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2017,你会想到什么呢?
是层出不穷的热点事件,辱母案、ICO乱象、P2P平台跑路、陆金所债转风波、无现金社会、平台赴美上市潮、火爆现金贷、趣店上市风波、比特币的一飞冲天……
是日渐明确的强监管信号,杀死银行直连、聚合支付监管、互金整改的延期、金交所产品下线、金融工作会议定调、ICO及虚拟货币监管风暴、现金贷新规……
还是行业发展的新模式、新变化,银联再推云闪付、网联面世、互金巨头与银行强强联合、支付出海、信联成立、人工智能崛起……
……
无论你想到什么,年终回顾的最迷人之处,便是迥然相反的事件在同一段时间里并行交错,像蝴蝶的翅膀,轻轻一挥,各自发挥其深远的影响,合力改变了行业的走向。以下是笔者选出的10大事件。
里程碑与转折点
1、辱母案
辱母案事发于2016年4月,2017年2月因于欢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而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辱母案本是典型的民间借贷中由暴力催收引发的悲剧,借由互金领域校园贷乱象、裸条事件等催收相关热点事件的前期铺垫而迅速引发舆论爆点,成为互金领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4月,监管出台《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高利贷和非法催收成为重要关注点;5月,最高法和最高检发布《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严打个人信息交易行为,之后,不少大数据公司被查,催收行业经历了短暂的洗牌期……
此时,现金贷业务的“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的帽子算是牢牢地戴上了,一众靠现金贷发家的平台也就有了原罪,只等时机成熟,一场风暴便会降临。
2、金融工作会议定调严监管
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定下了“严监管”和“防风险”的调子,整个金融体系的“好日子”都算到头了。
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杜绝无效空转;互联网金融定位于普惠金融,莫要染指大金融领域;投资者保护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哪里有风险,哪里便有监管的影子。影子银行体系迎来了资管新规,ICO及虚拟货币交易所交易被取缔,现金贷的风口落幕,第三方支付再次迎来无证支付的强力整顿……
强监管下,乱象无处遁形。不少金融机构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3、趣店上市后的舆论风波
辱母案以后,负面缠身的校园贷成为行业禁忌话题,现金贷的舆论风向也愈发负面化。趣店以校园贷起家,靠现金贷上市,自带招黑体质,在上市后发表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很快便置身于舆论风暴的漩涡之中。
辱母案后,天色阴沉,风暴将至;趣店风波后,因果成熟,风暴来临。10月,趣店上市,财富效应羡煞旁人,自带原罪质疑声起;11月,监管发文暂停发放互联网小贷牌照,现金贷监管骤然升级;12月,现金贷新规发布,行业风口逝去……
现金贷行业潜在问题很多,监管出手是迟早之事,趣店风波却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以至于应对突出其来的监管风暴,整个现金贷行业都措手不及。之后见过不少现金贷从业人士,或多或少都对趣店心生怨气。只是,碰到猪队友这种事,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躁动与混乱
4、陆金所债转风波
7月,一张未经证实的微信截屏给陆金所带来了一场声誉危机。几日前,互金整治办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互联网平台在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之后,大额标代表性平台红岭创投宣布退出网贷行业,陆金所也下架了部分违规产品,被不明就里的人解读为潜在危机的信号,引发了一场“债转式挤兑”狂潮。
其实,危机不是陆金所的,是整个P2P行业的。P2P投资者频繁历经平台跑路新闻刺激,对行业已然缺乏了信任感。虽然受到高息诱惑仍在继续投资,心理却是极其脆弱的,经不得风吹草动,任何大平台都不能幸免。
12月,在备案压力下,头部平台开启了“去刚兑”之路,开始主动取消各种或明或暗的风险备付金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只是,因投资者信心缺失,陆金所债转风波在前,刚性兑付哪是那么容易被打破的,强推之下,风波,或许又在不远处……
5、ICO乱象及监管风暴
ICO乱象算是*诠释了什么叫“一地鸡毛”,从极度火爆到戛然而止,仅需短短数月时间。
2017年4月以来,ICO月度融资金额便出现快速上涨,当月融资金额1.04亿美元,5月份环比增长123%至2.32亿美元,6月份环比增长99%至4.62亿美元,7月份环比增长24%至5.74亿美元。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9月初,政策出台,将ICO界定为“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遂被全面取缔。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所交易也被叫停,中国市场之于“币圈”陷入冰点期。
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市场便步入“慈父式”监管时期,不治已病治未病,不必等隐患爆发监管便会提前介入,且严厉程度超市场预期,ICO监管风暴不过是小试牛刀罢了。金融回归实体经济不再是空话,自娱自乐式的创新已经没有出路。
