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还没普及就已经要面临另一种新形态手机的冲击了。目前,从苹果三星到中兴华为,各种可折叠手机即将发布或者正在研发的消息已经流出,日前,有消息称,中兴已经发布了最新款手机——Axon M,这款手机拥有两个屏幕和一个中央铰链,可以让它折成两半。而也有消息称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在华为Mate10全球发布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华为正在开发一款可折叠手机。
早前,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苹果宣布正在和LG公司合作研发可弯曲显示屏技术,用户可将iPhone展开成iPad,苹果拥有可折叠手机专利,这一技术将于2020年投入生产。在安卓阵营,也有消息三星也在计划研发推出可折叠手机,其实早在2012年,三星就曾展示过一款可弯曲AMOLED显示屏的原型机,名叫Youm。当前的传闻称三星的可折叠手机名叫Galaxy X,它似乎已经获得了Wi-Fi和蓝牙功能方面的备案,且目前正在接受韩国国家无线电研究所的检验。早前,彭博社也曾刊文称三星计划2018年发布可折叠智能手机。
从目前来看,几个手机巨头都已经不约而同的入局了。到目前为止,可折叠手机眼看着就要成为智能手机的未来趋势,但可折叠手机真的是一个好主意吗?
2011年索尼曾经发布一款叫做Tablet P的平板电脑,打开之后是两个分开的屏幕,这可以说是可折叠屏幕的最初尝试,但设计想法是异曲同工的。尽管当时的技术水平受限,但可折叠屏幕的局限性已经显露:一方面是机身很厚,屏幕边框以及整体形态并不美观而且操作性上并没有突破性的改变,而且屏幕折叠会给人较强的撕裂感。
我们知道,当前智能手机的创新已经进入了瓶颈,于是厂商们一窝蜂的主打全面屏,但如果可折叠手机面世的话,将打破当前智能手机千机一面的局面,甚至将引发业内的巨大关注。从当前来看,可折叠手机可能是打破当前智能手机创新瓶颈值得尝试的举动。因为可折叠手机的好处显而易见,比如展开会有更大的屏幕面积,既可以当手机,也可以做平板,但劣势也很明显,比如折叠之后手机变厚,美观程度大打扣折,但是如果将机身厚度做到更薄,却往往会由于手机内部空间被压缩而带来更大的安全问题。
手机实现折叠的原因在于手机中间的铰链,也正是因为这个铰链,手机才能以此为中心进行折叠,并获得多种形态和角度。而实现可折叠,其中的关键材料就是纳米碳管,纳米碳管材料的特质是具备柔软度,能避免开裂,具有导电性,能柔软折叠+导电性的特质则是可折叠手机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基础。因为它能将许多导电元件像电路板、屏幕、触控感应器组合起来,它是确保在折叠手机各元器件能够工作的重要基础。
而可折叠手机的难题在于,可折叠这一特性意味着手机内部元器件比如电路板、电池需要适应可折叠屏幕的要求,要有一定的柔性度,需要制作出能应用到智能手机和平板设备上可弯曲的电路板,在操作设备时内部元器件需要经受大量的弯曲和非弯曲循环,从而避免在折叠时被损坏或者发生一些不可预测的事故。这并不容易。
当前用户对于手机安全事故非常敏感,无论是去年三星note7燃损事件,还是今年iPhone8屏幕开裂事故,都让用户对于手机安全故障更为敏感,这些手机巨头之所以曝出故障,可能都由于手机在创新的环节中,忽略了手机电池以及手机内部空间设计的安全临界点。
从手机安全层面来看,当前直板手机也难以避免燃损或者屏幕开裂等诸多故障发生,可折叠手机由于经常需要把手机反复弯折,对内部电池等内部零部件的空间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那么燃损、爆炸、死机、开裂等故障率以及电量消耗等应该要超过直板手机。如果一款高价购买的手机却让用户难以放下对手机使用过程中的种种焦虑与担忧,这本身就已经违背了人性。
