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千家平台倒闭,三分之二人员流失,催收行业陷残酷生存战

去年年底的现金贷监管,一度催火了催收行业。

  现金贷监管之后,催收行业一度火极一时。

  “通宵加班催收,单子多得接不过来。”

  而如今,整个行业都深陷倒闭危机中。

  多位行业从业者称,跟随现金贷起来的1000多家小催收平台,“几乎都倒闭了”。

  而现金贷催收人员也比去年流失了三分之二。

  另一方面,现金贷平台为了增加催回率,不停提高催收佣金,最高时,佣金居然达到了90%。

  在利益的驱使下,催收员开始变得“不择手段”,导致和客户的矛盾不断激化,甚至引来警方介入。

  红极一时的催收行业,如今陷入了惨烈的生存战争。

  活下来,就是一种幸运。

  01乱象横生

  去年年底的现金贷监管,一度催火了催收行业。

  “监管之后,大家都不想还钱了。行业逾期全面爆发,催收的生意变得特别红火。”一家催收平台的创始人何俊毅称。

  当时,他们同时接5家平台的单,天天加班到凌晨。

  甚至有很多人看到了商机,临时组建催收团队,租场地、招员工,试图从中分一杯羹。

  那时的金融机构都明白,正在面临的是“抢钱大战”,谁能多催回来一点,就少亏一点。

  “最早的时候,催回金额的10%是佣金,后来变成30%、50%,最后一家头部现金贷公司,直接开到了90%。”何俊毅称。

  这意味着,催回1000元的单子,可以直接提成900元。

  在金钱的驱使下,一些催收机构开始调整“底线”。

  “上面的压力太大了,这个行业不缺人,催不回来就走人,所以大家都有点疯狂。”行业从业者秦明说。

  把用户正常的照片P成裸照,寄小骨灰盒等最下三滥的手段,都一度在行业中出现。

  但这些手段,其实并没有让催收业绩提升。

  “形成了情绪的反弹。催收越无底线,用户就越不还,对抗情绪很严重。”何俊毅称。

  催收和用户的矛盾,还是集中爆发了。

  各个用户群,都将催收称为“狗催收”,喊着口号不还钱。

  甚至开始出现一些过激事件。

  一位知情人士爆料:“5月23号,小牛普惠线下门店,冲进来一位拎着刀的逾期客户,警察也介入此事。”

  多位知情人士认为:“这是小牛普惠催收太厉害引起的。”

  这些过激事件,引发了监管的注意,政策不断收紧。

  比如,5月4日,银保监会与公安部等机构发布了《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

  其中,明确要求各有关方面:充分认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的必要性,以及暴力催收的社会危害性。

  而这段时间内,也能批量看到公安介入、打击暴力催收的事件。

  据知情人士透露,成都一家催收公司因PS律师函与公安信息,被警方调查。

  监管和警方的介入,让催收行业略为收敛,但也让行业岌岌可危。

  此时,火热的催收行业,开始了一轮残酷的洗牌……

  02消失殆尽

  到了今年年初,现金贷的用户开始了分化:能上岸的,基本全部上岸;不还钱的,基本沦为最黑的黑户。

  整个现金贷市场全面收缩,业务量减少。这意味着,催收行业陷入了无单可催的境地。

  “从去年年底开始,催收机构很少再有新增的订单了。”多位业内人士证实。

  事实上,在今年很长一段时间里,催收机构都是在消耗当年现金贷的存量订单。 

  以前M3(逾期3个月)的单子,还有不低的催回率,而现在基本只能催回来M1(逾期1个月)的。

  这是因为,债务人也开始了升级。

  与老赖的战争,让他们打得身心俱疲。

  监管来了,老赖有了不还钱的理由,直接在电话里说:“你们就是违规的高利贷,我凭什么还钱?”

  如果催得太猛,他们就给催收员录音,打电话去相关部分投诉。

  所有部门的电话,他们都在小册子列好了。

  “老赖都抱团,信息互通有无,进化得特别快。”何俊毅称。

  而这反过来,给催收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去的催收人员培训3天,就能上岗,而现在要培训2个月。“这期间都是公司在养他们。”催单侠CEO李晓炜表示。

