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中国人可能都不太熟悉这个名字,西尔斯(Sears)。
这家曾在美国曾占据主导地位的零售巨头,在经过十几年的业务衰退以及市值缩水后,终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预计将在本周日晚或周一早些时候申请破产保护。据知情人士透露,经过长达一周的激烈谈判,西尔斯的出借方已经同意提供 5 亿美元贷款,以保证货物的正常供应,并支付员工在假期的工资。
向所有人出售一切
一个多世纪之前,西尔斯开创了「向所有人出售一切」(Sell everything to everyone.)这一商业概念。
1886 年,西尔斯开始向铁路上的工作人员销售手表,这项业务很快扩张成了一个巨大的邮购业务网。邮购业务处于鼎盛时期的西尔斯,有一份长达 1000 页的邮购目录,销售鞋服、工具、玩具、房屋、墓碑,甚至是可卡因和鸦片。
从很多角度来看,西尔斯都像是一个世纪前的亚马逊。它通过邮政服务将商品送达到美国的偏远地区,通过位于芝加哥的一个面积接近 2000 平米的仓库进行集中式的仓储和运输。二战后,大发战争财的美国,中产阶级对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西尔斯马上通过开设大量的零售店完成了自身的规模扩张。美国人开始到西尔斯拍全家福、更换轮胎保养汽车,购买冰箱、洗衣机等「潮流电器」。这种「一站式」的购物体验直到今天都被零售行业奉为圣经。
通过提供丰富的商品种类和灵活的销售模式,西尔斯成为了美国零售业历史上的明星公司。在 20 世纪 60 到 70 年代,西尔斯与企业内各级员工分享了这一成果,上至管理层,下到收银员,都拿到了公司的利润分红,并获得了股票期权,乘着公司股价飙升的势头,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二次革命
「盛极而衰」似乎是一切事物发展运行的*规律。
西尔斯也没能逃过这样的命运。它在 80 年代被沃尔玛、家得宝等运营方式更科学、效率更高的大型零售企业超越。到了 90 年代,沃尔玛通过抓住「食物、生活日用品采购」这一场景,通过极高的运营的效率和更低的价格,俘获了大量消费者。另一边,家得宝则在家电和电动工具领域蚕食着西尔斯的市场份额,但西尔斯仍拥有包括 Kenmore、DieHard 在内的一些知名品牌,以及一些地处黄金地段的商铺。
之后,兰伯特改变了西尔斯的后半生。这个没有任何经营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经验的基金经理,在 2003 年控制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名为 Kmart 的零售企业。一年之后,Kmart 收购了西尔斯。
兰伯特宣称自己的策略是推动西尔斯从实体零售的时代,快速进化到数字时代。他计划关闭大量的实体店铺,并将这部分节省下来的资金和出售资产获得的资金用于投资线上零售业务。在过去的 10 年里,西尔斯关闭了超过 1060 家实体店铺,雇佣的员工数量也从 10 年前的 30 万减少到今天的 68000 人。
可惜的是,这次「壮士断腕」并没有给西尔斯带来重生,转向线上零售的策略执行起来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面对亚马逊这种在技术层面几乎碾压一切对手的科技巨头,西尔斯的落后是难以追赶的。在投入了大量资金后,因为技术层面的落后,西尔斯在线上零售领域所占的份额还不足亚马逊的零头。
无可避免的消亡
西尔斯不是*家倒下的零售业巨头。
无论是著名的梅西百货、玩具反斗城,还是连锁书店 Border's Books,在网上购物的冲击下,实体零售业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寒冬。西尔斯曾看到了电子商务的未来,坚决转型,但这最终仍只是一场无谓的挣扎。
西尔斯的大部分资产都被兰伯特卖给了一些他参股其中的公司,他同时也是西尔斯*的债权人。作为一个「对冲基金」经理,永远考虑到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并平衡风险是他工作的本能,但这也注定了他无法带领这样一个陷入危机的巨头,走出阴影。
因为兰伯特控制着西尔斯的债务以及公司本身,他可以强迫西尔斯出售商店,将西尔斯的资产转让给他控股的其他公司。在 2015 年,他就通过这样的运作,将西尔斯用作门店的价值 27 亿美元的地产,卖给了他投资的另一家房地产公司。这些价值已被榨干的商店变成了其他形式的商业地产。
由于现金不足,西尔斯在本周一需要支付 1.34 亿美元的债务。同时,它的总债务在 9 月底达到了 56 亿美元。它的濒临破产,是传统的实体零售业走向不可避免消亡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看到你真正喜爱的一家公司最终倒闭是令人伤感的一件事。」77 岁的前西尔斯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他在西尔斯工作了 24 年,现在领导着一个退休工人协会。更困难的还有那些目前还在西尔斯工作的中年工人,一名正在西尔斯供职的 55 岁的卸货工人表示,她几乎没法赚到足够的钱以维持生计。
西尔斯的股价在*时的 2007 年曾达到 120 美元,上周五收盘时,其股价为 40.7 美分。这是历史和行业的车轮碾过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