6、平台赴美上市潮
在严监管的市场环境下,互金平台能密集赴美上市一度是一道风景线。关于此次平台上市潮市场中有很多解读,都不无道理,却也多没有太大意义。创业企业追求上市是内在的冲动,不值得过度解读,但这些平台上市以后经历的市值过山车,倒有回味的价值。
这批上市的互金平台,或多或少都与现金贷脱不了干系,趣店上市后引爆的现金贷监管风波使得整个行业的想象空间受限,引发市值大规模的缩水。上市后,趣店股价最高为35.45美元,*为11.33美元,缩水近7成;信而富股价最高为12.86美元,*为4.6美元,缩水6成;拍拍贷股价最高为14.63美元,*为6.88美元,缩水5成;乐信于12月21日上市,募资规模照原计划缩水近8成……
*的启示意义在于,互金平台上市后,创始人莫要被财富效应冲昏了头脑,这钱能在账面上趴多久,还真说不好。身处金融行业,风险是后置的,永远没有大功告成之日,需要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7、无现金社会
8月初,两大支付巨头力推的无现金活动日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最后以央行武汉分行的一则通知
“最近一些地区推进的无现金支付方式……,其中的一些宣传主题和做法干扰了人民币流通,社会反响较大,对社会公众产生较大误解,……抓紧行动,依法对不合适的提法、做法进行纠正和引导”落下帷幕。
围绕无现金社会的争议,关注点依旧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与当下的主流选择之间的平衡,过犹不及便会带来问题。在现金支付依旧是主流选择工具之一甚至是部分群体*的选择工具时,一句“无现金活动”便让部分商店打出了“本店拒收现金”的招牌,是典型的过犹不及,损害了只会用现金和喜欢用现金的群体的利益,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这件事的*启示意义在于,巨头推广新业务,着眼点不应局限于业务本身,还要考虑到后续衍生影响。企业越大,责任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了公众企业,一举一动,都不应拘泥于企业本身,需要更高的眼光和格局。
新起点与新迹象
8、网联面世
就第三方支付行业而言,网联的面世*是大事件,自此行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网联面世后,一直被监管定调为“违规”的银行直连模式终于要走进历史了。8月,央行下发《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明确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网联上线开始提速,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季度末,共有 15 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9家支付机构接入网联平台,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有序从直连通道切换至网联平台。
切断了银行直连模式,第三方支付机构介入转接清算领域的梦想破灭了,终究未动摇银联的根基。第三方支付机构重新聚焦获客、支付等业务前端,一边积极出海拓展新市场,一边应对银行和银联在前端支付获客领域的挑战。
12月,银联推出银行业统一入口“云闪付”,虽胜算不大,但可怕之处在于弹药充足且一直“屡败屡战”,也说不定有一天会翻盘。关于这一点,明年还有看头。
9、互金巨头与银行强强联合
在一片新金融颠覆传统金融的声音中,互联网巨头与传统大银行的强强联合揭示了另一种可能性。竞争与合作,哪个才是未来的主流?
继6月下旬四大行与几大互联网巨头密集签约以来,8月22日,交行宣布与苏宁控股、苏宁金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金融、全融资业务、现金管理及账户服务、国际化和综合化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至此,五大行全部签约完毕,几大互金巨头也相继签约完毕。签约之初,不少人解读为作秀,半年之后,随着合作项目的相继落地,才发现人家是玩真的,卯足了劲在合作,优势互补。
互金巨头与银行的强强联合,标志着技术、数据与业务场景的融合,而技术、数据和场景恰恰是人工智能的三要素。并非巧合,如果说有一股力量让互联网巨头和银行走在了一起,这股力量便是金融智能化的大趋势,唯有强强联合才能在金融智能化浪潮中继续保持竞争力。
人工智能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金融业,除了刷屏的大佬饭局外,人工智能也是本届互联网大会的焦点。随着数据、算法和算力的成熟,AI在行业层面的渗透越来越快,金融行业的未来会如何,可能要看AI了。
10、信联成立
与其他大事件相比,信联成立的舆论热度要低得多。但对很多人而言,可能信联才关系到切身利益。
现金贷新规之后,存量业务化解、增量业务暂停,站在借款人层面,以贷还贷无以为继,很多人开启了逾期模式,“凭本事借的钱,不想还就不还”。嗯,不还可以,以后可是要上征信的。
对,就是信联。大家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还款信息以后都会纳入信联,信联数据对银行开放,以后大家要买房买车,想与银行打交道,央行征信不能有污点,信联的征信同样不能有污点。
对消费金融行业而言,信联的成立也是新的起点,征信规范了,市场也就规范了,躁动的心真的要消停了。
展望2018
历史总是在重演,放眼2018,会有新年新气象,各种躁动与混乱也定不会缺席。一起亲历2018,愿你们依旧在这里。
21306起
融资事件
4439.57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686家
企业
3222家
涉及机构
513起
上市事件
6.47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