  所以,很多催收机构会到三四线、人力成本低的城市,招募催收人员。

  一边是疯狂招人,另外一边,还有大量人员流失。

  “事实上,浩劫之后,小额现金贷的催收人员减少了三分之二。”李晓炜表示。

  大量催收员正在自动脱离这个行业。

  “你要么天天和老赖对骂,要么就是逼迫老实人还钱,这样的生活太负能量了。”老催收员葛平决定不再从事这个职业。

  而现在,钱越来越难催回来,老赖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

  “以前工资最高的时候,每个月都是2万多。”另外一位催收员郑小东称,如今,4000都不到。

  抛去生活琐碎开支,4000元基本所剩无几了。

  “家里人都开始劝我转行。”郑小东知道,他从事6年的职业,可能难以为继了。

  不只是郑小东,还有很多人也面临着离开催收领域的抉择。

  “接不到订单。就算接到了,也催不回来。”何俊毅称,几乎所有靠着现金贷起家的催收平台,都生存艰难。

  到最后,催收平台已基本饥不择食。

  “客服中心已基本没有催收单子了,现在都是些推销之类的单子。”客服中心接线员薛梅玲表示。

  “工资都快发不下来了,更付不起公司的租金。”何俊毅称,很多小的催收公司,就是在这种弹尽粮绝的境地中,退出市场。

  多位行业从业者透露,伴随着现金贷起来的催收行业,至今都没有熬过这个艰难期。

  上千家,几乎全军覆没。  

  曾经的辉煌,眨眼即逝。

  无论是催收机构批量倒闭,还是从业人员转行,都在宣告一个现金贷催收黄金时代的终结。

  “优胜劣汰,这是一个必然过程。”李晓炜表示。

  03前途未卜

  尽管上千平台倒闭,但一些做得不错的平台,还是活了下来。

  然而,对它们来说,接下来,还有一场异常艰难的生存之战要打。

  现金贷的单子没了,能不能去拓展新的领域?

  可以切的,无非就是两个市场:接银行或者消费金融的单子。

  “我们曾经考虑去切一些消费金融的单子,但很难。”秦明表示。

  本质上,催收行业是一个极度需要人脉和资源的领域。

  “现在好的资源都被一些大平台独揽了,小平台只能接一些零散的订单。”李晓炜表示。

  这些疆土早就被大家圈下,后来的小平台想去抢食,实在很难。

  特别是银行的单子,更是被几大公司和庞杂的关系网把控,小催收公司毫无机会。

  那新的资产可以接吗?比如车贷。

  实际上,车贷与现金贷不同,它的线下催收比重很大。

  “做车贷很需要当地人脉,甚至涉黑,单有线上是远远不够的。”李晓炜表示。

  新的业务难拓展,同时,它们还受到自身技术和能力的局限。

  很多甲方平台都会做一个榜单。

  “都是催收机构的排名,甲方一般每星期都会根据业务量进行排序。”一位甲方机构人员透露。

  小的平台,几乎没有接到合作的机会。

  也有一些大平台,会将一些单子分包给小平台,但如果服务跟不上,大平台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而拉低排名。

  供求关系正在改变。

  以前都是甲方公司到处找催收伙伴,现在变成催收公司指望甲方赏口饭吃。

  催收的话语权越来越弱。

  “我们跟甲方的合作其实很谨慎,稍有差错,合作可能就会终止。”李晓炜表示。

  这项弱点一旦被一些债权人掌握,催收机构就会受到威胁。

  “我们给债权人打电话,次数多了他们就会威胁,再打就去平台举报我们。”秦明表示。

  平台接到用户举报,会直接扣掉催收机构一部分钱,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剔除合作名单,到银监会举报。

  实在是步步艰难,如履薄冰。

  一间屋子、几个人就能撑起一家催收公司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

  “如今的催收,更像是一场博弈,是脑力的比拼。”李晓炜表示。

  存活下来的平台,生存之战才刚刚打响。

  (应受访者的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一本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金融数据总览

明心数智深圳市明心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B轮近2亿人民币
2025-01-02
投资方: 鼎晖投资
乐凡赔偿乐凡商保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A+轮未披露
2024-12-27
投资方: 中金资本
bolttechbolttech
C轮超1亿美元
2024-12-20
投资方: Mitsubishi UFJ CapitalBaillie GiffordLion River
国金融资租赁浙江国金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战略融资轮5.06亿人民币
2024-12-19
投资方: 杭州富阳产业基金
Tyme GroupTyme Global Limited
D轮2.5亿美元
2024-12-18
投资方: Nubank腾讯投资Norrsken22M&G InvestmentsLavender Hill Capital PartnersBritis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Blue Earth CapitalApis Growth FundEthos Capital PartnersGokongwei Group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