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为什么宜家的成功无法复制:一个宜家前员工眼里的英格瓦爷爷

“今天,我写下这些文字,纯粹是因为作为一个曾经的宜家员工,很想去缅怀这位对我有着深远影响的老爷爷。”


  昨天,我在微博上写下一段话:

  宜家创始人Ingvar Kamprad去世,享年91岁。听到这个消息,我好伤心。

  在宜家的六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快乐、收获*的六年。我们真的很爱英格瓦爷爷,爱他的理念,爱他创办的这家公司,爱他建造的文化。我们时常引用他说的话,不是为了奉承,大老远的奉承了,他也不知道,是因为他的观念实在很棒。

  特别有幸的是,在他最后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我还在宜家。在深圳宜家,他亲自把整个卖场走一圈,给我们讲每一个细节应该怎么做。他六点多就到店里,要在开店之前给我们讲两句,就站在自提区,全店同事围成一圈听他说话,没有讲台,连麦克风都没有。讲完我们找他签名,他就站着满足每一个人。那时,他已经80多岁。

  那天中午,就在员工餐厅跟我们一起吃饭,然后一起拍照。和蔼可亲朴素得真的就像自己家的爷爷,英格瓦爷爷 。

  无法复制的宜家

  2005年到2010年间,我在宜家工作。之后,时常有人与我讨论如何能复制一个宜家。事实上,离开宜家的原因,就是因为有朋友在北京要开家具卖场,找我去一起弄。一年之后关门,然后我才开始自己创业。创业之后再看宜家,越发体会到它的厉害。你或许可以从宜家身上学到点什么,然后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是*无法复制另一个宜家(虽说不要随便用“*”两个字,在这儿必须用啊)。

  原因呢?

  一、 宜家垄断了发达国家的大众家居市场。读过《从0到1》的朋友知道,赢得竞争只能让一个企业勉强活着,而真正牛逼的企业做的是垄断生意。宜家经过多年的持续耕耘,从完全由自己把控的风格及设计,到广布于全球的供应链体系,再到遍布四大洲(好像没有非洲)的门店,使得它可以在发达国家中用最有竞争力的价格来控制家居产品的供应。

  在宜家的时,有一次我提意见,为啥除了促销的产品,大部分产品的价格做得这么小,眼神不好的话都看不清。老员工对我说,因为在欧美,人们相信只要在宜家看中的款式,拿走就是,根本不用看价格,基本上一定是市面上能找到的*价。

  二、 价值观是宜家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足够扎实。因为创办品途而在创投圈翻滚了5年,我特别想强调这点,他们不是资本驱动,而是基于价值观打造产品,基于产品吸引用户。所以,即便你有很多钱,可以去复制工厂、复制产品,但是没有办法复制价值观,没有办法基于这样的价值观去快速迭代产品。

  每一个进入宜家的人在面试时就先被“宜家价值观”过滤一把。做面试官的人在面试之前,都要接受“基于价值观的面试技巧培训”。因为价值观是无法被改造,你只能找具备共同价值观的人来一起发展。加入宜家后,首先接受的培训是宜家文化,其目的不是用来洗脑,而是让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公司,要实现什么样的价值。

  三、 英格瓦·坎普拉德用其一生去建造的愿景、宜家文化和商业模式,使得宜家具备强大的精神内核去驱动整个系统继续发展。那个愿景就是“为大众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1976年,宜家要走出瑞典走向世界,同事们说,我们要有一个共同遵守的东西吧?于是英格瓦写下了《The Testament of a Furniture Dealer》(一个家具商的誓约),成为了宜家发展的重要奠基石。

  宜家有三大集团,业务涵盖生产制造、零售、地产、森林、投资,在全球29个国家/地区拥有355个商场,整个系统能够有条不紊地协作和发展,是基于一个共同的愿景和理念。而这一切,源于17岁开始创业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我们都叫他英格瓦爷爷。

  “我眼里的英格瓦爷爷”

  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的生平事迹可以在《宜家的故事》看到,我就讲讲我亲耳听到的故事或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吧。

  节俭

  英格瓦最为人所熟知的特点就是节俭吧,开老爷车,坐飞机坐经济舱。他真的是认为,够用就好,为什么要浪费呢?发生在中国的一个有趣的故事是:

