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军人出身,却意外选择了火锅产业,从食材到锅底,从加盟到直营,他耗时9年,一举开出122家分店,他就是谭鱼头的创始人谭长安。
1963年4月,谭长安出生于四川平昌米仓山深处。从低矮的茅草屋向外望去,除了山还是山,村里绝大多数人祖祖辈辈就没有走出过米仓山。
要想摆脱贫穷,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考大学,另一条就是当兵。不过,当时大学录取比例太低了,尤其是在人口大省四川,“农村能有1%上大学就很不错了。”所以,1980年,17岁的谭长安果断选择了参军。
想不到的是,那一年他去了云南文山军分区,而且入伍不到3个月,就赶上了中越反击战。越南残酷啊,到处地雷,到处是冷枪,一不留神就遭遇死神,有时候白天刚见过的战友,晚上值个班就牺牲了。
谭长安血性一上来,端起冲锋枪就杀红了眼,他先后参加了者阴山、老山、扣林山、罗家坪大山等4次战役,荣获过多次二等功。
直到1985年中越边境战火逐渐熄灭后,谭长安才调往西藏军区驻四川办事处。11年后的1996年,谭长安从部队转业,分在了一家地方航空公司。
不过从,才待一个星期的时间,他就受不了了。想想也是,当了18年兵,除了训练就是训练,机关里的条条框框,谭长安哪能一下子就接受。再言之,即便个人日子好过了,那点薪水也不够让父母养老的,谭长安照样心不安。
可问题是,不坐办公室,能做什么呢?当然只能是经商!要说,谭长安做生意还是有历史了,用他的话说,凡是有差价的就敢倒腾。12岁时,谭长安倒腾过布票,上高中倒卖过化肥,在部队还利用探亲假卖过胶卷和明信片。
那谭长安怎么就和餐饮有了交集了呢?话说当时成都流行鱼火锅,不过,大家都吃鱼肉,鱼头却无人问津。
1996年十一,谭长安请外地的朋友吃鱼火锅,朋友大饱口福,他自己却没吃饱,“再要一条鱼又吃不了。”后来,谭长安干脆把锅里的鱼头也吃了。没想到,一吃吃出感觉了,“鱼头比鱼肉有滋味多了。”
“都是卖火锅的,为什么不卖卖鱼头火锅?”
突如其来的灵感,让谭长安有了主意。于是,1996年冬天,谭长安用5000元转业安家费,在成都百花潭附近一条偏僻的小巷里,开起了一家“谭鱼头”火锅店。
不幸的是,开业没有看黄历,当年年底成都就爆出“火锅泔水油”事件。商家敢重复使用火锅油料,那消费者还不炸了锅?“再怎么好火锅那一口,也不能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啊!”
一连几个月门可罗雀,很多火锅老板纷纷转行。不过,谭长安不甘心就此认赔。是老百姓不爱吃火锅么?显然不是,“老百姓只能想吃健康、安全又美味的火锅店而已。”
所以,谭长安决定反其道行之,“不但不能关门,还要更上一个台阶。”他果断采取了三步走的战略。
*步是解决油的问题。那段时间,谭长安经常亲自到菜籽油厂采购,确保油品安全。
第二步是打造开放式厨房。厨房拆了,换成透明的大玻璃,每个锅底都是独锅独炒,鱼头现场宰杀。
第三步是在火锅特色方面下功夫。火锅有三大要素,食材、锅底和和小料。鱼头从哪里来呢?“就去水库找。”
谭长安在平昌考察了红鱼洞、友谊等10多个水库,还真从渔夫那里发现秘密,“鲢鱼吃头、鲤鱼吃肉。”什么意思?原来花鲢鱼头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卵磷脂等13种营养物质。
再说这锅底,四川人离不开辣,谭长安就从湖南买来剁椒,从海南引进黄椒,从云南购买秦椒....。每种辣椒,谭长安都亲自品尝,直到尝了十多种辣椒后,最后才看上了一种叫二荆条的辣椒。
这辣椒来头倒不小,栽种在海拔400米的四川双流牧马山上,一年的采摘期只有7天。但是,辣感柔和,食后不上火,不伤胃,好吃还不长痘。“就它了!”
此后,谭长安又在锅底中添加了十几种中药,精选香菜、花生等18种原料,“去鱼腥,又滋补,绝无燥火之忧,”取名一锅红艳。
开放厨房+新鲜食材+秘制锅底,,“辣而不燥,鲜而不腥,入口窜香,回味悠长,”食客的胃口彻底被吊了起来,20多张桌子天天爆满,“想吃火锅不用愁,闻香找到谭鱼头。” 为照顾不同年龄层次的口味,谭长安先后推出红蕃锅、白汤锅、鸳鸯锅及滋补食疗锅等4大口味。
有客人说都是鱼头,要是有点鱼肉就好了。谭长安就选择规格在1.5斤左右鲢鱼头,分为不带鱼肉,全鱼头带二指鱼肉,半鱼头带四指鱼肉和全鱼。
一些外地顾客不会吃鱼头,谭长安就亲自上阵指导,“上锅开火下鱼头,煮沸后改为小火慢煲三分钟”,“先吃鱼唇,再吸鱼脑,吃鱼皮,最后吃鱼肉。”
如此这般,谭鱼头彻底火了。即便平时,顾客都要等上半个小时才吃得上,而一到周末,黄牛手中的一张排号票居然能卖到30元!
