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千亿小米的反击:这些年线下战场缺的课,小米慢慢补回来了

实际上,在小米的商业模式真正清晰并得到市场检验之前,小米的价值都会被低估,上市并不划算。这或许才是它仍然没有上市的关键。

  即使在去年最困难的时候,小米员工宇天也没有对公司失去信心。他说了三个原因:

  *,公司进的人始终比出的人多;

  第二,销售部门的人天天喊缺货,说明小米不是没有市场,只是供给没跟上;

  第三,线下的小米之家一家接一家开业,这不像一家“气数已尽”的公司会做的事。

  所以如今小米提前完成1000亿“小目标”,他也不算意外。

  在小米内部,所有人都习惯把过去的两年称为“补课”,最重要的是两节课——

  *,一把手雷军亲自抓供应链,解决了根本的供货问题,小米出货量反弹,以致于雷军兴奋地说,“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在销量下滑之后还能逆转”。

  第二,二把手林斌着手补短板——实打实一家一家开店,一寸一寸在线下开疆扩土。

  近日,华商君*对话小米总裁林斌,谈谈小米如何保卫线下,同时摸索出一条“在自己的地盘卖自己的产品”的独特新零售模式。

  从零开始

  2015年9月,海淀区当代商城六楼,在清一色家居床上用品店的包围中,*家小米之家开业。

  这里是小米线下战场的首块试验田——在这个380平米的空间里,一部分当做售后,一部分用于陈列、销售小米的全生态链产品。

  “小米成立之初一直在网上销售,根本原因是那时候我们没有经验更没有实力铺线下。”林斌说。

  而在2014年小米最辉煌的时候,线下开店就被提上了日程。

  林斌跑遍了三里屯附件的几个商圈,想找一个店铺做小米的线下旗舰店,但因为租金“极贵”,不了了之。

  当代商城的店铺得以开张,还得益于海淀区政府的支持——为了提升商城低迷的人气,这家店免装修费、免租金给小米经营。

  开业那天,雷军和林斌都来了,他们对这家店寄予厚望,“未来不排除在全国建更多这样的体验店”。

  但是,谁心里都没底,这个路子走不走得通,市场的反馈会怎么样。

  最终,3个月达到单月1000万销售额,这样的成绩出乎所有人意料,也给了林斌信心。

  半年后,在小米总参大本营附近购物中心五彩城的地下一层,第二家小米之家开门迎客,成绩再次好得让大家意外。

  至此,林斌慢慢开始确认,小米之家的模式可以在全国复制。

  随后,2016年底破50家,今年5月破100家,今年10月已经达到200家——小米之家扩张速度越来越快,最多的时候,一天有20家店同时开业。

  连林斌自己都担心,“太快了”。

  好在到目前为止,坪效一直不错。坪效是传统大卖场计算效益的方法,即每平方米的年销售额。

  根据小米给出的数据,小米之家坪效保持在27万/平米,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苹果,因为苹果的产品价格以及客单价更高。

  线下反击战

  线下派逆袭,是2016年国内手机市场的关键词,这一年也是小米最难熬的一年。

  2016年,小米手机出货量和市场份额从前一年的第1跌至第5,同比下降36%,比苹果跌得还惨;与此同时,OPPO和vivo(以下简称OV)全面赶超,出货量和市场份额跃居*和第三,OPPO同比增速甚至达到122%。

  OV的爆发得益于线下的全面收割。

  统计机构北京赛诺给出的数据显示,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线上销量小米仍然是*,OV只在十位左右徘徊;而线下部分,OV分别*和第三,小米是第九。

  从总销量上来看,2016年上半年,线下手机销量则已经占到总体四分之三——当初在小米的市场教育下,手机市场战火从线下烧到线上,如今又重回线下。

  对于小米来说,线下是不可能忽视的战场,但那么多种打法,哪一种是最合适的?

  OV逆袭靠的是“十八线城市+疯狂铺网点+代理商”模式,其线下零售店在全国均已超过20万,从步步高时代就开始积累起来的渠道优势是其制胜的关键。

  “我们最强大的是对代理商的服务意识。”正如OPPO方面所说,线下销售渠道需要长期耕耘与持续投入,而其合作伙伴一般也合作至少十年。

  这种先天优势是小米不具备的,也是跟小米模式相悖的。

  代理商模式意味着高额的中间成本,这违背了小米的初心——小米从成立之初,雷军就将成本定价奉为信条,这也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乐趣”的基础。

  而电商起家的小米优势正在于省去线下渠道的层层成本。所以同样的品质,小米手机的价格可能只有某些品牌的一半。

  自建小米之家,用自己的渠道销售自己的产品,无疑是小米最合适的选择。

  不管黑猫白猫,不管是线下的小米之家还是线上的小米商城,能去掉中间环节、保证成本定价的就是好猫。

  另一条腿

  电商起家的小米布局线下,林斌称之为“二次创业”。尽管是从零开始,但其野心却足够大。

  首先,我们来算一笔账。

  今年年初,雷军给小米之家定下的目标是,三年之内(到2019年)开到1000家。

  根据小米给出的数字,小米之家每个店约200平米,坪效27万,1000家店,200×27万×1000,总销售额将达到540亿——这已经是今年小米千亿小目标的半数之多!

