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药神》热度还没过,北京文化的市值已经22天蒸发42亿,看片买股的该冷静了!

对于影视公司而言,在内容制作上发力,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使公司未来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大,才会让股民持续看好公司的股价。

  

  爆款电影成就暴涨股价,但看片买股已成历史。

  7月3日,《我不是药神》通过点映就拿下当日票房冠军,作为《药神》主要出品方以及主要发行方的北京文化,因为影片票房的强力表现,股价从6月21日的9.44元,到7月5日收盘,一路蹿升至14.52元,11个交易日涨幅达53.81%,市值暴增36.73亿,而同期深证综指却累计下跌了6.73%。

  上映后第二天,北京文化股价上涨到15.97元/股,丝毫不亚于去年《战狼2》上映时北京文化的股价盛况。但在7月9日北京文化公告《药神》暂时利润后,北京文化股价几乎一路下跌,短短22天,股价从15.97元/股跌到10.16元/股,下降了36.4%,市值蒸发了42亿。

  影片热度退去之后,股价面临着很大的回跌风险。去年因为现象级的电影《战狼2》,北京文化市值曾一度暴涨55亿元,但紧接着就有高管减持,北京文化股价一路下跌。2017年,北京文化实现营业收入13.21亿,比去年同期增长42.57%,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59%。

  一个影视公司不能依靠一部爆款影片来提升资本价值,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才是关键。

  从《战狼2》到《药神》,北京文化为何总是先暴涨再暴跌?

  北京文化股价在因《药神》大涨之后不断下跌,与其去年联合出品的《战狼2》上映时的股价何其相似。2017年7月27日《战狼2》上映后,北京文化的股价从13.49元/股涨到最高点达22.42元/股,涨幅达到66.20%,市值飙升了50多亿。

  但好景不长, 2017年8月7日,北京文化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丁江勇、副总裁邓勇、副总裁杜扬、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陈晨、财务总监于晓萍于8月7日向公司提交《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43.65万股。减持公告发布次日,北京文化相较于上一个交易日下跌了9.79%,跌去近15亿元的市值。从那时起,北京文化开始走向低迷,跌幅一度达50%,直到《药神》的爆发,股价才有了大幅回升。

  在《药神》上映后,不仅北京文化连续多日涨停,7月3日以来,作为出品方之一的唐德影视的股价也连涨3天,涨幅超过18%。但影片热度的散去,股价也迎来“跌跌不休”。

  华龙证券经理牛阳表示:“对于影视公司,票房就意味着业绩。影视作品大卖,股价有所表现是正常现象。但是但对投资者而言,由于是资金的抱团行为,所以不宜重仓参与,控仓波段参与可能更安全。”爆款对于一家上市公司的知名度是有积极影响,但是大量游资、散户的加入对于公司股权结构会有非常负面的作用。

  一个爆款只能说给公司贡献了一个比较相对美观的外表,但维持股价还是远远不够的。对北京文化来说,不管是高管套现的不自信还是市值泡沫的破碎,都说明了仅依靠爆款是无法得到到一个可持续的、可规模化增长的道路。

  《泰囧》之后“看片买股”的兴与衰

  自从2012年末,12亿票房的《泰囧》让光线传媒股价坐上火箭之后,不少投资人进入了“看片买股”的行列。2012年底,2亿投资的《一九四二》票房愁云惨淡,华谊兄弟两天之内市值蒸发近13.43亿元。

  去年《战狼2》的热映,让保底发行的北京文化股价连续涨停,一周时间股价最高涨幅接近70%,把看片买股现象推到了顶点。

  因为一部电影的火爆而刺激上市公司股价大涨,这本身就不符逻辑。随着市场对电影产业的理性回归,《战狼2》并未对北京文化股价带来持续的增长,热度过后反而出现持续下跌,“看片买股”已经不再那么好使了。

  看片买股是很多影视股民的习惯,很多股民被影视公司的明星、热点项目所吸引,认为公司股价会伴随着热门影片的火爆而被推高。但资本市场是不可能以单一的某部电影的票房作为评价标准,公司的整体布局才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对于影视行业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具体项目之间的好坏差异特别明显,你不能肯定压中的是不是爆款。比如2016年的博纳,尽管《湄公河行动》大获全胜,但是在暑期档的两部重点影片《封神传奇》和《危城》的票房合起来都没有突破5亿。还有乐视,不比之前《小时代》的以小博大,大投入的《爵迹》却票房失利,始料未及。

  各大影视公司的片单成败都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所以一部爆款电影并不能给影视公司股价带来持续的增长。这对于每个股民来讲,“看片买股”尤其值得警惕。

  电影市场回归理性,整体业绩才是股价的*支撑

  “看片买股”对股价的提升只是暂时的,公司最终的全年业绩达成增长才是关键。

  北京文化前身是在1997年上市的京西旅游,主营业务就是旅游周边。2006年,公司股改,引入北京昆仑琨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G京旅”,随后变更为北京旅游。到2010年一季度时,公司总资产 5.9亿元,总负债 3.3 亿元,资产负债率为 55.96%。

  2010年7月,丁明山的华力控股入主北京旅游,成为*大股东。2013年底,北京旅游抛出一份收购预案,1.5亿收购光景瑞星100%股权,标志着进军影视业的。2014年,北京旅游开始大幅扩张,先后收购了宋歌的摩天轮、严歌苓的世纪伙伴王京花的星河文化、陈国富的群像文化。当年7月,公司名称变更为现在的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从旅游行业发家的北京文化因为连续压中了《战狼2》《我不是药神》掩盖了它在影视行业的稚嫩,参与的中小制作影片表现多不及预期。北京文化乐于“保底”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而备受争议。

  目前来看,失败案例也有很多,2017年底5亿票房保底的《二代妖精》,票房最终止步2.92亿,给北京文化造成了约3000万的坏账,《我不是潘金莲》也没能跨过保底门槛。今年1月,投资并担任宣发的《英雄本色2018》最终票房只有6299万,参与的《南极之恋》《脱单告急》等也均未达到预期票房。。

  根据2017年北京文化的财报显示,《战狼2》给北京文化带来了3亿元的营业收入。而2017年北京文化来自影视相关业务的收入总和为12.32亿元,《战狼2》就占据了四分之一。但《战狼2》上映后的半年间,北京文化的市值蒸发了45亿。《药神》热度过后,股价已经大幅下降,那么北京文化到底能从《药神》中获得多少收入呢?

  北京文化仅是《我不是药神》的16家投资方之一。北京文化董秘陈晨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不是药神》整体制作成本不超过1亿元,公司出资1500万元。此外,公司还负责影片的宣传及院线发行,已另行垫付的影片宣发预算不高于6000万元。

  业内人士提供的出品方票房收入公式为:出品方票房收入=票房×(1-5%电影专项税-3.3%营业税)×43%,发行方在发行电影时有固定收入,如果有垫付宣发费用还要回收这部分内容。发行方的收入比例有低至8%的,也有高达18%的,12%左右为正常值。

  以《药神》现在30.67亿票房,北京文化投资15%计算,大约可得到:30.67亿×(1-5%电影专项税-3.3%营业税)×43%×15%≈1.81亿,加上发行方的12%约获得3.3亿,与《战狼2》基本持平。

  但仅依靠一部影片是不能大幅带动公司整体业绩上涨的,2017年北京文化虽然凭借《战狼2》的加持,但全年净利润较2016年下滑40%,每年如果只有一个爆款影片,其他影片表现不佳,公司的股价一定不会长远增长。

  对于影视公司而言,在内容制作上发力,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使公司未来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大,才会让股民持续看好公司的股价。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镜像娱乐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