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将是ICO“归零元年”。
微信上,各种“维权群”和“清算群”取代了“3点钟群”,成为了“永不休眠”区块链的新话题。
以太坊创始人V神曾经“保守地”预言,有90%的ICO项目都会归零。但现实可能更加残酷:99.9%或许是个更准确的数字。
看到如此乱象,V神在2018年1月,提出了ICO 2.0版本——DAICO。
这种通过智能合约的新版ICO,能否挽救污名化的行业?
01天生畸形儿
近日,“超级明星”项目团队跑路,币价已经归零。
曾经一天完成10亿人民币募集的“太空链”,涉嫌白皮书严重造假和挪用资金,目前已经走在了“归零”的边缘。
“超级明星”和“太空链”只是ICO乱象的冰山一角,90%以上的ICO项目已经破发,市场上也出现了传说中的“归零币”。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性经不起考验。
ICO曾被认为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创业者们终于实现了“先致富后创业”的梦想,投资者们则可以对层层剥削的传统投资机构狠狠得出一口恶气。
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全球ICO融资总额超过450亿美元,而同一时间段传统VC投资额仅为130亿美元,不及ICO的三分之一。
ICO向传统金融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挑战。
然而,ICO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天生的畸形儿。
其*的畸形,就是信息不对称。
ICO从一开始,创业者就掌握了几乎所有信息;而投资者,除了一份或真或假的白皮书外,几乎没有掌握任何信息。
这样的不对称模式,必须建立在两个“不可能”的假设上,才能运行:
假设创业者都怀有好的初衷和梦想,能抵挡财富的诱惑,不会骗人;
假设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并且具备对项目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并且忠贞不渝。
这种假设,在浮躁的社会,有些过于*和天真。
区块链一直在强调共识,而这个共识,也会被技术来保护。
但,恰恰*的讽刺就是,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共识,却毫无保障。
因此,ICO这个模式一上来,就决定了它今日的命运,必然跌入欲望深渊。
02ICO2.0
ICO暗淡的前景,让以太坊的未来也蒙上了阴影。
正是预见到这种危险,V神在痛斥“空气项目”的同时,在近期,提出了“DAICO”概念。
这是一个怎样的新玩法?
将DAO的理念引入ICO,为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再加一层智能合约,保护易碎的“共识”。
在解释DAICO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DAO”理念。
DAO的理念,最早发源于比特币,并随着比特币的壮大而逐渐衍生。
比特币是一个“自治”的组织。
创造比特币后,中本聪逐步淡化自己的作用,最终销声匿迹。这在传统公司,就相当于CEO消失了。
但和传统公司不同,比特币并不依赖某一核心人物或组织,CEO不见了,依然可以飞速生长。
DAO的思想,就是一个纯去中心化、自治的管理模式。
它会将公司或机构的运行规则,用程序固定下来,自动执行,不需要管理人员。
就像现代的民航飞机,在所有流程和路线被写定之后,没有飞行员的操作也可以完成起飞和降落。
实际上,这个模式已经有过实践。
2016年成立的去中心化自治风投基金“The DAO”,是DAO理念的践行者,它采用token投票的方式,来管理基金事务和选择投资标的。
一个月内,The DAO就募得超过等值1.5亿美元的以太坊,刷新了*记录。
共一万多名投资者参加了*,*的股东持有不到4%的token,前100位股东合计持有46%的token,持股的分散程度远大于传统公司。
遗憾的是,The DAO 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手脚,很快就因为智能合约设计上的漏洞被黑客利用,导致三分之一的token被黑客取走而告吹,并直接导致了以太坊的分叉。
之后,The DAO项目宣告失败,而DAO的运动,也陷入低潮。
不过,DAO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理念,并没有因此消亡。
DAO如果和ICO结合,会产生怎样的神奇魅力?
将DAO的理念引入之后,就会在ICO上加上一层智能合约。
这相当于给募集的数字资金,加了一个“资金阀”。
这意味着,募集的以太坊,不会一下全部给项目方,而是像一个水龙头,定时定量的释放资金。
比如,某个项目募集1万个以太坊。
在此之前,创业者和投资者就会事先签订一个智能合约,每个月初,会有1千个以太坊自动解锁,流入创业者账户。
当然,根据业务性质不同,资金阀门打开的条件也不同。
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创业项目完成一个既定目标,比如“用户达到10万人”等条件。
这件事情最有趣的是,投资人还拥有“投票权”。
如果项目方急需用钱,可以投票决定,是否将资金提前解锁;如果投资者对于创业者的表现不满意,也可以投票,把投资额收回。
总之,创业者无法在募集完成后马上拿到钱,因此就不存在“跑路”的客观条件。
相反,创业者必须在项目上完成既定目标,不然,投资者可以发动投票收回资金。
这相当于给了投资者制约对方的武器,创业者不再可以为所欲为,如果是这样,“空气项目”将不再存在。
目前,DAICO的模式已开始落地。
某电子游戏售卖平台已公开DAICO,成了实际使用这个理念的*个案例。
03未来难题
那么,DAICO能否解决所有问题,成为*模式?
首先,DAICO的确是通过智能合约,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层保护。但是智能合约就像一台发动了就无法停止的机器,如果合约有问题,则无法迅速止损。
比如,在The Dao案例中,黑客找出漏洞,按照智能合约的规则转移以太坊,投资者只能眼睁睁看着干着急。
其次,DAICO抑制了项目方的恶,却忽略了投资者的恶。
比如,投资者参于项目,也许仅仅是为了尽快获利套现,并不想长期参于项目的发展,也对深度参于项目的投票治理,毫无兴趣。
在股市中,这样的投资者被称为“投机者”,但是他们往往在数量上占大多数。
注意,在股市中,这些“投机”股民,一般并不经常参与到上市公司的治理和投票决策中。
而在DAICO模式中,这种参与是必须的。
那么,投机者会不会投出不负责任的票,甚至交易自己的投票权?这些问题都有待验证。
最后,DAICO模式是否能适应初创企业的发展规律,也有待考验。
每一个企业都不是平滑发展的,对于资金的需求也不一定是线性的。
比如,在商战激战正酣的时刻,会突然要求大量资金迅速到位。这时候,慢吞吞的“投票”、博弈,就难以适应。
而且,一个伟大的企业,可能是在很多次失败的尝试、转型后才会成功,但DAICO可能不会容许多次失败的存在。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爱迪生当年采取DAICO的方式研发灯泡,那他一定不会成功。
目前来看,DAICO确实可以暂时解决“空气币”的问题,但恐怕还不是*模式,而只是一个过渡方案。
在股市这个机制中,有监管的介入,依然问问重重,所以我们无法苛求,一个模式一上来,就能解决所有“痼疾”。
但这个尝试,弥足珍贵。
如果说ICO是对人性赤裸裸的考验,那么显然它已失败了。
人性需要规矩的制约才不会成为野兽。DAICO将规则智能化引入,重新建立投融双方博弈的平衡。
可以说,DAICO在区块链融资的道路上,比ICO进步了一个层次,但仍有不足。
未来会如何发展,DAICO能否成为下一个热潮?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