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横店影视招股说明书披露。
说起“横店”二字,大家都知道是拍戏游玩的地方,孙俪、赵丽颖等一众明星的半个人生都可谓耗在里头。据资料显示,横店聚集了871家影视企业和518家艺人工作室,累计拍摄影视作品1800多部,里头出现的群演们估计可以绕地球一圈了。
不过,此次IPO的可不是这个大名鼎鼎的横店影视城,而是在集团中并不起眼的院线、发行和衍生品(即“横店影视”),营收不到整个集团的4%。
并且,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发现,横店集团以影视城出名,却并非以此起家,其在高科技磁材料及医药产业均早有斩获,影视文化只是后起之秀。
其中,早在2006年8月,横店集团就通过借壳、IPO等方式实现了3家公司在A股的胜利会师,分别为英洛华(000795.SZ)、普洛药业(000739.SZ)、横店东磁(002056.SZ)。
之后十年间,横店集团倒是低调,并未趁机继续在资本市场踏步前行,三家上市公司与未资本化的影视旅游等产业持续发展。
不过,或许是时机成熟,近两年,横店集团又开始了资本市场的大举征伐,旗下得邦照明(603303.SH)成功过会,登陆上交所,南华期货、横店影视相继IPO。
横店集团董事长徐永安年初在公司内部曾表示,横店系的野心不止于此,“到2020年,力争集团能有6-8家A股上市公司”。
数据打架,牵IPO潜在风险
横店集团的影视文旅业务一直没有太大的资本动作,直到2016年横店影视提交招股说明书。预披露文件显示,公司拟发行新股不超过5300万股,拟募集资金28.63亿元,其中23.63亿元将投入影院建设项目。
实际上,横店影视只是横店影视城的一项业务,并未将旅游与影视制作打包上市,但不管怎么说,横店影视的IPO仍见证这横店集团旗下影视板块的“*次”。
为避免同业竞争的风险,横店集团还专门做了相关的资产纳入和剥离,但价值是否公允、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等问题均被证件会要求仔细说明,至于能不能让监管层信服,审核结果将告知答案。
说实话,在2014年之前,小编未见过横店影视旗下的电影院,在帝都上学,身边环绕着的是万达、金逸、博纳、中影。后来寒假回家(湖北四线城市),商场里突然新开了一家横店电影城,但去的人并不多,很多人还是回去熟悉的电影院,不过,两年之后,情况好转。
被知名院线占领的一线城市不再有横店影视的一杯羹,所以,横店影视在二线城市耕耘的同时,更多地在三四线城市扩张,计划募集资金主投三四线和县级城市,新建设210家影院,填补县级市的市场空白。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横店影视IPO材料来看,过会的潜在风险并不少。
首先,两份招股书当中,2014年、2015年的财务数据打架,难辨真假。去年的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21亿元、21.85亿元;而在最新的招股书中,该数据变成了11.81亿元、21.13亿元;主营业务成本数据也不一致,在此不一一列举。
上图为2016年的招股说明书
上图为2017年的招股说明书
然而更离谱的是,在“按地区划分主营业务收入”中,两份文件的数据均布一致,而华东区甚至相差近一倍。
上图为2016年的招股说明书
上图为2017年的招股说明书
野马财经致电横店影视董秘潘锋,但并未得到回应。此前,潘锋曾答复媒体称,主要是应监管层要求,会计审核由“总额法”变为“净额法”导致的。
其次,作为影视院线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成为考量的重点。根据最新财报,横店影视在报告期内均实现了增长,但有几个问题。
横店影视2015年营收为21.13亿元,对比2014年增长78.85%;然而2016年却近乎停滞,增长不到8%,营业利润甚至出现负增长。相反,营业外收入翻2倍,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和税收返还,横店影视2016年的净利润将下降。
上图为横店影视营收变化图
2016年低迷的电影市场对横店影视的影响自不必说,2016年主营业务占比最高的电影放映收入增长3.3%,有些乏力;而电影院本就是聚集人气的地方,看电影的人少了,吃爆米花的人自然也少。
只是这爆米花的威力也挺大,2016年,毛利率高达73%,毛利润占比达33.39%;而占主营收入超80%的电影放映业务的毛利率仅为10%,低于同行业均值,毛利润占比也仅为34%。
上图为毛利率对比图
联讯证券分析师告诉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若出现经营指标的相关问题,过会与否比较有悬念,不过《战狼2》的燃烧又给院线添了一把火,内容虽重要,渠道也为王。