  也就是说,线下的小米之家未来可能将贡献整个小米一半的营收,让小米真正实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

  此外,据林斌透露,目前小米线上线下占总体营收的比例为7:3,未来希望达到6:4。

  小米的线上渠道主要包括小米商城、京东、天猫旗舰店等,线下则包括连锁平台客户(例如苏宁大卖场等)、运营商(如中国移动)以及直营小米之家体系。

  林斌坦言,小米之家目前所占比重还非常小。

  不久前,黎万强也透露:“以今年第二季度为例,小米手机线上出货量占比约70%,有接近30%的手机是通过电信运营商出货。”

  由此可见,目前在线下占比仍然“非常小”的小米之家,从它未来可能达到的销售额来看,甚至可能取代运营商和代理商,成为贡献线下这条腿营收的主力。

  这两个比例,足以说明小米之家的重要地位。

  但林斌说,小米之家虽然会带来直接销量,但它更重要的职能是“体验”。“以往在网上购物,大家只能看到产品的样子和参数,而这些并不能给用户太直观的感受。而在小米之家,用户就可以亲自体验到所有产品的外观、质感、性能及使用方式。”

  这也是当下很多电商花大力气铺线下的重要原因——从用户本身出发,寻求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而整合线上线下,形成一个生态闭环——这也是现在流行的新零售的概念。

  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小米之家对整体营收拉动的成效:在小米新用户增长的分布中,小米之家开店的区域内增长非常明显。

  科技界的无印良品

  上周六晚七点左右,笔者来到当代商城六楼的小米之家。

  位置虽然不好找,但人是真的不少。一个明显的对比是,整个商场里几乎没什么人,但小米之家里至少有20个顾客,确实让人感到意外。

  据说,小米之家的入驻,让此前周末人流量不到200人的当代商场,每日人流量保持在1000至1500人,周末能达到2000到3000人的水平。

  除了客流量,另一个直观感受是,东西便宜。例如49英寸的人工智能语音电视标价2399,*的一款空气净化器只要699。

  尽管直销已经大大减少了经销商中间环节的成本,但线下开店的租金成本、人力成本和仓储成本都是无法避免的。

  是否能继续保持低价,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新零售的核心没那么复杂,就是两个字——效率。”林斌说,小米的目标是,以线上电商的效率做线下——目前,小米的效率在8%-9%之间,“在3C领域还没有人能达到这个效率。”

  8%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一个东西成本100块,小米卖108块就能赚钱;换一个说法,卖出100块的东西只要8块多钱的销售成本。

  提升效率的关键就是提高坪效,这样才能分摊成本。而决定坪效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有多少人进店”以及“有多高的转化率”。

  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产品。

  “如果只有手机,我绝不敢开店。”林斌说,因为手机是极低购买频次的产品。如果小米之家只卖手机,也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坪效。

  除了手机,小米之家还卖什么?

  走进小米之家,除了摆在正中间位置的手机柜台,两边的货架上,是小米生态链下的各种产品——耳机、充电宝等手机周边产品,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体重秤等智能硬件,大到电视小到插座,甚至还有行李箱、靠枕这类生活用品。

  目前小米之家的产品大概有300多种,俨然一家3C用品超市——也确实像雷军的目标,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

  有了这些产品组合而不仅仅是手机,选址在大型购物中心、与各种时尚品牌为邻的小米之家,才有可能成为人们可以“逛”的地方,才能达到这么高的坪效——这种定位和选址也是小米与OV的区别。

  有知乎用户说,未来小米的野心是:买硬件、智能家居类产品,先看看小米之家有没有。

  不只是手机

  小米成立后不久,一次雷军去美国出差,被Costco(好市多)超市震撼。他在超市站了15分钟就看明白了,“正好跟我想的东西一模一样”。

  别的零售商都极力希望提高毛利率,Costco追求的却是压低毛利率。“costco任何一个商品只挣1%到14%,有的商品价格甚至只有国内的十分之一。”