很快,谭长安就赚到了人生的*个100万。
不过,成都商人很精明,不到半年,满大街都冒出了鱼头火锅。“怎么办?”“开分店!”谭长安果断拿出60万,沿着当时四川的经济走廊,一口气在德阳和绵阳开出了4家分店。
一年后的1998年,大街上又冒出一个烧鸡公火锅。其实也正常,在成都这个火锅之城,火锅花样每天都在翻新,消费者早已习以为常,更愿意尝个新鲜。不过,对谭鱼头冲击非常大。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谭长安决定避实就虚,离开四川,远走他乡。
就这样,1998年6月,谭长安带着花椒和豆瓣酱来到了北京。从人流量、车位等综合“风水指数”出发,他在东直门开出了*家分店。
当时有个安徽人在老家开了个火锅店,不过赔个精光,后来听说了鱼头火锅,马上找到谭长安,“店面和设备我包了,你就提供以商标、配方、管理,不需要出一分钱,直接拿到35%-55%的股份。”
有这样的好事?谭长安想都没想,就和对方合伙在亚运村开了一家分店。辣的有,不辣的也有,养生的也来者不拒,关键秘制好吃,结果不到1年,那个安徽人就赚了1000万。
这还得了,一下子涌过来100多个合伙人。说时迟那时快,5个月就开出了11家店。 不到3年时间,谭鱼头在全国58个大中城市开设了近90家连锁店,“60%以上是连锁经营,”谭长安也一手缔造出60多个百万富翁。
2000年底,谭鱼头的年营业额突破3亿。
然而,萝卜快了不洗泥,飞速扩张的背后是矛盾的不断积累。
自2001年春天开始,不少加盟商拒交品牌使用费,部分总部派驻的厨师倒戈与加盟商串通欺骗总部。有人用自己家的商标取代谭鱼头的专有商标,更有甚者,鲢鱼变成了鲫鱼,辣椒成了朝天椒,“一个店一个口味。”
服务员也上了天,隔三差五给客人脸色看。
很快,来自北京、太原等14家加盟店负责人汇聚谭鱼头总部,提出降低原材料价格,放开商标使用权等要求。接着,亚运村附近的10家加盟店与总部解除合作关系,自立山头。很快,各地的20多家加盟商纷纷效仿,一夜之间,谭鱼头所剩无几。
“再继续实行特许经营,谭鱼头品牌很快将不复存在。”谭长安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决定收缩战线,“将一些店的股权进行收购。”
2002年7月12日,他在虎坊桥开出*家直营店。针对直营店的服务、口味、菜品,谭长安推出了4个统一:
1、统一菜品。除火锅外,推出了鱼头泡饼、棒棒鸡等巴蜀12品川菜。
2、统一服务。在成都武侯区金花镇,成立了培训基地“蜀道学院”,每个月有100名管理人员和近300名服务人员接受培训。
3、统一配送。在四川建立油菜、辣椒、花椒等生产基地,在武汉有“谭鱼头”专门的鱼头养殖基地。火锅底料在生产基地制成半成品后,立即发往全国各店,厨师们跟据“谭鱼头”火锅的统一炒法,配入统一份量配料,单锅炒制就可上桌。
4、统一时间。话说1997年在成都,“谭鱼头”上菜很慢。一桌客人在点完菜以后,等了1个小时45分钟还没有上菜,最后忍无可忍,喊来谭长安就是一拳。就是这一拳,把谭长安打醒了,“必须5分钟就让顾客吃上火锅。”于是,就有了5分钟流程的数码火锅,“一码电脑自动操作。”
半年过后,谭长安终于扭转乾坤。到了2002年底, “谭鱼头”营收突破5个亿。
2002年2月,扩展海外市场, “谭鱼头”正式进驻台湾。
2003年月,香港*家“谭鱼头”分店在铜锣湾盛大开幕,一天一张台面竟然要翻七八轮,在香港吃谭鱼头甚至要提前一个星期预定。
2004年11月,“谭鱼头”在重庆渝州路联通大厦开设了重庆首家直营店。在创业的第八个年头,谭鱼头终于挺进这个西南火锅之城。
2007年,谭长安以20亿财富杀进福布斯富豪榜,谭鱼头产值8亿。
2008年7月18日,谭鱼头走出中国,在新加坡亮阁店隆重开张。
2010年以后,谭长安投入亿元巨资打造的食品工业园也发挥了作用,茶叶、红酒、泡菜不仅在国内走俏,也出口东南亚、北美和欧洲等地区,成为国际消费者喜爱的中国美味。
如今谭长安旗下拥有员工8000多人,拥有食品研究所、烹饪学院、物流、配送中心等10多个子公司,一年销售额接近10个亿。
“三起三落才叫人生,”面对谭鱼头的起起伏伏,谭长安心态很平和。他的目光中闪着坚定,因为他的下一步目标就是,“有华人的地方,就应该有谭鱼头。”
21229起
融资事件
4435.76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659家
企业
3220家
涉及机构
512起
上市事件
6.45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