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ofo全球大撤退:共享单车最终还是巨头大战

世上本无谈不拢的生意,只有谈不拢的价格。ofo一边高喊独立,一边待价而沽。

  “这次战役尽管我们失利,但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将战斗到底。”丘吉尔在敦刻尔克撤退之际,战斗到底的演讲振奋人心。

  随着诺兰导演迷人的时间叙事,观众沉浸于不同的战争画面,跟着此起彼伏的枪声、炮弹声展开一场逃生游戏,一起逃离敦刻尔克。虽然是撤退,但我们将战斗到底。或许这场不同于常规战争的方式,ofo创始人戴威并不陌生。因为,ofo正在大撤退。

  8月14日,美国圣地亚哥市当地媒体KUSI NEWS报道,ofo将于8月31日全面退出西雅图市场,45天内退回用户押金。所有单车将以3美元/辆的价格回收,ofo称不会续约。

  看来,ofo去意已决,它走进了自己的敦刻尔克时间。

  ofo大撤退

  西雅图并不是ofo撤退的*站。

  近日,ofo宣布将在两个月内减少在澳大利亚两个城市的业务,并着手关停澳大利亚业务。继而,ofo小黄车还被爆出将暂别德国市场,计划中止多数美国业务,以及宣布停止中东地区的业务运营。至此,ofo小黄车进入全球20个国家的200座城市的海外战略开始走向收缩。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近期ofo将从印度、以色列、中东、澳洲、德国、美国、西班牙、韩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撤出或暂停业务。

  ofo海外折戟。

  回过头来看,海外扩张不失为一个非常棒的 to VC故事,在共享单成为当红炸子鸡的那些年,正因为有这样一个一个故事,资本的源头活水不断注入。

  从2016年的8、9月份的B轮融资开始,ofo和摩拜二者的融资步伐,几乎是前脚进,后脚跟的节奏。B、B+轮之后,几乎相隔不到一个月,C轮和C+轮融资又尘埃落定,在短短八九个月的时间里,ofo和摩拜的已经完成E轮融资,双方累计融资超20亿美元,各自在超百亿元资金的加持下,续写共享单车神话。

  被资本裹挟的成长最终还是要回到原点,摩拜如此,ofo更不例外。

  在困顿之际,在多方资本的撮合下,摩拜27亿美元为自己的归宿划下句号。与此不同的则是ofo的一波三折,一是面临资本困局,二是卖身否认三连。似乎命途多艰背后,藏有戴威的倔强,还有更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保住有生力量?好比敦刻尔克大撤退之际,没有船,如何完成撤离的使命?

  裁员,压缩业务线乃ofo首要应急之策。

  ofo联合创始人于信曾公开承认,5月中时,ofo裁员目标是从1.2万降到8000人。因为智能锁的普及和对人工需求的减弱,大量的运维师傅被“优化”,总部也裁员500人。

  根据新京报的报道,多家自行车供应商表示,2017年底ofo已经停产。5月6日,上海凤凰发布公告说,去年ofo计划向其采购的订单,只兑现约了40%。飞鸽也表示从去年开始,ofo的订单量至少降了一半。

  一边是全面收缩战略,一边是等船来。

  撤退之船

  ofo撤退保全,却卖身传闻不断。

  6月底,有消息称ofo已经“卖身”滴滴,于信当时在朋友圈回应称,作为董事会成员,并没有听说这个事情。

  7月30日,36氪报道称,ofo和滴滴的谈判或已接近尾声,ofo和滴滴在7月份已经就收购一事有过多次接触。不过,双方现在还在就收购的价格持续拉锯。除了ofo在官方微信号的否认声明外,于信在微信回复称,不存在的事。

  8月3日上午,又有媒体消息称,滴滴与蚂蚁金服联合出资收购ofo,作价14亿美元,同时还将另外承担ofo的2亿美元债务。于信的这次回应显然有些失去耐心,他在朋友圈转发这则消息并写道,“总想搞大新闻,可惜是假新闻。官方声明我都不想发,太假了。”

  最近一次来自ofo的否认是针对滴滴旗下共享单车品牌青桔将要替换ofo的传闻。8月11日,中国经营报报道,ofo涉及的收购谈判已经接近尾声,收购ofo的公司以滴滴为主。滴滴还有意将投放市场的小黄车置换成自己的品牌青桔。对此,ofo回应称,内容完全虚构,保留诉诸法律权力。

