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资本操盘手:“光启系”天才博士七年创业,分羹联通混改40亿元蛋糕背后的神话与争议

2014年下半年,光启系拿下纸业公司英发国际(现“光启科学”,0439.HK)并顺利完成借壳。受此影响,股价在3个月内,从每股0.5港元左右,一路上涨至6.38港元的历史高点,但随后即进入下行通道,跌跌不休。

  近日,中国联通混改方案公布,股价随即收获2个涨停板,*受益方无疑是其一众战略投资者们。

  野马财经注意到,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外,光启科学(0439.HK)也发布公告称,其母公司光启集团将斥资40亿元人民币入股联通A股公司,与前述四家公司一并成为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下的战略投资者。

  对广大投资者而言,提及“光启”二字,应该都有所耳闻。

  一方面,是其在资本市场创下的神话。

  自2010年创立以来,不过短短7年的时间,其旗下至少已经控制有光启技术(原龙生股份,002526.SZ)、光启科学(0439.HK)、马丁公司(ASX.MJP)三家上市公司,“光启系”初具雏形。

  并且,2015年,光启入主的消息传出之时,龙生股份在短短三个月内,从7元/股暴涨至120元/股,令人瞠目。

  而另一方面,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同样令人感慨。

  根据光启科学2016年年报,公司主要从事未来技术业务创新产品研发制造。在未来空间业务上,其研发的主要产品为“云端号”、“旅行者号”、“光启马丁飞行包”等飞行器、空间平台,光启集团的官网上,“超材料”、“智能光子”、“太阳方舟”的描述,也充满了“三体世界”的科幻感。

  只不过,截至目前,似乎只有云端号等少数产品实现了量产销售,且光启科学2016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47亿元人民币。

  “天才”博士的创业神话

  和所有科幻小说中描述的一样,要想创造一个神奇的世界,必然会有一个聪明的博士。

  而对于光启集团来说,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刘若鹏博士就正好对应上了这个人设。

  复盘刘若鹏的人生轨迹,似乎完全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他——“天才”。

  早年,在深圳中学就读时期,刘若鹏表现出了对科学的喜爱与执着。在校期间,他不仅拿到了全省的物理竞赛一等奖,还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了浙江大学。

  2006年,刘若鹏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混合班毕业后,便获得美国杜克大学研究院全额奖学金,从而赴美深造。

  三年后,刘若鹏带领其团队成功研制出“隐形衣”。据描述,这种衣服可以引导微波“转向”,从而防止物体被发现。同年1月,刘若鹏以*作者的身份将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科学》杂志上。在当时,这样的物理研究成果不仅在中国引起了轰动,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引发了关注。

  《南方日报》援引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理论物理学家约翰彭德里爵士的预期称,军方可望在5年内利用这种技术,来避免船舰和坦克被雷达的微波探测系统发现行踪。

  尽管获得了如此成就,但在2010年,刘若鹏还是选择回国创业。

  “创建团队之所以选择’光启’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并以以此励志为中华科技复兴而奋斗。”刘若鹏说。

  回国后,刘若鹏带着包括民间和政府在内的1亿元投资款和50多名科学家成立了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随后便迎来了多位国家领导人的考察。

  如今,其官网显示,光启的专利申请总量超过4161件,其中,在超材料领域的专利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占全世界该领域过去10年申请总量的86%。

  尽管在科研上成就满满,但刘若鹏深知“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于是,自2014年起,光启集团便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资本运作。

  熟稔的资本操盘手

  光启登陆资本市场的*站,选在香港。

  2014年下半年,光启系拿下纸业公司英发国际(现“光启科学”,0439.HK)并顺利完成借壳。受此影响,股价在3个月内,从每股0.5港元左右,一路上涨至6.38港元的历史高点,但随后即进入下行通道,跌跌不休。

  初战告捷后,2014年12月,光启与马丁飞行喷射包公司(Martin Aircraft Company Limited)订立投资协定,认购其扩大后已发行股票的52%,次年2月24日光启科学子公司马丁飞行喷射包公司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

  当然,最为国内投资者所熟知的,自然是光启系对龙生股份(现“光启技术”,002526.SZ)的运作。

  2015年3月,龙生股份发布一定定增预案,预案显示,公司将以7.15元/股的价格向10名特定对象发行约10.07亿股,其中,光启合众拟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达孜映邦拟以38.5亿元认购定增股票,与达孜映邦为同一实控人的光启空间技术将以3亿元参与定增。

  也就是说,此次定增完成后,刘若鹏和他的光启,将正式成为龙生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消息一出,市场躁动,自2015年3月26日股票复牌,到6月13日,不足3个月的时间,公司股价从7.8元/股一路飙涨到120元/股,可谓疯狂。

  有意思的是,野马财经注意到,2015年,在参与龙生股份定增的同时,光启系还染指了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鹏博士(600804.SZ)的定增,不过该方案最终于当年7月份终止。

  而拿下对龙生股份的控制权后,接下来要做的,自然是资产的注入。2017年5月3日,公司发布公告,更名光启技术,6月10日,注入资产标的公布——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 司(光启尖端)。

  光启尖端为一家*企业,主营业务范围为新材料、航空、卫星系统的研制开发等。且据腾讯财经等媒体报道,该公司已取得了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授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等*科研生产资质,具备向军方或其他涉军单位供应定制化军用超材料产品的资格。

  当然,其财务状况到底如何,还有待相关信息进一步公布。

  “科幻”的产品

  从现有资料来看,或将注入光启技术的光启尖端,其产品都属于高新技术行列,充满了想象空间,而其实,“光启系”旗下其它产品更是充满了科幻感。

  对于公司的布局,刘若鹏曾以“深度空间”理论进行过介绍。

  简单来讲,低空领域,以单人飞行器马丁喷射包为主;在1000米至4000米的高空,则是“云端号”空中平台的天下,该平台可用于城市的通信、互联网接入、智慧观测、大数据收集和分析,还拥有船舶识别系统;最后在2万米至10万米的临近空间,光启声称要用“旅行者”号氦气球来开发这一领域。

  如此的构想,不禁让人意动神飞。不过,高新技术想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也并不容易。

  上述构想中,仅有“云端号”已经带来了收益。

  根据光启科学年报,公司2016年实现收入2.47亿元人民币,其中,“云端号”即贡献了2.41亿元。

  此外,在业界也算小有名声的马丁飞行包,虽然近年来已经做了多次宣传,但根据相关财报,2016年下半年,其母公司马丁飞行喷射包公司仅仅实现营业收入并不算高(详细参见下图)。

  野马财经多次拨打光启集团深圳总部电话,以求证其除“云端号”外其他公司业务,但截止发稿前,电话无人接听。

  当然,对于这一问题,刘若鹏也并不回避。2016年11月,“旅行者”号氦气球在新疆库尔勒进行放飞试验,但没有完全成功。

  《时代周报》文章曾写道,刘若鹏表示,“马斯克几岁?做公司多少年?我才做多少年?再给我十年,我们(光启)就是时间太短了。”

  的确,成立至今不过7年的光启,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资本上,其发展都不可谓不迅速,也正是这一种速度,使得包括政府、投资人、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对其发展充满了期待。

  希望,“智能光子”、“太阳方舟”…这些充满了科幻感的产品,别只是“科幻”。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野马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