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必有妖,资本市场哪有那么多的巧合与意外。
2017年7月15日,国民技术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违法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且存在被实施暂停上市风险。
国民技术近两天可谓风波不断,先是宣称被骗走了5亿元资金,而后又抛出一份收购公告,拟以不超过20亿元,跨行业收购一家来自新能源行业的公司。
有意思的是,如果仅仅根据这些公告,显然不至于让证监会发出一份涉及暂停上市的调查通知书,而野马财经注意到,隐藏在一系列巧合背后,国民技术存在诸多反常的现象。
蹊跷的收购
首先,在于2017年12月6日,国民技术恰到时机抛出的收购议案。
众所周知,七天前,国民技术刚刚称自己被骗走了5亿元资金,而过去十年,公司的净利润总额不过4.39亿元。黑天鹅的到来,无疑会对财务状况造成巨大影响,此时选择收购公司,颇有几分有力挽狂澜之势。
只不过,对于公司而言,这样的重组可能并没有必要。
时间回到2010年,国民技术完成IPO,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招股书》显示,公司原本只想着募资3.3亿元,升级一下自家的安全芯片,而最后共计募集资金23亿元。
换句话说,彼时,公司手中有着近20亿元超募资金可以备不时之需。甚至截至2017年年中,募集资金余额账户依旧有10.08亿元。
另外,从财务状况观察,虽然2012年至2014年期间,国民技术扣非净利润都为负数,但自2015年开始,已然扭亏为盈,且2105年至2017年9月,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4541万元、7697万元、3966万元,盈利能力良好,前景似乎一片光明。2017年中报“核心竞争力分析”也曾强调,公司“研发更加聚焦主业”、“外部环境持续改善”等,对未来充满信心。
更加重要的是,此次被骗的5亿元为投资、理财性资金而非营运资金。
如果仅从这几个维度观察,虽然此次事件会对国民技术本年度造成较大损失,但显然不至于伤及根本、影响正常运营,且在主营业务持续向好的情况下跨界重组,如果不是深思熟虑的战略规划,对于公司带来的深远影响都不可小觑。
对此,华东地区某券商投行部人士向泽向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分析,进行一次投资,之前的财务数据就多了很多回旋的空间;且这不超过20亿元的收购资金,正好把公司账上剩下的十多亿元现金花完。
而事实上,在此次卷款5亿元事件之前,细究国民技术近几年的财务状况,已经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繁荣了。
悬空的财务数据
2014年至2016年,国民技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26亿元、5.61亿元、7.06亿元,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7年前三季度也已实现营业收入5.39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年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2亿元、3.4亿元及4.27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1.64%、60.61%、60.48%。营收的增长,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应收账款的增长贡献而来。
且营收的问题不止于此,再来看几组数据: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民技术财务报表
通常而言,一家制造业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影响因素有几个:其一,每件产品的售价更高;其二,生产、销售的产品更多;其三,原本的库存商品被销售出去了。
如果是前者,则毛利率基本都会提高;至于后者,既然生产的东西更多,那么制造费用(机器开动、工厂工作的时间,以及工人工作的时间等)一般上也应该上涨。
对比长电科技、紫光国芯等企业,这些会计科目也基本呈现一致状态,而国民技术相关数据的变动一致性则并不明显。
如此说来,到底是什么支撑了国民技术近三年营业收入的增长呢?对于这一问题,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与国民技术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一切以公告为主。
中级会计师郝天翊向野马财经分析,影响制造费用的因素十分繁杂,仅从财报披露的数据,并不能覆盖全部可能的原因,但的确值得注意。
此外,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给出国民技术的济安评级为“CCC”,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321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230位。“CCC”评级意味着,公司在所处的行业地位低,经营状况很不稳定,盈利能力很差,现金流短缺,经营亏损与违约风险较高,投机风险高。
与此同时,“济安金信上市公司竞争分析系统 ”,给出了“疑似采用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或者放松信用政策有意扩大赊销份额的手段调节主营业务利润”的阐述。
除了营业收入的悬空之外,国民技术的现金流趋势亦不乐观。
将时间轴拉长,自2010年上市以来,公司的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七年时间,减少了近23亿元(有8亿元左右流向了银行委托理财)。
并且可以清楚地看到,2014年、2015年算得上一个分水岭。
一方面,自这两年开始,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由正转负,这也就意味着前文所述公司近四年的扣非净利润(4541万元、7697万元、3966万元)仅仅为账面利润,并未真正落入口袋。
另一方面,2015年,国民技术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额高达13.19亿元,基本上一年的时间,花掉了账面上一半的钱,那这些资金又去向了哪里呢?
相信,随着证监会调查的一步步深入,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21229起
融资事件
4435.76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659家
企业
3220家
涉及机构
512起
上市事件
6.45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