现在这个巨头身上,如果以腾讯最擅长的游戏做比喻,20岁的鹅厂,正在重置参数,开启一条全新的故事线,会打出怎样的结局,还要留待腾讯人亲笔书写。
而我们或许可以一同盼望——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21076起
融资事件
4358.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589家
企业
3213家
涉及机构
509起
上市事件
6.27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