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盈港资本分享:互联网金融行业观点

随着行业监管的规范及完善,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促进与推动下,互联网金融行业将迎来更为深远的变化。相信未来,具有全面的牌照及业务场景覆盖,并且具有专业化金融科技力量的互联网金融综合性平台,将实现更加强势的持续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拥有一系列独特的优势。如今,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进一步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进入专业化、资本化的加速发展阶段。

  2017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迎来了一波上市高潮,趣店、拍拍贷信而富等一批互联网金融公司陆续登陆美股资本市场。整个行业已经开始进行多元化市场布局,回归金融本质,在科技、汽车产业,包括汽车金融、互联网保险等等行业内领域,展现其良性发展的格局以及更多空间和可能性。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收获很多的新名字,比如新金融、金融科技的同时,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时代新格局。

  互联网金融一直是盈港资本重点投资板块。自成立初期盈港资本团队便对该领域保持高度的关注,并通过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对多个*企业进行投资,投资组合覆盖了综合性互联网金融平台蚂蚁金服、消费金融平台苏宁金服、*的互联网银行、具有产品创新特色的众安保险、提供购房贷款及其他金融服务的链家地产金融、汽车消费贷款及车商贷等领域,生态体系布局几近完整。

  行业发展历史

  比较有代表性的阶段包括: 

  2007-2011:萌芽发展

  2007年,中国首家P2P平台拍拍贷于上海成立(MEMO:世界上*家P2P平台Zopa于2005年在英国成立)。

  截至2011年底,国内累计成立20家P2P公司,有效投资者共计不超过3万人,累计交易金额5亿元;在这一阶段内,主要玩家大多为相对独立(不依托于大型互联网公司或金融机构体系)、服务单一(仅从事P2P业务)的互联网借贷平台,行业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或爆发式增长。

  2012-2014:爆发增长

  2011年9月,平安旗下陆金所于上海注册成立;2012年3月,陆金所网络投融资平台正式上线,依托于平安的品牌背书及客户基础,投资者及交易量迅速上涨。

  2013年6月,阿里巴巴联合天弘基金推出货币基金余额宝,上线后实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13年,余额宝的客户数已经达到4,303万人,管理规模为1,853亿元。

  2013年8月,微信支付上线,之后高速发展,目前用户已超8亿。

  2013年9月,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成立,股东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及平安。

  2014年10月,以支付宝为基础成立了蚂蚁金服,涵盖支付、贷款、征信、财富管理、基金等多个板块,为中国*的综合性互联网金融平台。

  2014年12月,我国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经深圳银监局批准开业。

  在这一阶段,互联网金融行业实现爆发式增长,业务模式从P2P延伸至各类贷款(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现金贷)、支付、财富管理、征信、保险、基金、*等领域,巨头企业进入,综合性金融平台出现,客户规模大幅增长。

  2015至今:监管加强、头部集中。

  互联网金融行业爆发式增长后,出现了行业良莠不齐、坏账凸显、多个平台跑路等乱象,国家陆续出台政策进行监管整治。

  随着监管加强和粗放式发展导致的获客成本及坏账高企等问题,小平台逐渐被淘汰,互联网金融行业呈现头部集中的趋势,并愈加注重生态系统建设、场景导流及资金用途控制。

  分析框架及要点

  盈港通过持续的追踪行业动态、进行公司研究及跟进投资组合公司发展形成行业观点: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风险控制、资产获取能力、资金成本和运营效率四大方面。

