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天36氪的一篇深度稿件中透露,滴滴程维与ofo戴威最近的一次见面又不欢而散了。程维想收ofo,戴威却铁了心要独立发展,估计谁也没想到,即使摩拜卖给了美团,滴滴与ofo高层之间,还是有这么深的隔阂。
文章中,一名滴滴的员工评论程维和戴威,他说:程维很轴,戴威比程维更轴。
一般我们形容一个人很轴的是时候,大多是在说他死脑筋,不懂得变通。那么程维的“轴”与戴威的“轴”有何不同,其背后的诉求又是什么呢?
程维轴吗?
程维其实不轴,应该说他是“好傻好天真”。
在滴滴并购Uber中国的时候,程维曾经喊出“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事实证明,那次融合虽然花费了滴滴1年左右的时间,但还是比较成功的。
正是有了这次成功合并的经验,程维一度拿谁都不当外人看。
不过1983年的程维,还是有点过于轻信别人,让1979年的王兴给他上了一堂“厚黑课”。去年两人面对面吃过饭,程维当天回去才发现美团已经悄悄上线了打车业务,进入了滴滴的业务腹地,而王兴在饭局上根本没提这事儿。
程维事后接受《财经》记者小晚的采访说“尔要战,便战”,明显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头。他那么轻易的相信了老大哥王兴,那么愉快的与他谈笑风生,结果美团在无声无息中成了滴滴在国内*的竞争对手。
有没有一种项羽被刘邦暗度陈仓的既视感?
2017年滴滴处于消化Uber中国团队、调理自己的一年,而程维则练了一年的拳击。在拳击这种运动中,如果你慢一拍就会挨打,慢两拍可能就会被打倒,再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滴滴当时已经做到了国内的市场*,眼看着可以喘口气了,但正是这种心态,让程维慢了半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无论是在自己做共享单车或投资ofo,还是在防范美团竞争上,程维的判断都存在一些瑕疵,但所幸,截至目前并不妨碍滴滴在出行领域的*控制能力。
程维面对戴威,之所以被看作很轴,是为形势所迫。他需要尽快拿下ofo,然后准备赴港上市。所以可能在收购手段上,会略偏强硬。戴威这名90后,从小应该没受过这种压迫式交流,所以变得“叛逆”了。
程维的急,不仅是因为美团现在已经在走香港上市的进程了,更因为它需要尽可能早的比美国的Uber先上市。别忘了这个国外独角兽也在筹备IPO。
Uber曾经在今年年初的“无人驾驶盗窃案”中,在只与谷歌交锋一次的情况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选择“跪地求饶”,将自己的股份拿出来送给谷歌,和解了这场官司,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肃清干扰,为2019年顺利上市打好基础。
所以,留给滴滴和程维的时间,也就1年左右了。
戴威轴吗?
戴威其实也不轴。他只是被几次“误会”给激怒了。
先是滴滴向ofo派驻三名高管,这事儿也引起了戴威的不满,觉得自己的意志在ofo内部不能贯彻执行,于是他果断的驱逐了滴滴的三位入驻高管,丝豪没给程维面子。
另外是滴滴帮忙介绍软银的投资,结果软银调研完后就撤了。滴滴在其中的作用究竟是正向的还是反面的,如今众说纷纭。
再有就是ofo与摩拜合并谈判时,程维想成为合并后公司的话事人,这也让戴威不能接受。
一次次的沟通变成一次次误会,再到一次次争执后,两个人的心态和关系可能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其实小内这时候真觉得滴滴的柳青该出马安抚一下戴威,毕竟女性天生具有一种沟通的亲和力。
上个月,戴威还曾情绪激动的对自己的员工们说“如果你们不想战斗到底,现在就可以离开公司”,还跟自己的员工赌起了气。
这说明他真的怒了。
当外界几乎所有的声音(除了马云)都愿意看到共享单车合并时,马化腾发声,经纬张颖旁敲侧击,朱啸虎直接呐喊,都没有撼动戴威独立运营的决心。只能说摆在戴威面前的谈判方案,与他想要的话语权并不对等,所以谁也说服不了他。
戴威的“轴”,是不被重视之后,保卫自己仅剩的一点话语权的那种倔强。
程维或戴威,谁先退一步海阔天空?
程维给出的offer是滴滴收购ofo,然后戴威负责海外业务,甚至可能会出局。
这对于创始人来说的确不是一个*的结局,但如果能够让ofo走出现金流危机,变得更强大,也是一条可以选择的路。君不见抱了阿里大腿的哈罗单车创始人杨磊已经开始高喊“我的对手已经不是摩拜和ofo”了。
相比于跪着把钱赚了的杨磊,戴威还是更想站着就把钱赚了。
不过鉴于目前程维对戴威和ofo的失控,滴滴也不太可能在收购ofo后继续让戴威团队长期留在公司,就像《让子弹飞》里张麻子最后对黄四郎说的那句:
你也不重要,钱也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不知道此刻程维与戴威心里是否都有类似的想法。小内还是希望两个人心平气和的坐下来“无尿点”的长谈一次,解开心结,也更利于商业。
其实僵局产生的因素并不只有这一个。
另外一个戴威无法接受的条件,可能是滴滴给ofo开出的收购价格因素。尽管钱不能买来戴威的心,但滴滴给出的报价,可能代表着他们对ofo的态度。
据说滴滴的开价只有美团收购摩拜价格的一半,即13.5亿美元左右。曾经势均力敌的两家共享单车公司,假如在相距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卖身,在价格上却差出一半,这确实有点令人难以接受。
更何况,在摩拜被收购的时候,还曾有人分析,是让美团捡了个便宜,毕竟日活2000万的平台,在全国也屈指可数。
所以滴滴给ofo的价码少了,戴威的内心也受委屈了。
马云说过,一个员工离职,要么是钱给少了,要么是心受委屈了。滴滴迟迟无法将ofo揽入怀抱,其中的情况恐怕与马云说的类似。
总之,想要改变ofo目前的困境,就得有一方做出更大的让步。可惜戴威不是赶集网的杨浩涌,能用更多的钱摆平,程维也不是58同城的姚劲波,有更大的魄力包容对方。
在58赶集合并谈判的最后一刻,赶集创始人杨浩涌提出要让对方再加4亿美元,姚劲波事后回忆说当时气的差点摔酒杯,但还是答应了条件
小结
程维不轴,他是太实在、太天真,实在的认为王兴是好友,疏忽了在商业上做战略防范;天真的认为投了ofo,戴威就能为他所用。
戴威也不轴,他只是太年轻,年轻到只要掌握了一点话语权,就不愿意放手。
两家公司的问题,也是两位Boss之间的问题,他们之间先是沟通问题,后是信任问题,另外也有各自的性格问题。
创业圈经常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但创始人对产品偏执还可以,如果对人事和战略方面也偏执,那这家公司要么会在10年后有大成,要么是它1年后就会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