  而无论是无印良品还是Costco,都指出了小米未来的商业模式——小米对标的是零售业巨头,而不是其他手机品牌,也不是任何电商;小米的野心已经不是手机,也不仅是产品。

  2016年10月13日下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马云就在演讲中*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同一天上午,雷军在四川绵阳举行的电子商务峰会上,也同样提出:“我认为电商是零售业的一种新业态,它最核心的特点是效率。如果只用6.5%就搞定零售店效率,那么就不担心电商可以把你击跨,这样电商和零售店会长期并存,并且零售店其实还会是市场的主流。”

  雷军此番言论,正是建立在林斌已经在摸索的小米新零售模式的基础上。

  2017年,新零售被小米列为五大核心战略之一。而小米新零售模式区别于其他电商的特点在于——在自己的渠道上销售自己的产品。

  正如林斌所说,“小米模式的核心是直销,而不是电商。”

  线上,小米商城已经是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线下,小米之家正在迅速铺开;产品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之家销售的产品,都是小米“自己”的。

  几乎与弥补线下短板同步,在“以手机为中心连接一切设备”的路线下,小米在2014年就开始了生态链布局。

  据了解,小米生态链目前投资、孵化了100家公司——小米之家货架上的商品,即来自这些“自己人”的公司。

  2016年,小米在智能硬件的生态链总收入达到150亿人民币。如果按小米2016年销售额780亿算,这部分已经占到五分之一左右——未来市场空间甚至可能超过手机,让手机业务增长放缓的压力得以缓解。

  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这些生态链产品,就不可能支撑起线下的小米之家,所谓新零售也就不可能实现。

  此外,因为都是气味相投的“自己人”,管控品质和保证低价也就更容易,同时减少了产品和渠道融合过程中的矛盾。

  这就是小米的新模式——小米将不仅是一个产品商,还会成为一个渠道商、零售商——这是与华为、OV、苹果等手机商不同的模式,也是区别于淘宝、京东等电商,以及Costco、无印良品等线下零售巨头的模式。

  继续补课

  电商起家的小米,将线下作为与线上同等重要的另一条腿,扩张过程中还有很多问号:

  是否能继续保持成本定价的策略;

  如何继续向十八线城市下沉,小米小店模式能否走得通;

  市场有没有那么大;

  步子迈太大,风险如何管控;

  如何对生产、流通、销售等整个过程继续升级改造,提升效率;

  ……

  以小米之家目前的扩张速度,1000家店完全自建自营难度太大,因为其背后自身营运成本、人员配置等方面要跟上,都是几何倍数的增长。

  林斌说,除了自建自营,他建自营模式也在实验中,未来可能在总体数量中占到四成。而这种模式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是在线下从零开始的小米将会面临的挑战。

  此外,林斌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相比优衣库、无印良品等经历了开店、扩店和闭店等无数次周期的零售商,现在小米之家只经历了*步,还没有完整的运营周期。”

  总之,在线下,小米还有很多课要补。

  到目前为止,小米仍然没有上市,官方的说法是不差钱。

  实际上,在小米的商业模式真正清晰并得到市场检验之前,小米的价值都会被低估,上市并不划算。这或许才是它仍然没有上市的关键。

  林斌说,很庆幸小米的危机出现在2016年,如果是3-5年以后,后果会比现在严重得多。

  假设2019年,小米之家能如愿开到1000家,或许那时候,小米就能讲一个关于新零售的*故事——基于此种商业模式的估值,想象空间将是巨大的。

  林斌和他所带领的伙伴们,或许就是这样想的。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金融数据总览

Tyme GroupTyme Global Limited
D轮2.5亿美元
2024-12-18
投资方: Nubank腾讯投资Norrsken22M&G InvestmentsLavender Hill Capital PartnersBritis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Blue Earth CapitalApis Growth FundEthos Capital PartnersGokongwei Group
华福证券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战略融资轮47.57亿人民币
2024-12-12
投资方: 福建金投福建投资集团兴业信托福州金控泉州交发集团泉州城建集团紫金矿业台州国运集团东方创业徐汇资本浦东创投
KASTKAST LAB
种子轮1000万美元
2024-12-12
投资方: Peak XV PartnersHongShan红杉中国DST GlobalGoodwater Capital
Soda HealthSoda Health, Inc.
B轮5000万美元
2024-12-05
投资方: General CatalystSVB Capital启明创投Lightspeed CapitalDefine Ventures个人投资者
PublicPublic Holdings, Inc.
D+轮1.35亿美元
2024-12-03
投资方: Accel Partners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