  由于金融业务的本质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能力构成了金融机构的关键竞争壁垒,特别是随着业务规模扩大,重要性愈加显著。风险控制的基础是信用数据,评估维度主要包括数据丰富程度(数据长度、深度、广度)、数据采集能力(渠道及场景)、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存储量、处理速度及精度、数据建模)、数据闭环能力(与外部机构合作获得数据反馈)等;以我们投资的蚂蚁金服为例,支付宝于2004年成立,依托于中国*的线上交易平台阿里巴巴,长期保持互联网支付*的市场份额,目前用户数超过5亿,积累了长时间、大量而广泛的支付和交易数据,同时通过淘宝、天猫及各线上线下支付宝合作商家采集数据,具备强大的IT系统及风险定价模型,并对接央行、商业银行、生态系统商家等信用数据系统,能够有效进行客户信用筛查和分层定价,在维持产品吸引力的同时控制风险;此外,由于许多中小型借贷平台缺乏央行对接渠道及信用数据基础,需要依赖通过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提供风控依据,一方面为蚂蚁金服带来了更为广泛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也通过数据反馈构建了更完善的数据闭环,进一步增强了数据基础和数据处理能力。

  信用数据之外,反欺诈机制也是风险控制的核心要素。2013年P2P行业爆发式增长之后,出现了大批的平台倒闭或跑路,主要原因是诈骗导致的坏账高企,而反欺诈的关键在于覆盖贷前、贷中和贷后的贷款全生命周期,严控资金用途。以蚂蚁金服的消费信贷产品花呗为例,花呗基于客户的征信和消费记录进行贷款预审批及提供相应的贷款额度,并牢固把握消费场景严控资金用途,同时具备客户准确的联系方式以进行有效催收。2018年1月,新一期蚂蚁花呗ABS获准发行,优先A利率为6%,在ABS市场属于较低的资金成本,且由于市场需求高于预期,临时将发行量从25亿元上调至40亿元,也印证了蚂蚁花呗优质的资产及风控能力。

  除风险控制之外,决定互联网金融平台盈利能力的要素还包括资产获取能力、资金成本和运营效率。就资产获取能力而言,我们认为场景非常重要,特别需要关注是否掌握交易的核心环节,因其能够产生天然的贷款需求并掌控资金用途,而高频、粘性强的社交场景能够带来强大的流量;例如蚂蚁金服凭借阿里巴巴平台超过5亿的电商及支付用户,直接对接大量的卖家供应链资金需求和买家消费贷款需求,而微众银行依托于腾讯10亿基数庞大、粘性极高的社交用户,巨大的流量转化为显著的贷款需求。此外,强大的场景能够帮助平台更好地收集数据并进行差异化定价,例如对于具有增信凭证、能够严控资金用途的供应链金融和消费分期贷款,给予较低的利率,而且能够通过之前提到的信用数据和反欺诈机制进行快速放贷,从而能够在严控风险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客户。

  就资金成本而言,小型的P2P平台主要依赖于个人资金,资金成本较高,多在8-12%,而对于自有资金雄厚、具有银行牌照的机构,资金成本则大幅降低;例如我们所投资的一家*互联网银行,自身依托于一家互联网巨头,自有资金较为充裕,且拥有互联网银行牌照,可通过银行间市场迅速低成本拆借,同时凭借优异的资产来源与约40家商业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提供联营贷款,收取合作银行其利息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平台费,实现轻资产运营,大大提升了ROA和ROE。

  就运营效率而言,运营费用主要包括获客成本、人力成本和系统搭建等,其中最关键的是获客成本,因为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亏损的原因就是获客成本太高,而此时生态系统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因素。当前最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如蚂蚁金服、微众银行等,无一不是通过集团已有的生态系统、客户基础、消费或社交场景进行多渠道而高效地引流,并能够配合多种业务板块实现交叉销售,放大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未来发展趋势

  强者恒强,基于风控能力、资产端、资金端的不断完善及网络效应的构建(更多的数据->更精准的定价->更为丰富及定制化的产品->更好的客户体验->更多的客户->更多的交易->更多的数据),头部聚集效应将愈加显著。

  愈加注重生态系统建设、场景导流及资金用途控制

  监管愈加规范,牌照价值凸显

  随着行业监管的规范及完善,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促进与推动下,互联网金融行业将迎来更为深远的变化。相信未来,具有全面的牌照及业务场景覆盖,并且具有专业化金融科技力量的互联网金融综合性平台,将实现更加强势的持续发展。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金融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