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近日的几则消息:
迅雷玩客云、暴风BFC播酷云、快播流量宝盒等智能硬件产品相继脱销,预约抢购的用户少则50多万,多则3000多万;
老牌社交网站人人网股价在两个交易日内接近翻倍,一举扭转颓势,创2016年以来的新高;
比特币屡创新高引关注,人民日报发文称其所谓优势都只是投机的幌子,网传央行建议对比特币矿场限电……
上述事件,看上去互不相干,未来的走向却密切相关,都与一个“暧昧”的风口相关。
比特币矿场“关停”新闻的背后
1月3日,一则消息称央行召开闭门会议要求限期关停比特币矿场,引发热议。后被知情人士证实,“并非要求比特币矿场全部关停,而是对一些存在用电情况不规范的矿场进行整顿”,后据财新消息,央行并未召开闭门会议,但相关部门的确有逐步取消电价、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的计划。
无论事实如何,看上去这似乎可解读为监管机构对虚拟货币挖矿动手的信号。
2017年9月,监管机构出台ICO新规,全面取缔ICO和虚拟货币的交易所场内交易。比特币价格应声下跌,随即反弹并屡创新高,民众投资热情也不降反升。
考虑到比特币70%的矿池算力分布在中国,交易层面难以控制,从挖矿环节着手的确是一手妙棋。而导火索么,耗电量巨大便是矿池的原罪。
2017年11月,Digiconomist发布一组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用于比特币“挖矿”所产生的年用电量预计为29.05TWh,即290.5亿度,占全球总电力消耗的0.13%,以国家为单位,排全球第61位。问题是增速惊人(月增速接近30%),到2020年2月,预计占比达到100%,将耗尽全球电量。
果然如此的话,70%的矿池在中国,意味着不必等到2020年,国内所有的发电量都会被这些矿池耗去。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出手整顿真的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不过,这种线性思维预测模式遭受到广泛的质疑,正如一位网友评价的,“厉害了,小明1到17岁长到了1米7,按此速度,小明将在17岁到34岁的过程中长到3米4,成为大姚明”。
比特币挖矿耗电量的多少取决于哈希计算的难度,这一难度是基于特定时间段内比特币发行数量限定而自动调节的,挖矿的人越多,难度就会增大,耗电量也会上升;反之,挖矿的人越少,难度会调减,耗电量便会下降。
2017年,比特币价格出现暴涨了15倍,带动了全球旷工挖矿热情,参与者众,挖矿难度提升,耗电量也呈现快速上涨。不过,耗电量的这种增速显然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比特币价格的高位回落,以及耗电量突破一定阈值后引发的对能源安全问题的关注,都会反过来制约矿池数量及算力,最终会达到一个均衡,不会无限制地线性增长下去。
基于上述原因,如果是出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对矿池进行限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都不大。更何况,矿池还拯救了不少“弃电”。
如果是基于持续打压虚拟货币的角度,逻辑上是通的。事实上,1月3日,人民日报也撰文《比特币,狂欢后的回归》指出
“比特币所谓的优势:稀缺性、保真性、强流动性、透明度以及去中心化等,都只是投机的幌子,根本不可能支撑其过山车一样的涨势,近日的暴跌已经非常说明问题”。
看上去,像是一种呼应。
不过,考虑到比特币挖矿难度具备自动调节机制,对国内矿池的适度限电并不会影响比特币的根基。即便是完全禁止,也只会在短期内带来影响,届时挖矿难度会自动降低,境外的矿池收益大增,境内的矿池加速转移至境外,如此而已。
不过,信号是明确的。无论比特币价格如何暴涨,国内监管机构的态度未曾改变,这一点,也足以影响很多事。
重新焕发活力的老牌互联网公司
很多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事情,背后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先来看看一家老牌社交网站在股市中的“复活”。
2018年1月2号,人人网股价上涨19.63%,3日,上涨47.39%,创下两年来的新高。股价暴涨的背后,与17年底的股东沟通会有关系,更重要的则是,这家老牌社交网站公布了进军区块链的信息。
日前,人人公司发布RRCoin白皮书,拟为社交网络提供一个开源的区块链平台——人人坊,并将发布10亿RRCoin作为令牌,应用于直播、商业推广、社交游戏、钱包应用等场景中。从RRCoin的获取方式看,不需要花钱购买,而是看贡献度,规避了ICO募资的风险。
•参与者当天得币=M1/(M1+M2+…+Mn) * Qt
•当天发行量Qt
•参与者贡献度M1=(交互因子*交互量+分享因子*分享量+UGC因子*UGC量*UGC质量+直播因子*直播质量+应用因子*应用被使用量…)*(在线时长/24小时)——由具体的应用方来定义
活跃的用户将得到RRCoin奖励,而RRCoin则可应用于网站内的直播、游戏、推广等业务,又是一套基于区块链的积分体系,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此前不久,迅雷推出了玩客云与链克,暴风推出了播酷云与BFC积分,快播推出了流量宝盒与LLT,不仅智能硬件卖的火爆,消息发布后,股价也都收获暴涨(详见文章《谁来劝劝投机者》)。
区块链已非新鲜概念,区块链在金融领域也有了很成熟的商用场景,为何这几家互联网公司涉足区块链能够股市带来这么大的想象力?根子就在代币上面。
诚然,各家公司都规避了ICO募资嫌疑,也都表态禁止代币的上市交易。但在比特币的龙头效应及迅雷链克暴涨效应激励下,站在用户的层面,都把这种“虚拟积分”视作一种有保值增值效应的虚拟货币,有了投机属性。
在投机之心激励下,用户积极参与,或购买设备,或积极提高贡献度,发行“积分”的公司是*的受益者。
事实上,《谁来劝劝投机者》文章发布后,就有读者称,“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在玩(玩客云),吞了几百台机器了,700-800加价收(官网定价499)”。由于设备的供不应求,媒体曾曝光黄牛在以每台2000元的价格转售玩客云,一台净赚1200块。在普遍面临销售困境智能硬件领域,算是多年不见的火爆场面了。
这一切的背后,都由一枚被“阉割”的代币引起,背后则是投机者的发财梦。投机者发财梦的根源,又与比特币的暴涨密切相关。
这是一个暧昧的风口
每家大企业都可发行内部积分,每套积分系统经由区块链的加持都可摇身变为“阉割版”代币,用户受“代币”吸引,活跃度、忠诚度及利润贡献飙升,企业便重新“焕发了活力”。
所以,这当然算是一个风口。
而且,若果真可以把积分当“虚拟货币”,跟随比特币的暴涨节奏一荣俱荣,化身为投资品,企业好好运营这套“积分”体系,未必不能基业长青。
只是,监管不会答应,这个暧昧的风口注定不可持续。
不过,站在区块链商用化的角度,笔者很愿意看到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如果这个“风口”可以有效推动区块链在非金融行业内的普及,也算是功德不小。
至于风停后的一片狼藉,似乎也顾不得那么多,毕竟,那么多曾经的风口,最终都是一场空,不差这一个两个。
至于投机者的结局如何,如虎嗅网内一位用户留言,要看眼力了,“眼力好风停前随风而下,美滋滋;眼力差,风停了还在天上嗷嗷叫,只能天台见”。
21078起
融资事件
4358.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591家
企业
3213家
涉及机构
509起
上市事件
6.3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