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股近98%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质押”,影视公司质押股权已成“常态”?

华谊兄弟质押股权这件事并不新鲜,用王中军的话来说,“甚至是有周期性可循的”。

  昨天中午,“华谊兄弟质押股权”登上热搜榜首,累计在榜时长达252分钟。已经记不清,这是继崔永元踢爆娱乐圈“阴阳合同”之后,华谊第几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但这一次,人们除了感叹这位央视前主持巨大“能量”之外,也开始思考,华谊兄弟作为国内影视“*股”,是否真的迎来了属于它的“生死时刻”?

  事情要追溯到一周以前,华谊兄弟发布公告,宣布股东股份质押情况。其中,“哥哥”王中军向中信建投证券有限公司质押股份550,879,999股,占公司总股本19.86%,手里仅剩2.21%的公司股份;而“弟弟”王中磊则质押股份142,799,999股,占据公司总股本5.15%,手里仅剩1.04%。也就是说作为华谊的创始人,“兄弟二人”几乎质押了手中的全部股权,这在“阴阳合同”引发的恐慌背景下,被一些媒体解读为“疯狂套现”,甚至预备“逃亡”。

  对此,华谊方面不予认同,并当即给出回应称,“股权质押不等于抛售股票,更不等同于套现,既不会影响华谊兄弟的股权结构,也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是合法合规的常见筹资方式之一,融得资金主要用于项目投资及股权投资。”此外,王中军还表示,“华谊的股权质押是有周期性可循,并无‘突然’一说。”尽管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但上市公司大股东将手中股权几乎全部质押,对投资者而言又将意味着什么?

  A股近98%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质押”,影视公司质押股权已成“常态”?

  所谓“股权质押”,就是指公司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手段。据统计,当前A股质押比例小于10%的上市公司有1623家,占比47.14%;质押比例在10%-30%之间的上市公司有1068家,占比31.02%;而质押比例超50%的上市公司则有129家,占比3.75%;质押比例超过70%的上市公司,为个位数。这些公司集中分布在医药、传媒、地产和化工行业。

  截至5月18日,A股共有3443家公司股权存在质押,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97.86%,可谓“无股不押”。而这种操作手段,在影视传媒类公司当中更是堪称“常态”。在民生银行去年统计的股权质押濒临爆仓的上市公司中,传媒类占据了10席之多。包括,当代东方、暴风集团、印记传媒,北京文化奥飞娱乐新文化集团,中南文化、汉鼎宇佑、幸福蓝海等行业知名的影视传媒类企业都是股权质押的“常客”。

  因此,华谊兄弟质押股权这件事并不新鲜,用王中军的话来说,“甚至是有周期性可循的”。

  据凤凰财经报道,华谊兄弟于2009年上市。王中军、王中磊二人2011年首次质押,后逐渐频繁。2011年、2012年各发质押、解押通告1次,2013年发通告5次,2014年有8次,2015年有11起,2016年有7次,2017年有11次,2018年有6次。期间同样存在高质押比例情况,2013年4月王忠军质押比例高达82%。到了2013年4月24日,王忠军则赎回了自己32.9%的股本,并在次日再次质押23.91%股本。

  此外,数据显示华谊公司的每次质押,基本都能在2年内赎回。公司最近一次发布的公告也表明,今年6月1日、6月4日,王忠磊将去年质押的两笔股份解除质押,合计2198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12.8%。与此同时,王中军、王中磊二人所持的公司股份一直较为稳定,并未发生大规模减持的情况。2011年起,王忠军持股约在23%—26%之间,王忠磊持股约在8%左右。

  “质押股权”背后暗含爆仓危机,影视公司为何甘愿以身犯险?

  让人好奇的是,广大上市公司为何偏爱“股权质押”的方式进行融资,这当中影视传媒类又为何尤其突出?众所周知,上市公司一般可以通过增发、配股来融资,但需要证监会批准、中介机构推荐,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相对而言,股权质押的方式更加便捷,不仅能省去中间的流程,更可以在不稀释控制权的前提下,及时补充流动资金,因此近两年备受上市公司追捧,A股股权质押规模也呈上升趋势。

  而对于影视传媒公司而言,他们属于轻资产行业,估值泡沫相对较大,多数更愿意保持账面上的现金储备,而选择用质押套现来做项目。另外,也和电影行业自身特点有关,账期长、成本高,且项目播出上映后很久才能收到票房和购片成本,因此资金回笼困难,很难连续产出作品。而股权质押的操作方法,恰恰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但值得注意的是,股权质押的看似简便的操作背后,同样暗含着巨大的风险。尤其,在当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市场利率全面上行,经济预期偏弱,叠加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条件收紧,当股价下跌触发警戒线和平仓线,就会引发市场恐慌抛售,进而又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更多股票质押触及平仓线。要知道,自去年以来,国内上市公司大股东拉响“爆仓”警报已经愈加频繁。

  从当代东方*大股东“当代文化”质押其100%股权、欢瑞世纪发布重磅消息因控股股东质押股票触及平仓线而停牌,到暴风集团CEO冯鑫去年4月份平均每周都会质押一次股权。这种看似“简便”的融资方式,已经逐渐反噬。更有甚者,大股东面临爆仓,公司控制人易主,直接威胁但到公司的稳健经营。

  因此,一些质押比例较高的个股,尤其是陷入经营困境或处于调整周期的上市公司,仍被市场视为重点“雷区”。

  摘牌“电影龙头”的华谊兄弟,会成为下一个“前车之鉴”吗?

  乐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此前,乐视网实际控制人贾跃亭持有的公司股票100%被全部冻结,并且所持有公司股票质押率近100%。若贾跃亭无法偿还前述冻结和质押所涉及的债务本金和利息,前述冻结股权存在部分被强制执行的风险,乐视网面临实际控制人变更的风险。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贾跃亭从2011年开始,就通过质押股权的方式为上市公司融资,前后共进行了33笔交易,几乎质押了他在乐视网的所有股份。

  然而,与华谊不同,乐视网运营过程中资金面临巨大缺口,一度供血不足,且乐视网本身又无显著的回血能力,因此完成最后的崩盘局面也在意料之中。但华谊方面,尽管自从2014年宣布“去电影化”之后,业绩大不如前、艺人资源分崩离析,甚至摘下影视“龙头”的桂冠,被光线、博纳、万达等企业赶超,但仍通过投资掌趣科技、银汉科技,绑定艺人壳公司、建设电影小镇等项目,让自己处于盈利状态。

  且自去年开始,华谊电影也有回暖迹象。其中,《芳华》与《前任3》两部电影就创造了近30亿票房。而观察今年,华谊电影更是大项目集中,全面发力的年份。包括徐克导演,赵又廷、冯绍峰、林更新主演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曾凭借《老炮儿》拿下9亿票房的管虎新作《八佰》;以及争议颇大但热度不减的冯小刚的《手机2:朋友圈》。甚至有媒体估算,仅这三部影片就有望撬动30亿票房。

  由此看来,华谊的现金流还是很健康的,距离“乐视”还有一定的距离。

  尽管如此,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华谊仍需谨慎。要知道,高比例股权质押的公司股价往往更为敏感,高质押比例股票更易面临流动性风险,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暴露则会直接使其股价承压,甚至会造成股价的闪崩或暴跌。因此投资者应该警惕、规避高比例质押个股。归根结底,企业要想撑起市值,还是要依靠内生动力做强主营业务,这样实实在在地提升股价才是硬道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