去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批准了苹果公司的一项新专利,这一专利包含可折叠的概念,让包括手机、手表、平板电脑在内的许多种电子设备都能够折叠。当时苹果在专利中也描述了其中的难题,即如果不小心,将柔性应用电路将弯曲得太多可能导致柔性应用电路上的信号线的破裂和不稳定性。
虽然可以控制施加在柔性应用电路上的弯曲量,从而降低破裂的可能性并提高稳定性,但这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柔性应用电路的期望值。对于手机里的硬件之间的连接与可折叠是否会带来很大的损耗,是否降低手机的使用寿命,是否带来更大的维修成本与手机安全事故,需要厂商们更谨慎的去试错与优化。毕竟,创新带来的事故与连锁反应带来的品牌伤害非常大。
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可折叠手机使用过程中,手机弯折的频率非常高,设备本身的耐久度和寿命可能不容乐观。可折叠手机需要用到更优良的柔性面板,其成本高企,损坏折旧维修成本大。除了屏幕之外,手机内部元件是否会因为弯折而产生磨损?其次是,可折叠屏幕带来的全新形态,需要相对应的研发出一种可适用的交互界面,这是其一大难点。
说了这么多,可折叠手机带来的好处是什么?*的好处就在于在观感上比较酷炫之外,展开获得更大的屏幕,但带来的是更大的研发成本与诸多不确定性。
而且在今天,移动支付钱包与社交网络、个人重大隐私都沉淀于手机上,手机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仅仅是一款可以玩的产品,它与个人的诸多隐私、财产与社交资产的安全息息相关。用户对于手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更为看重,这种需求要超过其他创新需求,一个看起来炫酷但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不够的可折叠屏幕,可能是一些用户的尝鲜备用手机,但它如果在可玩性与稳定性上不足以支撑用户的冲动消费与持续性的沉浸式需求,它不会是一款具备持久性刚需性的产品。
如果是仅仅是为了一个更大的屏幕,用户可以选择大屏手机,若仅仅是追求更大的屏幕是否真的有必要将手机进行折叠设计?而当今的大屏手机在视觉体验层面也已经能够完全绝大部分用户对于屏幕大小上的需求,如果用户需要更大的屏幕,平板电脑本身也已经够用,也有人提到双屏的存在也能让手机的多任务能力得到大幅度的增强,但多任务能力或许并不是当前普通用户的刚需与痛点,总的来说,折叠手机更像是一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玩法。
尽管有人在抱怨当今的手机几乎都长一个样,但不能因为手机外观设计存在瓶颈就非得搞一个可折叠屏幕。况且可折叠手机折叠合拢对折之后,机身厚度又大了一倍,再次对手机的美观性提出了挑战。
因此,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可折叠手机要实现的难度还是非常大,但之所以这么多厂商对可折叠手机兴奋不已,在于使用可折叠显示屏,也许将重新定义智能手机,突破当前智能手机的创新瓶颈,抢先占领用户心智,打破销量停滞的现象。但从当前来看,可折叠手机可能不是一个好主意,而且可折叠手机的主要创新都集中于屏幕上,而在屏幕技术领域,当前是三星占据更大的优势,因为要将屏幕做成可折叠,更为轻薄的OLED无疑优势*,能实现较为理想的曲面和可折叠屏幕。而在OLED屏幕领域,基本上是被三星垄断了。国产手机要跟风,往往受限于产能与屏幕良品率而成为炮灰。
笔者建议国产手机先观望不要去追这个风口,如果要解决用户对于更大屏幕的要求,不妨先做好全面屏,因为在折叠手机领域,一旦因为产品事故与良品率问题出现,往往会导致大规模的负面口碑导致品牌形象受损,继而导致新产品陷入销售难题。尽管可折叠手机可以实现更大的屏幕,也能打破当前同质化局限,可折叠手机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综上所述,它或许并不是一个可行的创新方向,也不会是智能手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