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金贷监管政策正式落地,无固定场景、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的现金贷业务迅速降温,资本的眼光再次投向了场景消费分期市场。
然而,与2015年、2016年众多平台抢滩教育、医美等场景不同,这次资本重返场景分期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
原先多如牛毛的现金贷平台,转型做场景分期的寥寥无几;
原先在教育、医美等领域大肆扩张的头部平台,如今也放慢了进军的脚步;
曾经接入上千家教育机构的百度金融开始战略收缩,只做头部商户和优质二线商户;
曾经的教育分期巨头贷贷熊也离开了场景分期市场。
无论是小平台的望而却步,还是大平台的战略收缩,都源于场景分期中风控工作的艰难。
B端风控是大隐患
2016年年底开始,频频出现教育机构跑路的情况——深圳网云、深圳海纳、深圳深软三家培训机构,骗取学员办理教育分期,随后跑路消失;学员报名北京崇文尚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培训,结果人去楼空,课没上一节,贷款却要还。而这些情况,症结在于B端的风控失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商户拓展阶段准入不严。在各大平台跑马圈地的时代,为了抢夺商户资源,教育机构的话语权被逐渐放大:新登记注册、还没有实际业务的公司被准入;只有工商注册,没有办学许可证的公司也被放过了。
虽然这种简单粗暴的拓源方法可以帮助平台快速拓展市场,但由此带来的B端风险问题会在随后爆发:平台失联、虚假宣传等问题层出不穷,中小型培训机构的培训水平成疑导致退款事件频发,影响平台形象。
例如,从事商务英语线下培训的北京环球拓业教育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环球拓业”)在2016年10月被曝出校区关门、联系人失联等情况,而根据天眼查数据,早在该机构失联前,已经涉及33起培训合同纠纷,并因广告违规收到处罚。
(2)未能及时发现培训机构的经营异常。平台在接入商户后,并未对商户进行风险监控,对于商户的法律诉讼、法人变更等异常情况不够敏感,使得部分欺诈商户接入平台后有机会偷梁换柱、瞒天过海。
例如,环球拓业在2016年8月18日上市新三板后不久,即更换环球拓业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而新上任的法人此前仅是该公司的大堂经理。而在上市前,环球拓业的经营情况一直处于下滑趋势,至2015年已经处于亏损状态。
因此,完成工商信息变更两个月后,环球拓业公司的突然失联其实是早有征兆的。如果平台能及时分析这些异常的变化,尽早做好应对策略,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平台在经济和信誉上遭受的损失。
综上可见,建立不受商户拓展影响的准入制度,以及实时反馈的企业风险预警系统,是做好B端风控的基础。对于有问题的商户坚决拒入,对已准入商户实时跟进经营及舆论情况,方能把好B端风险的闸门。
C端风控仍需加强
“十秒审批”、“一分钟下款”……这些为了方便客户、改善用户体验的审批方式,正在进一步加剧场景分期的风控难度。具体来说,风控难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线上审批带来的欺诈风险。为了追求高效、低成本,许多平台取消了线下审批流程,转而通过上传相关信息进行线上审批。虽然部分身份信息,如身份证、视频等难以造假,但所分期的项目、金额,以及与商户签订的合同却难辨真假,因此给了骗贷大军可乘之机:部分商户也趁机与贷款中介勾结,通过签订假合同帮助急需现金的人贷款,从而使平台遭受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线下审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运营成本,但完全放弃线下意味着丧失了判断用户是否具有消费意愿的能力。如考虑到用户体验必须放弃线下审批,应当在线上风控时跳出身份信息、信用信息的局限,尽可能多地考虑到用户的行为及意愿,综合判断用户是否有欺诈风险。
(2)风控丧失独立性。部分平台的业务部门为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倒逼风控部门放松审批力度,提高审批通过率,如医美分期在前期有着七八成的通过率。然而,高通过率带来的并不一定是高回报,还有可能是高不良率。由于场景分期的目标群体不算十分优质,因此风控端的放松无异于一种自杀行为。高通过率只能逞一时之快,只有有效控制不良率才能保证平台的持续稳定运行。换句话说,健全风控制度与规则,减轻通过率对风控的要求,才能真正发挥C端风控的作用。
随着现金贷监管趋严以及政策对消费金融的扶持,消费金融尤其是场景分期重新被视为一片蓝海,年内已经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宣布将布局教育、医美等场景,只不过各家的行动显得谨慎了许多,过去几年的经验教训也在警示着后来者,金融的核心是风险控制。
21224起
融资事件
4358.73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657家
企业
3214家
涉及机构
510起
上市事件
6.48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