  总之,这场滴滴、ofo、阿里之间的三角游戏仍会上演。

  不管之前如何产生裂痕,滴滴要做中国大出行一站式大平台,在两个轮子的战场上势必有所作为。如果单纯从日活的叠加来看,滴滴3000万日活加上ofo的4000万,7000万日活谁人能敌?简直通吃出行这条线。

  然而,阿里一方对生活服务的觊觎,饿了么都抢下了,难道还差一个ofo吗?在消灭ofo的不确定性上,阿里布局了永安行和哈罗单车,暴露出来的是来对共享单车市场的心里阀值。即便是万年老三,有总比没有强。

  世界上没有谈不拢的生意,只有谈不拢的价格。ofo一边高喊独立,一边待价而沽。

  今年5月,戴威在公司内部会议上提出“victory”行动,目标是全面实现盈利。之后,ofo在商业化变现方面动作频繁。从取消了全国20个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动开始,到不断试水了车身广告、信息流服务。今年6月,ofo在遵义召开内部战略会,提出“蜂巢战略”,计划要打造三大体系:“效率蜂巢”解决成本和运营问题、“信用蜂巢”解决用户规范问题和打造一套自己的信用体系、“服务蜂巢”解决用户服务和商业化的问题。

  即便尝试怎样的变现方式,共享单车最终还是巨头之间的游戏。

  ofo的确错过了*的“卖身”时间。

  据相关数据显示,ofo一共完成了9轮融资,涉及阿里、滴滴、蚂蚁金服顺为资本经纬中国等近20多家投资机构,累计融资额超过20亿美元。截至2018年3月,阿里巴巴对ofo的投资额为3.43亿美元,持有股份约为12%,据此推算,ofo最高估值约30亿美元。但是根据近日“滴滴与蚂蚁金服联合出资收购ofo,作价14亿美元”的传闻,其打了个五折。有摩拜27亿美元的红线,ofo不好脱手是真。

  滴滴自我孵化了青桔单车,阿里扶持了永安行、哈罗,ofo的救生船今安在?

  战斗到底

  “战争不是靠撤退赢得的”丘吉尔如是说。

  在大撤退之时,用了九天时间,奇迹般地保存了33.8万人,但是,这其中的代价是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士兵”是战斗到底的砝码。现在,对于ofo的投资者们来说,可能面临的一是戴威“战斗到底”的倔强以及赔钱的风险。

  自2017年年底,ofo公司内部陆续被爆出资金链紧张及挪用押金的问题。根据财新报道,截至2017年12月,ofo账面上可供调配的资金仅剩3.5亿元,挪用30亿元押金。2018年1月,腾讯新闻曾报道称,“ofo账户可用资金仅剩下不到6亿,若按ofo每月4亿—5亿元的人员工资和运维等支出、及持续流出的押金计算,ofo手上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ofo均站出来辟谣,称将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戴威在3月份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先后两次将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换取阿里巴巴共计17.7亿的融资来为ofo续命。

  与此同时,ofo还要花去每月高达约3-4亿元的运维(包括维修、调度)成本,还不包括3000多名员工的工资。根据全天候科技在5月份的报道,截至当时,ofo或许只支付了供应商欠款(30多亿元)的20%,3月份的融资根本撑不了多久。

  ofo陷入一种囚徒困境。

  然而,美团旗下的摩拜单车则是另一种光景。

  当ofo收费之时,今年7月摩拜宣布全国免押金,并打出“环保”的旗号,宣布展开废旧单车100%回收再用计划,在上海计划回收至少10万辆旧车,同时不少于5万辆新款“三文鱼”摩拜单车已经开始散落在上海的各大地铁口。

  “回收是真,加大铺车的力度也不假”一位业内人士戏谑地说。

  共享单车市场似乎开始复活了,最直观的感受是颜色有开始有变化,除了橙黄,还有青的,蓝的。当满大街堆满共享单车或是残破,或是状况不一的“僵尸车”时,有人质疑,这门号称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生意会持续多久?

  2400多年前,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有句名言,在战争中,*个倒下的是真理。但是,在战争中,*个站起来的,同样也是真理。

  ofo不是前奏,也不是序章。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共享出行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