按照票房分账方式来看,院线渠道这方是旱涝保收,但也存在行业性波动,从目前排名第八的市场份额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来看,横店影视也有突围的机会。
行业内部人士告诉野马财经,横店影视主要往三四线甚至县级城市拓展,从数据来看,近两年横店影视布局的四五线城市影院票房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超过8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县城的市场也将慢慢培育起来。
背后有人,引横店系700亿资产
横店影视想搭上资本市场快车,原因并未掩饰。招股说明书中称公司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为48.07%,需要通过股权融资来降低资产负债率。
德勤中国合伙人鲜燚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表示,企业谋求上市一般有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的目的,所以融资渠道单一、负债率高的问题可能恰恰是横店影视寻求上市的目的所在。
若失败了,横店影视便失去了一条融资的通道。
不过,其背后的横店系可不缺钱。2016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31亿元,上缴税收总额38.85亿元,总资产达到700亿元,带动横店上缴的税收占东阳市税收总额近50%,说撑起了东阳半边经济都不为过。
而把横店系名气带起来的横店影视实验区,在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80.9亿元,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中国好莱坞”由此而来。
小编在查阅官网时发现,横店集团的子公司占了15个英文字母。从靠实业起步,再到上演资本大片,当初名不见经传的横店集团在20余年的时间里不仅扬名天下,产业链也越拉越长。
上文说道别名“中国好莱坞”,实际上,横店集团还有“世界磁都”、“江南药谷”之称。
因涉足影视产业,横店集团名头越来越大,而早早进入资本市场的医药、电子电气产业挣钱能力也不错。
先看两家不走IPO通道的公司普洛药业和英洛华。截至8月17日,普洛药业收于7.04元/股,市值80.7亿元,2016年实现营收47.72亿,净利润2.63亿;英洛华收于7.47元/股,市值84.7亿元;2016年实现营收16.51亿,净利润0.31亿。
来翻翻历史。
资料显示,2001年8月,号称“横店*”的徐文荣长子徐永安接管横店集团,掀开其资本化的一页。
刚上任,就准备将旗下的医药化工资产装入某个上市公司,普洛药业(原名青岛东方)成为目标。通过受让资本加上本身持有的股份,横店集团成为普洛药业的实控人;年底,普洛药业通过重大资本重组方案,横店集团便将旗下的康裕制药、德邦化学等股权与普洛药业的商业性资产置换,医药产业借壳上市。
完成该项资本运作后,横店集团趁热打铁,英洛华(原名太原刚玉)成为第二个目标,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过于缓慢,自上市起,业绩一路下滑,这次的操作方式更为简单,都没有重大重组等繁琐事宜,实控人直接把股份转让给了横店集团。
不过接手普洛药业和英洛华之后,横店集团并没有过上数钱的日子,普洛药业在2010年左右盈利水平下滑,转入亏损,关联交易增多等问题出现,好在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得以解决。
再来看两家走正常IPO道路的企业:横店东磁和得邦照明。
第二次借壳后,横店集团沉寂了数年。2006年,横店东磁登陆深交所才打破宁静,而下一次,又等到了十年之后,2017年3月底,得邦照明步入A股市场。
目前横店系拥有几十家控股子公司,涉及20多个行业,上市企业中,除了横店东磁和英洛华有些许联系,其他产业相对分散。
联讯证券分析师告诉野马财经横店系多领域多元化发展,把不同产业资产装进不同的上市公司里面,多个子公司平行运作,好在整个横店系资本化运作比较平稳,并未采取激进的战术。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民营企业如出现战略迷失,涉及产业过多,相互之间没法避险,风险很大。
如今,横店集团即将拥有6家上市公司,都从事着不太一样的行业,少东家徐永安希望在2020年有6—8家上市公司,下一个会选择谁呢?是吸引着千万人流的横店影视城还是埋藏在那15个英文字母里的其他公司……
而接近横店集团的一位人士对野马财经表示,横店影视城未来会有资本运作,只是由于历史发展原因,股改会相对麻烦,耗费的时间比较久。