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商业模式美国化:在美国做共享单车是种什么体验?

共享单车的中场战事日渐焦灼。在行业加速合并、洗牌的趋势下,成立于今年的共享单车公司LimeBike,却在美国异军突起,仅仅用了三个月,就获得近30万注册用户,成为美国最大的无桩共享单车公司。

  上个月,LimeBike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在投资人的名单中,除了中美的各大投资机构,我们也发现了ofo的天使投资人王刚的名字。

  经历过美国市场的激烈厮杀后,LimeBike CEO Toby Sun告诉创业家&i黑马,对于ofo和摩拜而言,或许出走海外是一种选择,而输不起的地方始终在国内。但对LimBike来说,美国市场才是生与死的战斗。

  LimeBike如何在这次二强的夹击中胜出?

  以下为Toby Sun口述,经创业家&i黑马编辑。

  入局共享单车

  创业做共享单车之前,我在昆仲资本做投资,初衷是想投一家共享单车。

  我们是一家早期投资基金,在中美两边都有团队。去年,我们就几乎看遍了国内的共享单车公司。当时的判断是,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非常清晰,而且美国的市场非常大,一定不能错失这次机会。

  想要跨境做共享单车,最重要的是把中美两边协调起来,引导跨境团队。而当时我们看到的是,中美两边现有的公司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纯中国的公司能搞定硬件、供应链,这一点美国的公司很难做到。美国以软件技术见长,让他们来中国找供应商同样很难。这也是为什么共享单车能够在中国土壤里发展起来的原因。

  如果在美国本土生产硬件,自行车的生产价格可能会赶得上汽车。只要涉及到供应链的整合,从手机、到手环,国内的智能硬件都有价格优势。比如在美国一个手环的价格是99美元,国内小米手环一个才多少钱?

  但是回归到单车,一旦投放,本身就是个本地服务的事情,本土化的运营非常关键,而国内的公司其实很难集中精力做这件事。

  在做过种种考察之后,我们最终决定还是自己做。当然真的下定决心入局,也跟团队在本地的经历有关。

  我跟现在的合伙人Brad一直都在美国工作。做VC的时候,我们投了很多消费互联网加智能硬件,包括交通出行领域,Uber、滴滴都曾看过。在此之前,我在百事可乐工作了很多年,率领跨境团队,有中国的运营和美国的研发团队,现在刚好反过来。

  Brad在腾讯工作八年,是腾讯在海外的*员工,微信的英文名字WeChat就是他起的。后来他是昆仲资本的合伙人,我们成为同事。LimeBike团队里大部分都是美国人,负责政府关系的原来在奥巴马的竞选团队,还有些员工来自Uber和滴滴。

  我们现在有60多个员工,美国团队近50人。因为即使是中国的模式,想要落地美国,说到底是一个中国模式本地化的事情。

  美国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从最基本的需求来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管是在国内还是美国都是成立的。

  在纽约,开车速度在5迈以内的地方永远是骑自行车更快,下午2点到6点之间,有时候在一个路口能堵车一小时,走路都比开车快。

  以前没有那么多人骑车,并不是说没有这个需求,而是没有出现好的解决方案。ofo和摩拜没有出现之前,在国内也是这样的情况。共享单车在美国市场其实开始得很早,我们的机会在于,他们的模式仍然需要突破创新。

  早在摩拜和ofo之前,美国的Social Bicycles、Zagster(创业家&i黑马注:成立于2007年)等几家公司就已经在做共享单车。他们已经做了智能锁,但是车子本身还没有做到随骑随放,他们要求用户一定要把车停在有桩的地方,否则就要罚钱。所以在用户体验方面,没有实现真正的流动性。

  LimeBike一方面改变了当地有桩和半无桩的单车形式,完全采用随骑随放的模式。另一方面我们跟富士达(创业家&i黑马注: 自行车厂商)合作,在初期造更多的车,满足供给端量的增长。

  从整体数量来看, ofo和摩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国内投了过千万的车,美国的单车数量肯定不如中国,但至少有几百万辆。在美国的那些城市里,经常只有几十辆单车,很不方便,根本做不到改变用户行为。

  LimeBike从7月份开始正式大规模铺车,*个投放城市在西雅图。现在已经铺了13个城市8个学校,总共投放一万多辆车,基本保持每个星期进入一到两个市场的速度。但其实在整个美国市场里,现在的数量连1%都不到。

  与国内市场不同的是,共享单车想要在美国实现盈利并没有那么难。

  共享单车的模式兴起的时候,在美国虽然也能感受到“风口”,但竞争远没有国内这么激烈。美国的初创公司很少一窝蜂哄抢一个项目,我们运营的这段时间,并没有多少竞争对手。

  另一方面,虽然美国的*单量没有国内高,密度也没有那么大,但是单个的用户价值非常高。LimeBike的收费是每小时1美元,用户的使用意愿、付费频次和接受度都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因为人力问题,美国的运维成本可能会更高,但是因为投放的数量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激烈的竞争,所以并不会产生很高的费用。类似国内的单车因为竞争出现抢占地铁口的现象,在美国并不存在。只要保证单车能够正常使用,车辆整体的损毁率也比较低。

  中国模式美国化

  跟其他的互联网项目相比,共享单车的门槛其实不低,它牵扯到硬件、供应链、物流、软件端、政府关系、市场营销和运营等很多问题。中国模式想要落地美国,没有一套适合本地的打法会很糟糕。

  政策管控是很大的问题。如果照搬国内的方式,直接把单车投放到美国,快速地扩张,大范围投放,政府根本不会同意。国内是先投放再管控,美国刚好相反,他们非常注重路权和规范化管理,所以是先管再投。

  中国一家共享单车最早出海的时候,在旧金山投放共享单车,结果被政府给“踢”出来了,现在美国的团队都解散了,名声也受到了影响。是否是美国基因的团队,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政府的选择和判断。

  比如在欧洲,因为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国内的单车出海后可能会是*的选择。但是在美国,因为有多个品牌出现,他们就会从品牌、体验和规模几个方面去衡量。

  目前LimeBike投放的城市70%都是*,并且只允许一家投放。政府在放开投放之前会作比较,此前与ofo和摩拜的多次比拼,LimeBike没有一次输过。

  虽然我们与ofo用的是同样的生产线,但在产品设计方面,LimeBike做了很多改进。单车的车身材质全都是铝,更加耐用并能适应当地的路况。与国内24寸的大小不同,车轮变为26寸,美国人的骑行体验会更好,而且针对美国市场,主打变速车。

  虽然在单车上的所有改变并不是很难改变的技术难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如果对美国市场没有足够的理解,很难顾及到所有的细节。

  就像组建本地团队,核心不是说员工是否都是美国人,而是需要对当地有足够的了解。包括对事情的反应速度,如果跟政府沟通,哪里更需要投放车辆,具体到执行层面的所有问题。

  单车的负面报道在扩张的过程中也会影响政府的选择,所以要求我们在扩张和运营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运营的能力要能匹配投放的速度。

  虽然只用了半年的时间,LimBike就做到了美国市场的*,但是有质量投放的意义远远大于快速扩张。对于ofo和摩拜而言,出走海外是一种选择,输不起的地方始终在国内。但是对于LimBike来说,美国市场是我们生与死的战斗。

  如果在国内,或许我并不会自己做共享单车,而是选择投资。现在,LimeBike的下个目标是欧洲。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i黑马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金融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