  有一次他去上海店,上海店长想着,按老爷爷这脾气,就不要订商用车去接他了吧,于是就派了一个客服经理开着上面修家居的依维柯去机场接他。后来这位客服经理跟我们吃饭聊天时说,我的天啊,我平常又不开这依维柯,从机场回店的路我也不是很熟,这一路上老爷子还热情地跟我聊天,我还得惦记着把他安全送到,你能想象我的压力吗,到店的时候我全身都湿透了啊。还好,最后他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让我的气缓了过来。

  这样的节俭,能省多少钱呢?他和宜家又不是没钱。重点不在省多少钱上,而是在于背后的观念,就是不浪费,以及花小钱办大事。我特别清晰地记得在《一个家具商的誓约》里,他说道,花大钱能把事情办成没什么了不起,花小钱也能做得好才是真聪明。所以,我们最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花小钱办大事”。挂在嘴边的目的是时时用起来。比如建完店之后,要庆祝吧,怎么庆祝呢?我们在深圳店建完那天,就用仓库的木托板在自提区建了个T台,同事们围着T台边吃吃喝喝,边看来支援的各国同事表演,当然还有店长的表演。

  英格瓦告诉我们,节俭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成本意识,只有不断的降低成本,才能让更多的人经常来买点自己要用的的家居产品,实现“创造更美好家居生活”的愿景。(这句太像广告了,好在宜家也不需要我来给他们打广告了,我是真心相信这个逻辑成立的啊。)

  脚踏实地

  在北京商场的老员工里,最喜欢的一任店长是一个英国人,他每天早上会最早到店里,然后到卖场帮忙上货。他们说,这就是英格瓦的范儿。我没见过英格瓦上货,但是如我在微博里说的,看过他细致地给卖场里每一个区域的同事讲解这个区的货该怎么摆、怎么卖,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去过宜家的人都知道宜家有多大,货有多少,他能对每个产品都了如指掌,因为他一直就把家居产品作为整个事业的核心,不把这个核心做踏实,其他都是浮云。

  为了能让自己安稳地脚踏实地,英格瓦没有让宜家上市,这样他就可以按自己的节奏,稳稳地向前走。他也不去追技术上的时髦,他认为,我们不必做新技术的小白鼠,等技术被验证之后再用也来得及,这时成本也降下来了。

  开创性

  但在我看来,英格瓦身上最为了不起的特征其实是不屈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你说一个17岁的小孩,能有多少远见去畅想一个公司的未来,当年他肯定没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规模。是有多少高人在背后指点吗?也没太听说,我们经常听说的,是他的斯马兰精神。斯马兰是英格瓦的家乡,那是个很贫瘠的地方,到处都是石头,农民要种地,就得把地里的石头挖出来、搬开。宜家办公区到处都有这幅斯马兰的石墙图,它象征一种把困难搬开的劲儿。宜家甚至把卖场里的儿童游乐场命名为“斯马兰”,可见这对他们来说是多重要。

  宜家最初是被赶出瑞典的,因为英格瓦在瑞典要做便宜的家具,被其他家具商杯葛,不许工厂接他们的单,所以只好跑去波兰找工厂。走出瑞典之后,他们发现世界好大,然后又到广州参加了广交会,才发现其实可以在世界范围里打造自己的供应链。

  英格瓦说,要“不断问自己为什么要做某件事”,这有助于开辟新的道路。拒绝接受被普遍运用的方法是进步的源泉,这样才能保持和增强公司的活力。所以,他会去窗户制造厂买桌脚、去制衣厂买坐垫,把产品拆开来平放再运输......

  最后,我想说,如果我还在宜家,*不会写这篇文章发表的。英格瓦并不希望他本人被报道,他认为自己的价值已经全然体现在宜家的产品上,只要你喜欢宜家的产品就好。英格瓦最后一次到中国来那次,没有让全中国任何一个媒体知道,自然也没有一个媒体报道了。当时每个店的市场部都被要求对外保密。今天,我写下这些文字,纯粹是因为作为一个曾经的宜家员工,很想去缅怀这位对我有着深远影响的老爷爷。

  愿他的智慧和精神能够得到延续。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品途商业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